蘇碧秋
【摘要】從游戲教學為主的幼兒園進入以學習為主的小學,孩子要面臨一次重要的角色轉(zhuǎn)換。研究結果表明,這一轉(zhuǎn)折對孩子的影響甚至大于入中學和考大學。如何幫助孩子順利完成由幼兒園向小學過渡這一重要轉(zhuǎn)型期,使他們愛上學習呢?
【關鍵詞】幼兒園;小學;銜接;欣賞;自信心;習慣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從游戲教學為主的幼兒園進入以學習為主的小學,孩子要面臨一次重要的角色轉(zhuǎn)換,聯(lián)合國兒童基金會和原國家教委幼教處曾聯(lián)合進行了“幼兒園與小學銜接的研究”。研究結果表明,這一轉(zhuǎn)折對孩子的影響甚至大于入中學和考大學。有關專家提醒,幼兒園和小學有必要抓住有利時機,做好銜接工作。
心理學告訴我們:孩子的心理素質(zhì)有一個逐漸趨于成熟的發(fā)展過程,并表現(xiàn)出明顯的年齡差異。年齡越小的孩子,由于其心理發(fā)展水平越不成熟,依靠內(nèi)在學習動機和意志自覺性、堅持性來從事學習活動的力量,也越加相對薄弱。這就需要借助情感力量的推動作用。實踐證明,當孩子充溢快樂而富于興趣情緒進行學習時,往往能使注意力保持高度的集中和長時間的穩(wěn)定,觀察、記憶和思維等活動也會朝著教學需要的方向積極展開,出現(xiàn)全身心投入的熱情和克服學習中出現(xiàn)的各種困難的勇氣。美國一位作家這樣評價教育:“對孩子們來說,一句贊揚抵得上十句責罵?!币虼耍蕾p孩子,是做好幼小銜接工作,實現(xiàn)教與學雙贏的重要途徑。
一、欣賞孩子,使孩子增強自信心
美國哲學家愛默生說過:“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訣?!弊孕艑⑹购⒆映浞窒嘈抛约汉妥约旱哪芰?,幫助自己獲得成功與幸福。而美國心理學家卡耐基說:“使人發(fā)揮最大能力的方法,就是贊美和鼓勵?!崩蠋熒朴诎l(fā)現(xiàn)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善于表揚,就意味著會贏得教育上的主動權。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肯定。而老師的每一次表揚不但鼓舞了孩子,也鞏固了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親其師,信其道,讓孩子喜歡上你,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我?guī)н^的一個班級里有一位女孩叫柳倩,聰明伶俐。很不幸的是柳倩小時候得過一場大病,手術導致她的右半邊臉嚴重變形,右眼微微下拉,臉上的那道刀疤使原本飽滿的臉頰像削掉了一塊似的,兩邊嘴唇也變得不對稱。柳倩剛入學時,我就感覺到她的自卑了。她總是低著頭,右手經(jīng)常不自覺地去拉頭發(fā),試圖掩蓋自己的右邊臉。于是,我就特別關注她,發(fā)現(xiàn)她上課非常專心。所以,我一進教室,就會掃視一下全班同學,然后大聲表揚:“看看,我們的柳倩同學坐姿多美??!誰能像她那樣坐端正?”全班同學就會向她投去羨慕的眼光,也坐得端端正正。下課時,我找機會跟她談話:“柳倩同學,你笑起來可美了,要多笑一笑哦!”她的嘴角就揚上來了?!耙ь^挺胸,讓同學們都能看到你的笑臉呀!”她眼角含笑,頭點得像小雞啄米一樣。慢慢地,班上的同學也都覺得柳倩同學經(jīng)常受表揚,是個學習認真的好孩子,從來不覺得她與別人不同。一學期下來,柳倩同學融入了這個班集體,與同學們建立起良好的友誼,她當上了小組長,每天充滿自信地檢查同學們的作業(yè)。而她每次遇見我時,那一臉的欣喜與一聲聲“老師”的呼喚更是讓我的心里無限柔軟。欣賞孩子吧,你將收獲更多的感動。
二、欣賞孩子,令孩子養(yǎng)成良好習慣
習慣如同一把雙刃劍,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一個人如果養(yǎng)成了好的習慣,就會一輩子享受不盡它的利息;要是養(yǎng)成了壞習慣,就會一輩子都償還不完它的債務?!毙蕾p孩子的好習慣,正面激勵他,讓孩子對好習慣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認同、向往,再持續(xù)地強化它,長此以往,孩子就能養(yǎng)成好習慣了。
剛入學的一年級小孩子活潑好動,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專心聽講。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切的渴望就是獲得他人的贊賞”。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有的孩子坐不住時,我就會用欣賞的目光望著坐姿端正、專心聽講的孩子,沖他豎起大拇指,提高嗓門表揚道:“哇,高鴻鵬同學坐姿可漂亮了,專心聽講,老師表揚你!”受到表揚的高鴻鵬同學喜形于色,腰板挺得直直的,更認真了,而那些本來坐不住的孩子也開始坐得端端正正,專心聽講,希望能獲得我的贊揚。當然,還可以用畫小紅旗、獎小紅花等其他形式來激勵孩子形成各種良好的習慣。欣賞孩子吧,好習慣是夸出來的。
三、欣賞孩子,讓孩子保持學習熱情
蘇霍姆林斯基說:“請記?。撼晒Φ臍g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請你注意,無論如何不要使這種內(nèi)在的力量消失。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毙蕾p孩子,使他們在情緒上得到滿足,心境保持愉悅,從而使孩子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都處于良好的活動狀態(tài),產(chǎn)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強化學習效果。
一年級的孩子開始學漢字了。而入學之前,已有一些孩子通過電視、故事書等渠道識得一些漢字。在第一冊語文書開篇的“入學教育”中,是一幅圖,在這幅圖上畫的是“新華路小學”校門口,掛著一個“歡迎新同學”的橫幅。上課時,我問孩子們:“誰認識這些字?”馬上就有孩子舉手:“我認識‘小學?!蔽夜首黧@訝,問:“我還沒教,你就會啦?你怎么認識這兩個字的?”孩子說:“媽媽經(jīng)過我們學校時,都會指給我看?!庇钟泻⒆诱f:“幼兒園老師帶我們來過學校參觀,教我們看校牌?!薄铱洫労⒆觽儯骸罢媸菒蹖W習的孩子,從校牌上認識字了?!庇钟幸恢皇峙e得更高了:“老師,老師,我認識‘新華兩個字。我們家就住在新華書店旁邊,我經(jīng)常去書店看書?!庇谑牵⒆觽冮_始列舉他們從廣告牌上認識到的許多字。我開始趁熱打鐵:“孩子們,生活中處處都有學問,只要你們認真學習,還能學到更多的知識?!钡诙扉_始,就不斷地有孩子跑到我面前來,告訴我他們從不同渠道里認識的不同的漢字。這不正是我們想要的效果嗎?欣賞孩子吧,孩子們的世界會迸發(fā)出我們意想不到的精彩。
參考文獻
[1]王文.幼升小:身心準備比知識儲備更重要[N].中國婦女報,2014(09).
[2]蘇霍姆林斯基.給老師的建議[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1984(06).
[3]楊秀敏.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探析[J].寧夏教育科研,2010(04).
(編輯:陳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