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梅芬
摘 要:長年在農(nóng)村教學,每接手一屆學生,總有個相同的問題讓人苦惱:大部分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不高,整體語文水平偏低。因此,每到初一上學期,常常要絞盡腦汁,充分地備學生、備教案、備課堂,期待能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期待他們能為語文課而停留,為學生初中階段的語文學習打開一扇簡易、有趣、自信之門。
關鍵詞:農(nóng)村學生;初中語文;朗讀;導入;啟發(fā)思維
一、重視朗讀,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現(xiàn)在的農(nóng)村初中生在“朗讀”這一板塊有“硬傷”。不論在平時的朗讀訓練上,還是在教學資源方面,都存在明顯不足,因此,學生讀語文,就是背背課下注解,讀讀課堂筆記,而對于課文,反倒常常忽略,最多看看而已,了解一下故事情節(jié),對文章語言的欣賞、情感的把握、內容的感悟,更是不容樂觀。
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具有典范性,
語言豐富多彩,富有文化內涵,深邃雋永。引導學生利用教材進行朗讀訓練,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語言文字,從而更好地提高審美鑒賞語文的能力。
例如,教學《小巷深處》:“夏天,母親就如同一尊雕像,執(zhí)著地守候在一個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陽光把母親原已黝黑的皮膚曬得黑里透紅,日復一日,竟成古銅似的顏色;因盲眼而被忽略了的手,總是留著黑而長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來?!蓖ㄟ^反復朗讀,學生很容易感受到一個辛勤勞作、無私付出的偉大母親的形象,亦能感受到文中“我”對母親的敬佩與贊頌之情。而經(jīng)典散文《春》中:“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睂W生通過充分地誦讀,可以自然而然地感悟到語言的生動形象,感悟到春天來了百花爭艷的情態(tài)。諸如此類美文佳句,在課本中不勝枚舉。
由此可見,學生學習語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語言的直接感受和積累,因此,引導學生在朗讀這一環(huán)節(jié)多待一會兒,學會朗讀,喜歡朗讀,愛上朗讀,是開啟學生學習語文之門的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講究導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魏書生老師說:“好的導語像磁鐵,一下子把學生的注意力聚攏起來,好的導語又是思想的電光石火,能給學生以啟迪,催人奮進?!倍Z文是一門充滿思想、充滿人文精神、充滿智慧的學科。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導語的設計。
每一節(jié)課上課伊始,我都會根據(jù)不同課文、學生的不同狀態(tài)以及具體的背景,設計不同的導語。學生在日記中說:“期待語文老師的每一次上課發(fā)言?!蔽乙彩窒硎苓@種不變教學中生動的變化。
導語的設計有時我會單刀直入、直奔主題,比如在教《三峽》一文,一上課先展示有關三峽的畫面,播放有關“三峽”的歌曲,從視覺和聽覺調動學生的情感;有時我會用情境教學,讓學生表演故事情節(jié)來導入,如《陌上?!?,讓學生表演行者、少年、耕者、鋤者見到羅敷的情態(tài),在學生妙趣橫生的表演中調動了他們學習的興趣;還會設疑激趣,用講故事、猜謎語等方式,巧設疑點,開啟學生的思維,并適時地把學生的思維引到所講的新知上來……這樣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于一種輕松和諧的環(huán)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習語文。
三、啟發(fā)思維,培養(yǎng)積極探究習慣
農(nóng)村的孩子,由于家庭的原因(父母要么外出打工,要么忙于農(nóng)事),在家的學習效率不高。因此,提高學生在校的學習質量尤為重要,而課堂這一陣地,則是重中之重。那怎樣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
基于語文學科的特點,在語文教學中,我會重點啟發(fā)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他們積極探究的習慣,盡量“授之以漁”,從而讓他們掌握學習語文的技巧,更快、更輕松地掌握語文知識。
如,教授《小巷深處》,引導學生思考題目可否換成《盲母》或其他,了解題目的妙處;教授《回憶我的母親》第一段:“得到母親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愛我母親,特別是她勤勞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遠回憶的。”指導學生學習如何開篇點題,并懂得學以致用;教授《我的第一次文學嘗試》,以第一次文學嘗試的具體內容及產(chǎn)生的影響兩個部分啟發(fā)學生學會如何結構文章……同時,鼓勵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知識積累、認知理解能力,大膽發(fā)表自己對文章的不同看法,發(fā)展求異思維能力。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得到語言的升華和靈性的開發(fā)。這樣的課,學生的思維能得以充分調動,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能在討論、交流、學習中更好地掌握課堂要點,體驗到了自我價值。
對于每一節(jié)語文課,我總有期待,期待自己對課文的精彩演繹,期待學生課堂上的精彩表現(xiàn),更期待我和學生之間擦出有趣的、智慧的火花。因此,在各個環(huán)節(jié),我都盡心盡力,費盡心思,又爭取以最自然的方式呈現(xiàn),而這一切,只希望學生能為我而停留!
參考文獻:
龔春燕.魏書生教育教學藝術[M].漓江出版社,2000.
編輯 溫雪蓮
新課程·中旬2015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