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學英
【關鍵詞】 留守兒童;愛心;心理健康;德育;法制觀念
【中圖分類號】 G62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10—0048—01
眾所周知,關愛留守兒童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更是我們教師工作的重點,我們應毫不猶豫地扛起這份重擔。我們工作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因此,我們應該多關心幼兒,尤其是缺乏父母關愛的孩子——留守兒童。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去關注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呢,根據(jù)我任教以來的所見、所聞、所感,提出以下幾點看法,借此機會呼吁我們廣大教師多關愛留守兒童,給他們一個溫暖的家,從而營造一個和諧而溫馨的校園。
一、對留守兒童要有愛心 、耐心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教育技巧的全部奧妙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愛孩子是教師必備的心理素質,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對留守兒童來說,他們更缺少愛,更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社會的關注。因此,我們作為老師要從小事上、細節(jié)上多關心他們。時刻關注他們的思想變化,及時溝通。用自己的愛去彌補他們所缺少的父母的愛,讓他們感受到學校就是他們學習、成長的家。俗話說得好:“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我們要有慈母般的愛,有持之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讓他們感受到溫暖。
二、關心留守兒童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
留守兒童相對其他孩子來說,他們是可憐的,他們缺乏父母的疼愛。因此,我們關心他們不能停留在表面,要用老師的“愛心”去換取他們的信任,這要求我們要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讓他們不再感到孤獨無助。如有一位學生名叫吳小龍,他幼年喪父,與常年多病的聾啞母親相依為命,生活起居困難,任課教師常為其送去書包、鋼筆等必須的學習用品,以勉勵其刻苦學習,同時學校也免去了他的住讀生活費等。雖然我們不能給他們很多物質上的幫助,但是我們可以用我們的真誠去感動每個留守兒童那顆幼小的心靈,從而激發(fā)他們好好學習,熱愛生活。
三、關住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
留守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是外出務工父母無暇顧及的嚴重問題,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確的引導和幫助,缺少父母的溫暖和教育,這對學生心理產生極大影響。留守兒童一般內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較脆弱。另一部分學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經常往家里寄錢,經常給孩子錢,加上監(jiān)護人的嬌寵溺愛,導致孩子養(yǎng)成亂花錢、逃學、自暴自棄等不良行為,這樣的學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蠻橫。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班會講節(jié)儉的重要性,放一些農民工在外打工的短片,讓他們養(yǎng)成節(jié)儉的生活習慣,體會父母的不易,讓他們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愛他們,而是為了使他們生活得更好。并舉辦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開設手抄報、音體美興趣小組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填補了學生心靈的空白,讓他們覺得學校生活充實、美好。另外,開展心理疏導活動,及時解答他們的疑惑。幫他們少走彎路。
四、 加強對留守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強學生法制觀念
大多數(shù)留守兒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監(jiān)管,自制力差,脾氣暴躁,往往因為一點小事與同學打架,甚至動用刀子等器具,嚴重影響了其他學生的安全,造成極壞影響。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我利用每周的法制課,對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講如何自我保護。并從電視上、網(wǎng)絡上多搜集一些實際例子,對學生進行教育。
五、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質量
留守兒童許多是由他們的奶奶、外婆等隔代親屬來撫養(yǎng)的,而農村這樣的老人文盲率超過70%,他們無法對孩子進行輔導,也很難與孩子進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時的學業(yè)輔導與心理溝通,致使許多留守兒童因成績不好而產生厭學情緒,進而走上輟學道路。學校可以開展一幫一活動,或給他們開小灶,使他們真正體會到了班級的溫暖和學習的樂趣。
總之,作為老師既要做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學習進步的引導者,生活的保護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溝通”很重要?!叭唷?,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并采取針對措施,提供必要的幫助。用關愛、親情為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