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玉函
摘要:由于先天素質和家庭背景、文化環(huán)境等的不同.不同的學生在學習上存在著個體差異。尤其到了初中階段這種差異尤為突出。而要改變“學困生”這種相對落后的學習狀況,關鍵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學困生 學習習慣 成因分析 方法對策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近三年來,筆者專職從事學困生的輔導和轉化工作。通過三年來對312名學習成績薄弱孩子的長期輔導,筆者發(fā)現這部分孩子在學習上主要體現為知識相對孤立,方法理解膚淺,模棱兩可,缺少系統(tǒng)的歸納與整合。在學習習慣上大多表現為對學習缺乏興趣,認知能力較差,課堂上不能專心聽講,無法按時完成作業(yè)甚至抄襲作業(yè),自控能力差,有的甚至影響課堂紀律。數學教學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教師應該根據學科特點,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科質量的提高,而且會使學生受益終生。因此,培養(yǎng)“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形成學習的良性循環(huán),才能實現學困生的轉化。在我們的初中教學過程中應該如何培養(yǎng)學困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素養(yǎng)呢?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初中階段學困生的成因。
一、學困生不良學習習慣的成因分析
我所在的中學是公辦、民辦共存的辦學體制。有兩所自己的民辦寄宿制小學。小升初學校提前招生,生源相比劃片中學要好一些,孩子家庭物質條件都很好。三年我所輔導的312名學生中來自這兩所小學的學生有183人,占比58.7%。其余的129名學生來自學校周邊的小學,占比41.3%。
由于家庭因素的影響,很多孩子從小學就被送進了寄宿制學校。家長或許有這樣的想法:學校是名校,教師的整體素質較高,對孩子的管理比較到位。小倩是我班里一個性格比較外向的女孩,在一次課間和她的談話中,有的孩子跟她開玩笑說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她是班里最能哭的孩子,從孩子們的話中我得知,剛上小學的時候,小倩因為想媽媽經常拍著同桌的胳膊說:“我想回家”,同桌也被她的情緒感染開始哭起來。后來班里就有好多的孩子陪著她一起哭。小倩告訴我說,那一年她把所有的眼淚都哭完了,從此以后她再也沒哭過,有事也不會跟家長說,覺得自己都能搞定。筆者認為在小學六年這個孩子學習中最關鍵的時間里,家長的陪伴是必不可缺的。當孩子不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的時候需要父母的幫助,當孩子一次次的努力沒有得到認可的時候,需要得到父母的鼓勵。家長的不管不顧是造成孩子后天學習差距的一個重要影響。
其余的129名學生大部分在小學學習成績還不錯,但上了初中之后面對快節(jié)奏、大容量的課堂教學,沒有很好地適應,有時不會的問題沒有及時解決,加上個人天賦的差距,導致成績不理想。小學知識相對單一,高強度的練習,使學生之間差距不大。但上初中后如果自身意志力缺乏,智力水平差,沒能順利完成小升初的銜接,對學習逐漸喪失信心,自暴自棄,對批評教育無所謂,對考試成績不關心,就會逐漸淪為“學困生”。
學困生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轉化學困生時我們也應該找準根源,認真分析,制定不同的對策,對癥下藥。
二、培養(yǎng)初中學困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做法
(一)家校合作,開辦家長學校,形成教育合力
學校可以通過開辦家長學校的形式,定期指導家長關心子女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指導家長如何督促孩子完成作業(yè),如何關心孩子的行為表現。讓每個家長知曉,學校里畢竟是大鍋飯,學生之間有個體差異在所難免。如果光靠學校里的監(jiān)督,缺失了家長的配合,好的學習習慣就很難能順利的養(yǎng)成。同時教師也應及時了解學生的校外表現,密切配合,形成合力。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求知的內在動力。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學習就會變得輕松。但是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要激發(fā)學困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優(yōu)化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教師的引導是至關重要的。余文森教授在《有效教學十講》里談到:“教師以什么樣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將決定學生的成長。”“情動于中而行于外”,課堂上,老師對學困生會心的微笑、親切的點頭、關愛的撫摸、贊賞的眼神,都會給他們不同的學習體驗。
(三)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
蘇霍姆林斯基曾告誡教育者“要讓每個孩子抬起頭來”,而“抬起頭來”的前提是孩子是自信的。多數學困生外表看起來自傲,其實內心很自卑。試為這些學生設身處地地想一想,課堂上一竅不通,回答問題時常遭到同學們的恥笑,面對作業(yè)束手無策,他能怎么辦?每個孩子都需要精神寄托,在學習上他們無法得到認可,必然會通過其他的不良行為體現自己的存在。這樣就產生了很多不服管和老師對著干的孩子。在教育教學中教師們請不要吝嗇你的肯定:“你一定能行,你肯定做得不錯”,“我相信你”。讓孩子在你的肯定中“自信”起來。
(四)以學業(yè)的進步帶動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
著名教育家李鎮(zhèn)西在《做最好的老師》里談到:“欲轉變‘差生,除了加強深入細致的思想教育和科學嚴格的行為規(guī)范外,還應幫助‘差生獲得學習上的成功感,并以此樹立起一種健康而穩(wěn)定的精神追求?!闭n堂是培養(yǎng)學困生獲取成就感的最好渠道。課堂上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yǎng)學困生的學習習慣:
(1)培養(yǎng)學困生專心聽講的好習慣
上課專心聽講是學生培養(yǎng)能力、發(fā)展智力的前提。課堂上教師應該針對學生年齡特點,設計學困生能夠解決的問題,讓他們獲得成就感。例如,初一的學困生,學習進步的潛力較大,課堂上可以通過層層遞進的題組練習來培養(yǎng)學困生的挑戰(zhàn)自我的決心,培養(yǎng)其專注力。
(2)引導學困生在合作中進步
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采取不同形式的小組合作的模式,通過合作競賽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深入探討的能力以及語言的表達能力。讓學困生在合作交流中受到感染,獲取同伴的直接幫助,最終達到共同進步。
(3)給學困生寫作業(yè)的方法指導
經調查,在我現在所教的兩個輔導班42個學生中沒有一個能堅持一周獨立完成數學作業(yè)的。他們的理由都是“我不會”。因此,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不妨對學困生“網開一面”,適當降低難度,循序漸進,讓他們也有自己會寫的作業(yè)。教師也可以通過解題示范指導學生作業(yè)的書寫格式。督促他們認真獨立完成作業(yè)。同時,對作業(yè)做得較好或有進步的后進生,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逐步提高學困生的信心。
(4)幫助學困生抓住改錯,查清原因
學困生由于其知識斷層較多,出錯機率相對較高。教學中教師應該對學生的錯題,幫助其分析出錯原因,督促學生寫出正確的解題過程,必要時寫出改錯提示便于復習時給自己警示。并堅持當天的問題當天解決。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種自覺的學習行為,是學生受用一生的財富。初中階段是青少年性格的關鍵時期。讓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和家長一起努力,讓好習慣伴隨每個孩子走向成功和輝煌!
參考文獻:
[1]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
[2]余文森.有效教學十講.
[3]李鎮(zhèn)西.做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