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利 馮永
摘要:對于競走運動員而言,在項目運動的過程中,其身體素質必須要達到整體性的訓練要求。而在專項運動過程中,要嚴格地控制運動員的整體訓練比例,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競走運動員的專項身體素質。
關鍵詞:競走運動員 專項訓練 身體素質
在體育項目的運動過程中,競走是耗時較長、運動量相對較大的有氧運動項目。對于競走項目的運動員而言,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不僅要運動員掌握基本的競走技巧,還要進行嚴格的專項身體素質訓練,通過專項運動的項目開展,可以鍛煉運動員的肌肉力量、踝關節(jié)的靈活性以及身體的柔韌性,從而促進運動員在運動過程中身體的各項機能可以得到全面的協(xié)調,在最終意義上提高項目運動的整體水平。因此,本文通過對競走運動員專項訓練的基本方式及專項運動的基本內涵等內容,通過與實際發(fā)展現(xiàn)狀相結合,做了簡單的闡述。
一、專項身體素質訓練是基本內涵
所謂專項運動,就是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以及專業(yè)能力可以在專項運動中得到全面的體現(xiàn)。而對于競走運動中的專項訓練,是指相關教練員要根據競走項目的基本特點設置與運動技術相連的運動項目,而在專項運動的過程中,可以使競走運動員提高運動速度及耐力,通過專項運動的訓練可以更好的掌握競走運動的基本技能。與此同時,通過專項運動的項目實施,可以提高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使競走運動員在項目比賽的過程中可以展現(xiàn)競走運動的基本特點,展現(xiàn)其超人的耐力及競走速度,從而為競走運動員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競走運動中專項運動的基本訓練模式
對于現(xiàn)階段競走項目的發(fā)展現(xiàn)狀而言,教練員在進行專項訓練時,可以通過專項訓練的模式提高競走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從而使其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可以不斷激發(fā)自己的運動意識,為競走項目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因此,教練員在競走運動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面對學生們進行項目訓練,從而實現(xiàn)競走運動的最終目的。
(一)競走項目中的速度訓練法
對于競走項目中的速度訓練法而言,教練員在安排訓練內容時可以采用均勻訓練法以及變速訓練法。其中的均勻訓練法主要是通過訓練可以提高競走運動員的有氧代謝能力,在訓練的整個過程中,要采取勻速訓練或與加速訓練的基本模式,從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運動員的攝氧能力,提高競走的速度。勻速訓練可以適應人力的基本機能,同時也符合人們從進入工作狀態(tài)到穩(wěn)定的工作狀態(tài),以至于在工作過程中呈現(xiàn)出來的高峰狀態(tài),所以,通過專項的運動訓練可以使運動員提高耐力,從而可以完成較大的運動負荷,在運動的過程中也不太容易產生疲勞的狀態(tài)。首先,運動員在運動的過程中,在訓練開始時,教練員設定的訓練速度要相對較慢,隨著運動員水平的逐漸提高,再在一定程度上勻速的提高訓練的速度。其次,是變速訓練方法,這種訓練方法是要求運動員在運動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訓練過程中掌握的有效規(guī)律,進行合理的變速運動,這就要求教練員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要根據運動員的基本身體狀況進行變速訓練,通過這種訓練可以提高運動員的自我判斷能力,從而使其在比賽的過程中更全面的發(fā)揮自己的實力。
(二)競走項目中的耐力訓練法
對于競走項目而言,對運動員要求較高的就是其耐力素質。其中的耐力素養(yǎng)可以簡單的分為三種,分別是有氧代謝耐力、有無氧的混合代謝耐力以及無氧代謝耐力。首先,對于有氧代謝耐力的培養(yǎng)而言,在這種訓練模式的進行過程中,可以改善運動員的呼吸系統(tǒng)以及整個代謝系統(tǒng)等功能,而且也可以促進運動員步伐頻率的提高。其次,是有無氧的混合耐力培養(yǎng)形式,在這種運動形式的開展過程中,可以為運動員提高速度的耐力,通過有氧代謝與無氧代謝的合理結合,實現(xiàn)反復交替的運動模式。最后,通過無氧運動的發(fā)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運動員的整體代謝速度耐力。其中的無氧代謝主要是一種相對較寬的范圍,而在這中運動模式的建立過程中,必須根據專項比賽的基本特征以及運動員的基本特征制定相關的訓練項目,同時要經過反復的訓練才可以在根本意義上改變運動員的身體機能,從而通過專項訓練的方式改善原本的訓練環(huán)境,實現(xiàn)綜合運動的最終目的。而對于無氧運動而言,只有運動員經過多年的系統(tǒng)訓練,并根據自身的身體機能才可以將有氧訓練與混合訓練相結合,從而實現(xiàn)無氧訓練的最終目的。
(三)競走項目中的其他專項訓練
在競走項目的訓練過程中,教練員一定要注意培養(yǎng)運動員的協(xié)調能力以及身體的柔韌素質。對于競走運動員而言,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以及柔韌素質是運動中較為重要的基本項目,在運動員各項訓練中都要有所體現(xiàn),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競走運動員的基本素質。所以,教練員在專項訓練的過程中還可以使用分解訓練法、間歇訓練法等內容,全面的提高運動員的綜合素質。其中,分解訓練主要是指,運動員在訓練的過程中,體育教師要將完整的技術動作進行合理的分解,或是將整個戰(zhàn)略戰(zhàn)術分成若干部分,讓運動員在訓練的工程中逐一掌握基本的技巧,從而使競走運動員在訓練的過程中可以集中精力進行相關的項目訓練,通過戰(zhàn)術的完整配合提高其整體能力,可以在運動的過程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效果,而這種分解的訓練方法主要是在技術動作或相關戰(zhàn)術較為復雜的情況下,可以進行分組的訓練,使運動員可以更好地掌握基本的技術技巧。間歇性的訓練方法,主要是指在充分訓練以及重復訓練之前,運動員在休息的過程中可以采用間歇性的訓練方法,而隨著相關訓練內容的逐漸深入,可以適當地縮短間歇性的時間,這種專項的訓練手法,主要可以提高競走運動員的速度,從而使運動員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掌握更多的競走技巧。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我國現(xiàn)階段競走項目的開展過程中,教練員在訓練的過程中,一定要制定科學性的訓練方法,使運動員在日常的訓練過程中樹立正確的發(fā)展目標,而且在分項訓練過程中,教練員要根據運動員的發(fā)展現(xiàn)狀制定科學性的項目訓練計劃,在訓練的過程中既要要求相關的運動員掌握基本的技術技巧,也要提高其綜合能力。通過分項訓練內容的制定,使運動員在訓練時提高自己的身體素養(yǎng),從而為我國競走項目運動的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慶文.從我國競走隊訓練析耐力項群的負荷特征[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05):54-58.
[2]王林.現(xiàn)代競走技術與訓練[M].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
[3]徐緒友.論競走運動的技術特點及其訓練[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1,114(0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