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德海這人,有迂和執(zhí)的一面。他是我最早帶的研究生,畢業(yè)許多年了,還把我當老師,與現(xiàn)在教育形式的師生關系不太符合。很多人做得比他好,畢業(yè)了,師生關系就結束了,本該如此。這話聽著像發(fā)牢騷,還真不是,因為我做老師的時候給學生的印象并不親切,不會打成一片,坐在一起說話常出現(xiàn)間隙過長的沉默,令學生頗感壓力和不自在;學業(yè)結束,各奔前程,也各有其難要應付,少些牽扯,相忘江湖,用力過好自己的人生,才是大義。
因為這層關系沒有斷,我這被動性格的人也就隔了一點距離,留心德海畢業(yè)以后的情形。讓我不斷高興的是,他讀書讀得是越來越好了。當初他來我這里,我印象最深的是他讀書算多、當然是比起同齡人來說。讀得多、雜,也不知深淺,有明白的地方也有糊涂的地方,我看好的也正是這些。他那時候寫文章給我看,我挑剔說,要寫得清楚一點,簡潔一點,語言上講究一點。他用心,把話當話聽。
離開我這里,他才真正開始了明顯的進步。說實話,這不容易。這是把讀書一直當回事的人才可能做到的。這其中有一個重要的因緣,就是他走進了張文江老師的課堂。張文江老師的課堂是在自家的客廳里,每周一次,來聽講的人職業(yè)不同,有教無類,年齡差不少,流動性也不小。黃德海大概是最忠實的,聽了有多長時間?十年有吧?聽講之外,德海還幫著做些事,如錄音整理講稿,協(xié)助文江老師整理文江老師的老師潘雨廷先生的稿子,不憚煩勞,得益其中。這是日積月累的功夫,日積之而不足,月累之亦不足,但一年一年,時間長了,就慢慢有了。幸虧德海并非太機靈的人,下得了笨功夫,也就能得到一些笨功夫的益處。
吳亮老師辦《上海文化》,手下兩個年輕人,逼著他們寫文章,這一逼,真給逼出來了。剛開始張定浩、黃德海還不好意思全用本名上自己的刊物,后來大概覺得遮遮掩掩也不是長久之策,干脆開了個欄目叫《本刊觀察》,每期亮相,很是搶眼。吳亮這一招厲害啊,給了年輕人發(fā)揮的空間,培養(yǎng)了人,又把刊物辦得有聲有色,有個性。現(xiàn)在又有更年輕的項靜加入,也是寫得一手好文章。我每期看《上海文化》,讀他們的文章,感受向上的生氣;這個刊物常常連載張文江老師的講稿,我每見必讀,讀必有得,心里有時想,這一篇篇的講記都是德海編發(fā)的,他一定有更多的體會。
德海在《上海文化》的文章多是關于當代文學,有板有眼,有問題有耐心的解釋——當代文學批評,不知道為何而寫,寫了和不寫差不多的文章多了去了;德海的文章未必有多少人能耐心讀進去,但我讀過總能知道他想說的是什么,能看出他的思路,他的關切。這其實不容易。他在《文匯報》筆會上的文章,所涉更廣,行文也更自由。有一次我看到他談喬布斯,嚇了一跳。他寫了一個叫“書間消息”的專欄,大概是筆會主編周毅和他商量出來的,周毅也是識人,作者也自知之明,說到底,德海就是個讀書人,這個名字起得恰當。
話說“書間消息”最近的一篇,談我的書《沈從文的后半生》,要發(fā)表了,周毅才告訴我有這么篇文章。這倆人一個月前商量了這么個題目,我后來知道這兩三千字折磨了德海一個月。談自己老師的書,說好涉嫌吹捧,說不好怕老師不高興,德海會為這樣的問題糾結,也就是德海了。避開這糾結其實也容易,就談談沈從文吧。我讀到結尾,看到這樣的話,頓生凜然:在不絕如縷的人間消息中,“覺察到時間不同尋常的力量,以及它壁立千仞的冷峻?!?/p>
2014年9月17日
(張新穎,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