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燕
摘要:農(nóng)村留守兒童閱讀興趣較小,閱讀能力較弱,我們需要分析原因所在,并根據(jù)原因,校家?guī)熉?lián)合起來,幫助留守兒童改變現(xiàn)狀,讓書香縈繞孩子心中。
關(guān)鍵詞:農(nóng)村留守兒童;閱讀能力;問題分析;方法探究;書墨香氣
中圖分類號:G42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5)05-019-2
農(nóng)村留守兒童閱讀問題正日益成為我們教師亟需重視的問題,如何才能讓留守兒童浸潤書墨香氣?
一、留守兒童存在閱讀問題的原因
(一)家庭方面
1.留守兒童大多由年邁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代行教育
這些農(nóng)村家長有很多是文盲、半文盲,對于孩子的照顧大多建立在吃飽穿暖的物質(zhì)方面,對于學習往往不重視或力不從心,甚至有些祖母輩過于溺愛,隨孩子興趣。有些祖父母認為把老師讀的書看看就行了,不必再花什么錢買些什么書來看。所謂的親子閱讀、指導閱讀就更談不上了。
2.家庭教育的缺失,孩子對閱讀沒有概念
年邁的老人只能隨口問問,認為教育是老師的事,叮囑他們聽老師的話而已。而在外打工的父母,平時頂多打電話問問成績,偶爾回家,也忙著對孩子進行金錢彌補。合適的書籍,無人幫他挑選;疑難的地方,無人幫他的解惑;內(nèi)蘊的層次,無人幫他挖掘。因而,很多孩子毫無閱讀意識。
3.部分家長功利性心理強
認為孩子只要把學校里的一些功課學學好就夠了,讀課外書沒有必要,甚至會影響成績。給孩子買禮物時,往往是玩具、衣服這些東西,平時對孩子教育的關(guān)心也只是投注在成績分數(shù)上。回家過年時,忙著聯(lián)系感情,或是自己娛樂,根本未想過指導或監(jiān)督孩子閱讀。
(二)社會方面
1.讀書無用,不如早點上班賺錢的思想依然有一定市場
部分成年人不論孩子是否在場,他的言論對孩子有什么影響,三五成群、津津樂道,某某沒上過多少學,卻做了大老板賺了多少錢;某某上學的時候成績不錯,結(jié)果現(xiàn)在還不如當初成績差的。言談間透露出好像成績越差,將來發(fā)展越好的觀點。并且不知回避孩子,當其面高談闊論。這些在社會上有一定思想基礎(chǔ)的論調(diào),也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不良影響。
2.社會誘惑多,功利心強,安靜的讀書氛圍少
曾經(jīng)有一篇文章提到,在中國,很多成年人,浮躁功利,借口忙,玩手機、看電腦、聊微信。2008年的調(diào)查顯示,中國戶均年消費圖書只有1.75本。成人的世界無不影響著孩子。試想,大人們在玩樂,沒有看書的欲求,又怎么能要求孩子愛看書、愛閱讀呢?
(三)學校方面
1.圖書資源缺乏
農(nóng)村學校設(shè)施不夠到位先進,圖書少且相對內(nèi)容陳舊,不符合學生口味,提高不了學生的興趣。有些農(nóng)村薄弱學校,連專業(yè)老師配備,主課堂設(shè)備都不健全,更別談書籍。仔細看看有些學校的圖書角,里面符合初中學生特點的書極少,甚至沒有。學生的閱讀渴求就這樣被限制了。
2.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
借閱書籍,需要面臨很多問題:書會不會損壞?誰來管理?閱讀室的安排?何必為本不屬于自己的職責負上責任,可能做好事未必有好報,還牽扯學校經(jīng)費、精力。于是學生只能望“書”興嘆。
3.成績重于一切
中考是初中的重要關(guān)口,學的好壞看的是成績。在思想上,存在這樣觀點,有這些看課外書的時間,還不如多做一些測試卷,多背點知識點,效果還更明顯點。教師為了應對考試,把大量的時間擠占,學生沒有自主時間,只能把大量的精力用來做作業(yè)、測試,以至于想看書也沒有時間與精力了。
(四)學生方面
1.缺少自覺自愿
很多學生讀書只為了學習,或老師要求,在自覺自愿上,有很大差距。在班級調(diào)查問卷中就可發(fā)現(xiàn),一個班級中自覺自愿去看書,把看書作為興趣愛好的不超過5人,被動閱讀多,個別人甚至寧愿去做數(shù)學試卷也不愿看篇文章。留守學生在這方面表現(xiàn)更明顯,閱讀對他們不是享受,是煎熬,是折磨。
2.沒有閱讀的習慣
閱讀需要老師或家長監(jiān)督,一離了人就不想看,或去摸電視、看電腦了。班級中曾經(jīng)有個極端例子,這個孩子需要人不停盯著他,才能看文章,以至于有一段時間,他的父母輪流回家陪伴他,看著他??蛇@樣,還有何讀書趣味?
3.閱讀淺薄性
對于課外書籍,他們不知如何選擇,常常是亂看一氣?;蛉タ茨切└阈?,無甚品味的小段子書,或去看網(wǎng)絡流行的通俗小說,或去看一些不用動腦思考的漫畫書。最后,哈哈一笑,拋之腦后,什么都沒有留下。這需要學生閱讀一些深層次,費腦筋的,需要思考的書,這才會進步。正如王余光教授所說,沒有閱讀就沒有精神的發(fā)育。
4.閱讀無方法
書不細看,也不愿看細。匆匆瀏覽,走馬觀花,看了個故事情節(jié)而已。里面的謀篇布局、佳詞雅句、描摹刻畫,一概略過,收獲寥寥。功利點來說,這種無目標的讀書方式,對閱讀理解教學危害巨大,有學生面對文章讀不出作者心思、情感,最后文章無法下手,或完全把握不住。
綜上原因,閱讀問題不容樂觀,閱讀問題的解決刻不容緩,那該怎樣營造閱讀氛圍,讓書墨香滿胸懷呢?
二、提升留守兒童閱讀興趣的具體措施
了解了問題所在才能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下面就解決問題談談本人的探究見解。
(一)學校家長兩合力,宣傳倡導營氛圍
1.為此,我校召開了家長會,請專家領(lǐng)導來學校指導,呼吁家長配合學校,并印發(fā)倡議書,通過家訪、家校聯(lián)系本、家校通等工具手段,指導幫助家長們?yōu)楹⒆訝I造優(yōu)良的學習環(huán)境,購買經(jīng)典的、類型多樣的書籍,加強督促每天讀書20分鐘。在學校里,造讀書亭,建讀書室,在校園里掛上名言名句,讓學生置身書香之中。
2.要想讓家長成為孩子堅強的后盾。在這過程中,一方面得讓家長明白閱讀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提點家長不閱讀可能照成的危害。留守兒童長期待在家中,缺少父母的關(guān)愛,常常存在心靈的空虛,容易養(yǎng)成壞習慣,閱讀為他們填補心靈的空缺,如同請了位良師益友在家中,時時伴他成長,為他撥開青春的迷霧,避開人生的沼澤泥潭,更何況功利點來講,提高語文素養(yǎng),對語文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幫助。
(二)活動勤開展,班級多推動
1.學校開展閱讀方面的活動
如去年我校開展了“書香滿校園”演講活動,學生們先在班級中競賽,優(yōu)異者再參加學校的比賽。學生人人參與,提高了他們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每學期開展“書香家庭”、“閱讀先進個人”等評選,為家庭、學生讀書起模范帶頭作用。并在家校平臺上宣傳,激發(fā)學生,尤其是留守兒童的閱讀熱情。
每月推一本好書,鼓勵學生推薦自己覺得好的書,要求寫上書名、主要內(nèi)容、推薦理由等。
2.班級推動促發(fā)展
班級中設(shè)圖書角,設(shè)立閱讀課。方便學生讀書,有些留守家庭,經(jīng)濟條件較弱,圖書角的圖書就可以方便他們,同時讓學生實時實地可看書。
開辦書籍流動節(jié),互相交換書本,推薦給同學。同學之間年齡相近,閱歷相似,情感相近,彼此間更有共同語言,彼此間更能起到促進作用。可以讓班級學生的討論不再是買了什么值錢的玩具、穿了件什么漂亮的衣服,而是彼此間詢問昨天你看了什么書,書當中有什么精彩的內(nèi)容。
3.教師多做引導
對一些留守學生而言,看書任務,無父母家人監(jiān)督,回家后就等于沒有任務,這時教師有時得拿出點威信來,適當?shù)乇埔槐?。將閱讀變成為書面作業(yè),那就是寫讀書筆記。規(guī)定書籍,規(guī)定字數(shù),不限角度,每天一交,老師批改,課堂評論。一周中,將優(yōu)者復印出來,評為每周一星;對敷衍了事者,安排再讀再寫,對他們?nèi)〉眯┪⑦M步即夸獎,堅持兩月后,許多學生就將這作為習慣,不再視為任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