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迎新
興趣,可以打開發(fā)現(xiàn)之門,是學習的最大動力。圍繞興趣的培養(yǎng),對初中歷史教學展開細致的論述。詮釋了注重每一堂課的開頭、創(chuàng)設情境和巧妙提問等多方面的問題,提出了幾點建議。
歷史教學興趣創(chuàng)設情境巧妙提問興趣是通往智慧大門的特別快車。所有的成功,一切智力方面的工作,無不依賴于興趣。如一個人對他做得工作絲毫不感興趣,那么他絕對不會絞盡腦汁地去研究,他不可能如癡如醉地去探索。自然,在沒有動力的情況下,他做不出任何驕人的成績。學生學習更是如此,是否有學習效率,不僅可以看得出學生的興趣,更能衡量教師的教學質(zhì)量。教學成敗關鍵在于興趣的有無,把學生們對歷史的興趣激發(fā)出來,讓他們喜歡,如讓他能夠做到樂于向別人講述歷史故事,那么就不愁他的學習成績。抓住歷史的特點,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地來學習,這是每一個教師夢寐以求的事情。
一、注重好的開頭
教師能否成功,關鍵就看開頭能否引人入勝。我們都知道,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如照搬教材內(nèi)容、面無表情、機械敘述,學生根本沒有聽課的必要,不僅僅提不起興趣,可能會適得其反。就好比很好的蔬菜,讓糟糕的廚師給炒的非常難吃,還糟蹋了材料。如果教師從一開始就能夠吸引住學生,把歷史課上的精彩引人,讓學生對上課產(chǎn)生渴望,這就是成功地教學。舉例說,《歷史告訴我們什么》導入新課:“歷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像英雄岳飛,受到了世世代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遺臭萬年,像奸臣秦檜,長跪地上向人民請罪?!痹鯓舆M行一個很好的開端呢?通過我對歷史的了解,我從一副對聯(lián)兒開始說起?!叭俗运魏笮呙麢u,我到墳前愧姓秦”,這是一副名聯(lián),把對聯(lián)寫到黑板上以后,就吸引了學生的目光。我問同學們,有誰知道這副對聯(lián)兒的來歷,作者是誰,和秦檜又是什么樣的關系?有兩個同學舉手,但是他們也只能說一個大概情況,不過這足以能引起同學們的興趣了。我說,這是一個狀元所寫,他的名字是秦大士。秦大士是一個天才,從小就聰明好學才華出眾,七八歲的時候就提筆千言吟詩作賦,后來他的名氣越來越大,他寫的書法也非常好,小小年紀居然可以賣錢,甚至能夠養(yǎng)活家人。經(jīng)過不斷的努力,成為清朝開國以來的第43位狀元。殿試時,乾隆皇帝為了試驗他的才華,就故意問他是不是大奸臣秦檜的后代,實際上,秦大士真的是奸臣秦檜的后代,怎樣回答不讓皇帝生氣呢?于是,他婉轉(zhuǎn)地說“一朝天子一朝臣?!被实鄄粌H沒有生氣,反而非常高興,對他十分嘉獎;那么這副對聯(lián)兒是怎樣產(chǎn)生的呢?秦大士高中狀元后,和幾個朋友一起到岳王廟,正在興致勃勃之間,突然有人請他寫一副對聯(lián)兒,其實是大家給他出的難題,作為奸臣秦檜的后代,怎樣寫這副對聯(lián)兒呢?沒想到秦大士略加思考揮筆立就,對聯(lián)就是:“人自宋后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北磉_到自己鮮明的世界觀和價值觀,讓大家贊嘆不已。這樣講課,大家興致高昂,全神貫注,效果極佳,關鍵就在于提起了學生的興趣。抓住這個時機進行思想教育,引導學生怎樣作為一個有價值、有思想、有節(jié)操的人,從而激勵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向古代先賢學習。
二、創(chuàng)設情境,以情求趣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說:“讓學生體驗到一種自己在親身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痹跉v史教學中,根據(jù)教材的內(nèi)容,加上自己藝術的教學,通過情感教育,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創(chuàng)造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的思想穿越時空,達到教材內(nèi)容所講述的那個年代,真實地感受當時的情境,讓他們從內(nèi)心世界受到震撼,從而能夠?qū)v史認識做到詳盡地掌握和深刻的理解,同時又能夠受到深刻的教育。講《兩漢經(jīng)營西域和對外關系》一課,我先對學生們說,世界第一人都會讓人倍加尊重,今天我們就講一個世界第一人,我們猜測他是誰?稍稍停頓了一會兒,我說,今天我們就講張騫出使西域。張騫,漢中城固人,因開拓了“絲綢之路”被譽為:“中國走向世界第一人”。這樣一來,興趣充分激發(fā),學生們充滿了對張騫的景仰,就能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tài)。我講解的起伏跌宕,讓學生目不轉(zhuǎn)睛盯著我摘耳細聽。我講到,張騫不幸被匈奴人抓住,由于他的士兵比較少,所以無法抵抗,學生們對他非常擔憂;我講到,張騫忠君愛國,哪怕是死亡也不投降,他在匈奴的十幾年中間,一直在尋找機會準備逃跑,終于逃出來了,學生們歡呼雀躍;后來聽說張騫從大月氏返回漢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扣留,學生們又緊張起來,為他的命運牽腸掛肚;后來又知道張騫經(jīng)受了十三年的磨難,終于回到了自己的祖國,大家如負重擔,深深地松了一口氣。所有的學生都為這個人物所感動,不僅僅佩服他的勇敢,他的愛國精神,也對他的機智、不屈不撓所折服。張騫還是一個著名的探險家,同時也是一個為外交家,更是一名戰(zhàn)士;我同時提到了另一個學生都知道的人物,飛將軍李廣。我說,你們知道不知道,張騫和李廣還是非常好的朋友呢!他們曾經(jīng)在一起并肩作戰(zhàn),進擊匈奴。有一次他倆一起進攻匈奴,李廣率四千騎作先頭部隊,張騫帶領一萬人在后,李廣陷入匈奴左賢王四萬騎兵的重圍。張騫兼程趕到,把李廣解救出重圍。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以至于下課的鈴聲響起,他們還意猶未盡,這樣的講課多么的有意義!學生們怎么會提高不了成績呢!
三、巧妙的提問引起學生的興趣
有了疑問才會解決問題,怎樣提出問題是一種藝術,解決問題不容易,提出問題更是困難。教學中巧妙地向?qū)W生提問,要他們開動腦筋,先讓他們“山重水復疑無路”,然后再想方設法引導他們,讓他們豁然開朗,一直到達“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學生產(chǎn)生了一種學習成就感,自然會有身心兩方面的快樂,從而能夠?qū)v史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講蔡倫造紙,為了讓學生們認識到紙對于人類的作用,我向?qū)W生提問,有誰知道世界上最早發(fā)明紙的國家和時間?同學們都自豪地回答是我們中國的西漢。我下面和學生講一個有趣的問題,誰能夠解釋一下學富五車。同學們發(fā)言,大意就是說,一個人的學問很大,讀了五車這樣的書。我莞爾一笑,說其實你們都是學富五車!學生們面面相覷,不明白什么意思。我接著說,學富五車,其實就是二三十本書而已,因為古代的書寫材料是主要是龜甲、竹木簡,一兩千字往往就是很多捆的竹木簡,一兩萬字,就是兩大車,所以你們都是學富五車!學生們?nèi)炭〔唤?,這時我提出重點問題,問他們:“要是你們上學讀書,沒有發(fā)明紙張,書包里的學習材料還是木簡的話,你們怎么來上學?是不是都要趕著牛車?”學生聽后,情不自禁地議論紛紛,都感到紙的發(fā)明太偉大了。又掌握了知識,也更好地理解了造紙術的發(fā)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的偉大意義。
綜上所述,激發(fā)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和途徑還很多,如巧講典故,朗讀詩詞歌賦,編寫歌謠,當眾演講,表演舞蹈等不一而足,總之,為了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不遺余力,真正讓學生達到學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