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風人深致”與清人所至
——從《人間詞話》看作為自覺轉型期士人的深與不深

2015-04-18 02:25:57張兆勇
關鍵詞:人間詞話后主靜安

張兆勇,方 霞

(淮北師范大學a.文學院;b.教育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風人深致”與清人所至
——從《人間詞話》看作為自覺轉型期士人的深與不深

張兆勇a,方 霞b

(淮北師范大學a.文學院;b.教育學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人間詞話》作為以詞話論詞的殿軍之作,誕生在清末國門被打開士人普遍以西土為先進的所謂心態(tài)轉型時期,王國維以倡“風人深致”顯其高端;以“所見者真,所知者深”顯其邏輯思路的清晰;以“境界”顯其理論的謹嚴。然把這些理論置于唐五代宋詞背景上反觀其理論,能發(fā)現(xiàn)靜安有“真”“深”的理論成就,更有真亦不真、深亦不深可加以追尋的諸漏隱匿,讀《人間詞話》者對此若心知肚明,也許更有滋味。

入乎;出乎;境界;情景;風人深致

王國維(1877—1927),浙江海寧人,字靜安,近現(xiàn)代之交的著名學者,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四大導師之一,一般認為他是從1901年起研究哲學與美學的,在這方面成就主要有:1904年著《紅樓夢評論》《叔本華與尼采》,1905年著《論哲學家及美術家天職》、1910年撰《人間詞話》[1]、1912年完成《宋元戲曲史》,此后轉入史學與古文字學。1927年陰歷五月自沉昆明湖,其遺囑有云:“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經(jīng)此世變,義無再辱?!币茄芯科渌麑W人也許不必這樣追述其生平次第,但王國維必須例外。一在于王國維可算是最后的清儒,二在于王國維是研究美學的。在筆者看來王國維的自沉不僅是個人行為,他的死可以看成一代人所追求的人文理想的湮滅,亦可以看成是一代清儒最終轉到了他們的死胡同。誠然,王國維倡導“風人深致”,然我們不禁要問王國維對之究竟體之多少。

王國維美學著作代表作無疑是《人間詞話》,雖從總的內容上看《人間詞話》是承傳常州派論詞的,但由于王國維引進西方學者的思路,故該書又可以看成是他試圖以新思路而對常州派乃至清初以來各家論詞的總結與反思,《人間詞話》可以視為其人生感悟聚焦于以詞為平臺而對人生發(fā)掘整理的結晶。

流傳至今的《人間詞話》有各種各樣的版本,齊魯書社版滕咸惠注本是文革后較早的版本,也是較權威的版本,注者在其卷上收錄《人間詞話》稿126條,據(jù)滕咸惠講這其中包括比王靜安手定稿多出的十三條刪稿。卷下收錄《人間詞話附錄》稿28條。另外,王國維的《文學小言》亦是以詞話的形式收在文本里,筆者是和《人間詞話》聯(lián)讀的。所謂刪稿者與其說是寫作意義的修改,毋寧說是他內心世界的不穩(wěn)定、不自信。

《人間詞話》的邏輯思路很清楚:

一、“真”“深”標準與“出”“入”格調。

王國維認為一個好詩人、一首好作品其意義在于“所見者真,所知者深”。對此,王國維首先是從“入乎”“出乎”來展開思路的。其云:“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盵1]100由此可見在王國維眼里詩人能以“入乎”而真且其風范如此,又能以“出乎”而深,其意義亦在于此。一個詩人若能如此,王國維稱其有“風人深致”。

因為五代兩宋詞貫穿著道學的歷程,若從道學的視域看(1),此命題意義在于,所謂“入乎”和“出乎”給人感覺在于能聯(lián)系起來指涉性命在宇宙范圍內的創(chuàng)造施展,換言之,表面上看王國維在這里是將宇宙、人生,詩內、詩外一滾重疊于一起討論,主體化起來,眼界很擴大。只是可惜得很,由于王國維并沒有真正將命題融入宋學再充實,所以其內涵顯得飄忽。換言之,王國維雖有意追求厚實但沒厚實起來。比如對于一個具體的詩人,若實現(xiàn)“入乎”和“出乎”,王國維認為其要經(jīng)歷三種境界,可以說此三種境界將“入乎”“出乎”做了更細致的分化。此三個境界分別是這樣的,其云:“古今之成大事業(yè),大學問者惘不經(jīng)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娎飳にО俣?,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1]5

在王國維看來“三代以下之詩人,無過于屈子,淵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無文學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無高尚偉大之人格,而有高尚偉大之文學者,殆未之有也”(2)。而所謂有人格者就在于他們人格之中包融有此三個境界沉厚之印跡。他們的詩文則是“入乎”“出乎”的真實體現(xiàn)。王國維論述到這里本來是很有氣魄的,只是他用“意境”轉語,再用他的“真”“深”思維充實之,于是,境界越來越空洞,氣象越來越萎縮了。

其次,在王國維看來,所謂能以高尚偉大人格鋪墊的偉大之文學者即是那些文學家能“出乎”與“入乎”,而若換一個角度看即在于這些文學家能從“出”“入”深刻地調動著“意”與“境”者。其云“文學之事,其內足以攄已,而外足以感人者,意與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與境渾,其次或以境勝,或以意勝,茍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學”。

這里所謂“意與境渾”即是所謂的“有意境”,如果說境界是他從主體意義上所呵護的核心,那么意境之說則又是境界反照下他對詞研究展開的核心,這本來邏輯亦清晰謹嚴。只是可惜在于境界僅是在廣泛借鑒西洋哲學所建立的人格論而匯總的,及于論詞雖一變而為意境,但對于唐五代宋詞來說顯然失真值得加以推敲。換言之,他關于詞的意境說是在這個意義上展開的。這就要我們讀《人間詞話》時需要從真與不真、深與不深加以辨析開始。本著此思路先看什么叫有意境,王國維云“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tài)”(3)17(《人間詞話》第2條 原稿26條此所謂意境)。

這里有幾層涵義:

①在情景關系上,講究以不隔轉動真性;對情景描述講究語語都在目前,據(jù)此王國維還批評了清真的那種如“隔霧看花”,以為其病在于失真。顯然王國維這是在強調“真”。

②在涵容上又以境界大小指證其“深”。其云:“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高下?!蓖茰y一下可能在王國維看來,高下之分在于境界所涵容氣象是否精純??上в捎跊]有道學內涵,故顯得飄忽。比如他已在此將大小與高下含混了。

③藝術效果上就是有意境。王國維用體現(xiàn)在詞作或詞人的創(chuàng)作中的“所見者真,所知者深”來指證意境的落實。到此我們除了要感動于他所做的細致,還應當為之惋惜,惋惜的是所謂“真”“深”者其內涵在這里顯示其蒼白,此也許是對于王氏“意境說”追問的應有姿態(tài)。

二、“真”“深”的還原思路與還原力度

王國維曾推舉一些作家來指證他所標舉的“真”性??偨Y起來觀點有這么幾個方面:(1)真性情,(2)少閱世,(3)沒被染污。今天看起來王國維在此確實發(fā)掘出“真”所以能助人直達人生之性情特質的隱秘,只是實在值得推敲什么是他所謂的“真”,一個詞人如何才能保持其真。在此最著名的是兩則對后主的定語,如:“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后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故后主之詞,天真之詞也。他人,人工之詞也?!盵1]94“主觀之詩人,不必多閱世,閱世愈淺,則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1]94由此可見他的真性情無疑是顯得浮泛,脫離背景,且漸與自己實際要表達的意念相錯忤。以至于《人間詞話》給后人留下納蘭詞高出一代宋詞的公案(4)。

與真的標舉相對應,王國維無疑也強調深,在筆者看來,理解王國維所標舉的深主要把握兩點:(1)深于何處;(2)從宏大的中華文化背景來說王國維之所論深為什么不深。以此兩點幾乎可以梳理王國維的貢獻與缺點。

首先,“深”于何處,或換言之,即靜安之深深否?在我們看來,在王國維之前,陽羨以豪放標舉南宋辛張,浙西推崇醇雅標舉雙白,常州派比興深美閎約標舉飛卿,僅云間標舉南唐,這些詞評家或理論不系統(tǒng),或力弱不符。與他們相比,王國維能動地繼承了介存齋、馮煦、劉熙載走出一條標舉南唐君臣、聯(lián)絡北宋、刻意區(qū)分南北宋差異的追尋之路。在此王國維的創(chuàng)造性尤在于以樂工之詞士大夫之詞將詞按照他的思路安排于幾個序列,要說深,深在于此。即是說他的深在于以標舉南唐強調真,只是真者不真。是因為王國維并沒能將自己的思路或者將自己借評詞寄托的理想與五代、北宋、宋初至有宋一代的社會思潮相對應,因而還原不了歷史,此即所謂蒼白者??杀谟谕鯂S自己似亦沒注意于此,可以說他所強調的境界說是拋空掏出的,因此是缺乏歷史感的泛論。

例如,王國維特別重視所營造的境界說在小到一首詩詞,大到《紅樓夢》等作品中的意義。

其云:“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氣質神韻末也,有境界二者隨之也?!盵1]46“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1]33王國維論詞的一切思路均圍繞境界的營造而拓展,比如:在造境的方法上,他將意境分成造境與寫境;以造境的方法,他又把詩人分成客觀詩人與主觀詩人。從造境的方法,他又把境分成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認為雖為意境但是有有我之境,有無我之境,有我之境物皆著我的色彩,無我之境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此即主觀詩與客觀詩之所由分也[1]36。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王國維雖對意境作了如此細致的劃分,但他并不有所偏執(zhí),比如有我之境、無我之境,造境、寫境,甚或有句無篇、有篇無句,雖做了區(qū)分,但無所偏執(zhí)。即并不如同自張綖以來的以婉約豪放論詞思路那樣,而是盡可能找它們的共同點,王國維所找的共同點即是真之與深。他認為真、深是一首詞無論“有我之境”與“無我之境”共同擁有的,這是不能區(qū)分高下的原因,只不過對“深”來說“真”乃第一關鍵,對真來說深則是必須要在意的事實。

也即是說王國維雖以意境對詩人作上述劃分,但并沒有再以意境區(qū)分高下的偏見,因此其所強調意境者勿寧是方法氣質的不同,他是將目標鎖定在創(chuàng)造意境的另一層面上的真之與深上[1]39,特別是鎖定在由真與深所創(chuàng)造意境的高渾和諧效應上。顯然這并不符合五代兩宋詞變化展開的實際。王國維雖稱此為氣象。但境界最多是他在此意義上思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境界”說在此被細化了,也被泛化、格式化了。

再比如王國維對與意境有相當關聯(lián)的情景觀點也吸引人,在這里,他有兩個基本認識,即第一指出情感亦是人心中的境界,第二指出一切情語皆景語。對于這些今天評估之,當然可斷言靜安意在強調所謂情感、情景均是探討意境、衡量意境的切實之物,但在此同樣會發(fā)現(xiàn),王國維關于境界的思路有靈性無神氣。

其次把王國維的深放到他關于五代兩宋詞討論的成果上說,究竟深否也是必須要指出的問題。

在《人間詞話》中我們發(fā)現(xiàn)他利用境界對唐五代兩宋乃至清詞進行了他細密的批評實踐,從而完善他的闡釋學體系。

在此理論體系中最關鍵亦是他最推崇的詞人主要有三個,即馮正中、李后主、秦少游,可以說王國維是以這幾位的精神境界與詞風和他的理論相對應、相詮釋的。在此既可見出他理論深化、系統(tǒng)化,又能見出他所暴露的淺識。

對馮正中他所重點強調者是其作為士大夫的堂廡特大,也即在他看來馮正中的意義在于以自己內涵廣袤、“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以為此最是“風人之致”[1]10。其第四條中王靜安特別指出“張皋文謂:飛卿之詞‘深美閎約’”,余謂此四字唯馮正中足以當之。

又第六條云:“馮正中詞雖不失五代風格,而堂廡特大,開北宋一代風氣?!痹诖它c上王國維認為“中、后主皆未逮其精詣”。

若說他在這一點上的意義在于正好準確地把握了劉熙載《藝概·詞曲概》所謂“馮延已詞,晏同叔得其俊、歐陽永叔得其深”[2]107,從而呼應著劉氏之學,讓世人找到清代詞學學人間上下溝通的路徑。比如與靜安同時代的蒿庵有“吾家正中翁鼓吹南唐、上翼二主、下啟歐、晏,實正變之樞貫,短長之流別”(5),即是為讀者提供的關于真深境界以至于“風人深致”的又一個解釋實例與靜安相呼應,但也不必諱言“北宋一代”含義是豐富的,而王靜安對之實在有些含混、草率。

對后主王靜安重點強調者在他以任真直達神秀,王靜安的特別之處首先在于強調后主詞以任真表現(xiàn)出對人生極處的深刻思維,這就使得“入乎”與“出乎”在后主這里變得更是具體。其次,靜安是從比較的角度得出后主的這種獨得。比如“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已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1]93。此所謂“神秀”由任真導致,是獨得,再次,他又認為所謂神秀則在于“詞至李后主而眼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1]93。以后主“神秀”而顯示其深刻。又靜安是從后主為人君的特別處來得其結論的,其云“詞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宮之中長于婦人之手,是后主為人君所短處,亦即為詞人所長處。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儼有釋迦、基督擔荷人類罪惡之意,其大小固不同也”[1]94。王靜安想要說的是詞到李后主有一次異乎深刻的跨越,如果說“境界”是他理論的核心,那么以士大夫詞對后主的認定才使境界與厚重的歷史聯(lián)系起來。如果說從開始起詞人即實顯赤子之心,那么王國維更看重后主的擔待意識,以為這才是深。無疑王國維在后主這里又將真與深思維推進一步。只是在于他所謂的“真”“深”又顯然不是越來越濃的道學氛圍。

由上看來,王國維對南唐君臣詞的批評的確是在遵循著他的真深思維,感悟他們的風人深致的,從常州派標舉溫飛卿到他終于以后主取代飛卿是他的深刻。只是與其說他是回到歷史毋寧說是回到自己的理論。亦因此可以說他真者失真,深亦不深。

王國維的這種五代思維及結論也直接影響著他對北宋士大夫詞的認識。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他從晏殊歐陽修到蘇軾的結論也是脫離宋代歷史拋空而出的。比如對蘇軾品評,我們當然欽佩王國維所概述的諸如“有句有篇”“雅量高致”“詞中之狂”“曠而神”等的概述,然恰在此我們所要強調的是他對這些概念是含混不清的,其原因在于受自己標顯的概念迷惑以致于遮蔽。

在宋代詞人中無疑王國維最推少游,靜安推少游主要是從詞之特性,從詞所包容性情的表現(xiàn)特征上來看的,其云:“少游詞境最為凄婉,至‘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則變而為凄厲?!盵1]73我們認為靜安對少游的評價應是對馮正中、李后主評價的展衍,因為標準的一致。只可惜他的理論正因這一點已更不能探測少游之深而相反暴露他自己的淺了,因為浩瀚的元祐文化已遠遠高過李后主的憂患。如果說到此“真”已經(jīng)不一樣,那么“深”有更多不同的內涵。由此可見出,從中華文化角度說王靜安在此的淺,在于他沒有繼續(xù)將思路扎進宋學大營。

綜合上面的論述看,靜安于五代、北宋間,更在南北宋間以“真”“深”設置了層層界線,以此為思維鋪墊,他也的確找到理由過高地抬高五代北宋,尤其所幸在于由于以營造的底蘊,故雖然他有南北宋的門戶之見,有關“真”的執(zhí)拗,但還是超越了張綖,也成功地傳承了常州各家比如蕙風與白雨齋等,從而理論中徹底沒有了婉約、豪放的相隔壁壘。換言之,王國維以他所具的優(yōu)勢,終于打破了明人的“正統(tǒng)觀”、派別論等,最終歸整到把詞放到本然的平臺。這是他的深。只是所不幸的在于,王氏此種方法其致命缺點在于,王國維和陳廷焯、況周頤一樣,始終沒能深入于宋學的具體背景。盡管他強調詞品格、強調境界氣象等,但無一例外,由于離開了宋詞背景顯得空洞蒼白,又是其淺了。

總之,在《人間詞話》中,我們除了從理論上不諱言這種沒“深”,還應從詞史角度上看到他實質上沒有理順正中、永叔、小晏、東坡、少游的關系;理順美成和南宋諸家為什么不是第一流,對于這些他雖有刻意的強調,然他的說服力實質上也還是不透徹。這是因為他沒有從文化背景上還原從五代到兩宋詞的變化背景,因此可以結論為真者纖細、深者空洞。

三、一種表達“真”“深”的特別方式評估

在文章的最后還值得一提的是,王靜安《人間詞話》的創(chuàng)造性在于他往往用詞人自己的名句評詞人自己,亦很有見地。其深沉意蘊在于①回到以詞人自己來自呈其詞;②回到以其詞來定格其格調;③回到試圖以總感覺來導人逆推(6)。有的幾乎就是該詞人的定格,據(jù)此還可推論很深。試舉幾條看:

如第十四評夢窗以“映夢窗凌亂碧”

評玉田以“玉老田荒”

第五十七評飛卿以“畫屏金鷓鴣”

評端已以“弦上黃鶯語”

評馮正中以“和淚試嚴妝”等

甚或模仿此,我們還可以作一些類似的評語,如評蘇軾以“人生有味是清歡”,評少游以“杜鵑聲里斜陽暮”凡此種種。這些幾乎是討論這些詞人的起訖點。且不說靜安這種思路所包含的內容,這種從詞人精品詞中找尋詞人精神的獨慧與準確性,即說到這種方式,就已經(jīng)具有其深刻的魅力。盡管他同時代人劉熙載的這個方式方法就很具啟發(fā)性。但無疑王國維在這一點上比劉熙載做得更自覺。他幾乎將其做成貫穿的系統(tǒng)。我們所要就此感慨的是作為一代清儒靜安正在默享著傳統(tǒng)文化的營養(yǎng)。

在中華文化傳統(tǒng)中遠從《周易》始即定調思維為立象盡意,此后無論是孔孟還是老莊均以不同方式倡導“盡信書不如無書”,倡導“得意忘言”“得意忘象”“目擊道存”。禪宗更在意反觀得意之主體、言語道斷,追求以無念為宗,“說是一物即不中”。總之在大中華文化傳統(tǒng)中,廣大的士人思考世界如何往往崇信以世界自我證之、呈之。所謂“打坐之中,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打坐之后,見山是山,見水是水”(青原惟信語),可以說自宋代以來廣大士人均是在感悟與默享這種把玩方式的樂趣。靜安的思維推究起來也不例外,即在于他實質上是期待無縫地以詞人自己評價自己,此無疑亦是其“深”者。

靜安在這里當然也有其“淺”,在于他在找尋其詞時由于受到對詞人“先入為主”的“真”“深”觀遮蔽。這樣一來就無疑掩抑了他找尋的視線,就是說,有的不是被表達了反是被遮蔽了。

總的說來,王靜安的《人間詞話》有一個非常不錯的“真”“深”思維框架,此框架的宏偉、系統(tǒng)在于靜安的悟性;框架的空疏,則是靜安乃至自乾嘉以來清儒之悲,它至少殘留了清儒試圖刨去宋學的背景來論宋詞、論五代向宋詞遷變等的歷史進程的印跡,說明王國維沒有還原道學以宋詞之產(chǎn)生為背景來重新感悟“天人一體”的自然觀念的費思、費力,暴露了王靜安所謂真深者難以圓融其原因何在。

因此,對于我們來說,閱讀《人間詞話》必須要有二種心態(tài):一者,入得進去,知道常州詞派者到了王國維這里是一種什么狀況。二者,出得出來,即擺脫《人間詞話》的空框架從而再尋機會將宋詞帶回到宋詞滋生自己的宋學土壤,弄明白宋人是從什么意義上利用形式上說依然是詞,但士人完成的卻是對詞的新跨越,明白宋儒在內容上是怎樣用詞來鋪陳對性情的探討等凡此種種。

注釋:

(1)在筆者看來,宋詞穿越了宋代道學的歷程,也是道學家表達自己性情的平臺。此觀點可參閱拙著《蘇軾和陶詩與北宋文人詞》(安徽大學出版社,2011年)。

(2)選自《靜安文集續(xù)編·文學小言》。轉引自《晚清的最后一個文人》,東方出版社,1998年,第103頁。

(3)王靜安《宋元戲曲史》云:“元劇最佳之處,不在其思想結構,而在其文章。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何以謂之有意境?曰:寫情則沁人心脾,寫景則在人耳目,述事則如其口出是也。古詩詞之佳者,無不如是。元曲亦然。”

(4)在筆者看來,正是由于納蘭詞沒有受漢文化的熏染,故也沒有能符合詞越來越文人化所擔負起的厚重人生使命意識。因為這一點納蘭詞也就全面低于宋詞的價值??蓞⒁娮靖濉吨腥A文化氛圍下的納蘭詞試析》,《三峽大學學報》,2014年第6期。

(5)唐五代詞選序 轉引自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第42頁。

(6)在中華累代批評家的眼中,孟子的“以意逆志”“知人論世”始終是批評的根本原則和根本批評目的。

[1]滕咸惠.人間詞話新注[M].濟南:齊魯書社,1982.

[2]劉熙載.藝概(卷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Refined Pleasure of Poetic Minds and the Arrival of the Intellectuals of Qing Dynasty——From the Ren Jian Ci Hua to Weigh the Profundity and Unprofundity of Intellectuals in Self-conscious Transformation Period

ZHANG Zhao-yong,F(xiàn)ANG Xia
(a. School of Literature; b. School of Education,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Anhui 235000)

As the last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i comments,"Ren Jian Ci Hua" was born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which was so called mentality transformation period when the closed-door was opened and western learning generally was regarded as advanced by intellectuals. WANG Guo-wei advocated refined pleasure of poetic minds to show his high-end, used “See who is true, know who is also deep” to highlight his clear logical thinking and applied “Jing-Jie” to reveal the rigorousness of his theory. However, if we put these theories back to the background of Ci in Tang Dynasty, Five Dynasties and Song Dynasty and reflect his theory, it can be found that WANG did get achievement on the theory of “True” and “Profoundity”, and had more defects and loopholes over the problem of truth. In fact it is not true and profoundity needed to question. If the readers of "Ren Jian Ci Hua" are aware of these, perhaps they will understand more .

purifying within mentality;comprehending beyond mentality;Jing-jie;emotion with scenery;refined pleasure of poetic minds

I207.23

A

1004-4310(2015)03-0065-04

10.14096/j.cnki.cn34-1044/c.2015.03.015

2015-02-27

張兆勇(1965-),男,安徽五河人,淮北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著有《蘇軾和陶詩與北宋文人詞》等論著,研究方向:古代文學及中國傳統(tǒng)文化。

猜你喜歡
人間詞話后主靜安
曹靜安
金山(2019年9期)2019-10-18 09:37:14
南唐后主李煜 文藝青年的錯位人生
藝術品鑒(2019年9期)2019-10-16 08:57:12
漫畫
讀書(2018年11期)2018-11-06 06:16:00
春從天上來·南唐后主
新農業(yè)(2018年6期)2018-01-17 12:57:23
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
《人間詞話》視角下的聊齋詞
創(chuàng)業(yè)·空間
華東科技(2016年2期)2016-09-19 09:58:05
樂不思蜀
真情與境界論
商情(2016年11期)2016-04-15 07:46:23
水不再過敏!這一程苦戀衡山深處
福清市| 英山县| 通榆县| 永康市| 邢台市| 雷山县| 通江县| 海伦市| 张家川| 如东县| 将乐县| 民勤县| 凤阳县| 南部县| 府谷县| 深水埗区| 东光县| 墨玉县| 岫岩| 邳州市| 南开区| 阿勒泰市| 文化| 禹州市| 任丘市| 民丰县| 鹤山市| 江阴市| 大荔县| 云安县| 苗栗县| 樟树市| 洛扎县| 盘锦市| 远安县| 遂宁市| 锡林浩特市| 扎囊县| 白玉县| 绥阳县| 高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