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樹
〔關(guān)鍵詞〕繪畫治療;合理情緒療法;輔導個案
小彤(化名),女,15歲,初三學生,因煩惱、失眠而主動前來咨詢室尋求幫助。進到咨詢室卻沉默不語,自帶紙張(作業(yè)本的紙兩張),將紙張撕成一條條,然后又一條一條地將它撕成碎片。我想她可能在整理思路,于是耐心等待。撕完后,小彤顯得有點無所適從,然后又將紙片一張張地撿起來握在手里。見此,我鼓勵她說:“什么樣的事情都可以跟老師說,老師不會跟別人說的。你說說看,看老師能不能幫你?!毙⊥ь^看看我,沉思了一下說:“我不知道該怎么說。”我想了想,遞給她一張A4紙和一盒彩色水筆說:“要不你畫畫吧,想到什么畫什么。”小彤接過紙和筆開始畫畫。
一、情況分析
1.作品分析
圖畫作為一種投射技術(shù),它能夠反映人們內(nèi)在潛意識層面的信息,是個體表達自我意識的最直接有效的工具。繪畫心理學認為,人們在繪畫時會佷自然地浮現(xiàn)一些聯(lián)想、記憶和片段,它融入了我們的情感和經(jīng)驗;相對語言文字而言,繪畫能打破來訪者在生活中長期積累下的言語防御;而且對于一些困難的來訪者,如不善表達、情況復雜無從說起或者高防御的來訪者,繪畫可以為咨詢師提供有效交流途徑和關(guān)鍵信息點與突破口。
小彤畫的是一位女孩在哭(見下圖),圖中沒有畫出軀干和四肢,頭部也沒有畫出耳朵,她給作品命名為“虛偽”。我問她畫中的人是誰,她說是她的妹妹。小彤繪出的線條比較斷續(xù),整個畫面顯得有點凌亂,顯示來訪者的內(nèi)心比較凌亂,情感復雜,或者比較煩躁;圖中沒有畫出耳朵,小彤說被頭發(fā)遮住了,可能來訪者認為圖中人比較自我中心,聽不進批評和意見。值得關(guān)注的是:圖中女孩的嘴巴畫得特別大,并被小彤用力地重復描繪了幾遍(心理固著或者存在與此部位相關(guān)的沖突),顯得特別突出。
圖 虛偽
2.問題定位
“妹妹怎么了?她為什么要哭?”我問。
“她老哭,動不動就哭?!毙⊥櫰鹆嗣碱^。
從小彤的表情和語氣來看,小彤對妹妹的哭泣顯得佷反感。
“你的意思是說你不喜歡妹妹動不動就哭對嗎?”
“對,而且她特會裝,我最討厭她裝哭?!?/p>
說話和吃是嘴巴的基本功能,過分強調(diào)嘴巴可能有強烈的表達愿望或者與欲望滿足、愛的滿足有關(guān)。在此,小彤對妹妹嘴巴的強調(diào),以及用筆的力度(過于用力代表攻擊性),說明小彤與妹妹在此上面可能存在著沖突:語言沖突(妹妹可能說了一些讓小彤厭惡并痛恨的話語)或者小彤對妹妹的某些欲求表示強烈的不滿。
我以此為突破口與小彤展開談話,很快了解到,小彤的妹妹比小彤小六歲,現(xiàn)在上小學三年級。自從妹妹出生后,爸爸媽媽就特別寵溺妹妹,什么都是妹妹優(yōu)先,自己無論做什么都要讓著妹妹。比如家里的水果,自己先拿的蘋果,妹妹非要自己的那個,如果自己不給,她就會哭鬧,父母就會批評自己,就連吃飯坐的座位她都要和自己搶;又如自己過生日,父母帶去買生日禮物,妹妹看見了卻鬧著要雙份,而那天又不是她的生日;諸如此類的數(shù)不勝數(shù)。
小彤講到這些時非常委屈和憤怒。前段日子,趁父母不在家,小彤狠狠地兇了妹妹一頓,妹妹不服氣,聲音比她還大。一氣之下,小彤重重地打了妹妹一巴掌,其結(jié)果可想而知。妹妹仿佛是被捅的馬蜂窩,大聲尖叫哭鬧,說小彤是壞蛋,不但打電話向父母告狀,而且還把事情添油加醋地說了一遍,最后是小彤被父母從頭到腳罵了個遍,而對妹妹則又是安慰又是哄,還實現(xiàn)她的兩個無禮要求作為補償。
妹妹出生之前,小彤父母經(jīng)常在別人面前夸小彤聰明、懂事、乖巧。自從妹妹出生以后,小彤卻經(jīng)常被父母批評說自己不懂事。小彤從小到大父母從沒有像那天這樣罵過自己,每次回想父母罵自己的情形,小彤就越想越委屈、氣憤,自己做錯事父母就這么罵自己,而妹妹做錯事父母卻縱容她,甚至安慰她。小彤覺得妹妹很可惡,不光會用甜言蜜語博得爸爸媽媽特別的關(guān)愛,還會用淚水來搶走爸爸媽媽對自己的愛。同時,她怨恨父母偏袒妹妹,不愛自己,有強烈的離家出走以讓父母擔心的念頭,但又擔心會因此耽誤學習或給家里造成意料之外的傷害,結(jié)果得不償失;同時她又惱怒自己中考將至,還因為這些事情影響學習,內(nèi)心十分煩惱焦慮。最近一個多星期常失眠,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非常低。
妹妹出生前,小彤享有父母所有的疼愛,加上小彤從小較聰明、聽話,常常得到父母的贊揚。如今多了個妹妹與她分享父母之愛,又因妹妹小,父母難免會放更多的注意力在妹妹身上。小彤倍感失落,心理失衡,但是小彤性格較為內(nèi)向、克制,內(nèi)心又想維系乖乖女的形象以贏得肯定,因此不主動與父母溝通內(nèi)心的想法。家長也對這一問題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重視,沒有給予及時、正確的引導。長期的失衡、壓抑使小彤對妹妹產(chǎn)生了強烈的嫉妒。同時小彤存在著不合理的信念:“爸爸媽媽偏袒妹妹,他們不再喜歡我。”因此目前小彤首先應該認識到自己的不合理信念,解除對妹妹的嫉妒心理,學會用更成熟、寬容的態(tài)度看待妹妹。
二、咨詢策略與過程
針對小彤的不合理信念,我采用的是合理情緒療法中“產(chǎn)婆術(shù)式”辯論技術(shù)與其辯論?!爱a(chǎn)婆術(shù)式”辯論技術(shù)就是先讓對方說出他的觀點,然后依照他的觀點進行推理,最后引出他的觀點中存在的謬誤之處,使他認識到原先觀念中不合理的地方,從而主動矯正。
“你能說說不喜歡一個人是怎樣的嗎?”我問。
小彤思考了一下說:“有點難說,就是不希望他靠近,不想和他在
一起?!?/p>
“你說父母不喜歡你,那是否有這樣的證據(jù)證明呢?”
“沒有?!?/p>
“但是我剛才說的是同學朋友間的不喜歡,不是父母對孩子那種不喜歡?!毙⊥盅a充說道。
“那你能舉例說明父母不再喜歡你了嗎?”
“就是什么事情都偏袒妹妹,一有事情就批評我?!?/p>
“你的意思是父母過去經(jīng)常表揚你,說明他們喜歡你,現(xiàn)在父母總是批評你,所以他們就是不喜歡你了,對嗎?”endprint
“是的?!?/p>
“如果你認為表揚夸贊就是喜歡,那那些阿諛奉承拍馬屁的人是不是都是因為喜歡對方呢?”
“不是,這不一樣,那些人是有利用目的的,他們表達的不是自己真實的想法,他們只是想從中獲得好處?!?/p>
“當你真正喜歡一個人時,你希望他的生活、人生會過得怎樣?”
“我希望他每天都開心,將來過幸福的生活?!?/p>
“但是幸福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一個人要過上幸福的生活,他身上必須具備一些條件和品質(zhì),而這些條件和品質(zhì)并不是一出生就有的,需要學習和創(chuàng)造。如果你很喜歡或愛的人身上有不利于幸福的東西,你會提出批評和忠告嗎?”
“會。”小彤沉思了一下又說:“老師,我明白您的意思。其實我只是覺得父母愛妹妹多過我,總偏袒妹妹,就顯得他們不太愛我?!?/p>
“每個孩子不同階段父母給的愛和愛的表達方式是不一樣的,如果一個二十多歲的大人,父母還像兩三歲一樣給他洗澡,陪他睡覺,那是不正常的。通過聊天,老師也覺得你很聰明,比較懂事,父母也肯定是這么認為的,你不是說父母以前經(jīng)??淠懵斆鞫聠幔克愿改笗δ惚в懈叩钠诖鸵?。如果父母對自己的子女一年比一年降低要求,那未必是件好事,你能理解嗎?”
小彤低頭沉思,然后點頭表示理解。
“可是我很討厭妹妹,她老是跟我搶爸爸媽媽?!毙⊥终f。
“你的意思是說妹妹有意地跟你爭取父母更多的愛的行為讓你很反感是嗎?”
“是?!?/p>
“爭取愛是每個人本能的反應,每個人都渴望被愛,這很正常,你只是因為妹妹爭取父母的愛而反感
她嗎?”
“也不全是這樣,該怎么說呢?就是她總仗自己小,就什么都要自己霸著,爸爸媽媽什么都讓著她,讓我覺得很不公平?!?/p>
“所以你覺得很委屈對嗎?”
“是?!?/p>
“可是,我覺得妹妹也挺委
屈的?!?/p>
小彤有些驚訝,有些困惑地望著我。
“你想想,你出生的時候,你享有的是爸爸媽媽全部的愛,而妹妹呢?她一出生就只享有爸爸媽媽一半的愛?!?/p>
“我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小彤思考良久說。
看到問題給小彤帶來了深刻的思考,我的目的已達到,隨后我布置了家庭作業(yè):每天記下至少五件體現(xiàn)父母對自己的愛的事情,包括細微的瑣事,甚至是一個動作;記下令自己反感的妹妹的行為,然后為妹妹的行為找理由,為妹妹進行辯駁,直到消除自己的怒氣或消除對妹妹的負面情緒為止;找出妹妹的可愛之處,或者體現(xiàn)姐妹親情的行為,每天至少寫出一件。
最后,通過家庭作業(yè),在小彤充分肯定父母之愛的前提下,鼓勵其與父母敞開心扉,溝通自己的想法,包括父母對妹妹的教育。同時引導小彤,一個美好的家庭不是大家都爭奪彼此的愛,而是每個家庭成員都為家庭貢獻愛;鼓勵小彤以積極、關(guān)愛的態(tài)度對待妹妹,積極與妹妹溝通,消除芥蒂。
三、輔導效果
通過四次心理輔導,小彤的問題基本解決,自述自己不再失眠,上課也能夠集中注意力聽課,心胸也變得開闊起來,與妹妹的關(guān)系也逐漸親近,現(xiàn)在正在努力備考當中。
(作者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民眾中學,中山,528441)
編輯 / 丁 堯 終校 / 于 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