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芹,喻 磊,邊 歡,湯 鳳,譚 洋,白雪琴,傅亞婷,胡躍萱,黃 蘭,陳 靜,伍龍海,張警萍,曾 燕,王小波,冉茂成 (.川北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系本科,四川 南充637007;.川北醫(yī)學院人體解剖學教研室,四川 南充637007)
根據(jù)面動脈主干的位置與走行可以將其分為下頜段、口唇段和鼻側(cè)段3 部分[1]??诖蕉问侵肝挥谙骂M骨下緣和鼻翼下緣之間的一部分。該段面動脈的分支較多且很重要,所供應區(qū)域的臨床手術在面部手術中的比例較大,臨床醫(yī)生十分重視該區(qū)的血管配布。相關文獻對面動脈和面靜脈的研究較多,而單純對口唇段面動脈和面靜脈的相關研究很少;對面動脈的觀測研究較多,對面靜脈的研究報道較少;學生用的普通教材中對口唇段面動脈和面靜脈的描述多較為粗略。臨床面部美容與整形手術中有關皮瓣的制作與移植,對該段血管的應用準確度要求極高。為進一步充實形態(tài)學數(shù)據(jù),為臨床提供更多的參考資料,我們利用教學用成人尸體標本,組織學生利用開放性實驗,對面動脈和面靜脈的相關內(nèi)容進行解剖觀測,現(xiàn)將相關研究總結(jié)報告如下。
選取經(jīng)福爾馬林固定的教學用尸體標本32 例(男28 例,女4 例)。修潔面部淺層結(jié)構(gòu)直至清楚暴露面動脈、面靜脈及其分屬支,觀察面動脈與面靜脈的走行及位置關系等情況,并使用游標卡尺等器械進行相關測量。
口唇段面動脈多在下頜骨下緣與咬肌前緣交界處進入面部,斜向上內(nèi)經(jīng)口角外側(cè)約1 cm 處上升至鼻翼外側(cè),行于下頜骨、頰肌淺面和其余口周圍肌深面。將血管壓扁后在選定位置分別進行3 次管徑(外徑)測量后取平均值。以面動脈主干與下頜骨下緣交界處為起點,測定面動脈分別至同側(cè)下頜角、同側(cè)口角、同側(cè)頦隆凸、同側(cè)面靜脈(與下頜骨下緣交點處)的相關距離(表1、表2)。按主干形態(tài),口唇段面動脈主干分直行型和扭曲型2 種(圖1)。
左側(cè):14 例(43.75%)面動脈位于面靜脈內(nèi)側(cè),10 例(31.25%)面動脈位于面靜脈外側(cè);兩者緊貼并包裹在一個筋膜鞘中有6 例,占18.75%;面動脈與面靜脈主干交叉,動脈位于靜脈淺面和深面各1 例,占6.25%。右側(cè):22 例(68.75%)面動脈位于面靜脈內(nèi)側(cè),8 例(25.00%)面動脈位于面靜脈外側(cè);面動脈與面靜脈主干交叉,靜脈位于動脈深面有2 例,占6.25%。
表1 尸體標本面動靜脈在下頜骨下緣和鼻翼外側(cè)的管徑值(±s)
表1 尸體標本面動靜脈在下頜骨下緣和鼻翼外側(cè)的管徑值(±s)
?
表2 尸體標本面動脈(與下頜骨下緣交點處)至同側(cè)下頜角、口角、頦隆凸、面靜脈的距離(±s)
表2 尸體標本面動脈(與下頜骨下緣交點處)至同側(cè)下頜角、口角、頦隆凸、面靜脈的距離(±s)
?
口唇段面動脈分支主要是下頜支、上唇動脈、下唇動脈、頰支、面橫動脈等。重點觀察上唇動脈和下唇動脈的起點及走行,分別測量其起點處至同側(cè)下頜骨下緣和同側(cè)口角的最短距離(表3)。不分左右,對上、下唇動脈進行統(tǒng)計。上、下唇動脈分別起自面動脈主干40 側(cè);以共干形式起自面動脈主干,然后在口角外側(cè)分為上、下唇動脈8 側(cè);左下唇動脈缺如4 側(cè),左上唇動脈缺如6 側(cè);右下唇動脈缺如2 側(cè),右上唇動脈缺如4 側(cè)。上、下唇動脈位置與走行。兩者均自口角外側(cè)進入口周圍肌淺中層肌(口輪匝肌、提上唇肌、降上唇肌、顴大小肌、提口角肌、降口角肌)與深層肌(頰肌、頦肌)之間,橫向走向?qū)?cè)。上唇動脈的體表投影線位于唇紅與皮膚交界處深面,下唇動脈則不恒定,體表投影線有位于唇紅與皮膚交界處深面和居于唇緣與下頜骨下緣之間中線附近2 種情況。
表3 上、下唇動脈起點至同側(cè)下頜骨下緣和口角的距離(cm)
圖1 口唇段面動脈與面靜脈的不同類型
近年來,面部整形與美容手術的開展越來越廣泛,尤其針對口和鼻的美容與整形較為常見,先天性畸形和外傷是兩大常見原因。以面動脈和面靜脈為蒂的皮瓣手術,如以面動脈為蒂的逆行下頜緣皮瓣全鼻再造[2],鼻唇溝面動脈島狀皮瓣的應用就是常用手術方式[3-5]。皮瓣的壞死是整形與美容手術的一大困擾。術前對帶血管蒂的皮瓣受血與供血情況的評價極其重要,直接關系到手術效果[6-9]。面部淺層的動脈血供主要來自面動脈和顳淺動脈的分支,其中以面動脈所供區(qū)域手術最常涉及,口唇段面動脈在手術中的應用最為廣泛。因此,對面動脈的研究就相對較多,醫(yī)生也尤其重視。
研究對比發(fā)現(xiàn),口唇段面動脈主干的淺深層結(jié)構(gòu)較為恒定[10],淺層為表情肌,深層為頰肌;多在下頜骨下緣與咬肌交界處進入面部。面動脈與面靜脈出現(xiàn)率恒定,未見缺如例。不同個體在同側(cè)口角與下頜角之間的具體位置存在變異。因為此處位置表淺,可以通過體表捫摸進行定位。以平均值作對比,面靜脈管徑大于面動脈,但在同一個體,存在靜脈管徑大于動脈管徑的個例(圖1d)??诖蕉蚊骒o脈與面動脈主干伴行,兩者之間的位置關系復雜多變。其中以面動脈位于面靜脈內(nèi)側(cè)為主,左側(cè)占43.75%,右側(cè)占68.75%??诖蕉蚊鎰用}主干的形態(tài)多變,可以將其分為直行型和扭曲型2 種。扭曲型中,存在呈不同形態(tài)的彎曲走行情況,如有的呈“襻狀”,有的呈多“S”形。彎曲走行者,多與靜脈有交叉重疊(圖1d、e),重疊位置多靠近下頜骨下緣,以動脈位于靜脈淺層居多。這給臨床上制作皮瓣帶來一定難度。如果完全按照“動脈與靜脈伴行”的普遍規(guī)律作皮瓣設計,則手術可能會失敗。很多學者的研究也證實了面動脈與面靜脈的諸多變異的存在[11-12]。
上、下唇動脈主干的淺深關系和上唇動脈的體表投影線較為恒定,而下唇動脈的體表投影線則存在變化。上、下唇動脈和下頜支均有缺如例。與動脈相比較,上、下唇靜脈走行不恒定,缺如也較多。在鼻翼外側(cè)緊靠鼻孔下緣的分支則極其恒定,左右兩側(cè)的分支在人中上端與鼻中隔交界處形成吻合。這與相關學者報道一致[5]。
對皮瓣選取部位進行定位時,血管的走行與分布情況要根據(jù)具體患者作具體的準確評價[13]。面動脈主干可根據(jù)搏動作出判斷,而靜脈則難以簡單定位。在下頜骨下緣,面靜脈在面動脈外側(cè)最大距離可達1.85 cm。在臨床應用中,口唇段面動脈主干內(nèi)側(cè)0.5 cm和外側(cè)1.85 cm 之間,是面靜脈的最大走行范圍。這就為臨床應用提供了參考數(shù)據(jù)。上、下唇靜脈缺如情況和下唇動脈的具體位置定位等情況,有待進一步研究。
[1]劉 陽,張 莉.女性面動脈的彩色多譜勒超聲研究[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28(2):290 -292.
[2]程新德,趙天蘭,李光早,等.以面動脈為蒂的逆行下頜緣皮瓣全鼻再造[J].中華整形外科雜志,2000,16(4):320 -322.
[3]盧新華,劉海濤,徐擁軍,等.面動脈為蒂的鼻唇溝島狀皮瓣修復口腔頜面部軟組織缺損17 例分析[J].中國口腔頜面外科雜志,2006,4(5):345 -348.
[4]曹 川,況明才,邱全光,等.鼻唇溝面動脈島狀肌皮瓣的臨床應用[C].第四屆全國局解手術學年會論文???997,7:18.
[5]冉維志,倪少杰,范希明,等.上唇動脈逆行鼻唇溝島狀皮瓣的應用解剖[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1998,12(6):374 -375.
[6]楊茂迪,況明才,曹 川,等.面動脈皮瓣修復口底缺損[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1998,12(2):68 -70.
[7]李朝剛,張 健.以面動脈為蒂的鼻唇溝島狀皮瓣在修復口腔癌缺損中的應用[J].瀘州醫(yī)學院學報,2003,26(5):444 -445.
[8]江桂華,顏劍豪,林楚嵐,等.多層螺旋CT 血管成像對面動脈的解剖學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28(3):457 -459.
[9]Hofer SO,Posch NA,Smit X.The facial artery perforator flap for reconstruction of perioral[J].Plast Rconstr Surg,2005,115(4):996 -1003.
[10]吳 鏑,王新剛,黃晨煜,等.面動脈的解剖學研究及其臨床意義[J].組織工程與重建外科雜志,2006,2(5):256 -258.
[11]張奎啟,錢從光,范學斌.面動脈與面靜脈的應用解剖[J].貴州醫(yī)藥,1981,650 -653.
[12]程耕歷,陳爾瑜,紀榮明.面瓣血管的巨微解剖[J].解剖學雜志,1989,12(3):200 -203.
[13]陳 建,邱全光.皮瓣解剖在臨床醫(yī)學解剖學教育體系中的地位探討[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2,2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