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榆樹下的欲望》中的倫理選擇

2015-04-09 11:43陳晞石璇
山東外語教學 2015年3期
關(guān)鍵詞:伊本獸性奧尼爾

陳晞,石璇

(湖南大學外國語與國際教育學院,湖南長沙410082)

論《榆樹下的欲望》中的倫理選擇

陳晞,石璇

(湖南大學外國語與國際教育學院,湖南長沙410082)

尤金·奧尼爾早期的劇作《榆樹下的欲望》講述了一場家庭倫理悲劇,揭示了違反倫理禁忌的嚴重性和遵守倫理秩序的重要性。本文從文學倫理學批評的角度解讀這一亂倫悲劇,分析斯芬克斯因子在伊本和愛碧的倫理選擇過程中的不同組合和變化,說明獸性因子失控和自由意志的泛濫是導致亂倫的根本原因,而亂倫破壞了倫理秩序,最終必然導致悲劇,令人為之付出巨大代價。

《榆樹下的欲望》;文學倫理學批評;斯芬克斯因子;倫理選擇

尤金·奧尼爾四次獲得普利策獎,并于1936年憑借其“富有生命力的、誠摯的、感情強烈的、烙有原始悲劇概念印記的戲劇作品”①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美國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劇作家。在為奧尼爾舉行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儀式上,瑞典科學院常務秘書佩爾·哈爾斯特龍在頒獎詞中高度評價這位劇作家:“如我們所見,一種原始的悲劇觀,缺乏道德后盾,沒有內(nèi)在勝利,僅僅是建造古代宏偉風格的悲劇廟宇的磚瓦灰漿。然而,通過這種原始性,這位現(xiàn)代悲劇作家已經(jīng)到達這種創(chuàng)作藝術(shù)形式的源頭,一種對于命運的天真而純樸的信仰。在一些階段,它已將跳動著的生命之血貢獻給他的創(chuàng)作?!?聶珍釗,2012:11)《榆樹下的欲望》(1924)被認為是“奧尼爾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悲劇”(Hartman,1961:360),以往對該戲

劇的研究多傾向于把他的悲劇與古希臘悲劇聯(lián)系在一起,認為其戲劇中的主角“讓家庭籠罩在希臘有關(guān)俄狄浦斯、淮德拉、美狄亞的悲劇中”(Ranald,2000:66),但是這些研究者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事實:這些希臘悲劇性質(zhì)都是倫理悲劇,不論是俄狄浦斯殺父娶母、淮德拉愛上繼子還是美狄亞弒子都是由于觸犯了倫理禁忌而導致的倫理悲劇,而《榆樹下的欲望》男女主人公觸犯了以上三部希臘悲劇中所有的倫理禁忌,違反倫理道德,最終走向悲劇,因而《榆樹下的欲望》實質(zhì)上是一部以倫理為主題的悲劇。

“文學倫理學批評認為,文學的基本功能就是教誨功能”(聶珍釗,2014:14),文學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人類生活提供道德典范,而文學作品之所以具有教誨功能是因為“每部有實質(zhì)內(nèi)容的文學作品都涉及道德問題,我們可以通過虛構(gòu)的人物與倫理道德發(fā)生沖突的過程中學到更加細微的善惡觀。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不得不遇到想象的、強制的沖突,而這些文學作品中的沖突一方面能讓他更加有區(qū)別地對待生活,同時本身也是一個更廣泛和更微妙的道德指南”。(Mark,2004:21)《榆樹下的欲望》就是這樣一個“道德指南”,該劇中不同倫理沖突的形成以及后果都是源于男女主人公的斯芬克斯因子在倫理選擇過程中的不同組合和變化,其蘊含的倫理問題具有極其重要的教誨意義。

1.0 伊本的倫理選擇:理性意志的游離與回歸

《榆樹下的欲望》全文共三幕十二場,講述的是一場家庭悲劇。故事發(fā)生在1850年的新英格蘭,在老卡伯特的農(nóng)場上愛碧和伊本為了各自的目的而互相利用,通奸、亂倫以致殺嬰,最終走向悲劇。這個悲劇究其根源,正是他們身上斯芬克斯因子作出的倫理選擇導致的。

斯芬克斯因子“是由兩部分組成的——人性因子(human factor)與獸性因子(animal factor)。這兩種因子有機地組合在一起,其中人性因子是高級因子,獸性因子是低級因子,因此前者能夠控制后者,從而使人成為有倫理意識的人。斯芬克斯因子是理解文學作品的核心”。(聶珍釗,2011:5-6)斯芬克斯因子體現(xiàn)的自由意志、理性意志和非理性意志之間的沖突決定著人物的倫理選擇,而倫理選擇既可以是“對兩個也可以是兩個以上的道德選項的選擇”(聶珍釗,2014:267),不同的倫理選擇體現(xiàn)了主人公不同的倫理價值觀,同時會產(chǎn)生不同的后果。

在整部戲劇里,伊本經(jīng)歷了三次至關(guān)重要的倫理選擇。戲劇一開場伊本家三個兄弟之間的對話就交代了這家人之間的關(guān)系。西蒙對于父親的失蹤無動于衷:“也許——據(jù)我們的猜想——他現(xiàn)在已經(jīng)死了”(P113)②,彼得想的是“咱們可以到法院去宣布他瘋了”(同上),主人公伊本也同樣“但愿他早死”(同上),從這里可以看出三個兒子對于老卡伯特外出幾個月杳無音訊的狀況不但毫不關(guān)心,反而惡語詛咒。伊本是老卡伯特最小的兒子,可是作為兒子,他從來沒有感受過溫暖的父愛,母愛也因為母親被父親逼得勞累致死而被剝奪,然而“人天生需要愛,如果得不到愛,那么愛的種子只能在貧瘠的土地上開出仇恨的花朵,結(jié)出死亡的果實”(詹春娟,2006:104),成長過程中愛的缺失為伊本后來的悲劇打下了伏筆。老卡伯特是個典型的清教徒,在他看來,“上帝是嚴厲的,不是那么好說話的。上帝是在石頭上——在磐石上建立起圣殿的——根基立在磐石上,我就在它里面”。(P145)他不知疲倦地干活,想成為像上帝一樣堅強的強者。在卡伯特心中,勤勞是上帝賜予人類的美德,一個人如果不付出艱苦的勞動卻幻想輕而易舉地贏得財富是有罪的。在這種價值觀念的支配下,他對柔弱或者不夠堅強的人們毫不留情,即使對自己的親人也如此。他不喜歡伊本:“我和伊本老是話不投機。我實在受不了他。他那副軟綿綿的樣子——就跟他媽一樣”。(P139)他不僅認為伊本軟弱,更痛恨伊本褻瀆上帝:“(嘲笑地)讓你的上帝見鬼去吧!”(135),因此不愿意把農(nóng)場留給他。而作為兒子的伊本對于父親的仇恨也愈來愈濃烈,一心只想奪回屬于母親的農(nóng)場替母親報仇。這是伊本獲取農(nóng)場這條倫理線上的第一個倫理結(jié),而解結(jié)的過程就是他如何面對僵硬的父子關(guān)系。在那個西部淘金熱盛行的年代,他沒有像兩個哥哥一樣那么渴望金子,他只想將屬于母親的農(nóng)

場得到手。于是他偷了父親的金幣,買下屬于兩個哥哥對農(nóng)場占有權(quán)的股份,這樣他就沒有競爭對手,父親死后馬上可以順理成章地接手農(nóng)場。這個時候伊本是個在理性范圍內(nèi)有著欲望的人,人性因子約束著獸性因子,理性意志制約著非理性意志。通過合法的手段爭取獲得父親的農(nóng)場這是他的第一次倫理選擇。

然而,卡伯特的再婚打碎了伊本繼承農(nóng)場的夢想,繼母愛碧的到來對他造成極大的威脅,成為他爭奪農(nóng)場的競爭對手,同時也成了他報仇的工具。為了報復父親,他和繼母愛碧發(fā)生不倫的性關(guān)系。很多研究奧尼爾的學者把伊本和愛碧的不倫之戀歸結(jié)于戀母情節(jié)所致,他們的理由有兩個,其一,伊本對愛碧的不倫戀情反映的是作者尤金·奧尼爾本人的戀母情結(jié),奧尼爾在“和女性的關(guān)系中,他所追求的不是一個妻子,而是一個母親的形象”。(Sheaffer,1973: 308)其二,就劇本而言,伊本跟愛碧通奸是出于伊本的戀母情結(jié),伊本“對于父親曾經(jīng)占有的女人懷有既仇恨又渴望的復雜心理。從占有父親光顧過的妓女,到與繼母發(fā)生私情,伊本自以為是在向父親挑戰(zhàn),為母親復仇,實際上卻是在向讀者暴露他長期壓抑在內(nèi)心的戀母情結(jié)”(周小娉,2008:138),而且他“讓愛碧懷孕,是一個帶有戀母情結(jié)的結(jié)合,有暗示淮德拉之意”。(Ranald,2000:67)筆者認為這是對戀母情結(jié)的生搬硬套和曲解。首先劇作家本人奧尼爾沒有戀母情結(jié),“他(奧尼爾)在戲劇中對瘋癲、無力成年、毀滅丈夫或是色誘她們孩子的女性角色的塑造是對于母親極端情感的明顯體現(xiàn)”,而這種極端的情感指的是“愛母親,但是同時也害怕,不信任她。總體來說,消極的情感要勝過積極的情感”。(Black,2007:11)因而,說劇作家本人有“戀母情結(jié)”是沒有根據(jù)的;其次,就劇中主人公伊本而言,伊本仇恨父親是因為父親殘忍、冷酷地奴役母親而導致了母親的死亡,而母親去世后,伊本有的是對母親的懷戀并不是對母親的畸形愛戀,并且母子間并沒有不正常的情欲,因此伊本對母親并沒有“戀母情結(jié)”,伊本陷于愛碧的勾引也就并非出于他的戀母情結(jié)的延伸。其實,對于愛碧的勾引,伊本起初是抗拒的。在荒涼壓抑的新英格蘭農(nóng)場,伊本做為成年男子長期忍受性饑渴的煎熬,但是當愛碧“那雙熱辣辣的眼睛漸漸地征服了他。在這炎熱的空氣里,肉體的互相吸引變成一種無法抵御的力量”(P137)時,伊本仍能極力抑制住自己的自由意志,抗拒著愛碧的引誘。然而,面對性感尤物愛碧接二連三的勾引,他的獸性因子無可抑制地爆發(fā),可是他潛意識中的倫理意識仍在告誡自己,愛碧是他名義上的母親,和愛碧發(fā)生性關(guān)系是亂倫,于是自由意志驅(qū)使他為自己找了個理由:和愛碧私通是為自己親生母親對父親的報復,“這是她(伊本的母親)對他(老卡伯特)的報復——這樣她就可以在墳墓里得到安息了!”(P152)從而,給自己發(fā)泄肉欲找到一個理由,犯下了與繼母通奸的亂倫之罪。這進一步佐證了伊本與愛碧的亂倫不是伊本潛意識中的“戀母情結(jié)”作祟,而是受獸性因子驅(qū)使,在滿足自己的肉欲和遵守繼母繼子之間正常的倫理規(guī)范之間做出的倫理選擇。另外,伊本與愛碧私通不僅滿足了伊本的肉欲也是伊本獲取農(nóng)場這條倫理線上的另一個重要的倫理結(jié),因為伊本不僅通過與父親的老婆通奸報復了父親,就像他以前利用父親的情人敏妮,以與她鬼混來報復父親一樣,而且伊本還讓愛碧生下自己的孩子而不是父親的孩子,試圖讓自己孩子繼承父親的農(nóng)場,從而達到獲取農(nóng)場的最終目的?!爱斘镔|(zhì)占有與個人滿足成為生活的唯一目標,人就成為由內(nèi)心驅(qū)使的行為不理智的動物”(謝群,2005:78),為了獲取農(nóng)場,伊本成為被自己獸性因子控制的“不理智的動物”,不惜違反道德規(guī)范,觸犯倫理禁忌。伊本與愛碧發(fā)生不倫關(guān)系是伊本為了滿足自己性欲和物欲而做出的倫理選擇,是他在獸性因子主導的自由意志控制下進行的倫理選擇,而正是這次選擇導致了他悲劇的結(jié)局。

伊本與愛碧的這場不倫之戀最后發(fā)展為愛碧弒子以證明對伊本的愛,也正是這一舉動讓伊本認識到愛碧對他的愛如此之深以至于失去理性。他對愛碧弒子這一舉動感到痛心和震驚,然而他的理性告訴他,愛碧殺死親子,不僅犯了血親相殺的倫理禁忌,在法制的社會里,還觸犯了刑法,因此他毫不猶豫地告發(fā)了愛碧,這個時候他是理性意志占了上風。然而在他告發(fā)

愛碧以后,他同時也意識到自己同樣深愛著她,所以他痛苦地承認“我愛你!饒恕我吧!”(173),并且請求她的原諒,這個時候是非理性意志控制了他,讓他對愛碧的愛欲占了上風。然而告發(fā)她,承認愛她,最后又選擇與她共同承擔罪責正是伊本的斯芬克斯因子中人性因子被喚醒,是理性意志和自由意志之間的博弈之后做出的平衡。告發(fā)愛碧,然后與她一起接受法律的制裁,這是伊本在理性意志的支撐下做出的最終的倫理選擇。

雖然伊本和愛碧這種從靈與肉的背離到靈肉結(jié)合的真摯的愛情最終超越了物質(zhì),是純潔的,但它終究是以違背倫理道德為基礎(chǔ),這就決定了其悲劇的必然性。相對于愛碧,伊本最后放棄了以自我為中心的物質(zhì)欲望,主動和她一同接受法律的懲罰,是他“道德和良心的發(fā)現(xiàn),是一種自我求圣向上的表現(xiàn)”(韓會平、陳可培,2009:32),代表了他人性因子的回歸,理性意志重新制約非理性意志。就像俄狄浦斯知道真相后刺瞎自己的雙眼,或者如《悲悼》中的克里斯汀,這實際上是伊本由于“倫理犯罪所帶來的倫理恐懼,而這種倫理恐懼又是對倫理犯罪的一種懲罰”。(聶珍釗,2012:14)盡管孩子不是伊本殺的,但他覺得這是自己間接造成的,所以他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希望能夠通過贖罪來減輕倫理恐懼。他比《悲悼》中的克里斯汀幸運,因為他找到了出路的結(jié)果,他的人性因子把他從犯罪中解救了出來,“建立了一個新的自我”。(謝群,2005:84)劇中最后一幕的日出通常被視為人性光輝的象征,其實這種閃耀的人性光輝就是回歸的理性意志。

2.0 獸性因子與愛碧的倫理選擇

愛碧在戲劇里出場時介紹自己道:“我早早地做了孤兒,不得不替人家干活。后來我結(jié)了婚,可丈夫是個酒鬼。后來他自己也得幫人干活了。于是我也只好又去給人家干活。往后孩子死了,丈夫病了,后來也死了。這時我高興地說,現(xiàn)在好了,我總算自由了?!?P134)。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愛碧的人生經(jīng)歷和生活狀況是非常糟糕的,為了生存下去不得不努力地掙扎著。老卡伯特給她的黑暗困境帶來一絲光明,是她繼續(xù)生活下去的一根救命稻草。在當時的社會,女性只是男人的附屬品,沒有自身價值和地位,只能通過婚姻改變自己的命運。在這種倫理環(huán)境下,她毅然嫁給了老卡伯特。她才35歲,嫁給一個75歲的足以作自己父親的人難道是為了愛情嗎?顯然不是。她不是出于愛情而結(jié)婚,老卡伯特也不是。老卡伯特是想利用她生個繼承人,而她是想依靠婚姻改變命運,獲得財富以更好地生存下去。從馬斯洛關(guān)于人的需要層次理論來看,人的需要是有低級和高級之分的,從低到高依次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歸屬和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實現(xiàn)的需要,而生理需要是最基礎(chǔ)的,是人類保持自我生存的基本條件。馬斯洛同時指出:“如果所有需要都沒有得到滿足,并且機體因此而受生理需要的主宰,那么其他需要可能會全然消失,或退居幕后”。(馬斯洛,1987:42)生理需要中最基本的就是生存的需求,能吃飽穿暖,愛碧一開始選擇嫁給老卡伯特就是出于在惡劣生活情況下生存需要的滿足,其他需要全然退居其后,由于“個體對道德需要這一高級的精神性需要的追求,只有當基本的生存需要獲得相對滿足之后才會出現(xiàn)”(曹鴻飛、呂錫琛,2004:72),那么在她生存需要得到滿足之前,道德對她來說無足輕重,她做出嫁給70歲的老卡伯特這一選擇完全出于人的動物性本能,是完全受自由意志控制下做出的第一次倫理選擇。

馬斯洛理論指出一個需要的滿足產(chǎn)生另一個需要。愛碧在生存需要相對滿足后,表現(xiàn)出對物質(zhì)極大的占有欲。當她剛到老卡伯特家的時候她就說:“我不能相信這真是我的!”(P130)當老卡伯特說:“一個家是得要一個女人啊!”時,她馬上更正到:“是一個女人是得有個家”(同上),并向伊本挑戰(zhàn)道:“(挑戰(zhàn)地)這是我的田莊——這是我的家——這是我的廚房!”“還有樓上——是我的臥室——我的床”(P135),這些處處體現(xiàn)了愛碧對物質(zhì)的強烈的欲望。除了生存需求,性也是人的生理需求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愛碧嫁給了老卡伯特,生存條件得以改善,物質(zhì)欲望得到了滿足,但是生理需要中的性欲還沒有得到滿足,所以她一定會想

方設(shè)法地去滿足。更不用說愛碧是個豐滿漂亮的女人,渾身散發(fā)著情欲,當她頭一次見到伊本的時候就被他的強壯吸引了,于是她開始勾引伊本,盡管他是丈夫的兒子。她“向他逼近——臉上和整個身子都流露出一股奇特的猥褻的情欲——慢慢地”(P135),她“兩眼燃燒著欲火。接著她輕輕喊了一聲,跑了過來。兩臂摟住他的脖子,將他的頭向后仰過來,在他的嘴上狂吻”(P148),然而被伊本推開以后她又繼續(xù)挑逗著:“看看你的眼睛!那兒有一股想占有我的欲火在燃燒!再看看你的嘴唇!它們在顫栗,在渴望著吻我,要拼命地吻我,吻得把我的嘴唇都咬痛!”(P149)在伊本母親死去的房間,她先是利用伊本對母親的懷念之情引誘他,“別害怕!我會純潔地吻你,伊本——就像母親那樣地吻你——你也吻我,象兒子那樣地吻我——我的孩子——對我道聲晚安!吻我,伊本”(P151-152),然后在得逞之后她繼續(xù)引誘道:“別離開我,伊本!你沒見到這是不夠的嗎——象母親那樣地愛你——你沒見到還應該更多一些——更多更多——一百倍地勝過母愛——這才能使我幸?!彩鼓阈腋?”(P152)這種勝過母愛的東西就是原始的性欲。這種原始的性欲并非以愛情為基礎(chǔ),而是對倫理道德禁忌的挑釁,是完全受獸性因子控制的。此時她就是一個被獸性因子完全控制的人,她的所作所為體現(xiàn)了她強烈的自由意志。由于老卡伯特說:“我老婆不是我本人。兒子才是我——我的血肉——我的。我的東西該留給我的后代,留給了他們,這些東西才仍舊屬于我的——即使我在六尺土下還是屬于我的,你懂嗎?”(P142-143),所以她主動勾引伊本,一部分是出于性欲驅(qū)使,是她自由意志的表現(xiàn),另一部分是因為對物質(zhì)的占有欲,意圖通過與伊本通奸懷上一個繼承農(nóng)場的孩子,這是非理性意志的表現(xiàn)。這兩種意志擺脫了理性意志的束縛,被她身上的斯芬克斯因子中獸性因子所控制,將愛碧引向亂倫的深淵。主動勾引伊本是愛碧的第二次倫理選擇。此時的愛碧與伊本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利用,最后犯下不可饒恕的亂倫之罪。愛碧的這次倫理選擇反映了在一戰(zhàn)后資本主義高度發(fā)達,物欲橫流的時代,人們的宗教信仰和傳統(tǒng)倫理道德受到猛烈沖擊,人們擺脫清教主義禁欲思想的牢籠讓獸性因子過度釋放。

“在文學作品中,倫理犯罪不是單獨存在的,往往是同多個倫理犯罪連接在一起”(聶珍釗,2012:14),愛碧就是犯下了亂倫之罪之后又犯下了弒子之罪。愛碧和伊本私通之后如愿以償?shù)厣藗€孩子,一個可以繼承農(nóng)場的孩子,但她卻慢慢發(fā)現(xiàn)自己無法自拔地愛上了伊本。然而當她的不倫之愛遭到伊本質(zhì)疑的時候,她毫不留情地殺死了尚在襁褓的孩子。在她看來,孩子只是她獲得農(nóng)場的工具,如果這個工具阻礙了她更高的追求那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所以她為了愛情狠心殺死自己的孩子。愛碧弒子是全劇的高潮,也是她非理性意志發(fā)揮到極端的表現(xiàn),是她的第三次倫理選擇。“從最初的倫理來說,禁忌主要是針對亂倫的禁忌,即禁止在有血緣關(guān)系的人之間發(fā)生性關(guān)系或者發(fā)生屠殺,這主要表現(xiàn)為對父母與子女以及兄弟姐妹之間的亂倫關(guān)系和互相殘殺的嚴格禁止”。(聶珍釗,2011:7)愛碧毫無顧忌地觸犯了倫理禁忌,完成了從亂倫到謀殺血親的整個倫理犯罪過程?!霸谖鞣轿膶W傳統(tǒng)里,一切亂倫犯罪都要受到懲罰的,即使俄狄浦斯這種所謂的無辜的犯罪也不能例外”。(聶珍釗,2012:14)違反倫理禁忌就是對倫理秩序的破壞,對倫理秩序的破壞最終將受到懲罰,愛碧和伊本亂倫的后果是:愛碧被自己的情人伊本告發(fā)而受到法律的制裁,而伊本最終也因為良心的譴責跟她一起接受法律的懲罰。需要注意的是,愛碧到最后都不承認她與伊本的亂倫之愛是罪惡的,她強烈反抗道:“(抬起頭來,似乎在向老天挑戰(zhàn))我不懺悔這個罪惡!我不要上帝饒恕我這個!”(P174)從這里可以看出,她的理性意志并沒有回歸,對于法律的制裁也是被動的接受。筆者認為,不管是從女性主義角度對她性格的解讀,認為她是女性個人意識的蘇醒,勇于追求自己的愛情,還是從社會文化角度肯定愛碧在金錢至上的社會環(huán)境中愿意放棄一切,對純潔愛情的熾熱追求,我們都不能忽視一點,那就是她的所做所為都是以違背倫理為代價,她所謂之不顧一切的愛情終究植根于違背道德的土壤中,她的亂倫行為打破了倫理秩序,必將受到懲罰,因此愛碧的愛情注定是悲劇性的,她自己也終將逃脫不了悲劇的結(jié)局。

任何人身上都會有人性因子和獸性因子的并存,沒有絕對的好人,也沒有絕對的壞人。在《榆樹下的欲望》中,正是這兩種因子的不同組合和變化導致伊本和愛碧的不同行為表現(xiàn)和性格特征,作出不同的倫理選擇,導致最終的悲劇。奧尼爾就是通過文學的表現(xiàn)形式折射出現(xiàn)實世界的問題,描繪了一個在物質(zhì)飛速發(fā)展的年代,物質(zhì)主義和拜金主義盛行,傳統(tǒng)道德受到猛烈沖擊,人們?nèi)狈π叛觯@個時代仿佛為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透過獸性因子的膨脹提供了貌似合理的社會環(huán)境,然而悲劇的結(jié)果表明,不管出于何種原因,一旦獸性因子失控,悲劇就是必然的。

3.0 結(jié)語

《榆樹下的欲望》這出家庭倫理悲劇說明了“亂倫及其倫理犯罪是文學中永恒的主題,即使在今天,它仍然是我們在生活中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同時也是在現(xiàn)有文明的水準上僅僅憑借我們的智慧還無法解決的問題”。(聶珍釗,2012:16)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經(jīng)濟發(fā)展的現(xiàn)代,人類都不能違背倫理禁忌?!队軜湎碌挠吠瑫r還反映了人類在時代巨變時期倫理道德重構(gòu)的過程中所付出的代價,反映了1920年代背景下捍衛(wèi)倫理秩序的過程。這部劇所揭示的必然悲劇告誡世人,作為斯芬克斯因子的個體,人性因子可以控制和制約獸性因子,但是獸性因子也能激發(fā)自由意志和非理性意志引發(fā)人類犯罪。文學作品給予我們獸性因子失控的反面教訓,就是為了提醒和告誡我們在倫理選擇過程中以及在人生道路上倫理道德的重要性,為現(xiàn)實生活中的我們提供了道德指南。

注釋:

①引自佩爾·哈爾斯特龍在奧尼爾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儀式上的頒獎詞。參見尤金·奧尼爾:《天邊外》,荒蕪、汪義群等譯,漓江出版社1984出版。

②文中的引用均選自尤金·奧尼爾:《奧尼爾劇作選》,歐陽基等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年出版。文中英文的引用均為筆者自譯,以下選自本書只標注頁碼。

[1]Black,S.A.Celebrant of loss:Eugene O’Neill1888-1953[A].In M.Manheim(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ugene O’Neill[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4-17.

[2]Hartman,M.Desire Under the Elms:In the light of Strindberg’s influence[J].American Literature,1961,33(3):360-369.

[3]Mark,W.R.Why Literature Matters in the21st Century[M].New He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2004.

[4]Ranald,M.L.From Trial to Triumph(1913-1924):The early plays[A].In M.Manheim(ed.).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Eugene O’Neill[C]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0.51-68.

[5]Sheaffer,L.O.Son And Playwright[M].Boston:Little Brown&Company,1973.

[6]A.H.馬斯洛.人格與動機[M].許金聲,程朝翔譯.北京:華夏出版社,1987.

[7]曹鴻飛,呂錫琛.從馬斯洛的需要理論看個體的道德需要[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04,(2):71-74.

[8]韓會平,陳可培.《榆樹下的欲望》的倫理學解讀[J].牡丹江大學學報,2009,(10):23-32.

[9]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倫理選擇與斯芬克斯因子[J].外國文學研究,2011,(6):1-13.

[10]聶珍釗.論《悲悼》的亂倫與復仇[J].當代外國文學,2012,(3):10-16.

[11]聶珍釗.文學倫理學批評導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

[12]謝群.語言與分裂的自我:尤金·奧尼爾劇作解讀[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13]尤金·奧尼爾.天邊外[M].荒蕪,汪義群等譯.桂林:漓江出版社,1984.

[14]尤金·奧尼爾.奧尼爾劇作選[M].歐陽基等譯.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7.

[15]詹春娟.現(xiàn)代悲劇里的罪與罰——尤金·奧尼爾的劇作《悲悼》的原型解讀[J].山東外語教學,2006,(5):103-108.

[16]周小娉.傳統(tǒng)與個人才能——從《榆樹下的欲望》看尤金奧尼爾的悲劇藝術(shù)[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8,10(6):136-138.

An Analysis of Ethical Selections in Desire Under the Elms

CHEN Xi,SHI Xua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Desire Under the Elms,one of the early plays of Eugene O’Neill,tells a family ethical tragedy which reveals the destructiveness of violating ethical taboo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mplying with ethical order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ethical criticism,this paper analyzes different combinations and changes of Sphinx factors in Eben and Abbie’s ethical selections,and points out that their fornication results from the incontrollable animal factor and free will,which violates ethical orders,and consequentially,leads to their respective tragedy,with great cost.

Desire Under the Elms;ethical literary criticism;Sphinx factors;ethical selection

I106

A

1002-2643(2015)03-0086-06

10.16482/j.sdwy37-1026.2015-03-011

2015-02-20

本文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文學倫理學批評:理論建構(gòu)與批評實踐研究”(項目編號:13&ZD128)和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文學倫理學與文本研究”(項目編號:13AWW001)的階段成果。

陳晞(1968-),女,湖南長沙人,教授。研究方向:英美文學。石璇(1990-),女,湖南衡陽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伊本獸性奧尼爾
阿拉伯編年史家伊本·艾西爾及其所處的時代
The Beasts Within
回歸的心路歷程——奧尼爾戲劇敘事研究
特里·奧尼爾:捕捉此刻
愿你時刻向往并擁抱對人性的希望
伊本·白圖泰藏在摩洛哥“迷宮”中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評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試論伊本?西那對于亞里士多德哲學的繼承與發(fā)展
我是鯊魚 沙奎爾·奧尼爾自傳
打不開的窗子
安平县| 奉节县| 临洮县| 朝阳县| 张掖市| 德保县| 乌兰察布市| 健康| 景德镇市| 永泰县| 鄯善县| 集安市| 新化县| 衡山县| 武隆县| 绥宁县| 徐闻县| 临武县| 汨罗市| 淮南市| 鄂尔多斯市| 广饶县| 丹东市| 丽江市| 鹰潭市| 黎城县| 天祝| 泸溪县| 哈巴河县| 萨嘎县| 铜鼓县| 平昌县| 河北区| 武汉市| 深水埗区| 洪江市| 息烽县| 三河市| 右玉县| 托克逊县| 芒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