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洛中
(濰坊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
論莫言早期小說創(chuàng)作中的意識形態(tài)暗示
孫洛中
(濰坊學院,山東 濰坊 261061)
莫言認為“我的小說是大于政治的”,他在創(chuàng)作中力求摒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努力站在人性的角度寫作,最終“突破了階級、政治界限”。本文以莫言早期小說為例,分析了意識形態(tài)在其中的復雜表現(xiàn),指出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莫言小說中并未退場,而是以一種作者不自覺的暗示方式存在著,某種程度上決定著他的小說的價值。
莫言;早期小說;意識形態(tài)性
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顯示出世界文壇對中國文學的新接納。莫言獲獎后在國內訪談中明確說:“我的小說是大于政治的……突破了階級、政治界限”,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寫作”[1],顯示出他具有與曾經(jīng)控制當代文學創(chuàng)作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進行“切割”的清醒意識。本土批評家們對此更是給予了充分肯定,如“實踐了米歇爾·福柯的‘邊緣對抗中心‘的批判思想”,“對抗占據(jù)社會支配地位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解構了政治權力話語,解構了作為規(guī)范性認同的傳統(tǒng)文化和傳統(tǒng)道德”[2]等等贊賞之辭比比皆是。
然而細讀莫言的小說,我們很難贊同說他真正遠離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主流意識形態(tài)或許不是繼續(xù)以一種顯在的面目控制當下的作家了,即使作家以一種明確的“反意識形態(tài)性”意念在進行創(chuàng)作,但意識形態(tài)本身卻常常以一種作家自己難以察覺的方式盤根于其頭腦中,隱身在他們的作品里,這可以說是意識形態(tài)在文本結構中的一種溢出于作家創(chuàng)作意圖的暗示性存在。對于莫言的小說創(chuàng)作,我們指出這一點,并非要否定他的努力和他作品的價值,而是藉此揭示其小說創(chuàng)作中意識形態(tài)內容的復雜構造。
一
我們需要明確一下“意識形態(tài)”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這兩個關聯(lián)概念。意識形態(tài)存在于文學活動中,在理論上幾乎是一個無異議的問題。莫言所謂“我的小說是大于政治的”,在這里,“政治的”指的是具有話語霸權的政治意識形態(tài),即路易·阿爾都塞所謂的“意識形態(tài)國家機器”。顯然莫言應該并非否認自己的作品具有意識形態(tài)性,而是否認自己會以作品來宣揚“主流意識形態(tài)”,來為現(xiàn)實政治服務,在這一點上,我們與莫言的認識并無二致。需要再加說明的是,莫言的認識和努力是體現(xiàn)于其全部作品的,但就我們要論述的問題而言,取莫言早期小說也即他最初踏進文學創(chuàng)作時期的作品為分析對象也就足夠了。
主流意識形態(tài)介入文學創(chuàng)作,在中國古代就非常突出,集中表現(xiàn)為“文以載道”的文學觀念的通行(當然對“道”的界定因時代和具體的統(tǒng)治訴求之不同而有異,此不待言)。更進一步考察,會發(fā)現(xiàn)作為“禁書”的文學作品基本上都是反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甚至可以說文學的歷史就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和非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文學文本中此消彼長、彼此爭奪話語權的斗爭史,西方現(xiàn)代文化批評理論對此有深入的考辨。主流意識形態(tài)控制文學創(chuàng)作,對文學表現(xiàn)人性這一本質功能進行粗暴干擾,在“十七年文學”中表現(xiàn)尤甚。在“文藝為工農(nóng)兵服務”的政治口號下,此一時期文學淪為政治的附庸,作家們整齊劃一地以宣揚主流意識形態(tài)為己任,形成了單一化的“宏大敘事”文學創(chuàng)作生態(tài),在思想解放的新的時代語境中這必然成為了作家和讀者批判的目標。
“新時期”之初,原來的政治權威被撬動,官方意識形態(tài)開始自我調整,其對文藝的控制也有所放松,留出了一些創(chuàng)作上的自主空間,年輕作家于是開始走上異于前輩的創(chuàng)作之途,著力反映更廣闊的、此前被禁錮的生活內容,并借鑒西方經(jīng)驗,擴展文學表現(xiàn)手段和方法,以思想解放者的姿態(tài)開始了帶有突圍性質的新鮮的文學創(chuàng)作。莫言正是在此歷史背景下走上文壇,從而開始了他“大于政治”也即試圖遠離主流意識形態(tài)控制的創(chuàng)作努力。
此時的莫言與他人的不同在于,他既沒有如一些“先鋒小說”作者一樣,試圖完全拋棄對社會歷史內容的反映而去玩味純粹的文學形式;也沒有跟風此前的“傷痕文學”,在他的涉及到“文革”的小說中單純以揭露和控訴為能事,而是開始了自己獨特的高密東北鄉(xiāng)的“尋根”之旅。他著力于拉長視力所及,以久遠歷史的維度觀照當下,以遠離廟堂的民間視角描寫苦難,挖掘人性,展示生命活力,從而也實現(xiàn)自我認識上的超越。可以說莫言的小說就是以此為始,也是以此為本,延續(xù)至今的。這樣一種文本敘事模式的出現(xiàn),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主流意識形態(tài)“退場”的印象。然而,盡管莫言試圖在意識形態(tài)的表達上力求“中立”,不屑于依附主流意識形態(tài),也看不上刻意顛覆主流意識形態(tài)之作,但他自己其實無力擺脫主流意識形態(tài)控制,或者說他一直試圖消解后者對自己的影響,但卻形成了一種事實上的與之和解。這是因為,莫言所著力挖掘的“人性”也不免具有雷德里克·杰姆遜所說的“政治無意識”性,作家本人的努力無從突破艾略特所主張的文學“非個性論”。我們且就“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文本存在來說,其復雜之處在于,一方面,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構成在時間維度上既相對固定又時刻變化,特別是在時代風云變幻的時期,代表政治統(tǒng)治訴求的意識形態(tài)常常會以社會進步思想的面目出現(xiàn),許多作家對其本質的認識是屬于后知后覺的;另一方面,主流意識形態(tài)在空間維度上是一種套環(huán)式結構,作家用歷史思維觀照當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時,可能就走入了存在于更大歷史背景下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掌控。這是由主流意識形態(tài)出于政治統(tǒng)治所需的本質決定的,盡管后來的政治權利必然同先前的政治權利有所對立,但其本質不變,除非作家們進入王國維所謂的“純文學”的創(chuàng)作。莫言顯然沒有進入“純文學”創(chuàng)作,盡管他自己說他的小說是“大于政治的”,是“突破了階級、政治局限”的,盡管許多評論者認為他是“站在人性的角度寫作”的。以下具體分析。
二
莫言疏離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努力一開始似乎就遇到了困境。1985年,他的中篇處女作《透明的紅蘿卜》發(fā)表,震動了文壇,受到廣泛贊揚。普遍的認定是小說“描寫的是‘文化大革命’動亂年代一個鄉(xiāng)村少年扭曲的心靈和痛苦中的追求,傳達出對那個時代的否定和批判,又流露出對那些在苦難中艱難生存的人們的深深的同情,表現(xiàn)了作者對人生意義的本質體悟和對人生信念的執(zhí)著追求”[3],很顯然,廣大讀者贊賞莫言的是他并未一味地控訴政治之失,而是將苦難視為一種生命的必然,去追尋一種跨越的力量。小說本身也確實走出了對造成苦難的“左”的意識形態(tài)的簡單批判,筆墨所集在自然人性需要的展示和苦難的宿命般的降臨,這就是小說中年輕男女的情欲萌動和最后的難以遂愿的悲劇,特別是對小黑孩的魔幻描述,為這篇小說帶來了一種形而上的哲學蘊涵。莫言的這一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似乎彰顯著其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無論是此前具有“惡”的性質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還是其時具有“善”的性質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無視,然而,這種無視并不徹底,并不決絕,相反有一種不能擺脫的繾倦之態(tài),讀來有一種越“掙脫”越“緊縛”,越“超越”越“乞憐”的悲苦。如果說哲學韻味是水中之魚的話,政治批判就是得魚的“筌”了,這篇小說是無法真正使人“得魚忘筌”的。扎根于時代的苦難故事本身以其真實品性排斥著作為文學形象的黑孩身上由作者所賦予的“童話般的超現(xiàn)實象征色彩”,真實的苦難與超越苦難的理想二者在小說中是斷裂的,讀者更深切感受到的是黑孩小石匠小鐵匠菊子姑娘們的苦難,從而產(chǎn)生對這苦難之源的制度詰難,這就又回到了具體的政治批判,無從認同評論者所稱道的體現(xiàn)于莫言此篇小說中的“超現(xiàn)實”的夢幻溫情和對苦難的精神超越。
可以說,盡管不再是“傷痕文學”式的對曾處于主導地位的“左”的意識形態(tài)的疾聲厲色加聲淚俱下的控訴,不再是“痛打落水狗”般地歡欣暢快地對失勢的舊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痛批,莫言在這里還是明確站在了此時正走上統(tǒng)治地位的另外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立場上,以獲得批判和暴露的合法性。但是對苦難的暴露和超越需要一種精神上的皈依,而新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本身并沒有給人以可信服的跨越歷史苦難的信心,或者說莫言在有意保持著與新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距離,這樣一來,莫言事實上喪失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精神支撐,又找不到超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價值信仰,他只有無可奈何地留在一種價值不明的當下主流意識形態(tài)立場上,批判著另一種業(yè)已造成苦難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他既不具有傳統(tǒng)的“士”的“以弘道自許”的堅定,也不具有“新文化運動”時代知識分子放眼世界的熱望和自信,他彷徨而無助,只好在兩種次第居于主導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狹隘空隙中,在舔舐傷口之后如陶淵明企望“桃花源”一般地企望著自己也不知身在何處的“透明的胡蘿卜”飛舞的“理想國”,生硬地給自己的小說涂抹上“童話般的超現(xiàn)實象征色彩”。
三
一時處于對主流意識形態(tài)控制掙而不脫境地的莫言很快找到了擺脫困境的途徑,這就是更自覺地認定要“站在人性角度上寫作”,展示“人的生命力”,“追尋生命力的自由奔放”。1986年他發(fā)表了中篇小說《紅高粱》,新塑造出的“我爺爺”“我奶奶”們不同于此前莫言的同時代人小石匠菊子姑娘們怯怯的活法,他們活得無所顧忌、驚天動地,他們蔑視規(guī)矩、敢作敢為,以自我為中心,暢快淋漓。有的評論家欣喜地認定莫言筆下這些人物其生命中有一種源自本能的“酒神精神”,是合乎人性的“狂歡”。這樣的贊譽深得莫言之心,莫言一鼓作氣寫了《紅高粱家族》系列小說,以后還發(fā)揚光大寫出了《豐乳肥臀》、《檀香刑》等長篇小說。這類追述家族歷史和宣講鄉(xiāng)土軼事的小說當時和后來逐漸形成了一股龐大創(chuàng)作潮流,張煒、洪峰、趙德發(fā)、劉震云、陳忠實等匯入其中。莫言的特殊處在于他并不追求新歷史主義所標舉的“真實”,他更無拘無束,著力于塑造傳奇人生,作品具有民間傳奇的血統(tǒng),也即走上了評論家們所言的展示“人的生命力”、“追尋生命力的自由奔放”的創(chuàng)作道路,這成為了莫言自信對抗主流意識形態(tài)控制的“法寶”。
然而,莫言自《紅高粱》開始的鄉(xiāng)土小說同樣閃爍著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影子,這影子是多重不同時代主流意識形態(tài)影子的疊加,它們有的主張彼此相左,有的自身表里對立,有的已經(jīng)喪失歷史地位,有的則盤踞要沖,這種狀況正體現(xiàn)了文學意識形態(tài)化的復雜面目。莫言或許對當代主流意識形態(tài)控制心存警惕,刻意遠離,甚至他有意建立了一個應對一切既有主流意識形態(tài)控制的寫作策略和心理優(yōu)勢,這就是對“人性”“生命力”“自由”的禮贊,但他也顯然低估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龐大存在能力,后者總是會輕易突破他的防線,在他意識不到的時候頑固露面;并且,他刻意排斥主流意識形態(tài)本身已經(jīng)將后者“妖魔化”,一并摒棄了后者存在的內在合理價值,這導致了他小說中價值觀念的某種程度的混亂。
在《紅高粱》中,轎夫余占鰲喜歡上了坐他抬的轎子出嫁的新媳婦九兒,這一對本來沒有結合可能的年輕人很快突破了彼此的身份束縛,尋找機會在紅高粱地里勇敢地結合到了一起,并在以后成為了沒有名分的“事實夫妻”?!耙昂稀边@種超越社會規(guī)范的行為該是作家莫言引以為榮的得意之筆,體現(xiàn)出其對人的生命本能的肯定和對人生自由的向往。但放在歷史和文學發(fā)展的歷史之流中觀照“野合”,莫言的態(tài)度也許失之于草率了。在《詩經(jīng)》時代,“野合”并未被社會規(guī)范嚴格禁止,逐漸的這種人的本能行為以其“野性”受到了文明的約束,后代以儒家“禮教”為本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正代表了這種人文理性,“禮教”禁止民間“野合”或一切“非禮”行為,有時固然做的過頭,但也并不表明其是完全罔顧人性的。評價一種行為是否合乎人性,應該不僅僅看是否出于本能,出于“生命活力”,而是是否符合文明理性規(guī)范下的“善”與“惡”。九兒的婚姻是屬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是出于她的自愿,因此它似乎是“惡”的,但拋開其中的“善”的成分不說,用“野合”來進行反抗并不帶有天然的合理性,至少凸顯了“以惡制惡”的非理性。
按照傳統(tǒng)觀念,余占鰲和九兒的行為屬于挑戰(zhàn)倫理秩序的淫亂行為,為了給予這一看上去傷風敗俗的行為貼上道德的標簽,作者特意安排九兒的結婚對象家庭富裕,這樣就使富裕的夫家與轎夫余占鰲以及鄉(xiāng)野丫頭九兒分屬了不同的“階級”,“階級壓迫”的命題于是自然成立了,而且這階級壓迫的惡劣還表現(xiàn)在對本階級女性的搶掠和欺凌上,對深受“階級斗爭”意識形態(tài)浸潤的正義的作家而言,“是可忍孰不可忍”!為了進一步給“自己的陣營”增加正義的砝碼,作家繼續(xù)對“階級敵人”進行“丑化”——仗勢欺人者是一個令人作嘔的麻風病患者!這簡直比黃世仁強占喜兒更加讓人憤怒。就這樣,莫言的“人性”描寫露出了背后曾經(jīng)占據(jù)主流地位的意識形態(tài)的面目。
莫言意識到這一點了嗎?他似乎沒有意識到。他給九兒安排了一段彌留之際質天問地的自白:“天,什么叫貞節(jié)?什么叫正道?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邪惡?……我愛幸福,我愛力量,我愛美,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為自己做主,我不怕罪,不怕罰,我不怕進你的十八層地獄?!边@樣的話語簡直是波伏娃等女性主義者的宣言,九兒從而也就成為了要求女性自主、要求男女平等的時代楷模。但女性主義的正義呼聲落實到具體的事件中時,還是無從擺脫“善”與“惡”的性質叩問。因為九兒的臨終自白還會使人想起《金瓶梅》中潘金蓮在和眾婦人聽瞎子算命后不懼以后自己會“街死路埋”的鏗鏘之言。所以我們要叩問:余占鰲和九兒享受著九兒夫家的財富,過著事實夫妻的日子,只把一個虛假的夫妻名分拋給那個麻風病患者,這是不是一種強者欺凌弱者的“惡”呢?他們以自己的“無辜”為依據(jù)來追求“生命力的自由張揚”又有幾分不是出自本能的情欲宣泄?莫言也許認識到其中的道德悖論對他“張揚生命活力”寫作“法寶”的威脅,他于是安排給余占鰲和九兒們一個更為“崇高”的人生路徑,讓他們走上了抗日保家的路,并以九兒的犧牲救贖他們可能犯下的過失。如果沒有最后抗敵御侮的犧牲于“大義”,九兒的“野合”實在很難看出其與潘金蓮們的行為有什么本質的不同。
至于抗敵御辱的情節(jié),就歷史原型而言,莫言顯然有意抹去了一部分的真相,這種文學真實背后的意識形態(tài)考量自然也是明顯的。
總之,盡管努力擺脫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制約,但莫言并沒有如其所言般的做到。當然,這沒有什么不好,恰恰是莫言小說況味蘊藉的一個明證。
[1]莫言.莫言訪談錄[J].新民周報,2012,(40)2.
[2]李敬濤.莫言小說與后現(xiàn)代主義[D].保定:河北大學,2014.
[3]王恒升.中國當代文學現(xiàn)象綜論[M].北京:紅旗出版社,2009:164.
Analysison Com p lex Ideology in M o Yan'sEarly Novels
SUN Luo-zhong
(Weifang University,Weifang 261061,China)
Mo Yan thinks that“My novel ismore than politics,”he strives to creathisworkswhich abandon the influence of themainstream ideology,trying his best to writ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ity,and ultimately,“breaking through the class and political boundaries.”This paper,taking Mo Yan's early novels as an example, has analys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mplex ideology,pointing out that themainstream ideology in the novels doesnotexit,butstillexists in an unconsicious cueway,it's the key to determine the significance ofhisnovels.
Mo Yan;early novels;the ideology
I206.7
A
1671-4288(2015)03-0014-04
責任編輯:陳冬梅
2014-11-30
孫洛中(1970—),男,山東濰坊人,濰坊學院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文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