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 茜
(四川師范大學 圖書館, 四川 成都 610066)
?
·文藝論叢·
話語視域里的民間文學學術史
——評《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民間文藝學基本話語研究》
左 茜
(四川師范大學 圖書館, 四川 成都 610066)
劉波的《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民間文藝學基本話語研究》一書,以“話語”為視角,對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民間文藝學的基本理論話語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原創(chuàng)性地概括出四種話語類型,將民間文藝學在20世紀上半葉發(fā)生、發(fā)展的復雜形態(tài)進行了較為清晰的歷史辨析。該著作較為完整地闡述了中國現(xiàn)代民間文藝學發(fā)展演變的主要脈絡和基本特征,突破了以往學界對此學科發(fā)展軌跡單一描述的局限,凸顯了現(xiàn)代民間文藝學建設五十年間復雜坎坷的行進歷程,對民間文學學術史的研究無疑是一大推進。
民間文學;學術史;話語類型
對百年來中國民間文學的學術史進行研究,是進入21世紀后,民間文學研究中的新趨勢。近些年來,關于民間文學學術史的著作時有問世。如劉錫誠[1]、高有鵬[2]、陳泳超[3]、董曉萍[4]、毛巧暉[5]等學者都有相關成果問世。其中高有鵬的《中國現(xiàn)代民間文學史論》、劉錫誠的《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研究》頗有代表性。
高有鵬的著作系其2001年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現(xiàn)代作家的民間文學觀問題”的成果,2004年改題目為《中國現(xiàn)代民間文學史論》,由河南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該著作從中國現(xiàn)代作家的民間文學觀入手從總體上梳理了民間文藝學的學術史,“為中國民間文學學術研究的園地里增添了一束別開生面的史論之花,也顯示出作者在學術研究上孜孜不倦的追求與開拓的精神。”[6]《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研究》一書則是2003年劉錫誠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該項目成果以96萬字結題,并于2006年12月以同題目在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該書一出版,書評文章就紛至沓來,受到學界的高度評價。細讀劉錫誠該著,可以看到在資料文獻方面特別豐富、翔實,論證可靠。該著總結了民間文藝學的百年學術史,為后來者的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筆者認為這部著作最大的貢獻是珍貴史料的發(fā)掘和整理,如果從理論推進的角度來考量,該著主要還是以社會歷史分期為線索,以歷史研究為主要方法,創(chuàng)新之處主要是流派論的提出和梳理分析,在基本理論的反思和建構方面涉及較少。故而即使該著可謂目前民間文藝學界學術史研究的典范之作,但在學術史方面并不是沒有繼續(xù)研究的空間。而且應該說,后來者在學術史研究上更應在理論層面繼續(xù)加強。
劉波自2004年在復旦大學攻讀博士學位起就一直致力于民間文學學術史的研究。大著《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民間文藝學基本話語研究》,系劉波2011年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民間文學基本話語研究”的成果,該成果以劉波的博士論文為基礎,又經(jīng)過數(shù)年大量修改、錘煉、提高而成,歷時10年,可謂心血之作。[7]2014年9月該成果以《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民間文藝學基本話語研究》為名由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該著在理論層面有較大提升,與以往學術史研究多從政治史、思想史著手不同,而以“話語”為研究視角,顯示出與既有學術史研究成果的明顯差別。該成果的面世,對進一步推動學術研究的深化和民間文學學科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
該著全書共26.6萬字。著者在“導論”部分,首先對書名進行了“題目釋義”,接著簡要回顧了中國民間文藝學從古至今的歷程,指出20世紀的中國民間文藝學經(jīng)過一系列輝煌后,自20世紀90年代以降,卻步入了“低谷”、“困境”。為應對困境,學界有很多的努力,發(fā)表了不少高見,但從理論角度推進“學術史”研究的成果卻非常少見。著者認為在學術史中探討民間文藝學最基本的理論問題是十分重要的,只有解決了民間文藝學中最基本的理論問題,民間文藝學才有可能真正走出困境。從而引出了該著的研究視點,即從基本理論的角度對民間文藝學的學術史進行研究。
該著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研究了以下內(nèi)容:
第一章 前話語——“民間文學”步入現(xiàn)代學術舞臺。該章定位于民間文藝學的話語來源,最初話語的提出及其對社會和思想界的沖擊,學人的回應,及民間文藝學話語鏈條的形成。重點以晚清和“五四”時期的重要民間文藝學家及其話語為中心,勾勒不同的前話語沖擊、回應與嬗變的過程和帶來的后果。主要包括:晚清時期的“民間”思潮,白話文運動與“民間文學”的提出,“雙線文學觀”與民間文學,“人的文學”與“平民文學”等內(nèi)容。
第二章 典型話語——民間文藝學之體系建構。認知語言學認為,社會活動類型是以建構有序的信息而不是以任意的或不可預測的屬性出現(xiàn)的。如此,在一個話語類型的范疇中,必定有一個成員的結構和特性是最好、最典型的,處于范疇的中心處,它的屬性成為區(qū)別該范疇與另一范疇的區(qū)別性特征。由此 ,典型話語具有確定學科范疇的意義。該章定位于直面民間文學材料本身的話語系統(tǒng),分析20世紀初到30年代中期,中國神話學、歌謠學、民間故事學的建構,以及“民間文學”原理的繁榮,來探討民間文藝學典型話語的結構及嬗變,以及由此形成的方法范式和知識傳統(tǒng)。
第三章 彌散話語——民間文藝學之多元學術品格。彌散話語體現(xiàn)了話語的發(fā)散性和增值性,這種話語通常溢出了本知識體系的界限,向外圍彌散。這類話語一方面擴大了典型話語的邊界,一方面也在形成新的典型話語和知識框架。其結果是知識域之間邊界模糊,原來的典型話語在擴大領域的同時,其典型性也遭到了削弱。由此,該章定位于民間文藝學與其他學科交叉的模糊地帶,以20世紀30年代中后期到40年代中期,抗日戰(zhàn)爭期間,國統(tǒng)區(qū)、淪陷區(qū)、解放區(qū)不同的話語范式為重點,分析話語的散布系統(tǒng),清理不同話語間的繼承和對抗關系以及對學科建設和后世研究范式的影響。
第四章 依附話語——民間文藝學與文化政治?!耙栏嚼碚摗弊畛跤糜谏鐣泛蛧H關系學領域。該理論認為,由于地位的不合理造成了不發(fā)達國家對發(fā)達國家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領域的依附,缺乏應有的話語權。只有擺脫依附,才能走一條獨立自主的發(fā)展道路。該章定位于20世紀40年代中后期到50年代,民間文藝學與文化政治的互動,探討中國民間文藝學對蘇聯(lián)模式的“知識依附”,及文學研究與政治之間的張力關系,描述并分析民間文藝學的基本話語被建構的過程及由此帶來的不同文學類型之間的混淆和迷茫。具體內(nèi)容包括:原理建設與蘇聯(lián)模式,民間文學的本質從“階級性”到“人民性”,“人民文學”對“民間文學”的置換,民間文藝學的迷失。
第五章 結論,通過上述分析,總結話語嬗變的機制。即:民間文藝學的話語,一從解讀民間文學作品而來,一從其他學科或權威意識形態(tài)借用而來,成為民間文藝學中的原生性話語和建構性話語。[7]兩類話語“互動共存,在有繼承的深入發(fā)展中,制定出一套知識體系,從而產(chǎn)生學科。當學科產(chǎn)生后,學術話語的概念優(yōu)先,使民間文學本身與民間文學研究產(chǎn)生對立、互動。二者的對立、互動關系正是話語嬗變的本質推動力。同時,民間文藝學從其他學科或意識形態(tài)借用來的話語,雙方通過互動(吸收、對抗、融合),促成不同的話語在歷史中的顯隱轉換,成為民間文藝學話語嬗變的外部動因?!盵7]該章還進一步反思當代的民間文藝學建設,歸納出中國當代民間文藝學本土話語建構的幾種可能性角度。
此外,該著還歸納指出民間文藝學話語系統(tǒng)的雙重操控因素: “一為系統(tǒng)內(nèi)部因素——民間文藝學本身,包括民間文學的研究者、傳播民間文學知識的教師、介紹引入外國民間文學理論的翻譯者等在內(nèi)的各類專業(yè)人士。一為系統(tǒng)外部因素——贊助體系。贊助體系通過各種管理機構,如學術團體、審查局、評論雜志、教育機構等,至少對學術研究成果的發(fā)行和傳播進行控制,使那些關注民間文藝學的'專業(yè)人士’俯首聽命于贊助體系所處時代和社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對民間文藝學的研究、收集整理和翻譯等起著促進或阻止的作用,是一股可能有助于民間文學的研究成果產(chǎn)生和傳播,同時又可能妨礙、禁止、毀滅民間文學研究的力量”,[7]它對民間文藝學的發(fā)展方向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從以上內(nèi)容可以看出,該著的主要建樹是從話語這一學術史的本質的角度,梳理勘察出民間文藝學不同類型的基本話語,分析這些話語在不同時期的作用和嬗變軌跡,并中肯恰切地總結出了民間文藝學話語嬗變的機制。
既有民間文學學術史研究多“是在時間的延伸線上,將各種史料歸納排比,根據(jù)一定的邏輯推衍順序,新建某個時代或事件的意義?!盵7]時間的延伸線又多以社會政治歷史為分期標準。但是,學術史的發(fā)展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與規(guī)律性,因而它的分期與政治史、歷法的分期有不相一致的地方。歷法上或政治史的依據(jù),固然可以借用為學術史劃分的依據(jù)之一,但是,僅僅以歷法上或政治史的依據(jù)來劃分學術史,是不足以解釋民間文藝學變化的。因為民間文藝學變化是一個復雜的歷史過程,它隨著時代、民眾、場合、外來因素等的變遷而呈現(xiàn)出錯綜復雜、千頭萬緒的格局。
因而劉波認為在學術史的研究中,在經(jīng)過斟酌辨析的時間線索上,還應該納入話語的研究視野。話語研究的重點就是把學術研究放在語言交際活動的場域中,勘察話語對象如何形成、表達形式如何確定、諸多概念與主題(策略或理論)之間規(guī)律性如何,話語主體之間如何相互影響,話語的內(nèi)涵與外延及其互文性的表現(xiàn)等。應該說,話語在學術史中具有本體論的地位,因而話語研究在民間文藝學中有著重大的學術意義。
基于這樣的認識,該著在吸收前人既有成果的基礎上,納入了以福柯為代表的后結構主義的話語理論,綜合歷史研究和文學研究的同時,又以??麻_創(chuàng)的“知識考古”為研究方法來對民間文學半個世紀的學術史進行研究?!爸R考古”也即對知識進行考古式研究,在特定的空間領域與歷史相逢,并一層層挖掘解析覆蓋于其上的種種歷史碎片,做歷史的反向研究。但是該著并不完全照搬??略凇吨R考古學》中的路徑,而是仍然正向研究學術史,但引入這一勘察學術史演變的研究方法,重點勘察話語的類型及話語嬗變的機制和流變脈絡。因而該著是在時間格局的線索上,新增空間研究的線索,做時間與空間、歷時與共時的研究,從而形成學術史研究經(jīng)緯交織的新的格局。
首先,該著在選題及研究視角方面具有開拓性。該著在篇首即提出學術史的本質是話語。劉波指出:“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人類社會有賴于語言作為媒介,卻忽略了語言本身也和其他事物一樣并非透明客觀的工具。我們憑借語言去傳達的知識或事物的某種秩序,其實僅是語言本身秩序的變化而已。因此,從局部而言人在使用語言,但從更高的層面來看,卻是語言操縱著人。社會中通行的種種秩序道統(tǒng)無非是世代根據(jù)某些武斷的“話語”造作而生,如此興替繁衍的結果,愈益顯示的是“話語”壟斷歷史的事實。因此,從知識和傳統(tǒng)形成的本質上講,學術史的脈絡實質是一部話語與話語的關系史?!盵7]由此,該著以話語為著眼點,從話語的角度重新審視民間文藝學的學術史,研究“知識領域”如何在話語的沖擊、回應與嬗變中形成,并成為民間文藝學的傳統(tǒng),這些話語在當時和后世的影響及對事物的真理闡釋力如何等。通過探討中國民間文藝學基本話語的內(nèi)在邏輯和歷史嬗變,即民間文藝學話語得以生成和延續(xù)的歷史機制與線索,來反思當代民間文藝學的建設。這在選題上顯然具有開拓性。
其次,該著材料豐富,史論結合,在話語類型的提煉上具有原創(chuàng)性。該著對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民間文藝學的基本理論話語作了深入研究、全面梳理,將民間文藝學在20世紀上半葉發(fā)生、發(fā)展的復雜形態(tài)進行了較為清晰的歷史辨析與類型劃分,概括出四種話語類型,很有原創(chuàng)性,尤其以“彌散話語”和“依附話語”概括現(xiàn)代中國民間文藝學的嬗變狀況,頗具創(chuàng)新意義。該著在理論和史料之間從容敘述,既呈現(xiàn)出民間文藝學的內(nèi)在穩(wěn)定性,又考辨出其在新的歷史形態(tài)下的復雜走向 ,較為完整地闡述了中國現(xiàn)代民間文藝學發(fā)展演變的主要脈絡和基本特征,提出民間文藝學顯性話語與隱性話語的互動共生問題,有比較明顯的創(chuàng)新性。該著突破了以往學界對此學科發(fā)展軌跡單一描述的局限,凸顯了現(xiàn)代民間文藝學建設五十年間復雜坎坷的行進歷程,對中國民間文藝學研究以及其他人文科學研究都有一定的啟示意義。
再次,從民間文學的學科發(fā)展來講,話語研究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民間文學因其自身的跨學科性、交叉性等特點,雖然為民俗學、語言學、歷史學、社會學等學科提供了資源和養(yǎng)料,但自身的理論尚處于構建狀態(tài)。產(chǎn)生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在于成熟的理論范式和獨特的話語系統(tǒng)的欠缺。所以,清理和構建民間文學的話語系統(tǒng),對于推動民間文學的學科發(fā)展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總之,該著以作者的博士論文為基礎,又在國家社科基金的資助之下,歷時數(shù)年精心修改、升華而成,不啻為作者獻給學界的一份誠意之作,更是民間文學學術史研究領域的一部力作。
[1]劉錫誠.20世紀中國民間文學學術史研究[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6.
[2]高有鵬.中國現(xiàn)代民間文學史論[M].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
[3]陳泳超.中國民間文學研究的現(xiàn)代軌轍[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
[4]董曉萍.現(xiàn)代民間文藝學講演錄[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5]毛巧暉.20世紀下半葉中國民間文藝學思想史論[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10.
[6]劉錫誠.《中國現(xiàn)代民間文學史論》序[J].民間文化論壇,2004(4).
[7]劉波.20世紀上半葉中國民間文藝學基本話語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015-04-10
左 茜(1986-),女,四川師范大學圖書館助理館員。
I207.709
A
1004-342(2015)03-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