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玲娜
一、一雙發(fā)現(xiàn)的眼睛
人們總是為理科科學的感性之美所打動,總驚嘆于化學周期表的精美絕倫,總驚嘆于數(shù)學曲線的完美無比,總認為那是科學,那是光。但是提到語文這門學科,很多人認為,語文是花,是感性的代名詞,其實,語文也有理性的美。
從現(xiàn)代漢語的角度來講,任何語法意義都要有外在的語法形式,只是有的語法形式外在一些,有的語法形式內(nèi)在一些。在梳理古代文言句式的時候,應該還給學生發(fā)現(xiàn)的機會。比如,“賓語前置句 ”的六個例子“豫州今欲何至、欲安所歸乎、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籍何以至此、何辭為、莫不欲求忠以自為”,應該這樣設(shè)計:這六個句子中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是什么?
這樣,學生就會對這些句子進行研究,從各個角度對句子進行思考,觀察這些句子的共同點,也許在外觀上沒有相同的字樣,但是有沒有共同的詞類呢?有沒有相同的結(jié)構(gòu)呢?
這樣做,引導學生擁有發(fā)現(xiàn)的眼睛,調(diào)動學生探究的積極性。如果學生的思維活躍,那么他們探究出那朵規(guī)律之花就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
二、一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做法
所謂,窮則思變,置之死地而后生。對于學生而言,教師如果每次都直接把正確的做法告訴他,就像一位母親告訴年輕的女兒不要走那條錯誤的愛情之路一樣,年輕的女兒是不會采納她的意見的,同樣,學生被動的接受也不會珍惜老師的建議。
對于文言文來講,這種做法尤為明顯。為什么一定要說這些句子是賓語前置?為什么一定是定語后置?就要讓學生先走進死胡同,按照原有的順序翻譯不過來,撞上南墻之后,學生就會產(chǎn)生疑問,并且有求生的本能,要怎么做才能對。這時候,學生就是主動的詢問者,學生的積極性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他們就能牢牢記住走過的錯誤的道路,很快就能掌握這種求生本領(lǐng),事半功倍。
三、一種點石成金的能力
教師不再是純理論地講授、強硬地灌輸知識,而是在學生自主梳理的過程中隨時糾正,這個過程就是“點化”、點撥、升華。
一堆看似無關(guān)的材料,如何引導學生變凌亂為條理,變材料為規(guī)律,老師具有的點石成金的能力是很重要的。但是有的時候,這個點化的程度值得所有人進行思索。有的時候,點化得不夠,就像是酵母菌用的不夠多,面總是發(fā)不起來一樣,學生是干著急,摸不著頭緒;而更多的時候,是酵母菌用的太多了,面不費勁就發(fā)起來了,這時候,面就沒有勁道了,發(fā)虛,發(fā)飄,一捏就剩下一小團。
所以,這個點化的程度要根據(jù)學情控制好,做到既能讓學生“夠”得著,又得讓學生跳起來“夠”。這樣的點化,才是真正鍛煉學生的能力,而不僅僅是為了完成一個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