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程標準理念的倡導下,教師們積極地投身到課堂教學的探索中。新課改,讓課堂充滿激情和活力,讓教學更精彩,但欣喜之余,我們不難發(fā)現,課改中也出現一些困惑,值得我們不斷地探索、反思。
【關鍵詞】課改;困惑;探索
困惑一:大環(huán)境、小環(huán)境困擾著新課改
章士釗說:“滅人之國,先去其史”。歷史的重要性世人皆知的,可在功利性很強的現代社會環(huán)境中,歷史再“可以使人明智”也只能被打入“冷宮”。由于中考時,歷史科占的分值較低,所以大多數學生和家長都不重視歷史課的學習。在教師的業(yè)績考核中也讓歷史教師無限失落,極大地挫傷了歷史教師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部份學生的基礎差,知識儲備也少,學生對歷史知識獲得主要來自課本和教師。自我學習的覺悟不夠,對知識的追求沒有明確的目標。
對策:作為歷史教師,縱觀人類歷史滄桑,對社會的認識應當有自己的判斷: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提高思想品位。盡管現實有許多壓力讓你感到身心疲憊,但教師必須對生活有一種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主動去發(fā)現生活中的美。只有這樣才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工作期間,不斷地給自己充電,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yǎng),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保持活躍的思維能力,才能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學問題。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石,是教育的“催化劑”,它可以促進學生的轉化,是滋潤學生心田的甘露。作為歷史教師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都要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從而使學生漸漸喜歡你所教的學科。正所謂“親其師而信其道”。
用精湛的教藝去吸引學生,激發(fā)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學生只有在產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才能熱愛學習,才能在教師精心指導下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學活動是要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來完成的。只要我們在教學中不斷探索,反思,提高,改進,總能找到既有利于學生素質提高,又有利于學生成績提高的方法。
困惑二:歷史活動課的缺失
初中歷史教材每冊都安排了四次活動課。在平時的教學中,有一些教師對新課程歷史活動課缺乏正確的認識,不重視歷史活動課教學,對教材安排的歷史活動課不能認真組織開展。要么跳過,不予理睬;要么將歷史活動課當作課外活動,讓學生自己去解決。有一些教師也嘗試過活動課的開展。但由于組織一項活動,學生需要明確任務,收集、整理資料,進行討論,記錄討論結果,選出代表在課堂發(fā)言,在課堂上展示活動成果等?;顒踊ǖ臅r間較長,但收效甚微。久而久之,教師們只好改用傳統(tǒng)的方法教學。
此類不良教學問題的存在,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學生參加歷史活動的興趣慢慢減退,考試答題反映出探究類題學生對歷史基本知識掌握不牢固,不善于將歷史與現實進行比較,缺乏運用歷史知識分析,解決社會現實問題的能力。
對策:為了改善歷史活動課教學,提高歷史活動課堂教學效益。針對歷史活動課教學存在的主要問題,組織教研組集體備課。分析學生對探究類題型的完成質量,反思歷史活動課教學的問題。正確認識歷史活動課的教學作用,牢固樹立歷史活動教學意識。歷史活動教學是歷史新課程的必然要求,是歷史新課程與傳統(tǒng)歷史教學的最大區(qū)別,也是根本改變歷史教學方法,推動歷史課程改革,提高歷史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
歷史活動課的開展最重要的是教師要有堅持的精神,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叭f事開頭難”,堅信只要始終堅持活動教學,目標就能達到。“功夫不負有心人”,教師們通過積極探索,針對不同的活動主題,學習資源條件,不僅能將討論交流、講歷史故事、歷史重現表演、專題演講、歷史觀摩鑒賞、撰寫歷史小論文等活動形式進行科學地選擇,而且還用歷史活動的形式堅持歷史教學。從而提高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和教學質量。
困惑三:對多媒體教學應用的實踐
多媒體進入課堂,給課堂教學增添了活力。教師的講授和黑板展示不再是全部的信息資源,文字、聲音、地圖、圖像、影像等信息有機結合在一起,深受教師青睞,在課堂上被廣泛使用,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成為我們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手段。但隨著課件的長期使用,也出現了一些困惑:一是教師自己制作課件,要花很多時間,嚴重影響研讀教材的質量,從網上下載的現成課件,內容豐富,圖文并茂,但不修改,根本不好用。甚至會約束我們上課的思路。二是多媒體課件設計不科學,歷史資料羅列堆砌,課件媒體充斥整個課堂。教學過程搞得很花哨,氣氛看似熱烈,但教學重點不突出,難點沒突破。學生看得很疲勞,聽得很被動。課后學生收獲卻很少。三是課堂過分依賴多媒體。一旦遇到停電或機械故障,教師就束手無策。板書少了,留給學生思考和討論的時間少了,學生的筆記零亂。
對策:通過教學實踐,我們清醒正確地認識到,無論多媒體技術多么發(fā)達,其本質地位同黑板、掛圖、錄音機一樣,屬于“教具”。它永遠都只是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不可喧賓奪主。
實踐證明:多媒體教學模式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較。多媒體教學模式具有很大的優(yōu)越性。我們應該大膽地、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為我們提供的便利。對于歷史教師來說,你必須發(fā)展在課堂上運用多媒體的能力,盡可能熟練地、廣泛運用新的技術,不斷取得進步。但必須嚴格遵循以下原則,它才會給我們的教學帶來良好的效果。一是科學性原則。教學中,教師要精心備課,準確地把握教材的知識結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整合課程資源,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制作教學課件。二是實效性原則。多媒體教學的目的是優(yōu)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效率,要有利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三是簡約性原則。課件內容要簡潔,扼要,突出重點,詳略得當。既不可嘩眾取寵,堆砌材料,也不能濫用視聽效果,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四是教師主導性原則。教師恰當的,精要的講解;有條理的,必要的板書;及時的操作示范是多媒體不能完全替代的。五是學生主體性原則。在多媒體輔助教學下,教師應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式,如討論式、啟發(fā)式等給學生留下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的空間。
以上是本人在實際的歷史教學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和積極探索中總結出來的經驗。我堅信:只要我們在教學中常反思,多探究就一定會解決一個個疑難與困惑。
參考文獻:
[1]《新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
[2]《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教育部,2000年12月
[3]張志勇.《主體體驗:創(chuàng)新教育的德育原理》.山東教育出版社,2005年
[4]《四川教育》總第536期,2014年06月
作者簡介:
鐘輝,女,學歷:本科,專業(yè):歷史,職稱:中教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