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青昌
【摘要】了解人文地理,民情風俗,又文史結合,明史掌故,對中學生學習語文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不但有利于讀寫,更有利于美化生活,造福人類,回歸自然,讓學生生活更加精彩。
【關鍵詞】語文風物 風情景物 民俗風情 自然風物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8 -0202-03
語文風物是指跟文學藝術有關的風情景物,“風”指風俗民情,“物”指自然景物,即物質。我們中學生生活在時代騰飛、知識爆炸的二十一世紀,要想擁有先進的科學文化知識,趕上時代的步伐,做時代的“弄潮兒”,就得學好語文這門基礎課程,要想學好語文,超越語文,就不能局限在語文課本范圍之內。如果走不出課本范圍,顯然很難適應社會的需要,也不可能趕上形式的發(fā)展。如果我們中學生不步入社會、不與實際情況相結合,將會使我們所學的語文知識文不達意,自然,所寫的文章空洞無物不合事實,就更談不上什么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作品了。所以,當今中學生應當在學好語文課本內容的同時,想方設法盡力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打開視野,去在社會這個廣大的領域中,尋找更多更好的知識素材。當然,社會生活紛繁復雜,生活因素氣象萬千,需要我們采擷,更需要我們去積累。像天文地理,歷史哲學、風情民俗、人文自然、名史掌故等,這方面的知識,都與語文知識交相輝映,對我們學習語文,提高語文能力,同樣有著不可忽視舉足輕重的作用,因為,語文知識包括語文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兩個方面,也就是語文讀寫能力。如果一個人知識面非常狹小,僅僅局限在課本知識的范圍內,無論如何也不會形成一種強大的理論體系,更不可能形成極強的讀寫能力。
回顧我們學習過的語文知識,有不少篇目章節(jié),來源于歷史典故;也有不少從風土人情、風景名勝之中產(chǎn)生;還有不少從古物建筑群體中脫胎而來,這就很自然地把我們每個學生帶到旖旎動人、雄奇壯麗的自然景色以及古建筑群體的行列之中,所以,作為一個中學生,想了解我們這個文明古國,掌握其脈絡發(fā)展以及文化藝術之間的聯(lián)系,就得知曉祖國山河與人們生活之間的聯(lián)系,更得明白風土人情與時代文明的相接,從而形成壯觀瑰麗的版圖畫面,雄踞東方的文明古國。這對學好語文、廣增知識有直接的幫助作用,因為,我們偉大祖國的錦秀河山和雄偉壯麗的自然環(huán)境,它不僅是自然資源的寶庫,也是文化藝術的有利基礎。曾牽動著無數(shù)騷人墨客的無限情思,陶冶了無數(shù)的文學巨匠,使多少文學愛好者因為它的壯美而文采飛揚;也因他的雄壯而思想豪放;更因它的貧瘠愁斷肝腸;也曾因外國侵略者的蹂躪而激情飛揚。正因為它的壯美,使多少文人墨客用智慧、汗水和血淚凝結成震撼世界的燦爛文化,遺居在世界文明史冊上,不是嗎?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司馬遷,從二十歲起就“南游江淮,上會稽、探禹穴,窺九嶷,浮于沅湘”;唐朝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李白更是“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他很早就向往游仙問道的生活:“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到二十歲時“仗劍去國辭親遠游”;我國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這個七歲能成詩的早慧詩人,在二十歲以后的十余年中,為了增長閱歷,結交名流,張揚聲名而漫游在大江南北,用他自己的話說“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他在“漂泊西南天地間”的十一年間,留下作品千余首,占其全詩總數(shù)的三分之二。在我國文化史冊之上,這樣的事例比比皆是,舉不勝舉,他們的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的萬水千山。從古到今無數(shù)激蕩人心的瑰麗篇章,隨著他們的足跡與雄偉壯觀多彩多姿的名山大川、江湖河海和雄偉壯麗的亭臺樓閣,結下不解之緣,從而,我國的五岳名城永遠是詩人靈感的觸媒;江湖海河、草原大漠也成為佳作名篇的搖籃。這些秀美的自然風光和風土人情難道不是中學語文風物的真實寫照嗎?國內如此,國外亦然,《魯兵遜漂流記》,《巴黎圣母院》就能充分說明這一點。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說明了一個中學生要想提高自己的文學鑒賞水平和自己的寫作能力,又怎能不對祖國的風景名勝、山川大地又更多的了解而忘乎所以呢?
也許,環(huán)境孕育了作品,也許作品改變了生活美化了環(huán)境,從而,人們的生活錯綜復雜,多彩多姿,正如這偉大的自然景象,跌宕起伏,變化萬千,也好像這美麗的大自然凝聚著山川大地,擁抱著江湖海河一樣,其中的奧妙無法比擬,唯有體會。如果站得高,就定會看得遠。當然,知識在于積累,寫作在于多練,要想學到更多的知識,寫出更好的文章,就不能畫地為牢,局限于校園以及課本的范圍之中。為了積累創(chuàng)作經(jīng)驗,尋找素材,應當?shù)酵饷嫒タ纯?。在生活并不貧窮的今天,我們每個家長或團體,應當為孩子提供一些學習和創(chuàng)作的空間,免費提供一些良好的活動場所,供他們參考,供他們創(chuàng)作。最好在學生課休時間里帶著他們走出家門,去外邊搜集素材,尋找感覺;沒有條件的同學,不妨找些有關旅游書籍以書為樂園,尋找你心中的感覺,想想外出的同學朋友,也會激起心中的漣漪,因為“學習”這個范疇概念無限,沒有界限浩大無邊。
不管怎樣,只要我們認真對待,尤其是抱著對知識的追蹤,懷著一種對知識的尋源,去領略自然,解讀人生,我想對于學習語文和寫作,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了解自然、掌握風情、通曉民俗、解讀古典對于我們中學生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首先,了解自然,可以凈化心靈,升華思想,孕育典章。
還記得《西游記》中“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的人間仙境嗎?它已是我國老幼皆知的名勝之地,但那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終究是作家筆下的產(chǎn)物,它是否是人們向往之地,真景實地知曉者能有幾人?對于作品中自然環(huán)境的描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我還是勸勉人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它就像人的影子與人隨從一樣,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不但形狀不同,而且大小不一。作家的筆下,對大自然的描寫,也是如此,即使一個影子,或是一個“模特兒”,也有一個與原來模樣相近或相同之處,當然,事件的描述,我們難以肯定。但《西游記》中,開卷明確提說的“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確確實實是一座現(xiàn)實存在的勝景,它就是江蘇省連云港市的云臺山。那里面臨連島,背依云臺而得名,古代稱郁州山,隋時稱郁林山,唐宋時期叫蒼梧山。大詩人李白的“明月不歸沉碧海,白云愁色滿蒼梧”中,“蒼梧”也就是如今的云臺山(又稱九嶷山)。歷史記載,此名到明朝時期,山上建筑了三元宮,借用了四川蒼溪云臺的名字,改名叫云臺山。這就是氣勢磅礴、景色秀麗、矗立云霄,腳踏波濤的“海上神山”。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最早見于兩千多年前的《山海經(jīng)》中,以后各朝不斷有謳歌云臺的詩文。尤其是宋代詩詞大家蘇東坡曾贊道:“郁郁蒼梧海上山,蓬萊方丈有無間,舊聞草木皆仙藥,欲棄妻孥守市寰”。從而改變了他第一次登臨云臺時“欲濟東??h,恨無石橋梁”的慨嘆。直到明代作家吳承恩因祖居江蘇漣水,后徒居淮安,慕名而來,就在云臺山遍歷“神山”,經(jīng)多方勘察訪問,搜集素材,對云臺山有著深刻的認識,并積累本地民間風情,結合本地地理特點,形成大量的創(chuàng)作因素,開創(chuàng)了“海中有一座名山,喚為花果山”作起始句的神話巨著——《西游記》這部不朽的浪漫主義古典名作,同時,把佛教也推上了更高的境界。
從《西游記》這部偉大的著作中,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如果沒有地理環(huán)境的啟示和作家的奇想,還能有如此偉大的光輝之作嗎?這難道不是環(huán)境擬造作品的結果嗎?
其次,成功思想的結晶——偉大的作品,不但能超越時空,反映現(xiàn)實,而且能凈化心靈,美化環(huán)境,更能升華生活,造福人類。
不是嗎,如果一個作家的奇特想象,不但會美化世人們心靈之窗,也會與“現(xiàn)實生活,現(xiàn)實場景”相結合,使美進一步得到升華,位于湖南桃源縣的沅江側畔,武陵山下的“桃花源”就是美好的例子。
東晉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陶淵明,他根據(jù)《武陵記》經(jīng)過大膽的推測和奇特的設想,創(chuàng)造了一個沒有剝削和壓迫,人人過著和平安寧生活的社會環(huán)境,寄予了作者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批判淺薄現(xiàn)實的不朽之作——《桃花源詩并記》簡稱《桃花源記》,對后世文人及其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從作品中我們知道,當初武陵人所到的地方,就是現(xiàn)在人們所說的桃花源——湖南武陵山名勝之地,但歷史記載,這位東晉大詩人從未到過武陵山那個地方,而現(xiàn)代人們定要把現(xiàn)實生活中的這個桃花源,說成是那個時代理想主義王國的“模特兒”,實在有些蹊蹺了。這一情況經(jīng)過后人的考證得知:大約離陶淵明時代一百年之后,人們才發(fā)現(xiàn)了這個風景秀麗的山坳。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以及風土人情,古物建筑酷似詩人筆下的“桃花源”,便可推測此原是陶公《記》中的“設計”,是當?shù)厝寺允┩聊径梢簿秃茏匀涣恕K?,時至今日,陶淵明以他奇特的想象和傳神之筆,塑造的“藍圖”也就顯而易見了,當然,文中的景致仍然在“桃花源”隨處可見,也就不足為奇了,這就不難想到:溪水的盡頭,桃花深處,武陵人踏入“世外桃源”的洞壁上刻上的“秦人古洞”四個大字,也就很自然顯明了。實際上,這一切,是根據(jù)陶淵明的文章內容,后來人們附會而成。但現(xiàn)在的桃花源為了游人的方便便沒有按照陶淵明筆下所說:“初極狹,才通人”的“設計”施工,但“復行數(shù)十步”果然“豁然開朗”,眼前“土地平廣,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附近是千丘水庫,遠處是沅江流水,平疇田野上撒落這村鎮(zhèn)農(nóng)家。在這里不難看到,今日的桃花源猶如夢幻,神似夢幻。
對于“桃花源”的說法,至此本可告以終結,但是,不妨再贅上幾句關于《桃花源記》模特兒“專利權”的爭論:有人認為,詩人作品中的桃花源雛形不在湖南,而是作者身臨其境的江西廬山壟。舊時屬彭澤,詩人居家此地,“歸去來兮”辭官歸隱,有“一線天”之稱,居說此處也有一片桃林,這一切像《記》中的桃源之景。但不管怎樣的說法,還是怎樣的推斷,都是因作品而起,因作品而發(fā),這就足以說明:作品不但美化了環(huán)境,而且也美化的人們的心靈。
因此,不管是地理對作品的啟示也好,還是作者以及作品對地理環(huán)境現(xiàn)實生活的美化也罷,都充分體現(xiàn)出自然環(huán)境、建筑群體與文化藝術以及人類社會發(fā)展之間的必然聯(lián)系。
第三,自然包容了一切,思想涵蓋了所有。
自古以來,文史地理交相輝映,燦爛文化舉國并存。我中華民族是一個富有愛國主義光榮傳統(tǒng)的民族,在我國歷史上,萬里江山是偉大祖國的驕傲,雄偉建筑是中華民族的自豪。從地質、考古和歷史學中我們知道,被喻為龍的后代——中華民族,長江黃河就是她的故鄉(xiāng),那滾滾東去的江河水,浩浩蕩蕩、永遠向前,無堅不摧、所向披靡,氣魄雄偉,不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寫照?那高聳入云、唯我獨尊,奇峰秀巔、唯我獨有,難道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山川大地,江湖河海,哺育我中華兒女繁衍生息,永遠向前,她以一副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姿態(tài)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不僅僅是我們民族文化的搖籃,也是一個多彩歷史的畫卷。就在這里,不但有殷商舊城、巴國遺物,還有秦時棧道、楚國陽臺、蜀漢沙場、屈子故里、香妃舊居,而且還有天山牧場、五岳獨尊。曾薈萃了數(shù)不清的名士足跡,留下了數(shù)以萬計詩文墨寶……流傳著多少千古佳句。
不是嗎?就拿長江三峽來說,大詩人杜甫就以此地為題材的詩作就有四百首之多,其作品與自然環(huán)境交相輝映,那“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還;天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千古佳句,早以成為人們的傳世佳話。大詩人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更是歡娛之情躍然紙上,水行之急發(fā)與筆端。“峰與天相接,舟從地窟行”把長江沿岸的“奇、秀、險”一覽筆端。至唐宋以來,有不少著名的詩人,像李白、杜甫、劉禹錫、陸游、范成大等,他們都曾經(jīng)在江北山頭——白帝城,留下不少名篇佳作,從而,此城便成為我國的文化名城,以“詩城”相稱。什么歷史名城,漢武之尊?什么楚地文化,戰(zhàn)國之爭?這在祖國的大江南北,舉不勝舉。我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猶如這滾滾東流的江河湖水源遠流長。
祖國的山川五岳,江湖海河,高原盆地,原本是我華夏民族的整體骨架,再加上民族之氣,故國之魂,人文道德,鑄就成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雄踞在世界的東方。
事實告訴我們:自然風物是孕育作品的基礎;文學創(chuàng)作是凈化心靈、升化生活、造福人類的橋梁。不管是自然風物,還是文學創(chuàng)作,都是中學生語文風物關鍵之所在。要想了解故國文化,使自己語文水平有更大的進步,就要更進一步了解偉大祖國的大江南北,通過人文地理、民俗風情、歷史典章,不斷地充實完善。只有這樣,絲綢路上的兩顆明珠——《涼州詞》和《送元二使安西》,才能為你所用;呼倫貝爾湖水的“甘甜”才能為你所嘗;《敕勒歌》中描寫的草原風光,神州別樣紅的《花城》以及美麗的《天山景物記》才能為你所賞;也只有這樣,才會把你帶到《潼關懷古》、《赤壁之戰(zhàn)》、《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亭序》、《開國大典》之中,領悟古戰(zhàn)場勇士的激情,和革命者昂揚之氣,感受開國大典的喜悅,更進一步懂得“不到長城非好漢”的奮發(fā)意氣和英雄壯舉,也更不會丟棄三國曹操“竭石巍巍”之情懷,偉人治國之壯舉,以及那種在輝煌之時的喜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知識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一個中學生要想擁有更多的知識,就更不應該脫離自然。了解自然會幫助我們解決語文學習中的一些疑難。就像杜甫的“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和歐陽修“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這兩句詩都是描寫三峽風光的的詩句,但由于角度不同,意境也就不同了。如果對三峽的地理、氣候、以及那里的水山林木毫無不知,理解來就會出現(xiàn)不少困難,反之,如果對三峽的自然現(xiàn)象有所了解,就一定會有深刻體會,獲得十分豐富的藝術感染力。
總之,祖國的錦繡山川,江河湖海,高原盆地,原本是我華夏民族的整體骨架,再加上民族之氣,民族精神,道德風尚,古物建筑均已匯成我中華民族燦爛文化,從而使華夏文明屹立在世界的東方。因此,了解自然,利用自然,與自然交相輝映。在了解自然運用自然的同時,帶學生回歸自然,在自然中尋找樂趣,獲取知識,感受生活,就定會給我們中學生學習語文帶來五彩光環(huán),也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美麗壯觀,從而定舵人生,進一步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
參考文獻:
[1]《中國文學史》:復旦大學出版社,《隋唐五代文學》、《宋代文學》、《魏晉南北朝文學》.
[2]《文史手冊》,30頁、44頁、45頁、105頁.
[3]吳承恩的《西游記》第一回.
[4]胡適的《西游記考證》一章,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5]陶淵明的《桃花源記》(歷代文學作品)4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