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
(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
模糊英雄
——《紅色英勇勛章》中亨利的英雄性解讀
李婷
(湘潭大學外國語學院)
斯蒂芬·克萊恩是美國自然主義代表作家之一?!都t色英勇勛章》自出版以來一直備受爭議。主人公到底是否是一個偉大的英雄,各大批評家都有著自己的看法。本文從最初的版本及文本本身出發(fā),分析作者所想塑造的人物形象并不是一個英雄,只是在戰(zhàn)爭現(xiàn)實下一個生存的個體。
斯蒂芬·克萊恩 《紅色英勇勛章》 英雄
自從1895年《紅色英勇勛章》出版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爭議。到底作品中的亨利是否是個英雄,無論是國內(nèi)外的批評家,還是碩士博士,都寫過不少論文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有的批評家認為,亨利首先是懦弱的,還沒有遇到艱難險阻之前,就已經(jīng)有了逃戰(zhàn)的想法,意外獲得了一塊“紅色英勇勛章”后,他開始變得堅強勇敢,他是個英雄。另外一些則認為,亨利在這個戰(zhàn)爭中并沒有獲得一種真正成熟,他只是一直在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而改變自己的態(tài)度,所以他從來都不是一個真英雄。到底該判定亨利屬于哪種人,本文將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本文文本的最初版本,因為從這個方面分析作者本身的創(chuàng)作意圖無疑是很有必要的。二是從文本出發(fā),提出筆者認為文中存在異議的地方,進而分析作者透過文本所想要表達的意義。
《紅色英勇勛章》的出版年份所熟知的是1895年,而作者創(chuàng)作年份是1892年底,或1893年初??巳R恩的第一部小說是《街頭女郎瑪吉》。1892年,當克萊恩興奮地帶著這部小說給各大出版社,希望有一家能夠出版。但是,所有的出版商都拒絕了,原因是這部小說的自殺式結(jié)尾以及作品中太過于現(xiàn)實以及悲觀的態(tài)度。一位其父母的熟編輯告訴他:“《瑪吉》的文稿由于其殘忍的內(nèi)容,以及極端、粗俗的語言令他很痛苦?!笨巳R恩回答:“你的意思是太現(xiàn)實了?”[1]年僅21歲的克萊恩很傷心,找了一家不太正規(guī)的出版商,將自己的作品打印成書。他沒有用自己的真名,出版商也沒有留下任何信息,可能出版這樣一部作品會給作者或者是出版商帶來麻煩。
完成《紅色英勇勛章》后,他開始為其尋找出版商。編輯希契科克在1896年4月3日的敘述中,說他在1984年12月就答應了該書的出版,而該書真正出版時間為1895年10月,而如此大的時間差,希契科克解釋為作者當時未在當?shù)匾约皶r間不宜,所以無法出版?!拔覀?2月就打算發(fā)表,但是由于克萊恩先生當時不在紐約,無法校對,又由于時間不便,才一直拖到10月發(fā)表?!盵2]這樣的理由顯然是站不住腳的。而其真正原因則是他想故意拖延時間,以跟作者討價還價。當希契科克接到克萊恩的這部作品時,他發(fā)現(xiàn)了這不同于一般的戰(zhàn)爭小說,其所塑造的人物與傳統(tǒng)意義上的英雄也是相沖突的,對于軍隊中的戰(zhàn)士,不是崇拜,而是甚至可以讀出諷刺的意味。大眾是否會接受是編輯者們首要考慮的問題。所以他要求修改題目,因為題目本身就具有諷刺意味。其次還有一些用詞太過敏感現(xiàn)實,也需要修改??巳R恩愿意把題目中的紅色二字去掉,也照著編輯意思修改某些用詞,甚至刪減了一些會引起過大爭議的章節(jié)。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出版。年輕的克萊恩此時想向大家證明自己的才華,為此,他也放棄了一些自己本來的東西來妥協(xié)。而《街頭女郎瑪吉》的出版命運,克萊恩不愿意再重演一遍?!白罱K的定稿,克萊恩完成的應該是25章,而不是我們所熟知的24章?!盵2]1895年的版本只有24章,而實際上克萊恩寫了25章。讀者細心地閱讀應該會發(fā)現(xiàn)結(jié)尾最后一句:河上,一縷金色的陽光透過了大片鉛灰色的雨云。文章就這樣戛然而止了,而這一句也是按照編輯的要求修改的。所以,作者所想要表達的與編輯希望大眾看到的,實際上是有區(qū)別的。我們看到的都是1895年版本的作品,而這是經(jīng)過了編輯精心的修改而成的。有幸看到最初文本的批評家指出,其實克萊恩最后一章對于亨利的英雄性是有總結(jié)的,還有很多其他的章節(jié)也被刪減或改動了。之所以會被改動或刪減,原因就是編輯考慮到爭議性。南北戰(zhàn)爭一直被認為是一場光榮的戰(zhàn)爭,其軍隊也一直備受贊揚,有無數(shù)英勇的戰(zhàn)士,而克萊恩卻寫出了一篇好似貶低戰(zhàn)士英雄的小說,這是編輯所不能接受的。所以經(jīng)過幾番討論、修改后,終于作品好似是塑造了一位非傳統(tǒng)的英雄,先雖有怯懦,最終仍舊是奮勇殺敵,從不成熟走向了成熟,成為了一位戰(zhàn)場上的英雄。所以,我們今天分析亨利到底是否是英雄,不應該單單從文本著手,關(guān)注作者本身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從克萊恩本身來看,作者很清楚自己想要表達的是什么,他并不希望塑造出一位英雄,他所想表達的更多是人作為一個個體,如何在環(huán)境中作出選擇。
1895年版本的《紅色英勇勛章》,也可以找到許
多地方表現(xiàn)作者的忠實意圖。如果讀者細讀小說可發(fā)現(xiàn)其人物、地點及時間的模糊性。作者在描述很多人物時,經(jīng)常用某種人物特性來表達,如“高個子”、“快樂的士兵”、“青年”等,類似的人物在文中有許多。而地點方面,閱讀時可以找到一些地名,但是具體大戰(zhàn)的山是什么,或者田地的名稱卻不為人所知。時間上,讀者并不是很清晰地了解到具體時間,作者也沒有為讀者介紹。作品中諸多的這種模糊性,更加表明了作者并不像某些批評家所認為的那樣想塑造一個英雄,去真正地描述一場戰(zhàn)爭。如果說戰(zhàn)爭的話,那么這場戰(zhàn)爭中敵我雙方因為何種矛盾要開戰(zhàn),到底誰屬于正義的一方以及雙方的具體實力如何,這些在作品中都沒有體現(xiàn)。戰(zhàn)爭在作者筆下就是一個背景,一個環(huán)境。
其次,從亨利個人來看,我們也看不出他是一位真正的英雄。戰(zhàn)爭還沒開始時,他就已經(jīng)開始害怕自己的逃離?!八闹猩鲆环N無謂的恐懼”,[3]當戰(zhàn)爭有可能輸?shù)臅r候,他選擇了怯懦,逃離了戰(zhàn)場,并且還給自己制造諸多理由來逃避責任?!八墒蟀l(fā)現(xiàn)危險,便不管三七二十一逃了”,“青年往前走,感到大自然與他所見略同,以她生存在陽光下的證據(jù),再次支持了他的觀點”。[4]當有傷兵需要幫助時,他丟下了他。再次回到戰(zhàn)場上,他努力殺敵,想要去除恥辱,此時的他更像一個動物一樣沒有感情,眼中只有憤怒以及殺戮。關(guān)于那封信,他甚至還想利用其來威脅同伴,以掩飾自己之前的逃跑。正如任潔瓊所說:亨利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成長,只是某種程度上的改變。[3]
《紅色英勇勛章》自出版以來就備受爭議,筆者從文本的真實性及文本本身出發(fā),探討作者寫作此小說的真正意圖,分析了亨利作為文中主角是否具備英雄性,是否在戰(zhàn)爭中獲得了真正的成長。綜上所述,筆者認為作者并無意將亨利歸為戰(zhàn)斗中的英雄,而是選擇了把亨利作為一個普通人出發(fā),就像作者其他小說一樣,描寫人物在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下如何生存,而此處則是描述在戰(zhàn)爭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個體如何抉擇。
[1]Mitchell,Lee Clark.New Essays on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2]Parker,Hershel.Getting Used to the“Original Form”of The Red Badge of Courage[J].Delaware: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ess,1989:36.
[3]任潔瓊.論《紅色英勇勛章》的道德模糊性[J].英語廣場(學術(shù)研究),2011(5):28-29.
[4](美)斯蒂芬·克萊恩.紅色英勇勛章[M].黃健人,譯.桂林:漓江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