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懿
摘 要: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中國的對外交流日益增強,口譯在其中所扮演角色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顯。本文試從分析溫家寶總理歷年記者招待會現(xiàn)場口譯的情況,說明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口譯員,除了需具備優(yōu)秀的語言技能之外,還需具備相當(dāng)深厚的文化底蘊及敏感的跨文化意識,這樣才能在需要的情況下將跨文化因素置于口譯過程之中。
關(guān)鍵詞:跨文化因素;文化差異
一.引言
每年人大會議結(jié)束之前,溫家寶總理都將召開例行的記者招待會。在記者招待會上,溫家寶總理對過去的一年工作做回顧、對今后的一年工作做展望并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溫總理的回答很多情況下不僅僅是簡單的正式用語或外交辭令,更體現(xiàn)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蘊,口譯員要在現(xiàn)場緊張的情況下準(zhǔn)確傳達出溫總理所要表達的深刻含義實屬不易。2007-2009年的記者招待會,總理多次引用詩詞典故,表現(xiàn)其對時政的關(guān)心和思慮,而口譯員的從容翻譯也說明跨文化意識對把握口譯靈活度的重要性。
二.記者招待會口譯實例評析
(1)溫總理:“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我期待著明年中國和世界都會變得更好。謝謝大家?!?/p>
譯員:Do not regret that spring is departing. Come next year as it will be twice as enchanting.
以上是是溫家寶總理在09年人大記者招待會上的講話。其中“明年春色倍還人”出自唐朝詩人杜審言的七律《春日京中有懷》,溫總理做了即興發(fā)揮,原詩如下:今年游寓獨游秦,愁思看春不當(dāng)春。上林苑里花徒發(fā),細(xì)柳營前葉漫新。公子南橋應(yīng)盡興,將軍西第幾留賓。寄語洛城風(fēng)日道,明年春色倍還人。
溫總理此處刪去了前半句“寄語洛陽”的留戀之情,與去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背景相結(jié)合,而保留了后半句“春色倍還人”的希冀?!澳澜衲甏簩⒈M”,筆鋒一轉(zhuǎn)即“春色倍還人”,表達了總理對經(jīng)濟的信心,也向全國人民傳達了他對經(jīng)濟好轉(zhuǎn)所寄予的希望。
譯文簡短明了,意義豐富。譯文在句末押韻,且“departing”與“enchanting”的音節(jié)數(shù)相等。原詩是七言律詩,譯詩也體現(xiàn)了一定的公整性。
(2)溫總理:“有些事情正像你所說的,‘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要行動,而不能坐等。”
譯員翻譯“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After encountering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and experiencing all kinds of hardships, at the end of the day we will see light at the end of tunnel.
以上是溫總理在09年人大記者招待會上針對中國的經(jīng)濟復(fù)蘇作出的講話。原句出自陸游的《游山西村》,原詩如下: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fù)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fēng)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溫總理所引用的這一句廣為人們傳頌。該句表面是描寫美妙的山村風(fēng)光,實則寫的是一份心境,一份經(jīng)歷千辛萬苦,卻堅信最終會取得勝利的心境。這樣的心境表達帶給人們的是豐富的哲學(xué)思想,讓人們在煎熬之時感覺到了希望,感受到了動力,鼓舞著人們奮勇向前、不畏艱險。
譯員在翻譯此句時充分地考慮到了原文的文化因素,沒有將該詩處理成為一首寫景詩,而是將詩文背后深刻的含義譯了出來?!皊ee light at the end of tunnel”在牛津英語習(xí)語詞典中的釋義為“(see) the possibility of success, happiness, etc. in the future, especially after a long period of difficulty.”此處,譯員采取了歸化的策略,以譯入語讀者熟悉的用語來表達“成功的希望”的含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溫總理“解放思想和改革創(chuàng)新,如果說前者是因的話,后者就是果。5年前,我曾面對大家立過誓言,“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今天我還想加上一句話,就是“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譯員翻譯“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One should not fear changes under the heaven and one should not blindly follow old conventions and one should not be deterred by complaints of others.
以上是溫總理在08年人大記者招待會上在談及抗擊冰雪災(zāi)害和經(jīng)濟改革時所引用的詩文,原文出自《宋史·王安石列傳》。北宋神宗時期,王安石力主變法,提出了這一著名的“三不足”論斷?!疤熳儾蛔阄贰痹馐侨藗儾槐睾ε伦匀唤缢l(fā)生的“天變”怪象或是各種“天變”災(zāi)禍,其用意是回應(yīng)當(dāng)時的保守派利用“天變”意味著天不容變法來攻擊變法;“祖宗不足法”指的是祖宗所訂立的法度如果阻礙社會的發(fā)展就應(yīng)該更改,而不能夠盲目地效法;“人言不足恤”指無需過多的在乎人們的言論,只要認(rèn)為是正確的方向,應(yīng)該堅持做下去?!叭蛔恪闭摂嗍峭醢彩瘓猿肿兎ǖ膹娏χС?,也為人們廣為傳頌,體現(xiàn)了用于革弊創(chuàng)新的拼搏精神,也鼓舞著后人。
溫總理引用“天變不足畏”充分肯定廣大干部及人民群眾在抗擊冰雪災(zāi)害的戰(zhàn)斗中體現(xiàn)出的英勇無畏的精神?!白孀诓蛔惴ǎ搜圆蛔阈簟笔菍?jīng)濟改革中出現(xiàn)的阻力作出的強有力的回應(yīng),表達了總理堅定不移地推進經(jīng)濟體制改革的決心。
原文三句并列,句式工整。譯員在翻譯該句時,良好地把握了原文的句式,將譯文處理成并列結(jié)構(gòu),且三句句式相同,能夠讓譯入語讀者充分體會到中國古詩文的言簡意賅。在現(xiàn)場緊張的情況下,譯員對古文意義把握準(zhǔn)確,體現(xiàn)出了其良好的跨文化意識。
(4)溫總理:“我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我腦子里總是在想,‘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我們將繼續(xù)擴大同臺灣經(jīng)貿(mào)交流的范圍,包括投資、貿(mào)易、旅游、金融,提高合作的層次?!?/p>
譯員翻譯“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We have always longed to see a reunified China, as this is reflected in the old ode Xiaquan shared by all our people in this country.”
譯員翻譯“度盡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We remain brothers after all the vicissitudes, let's forgo our old grudges when smiling we meet again.”
以上是溫總理在08年記者招待會上的講話。溫總理引用了南宋詩人鄭思肖的詩句“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以及魯迅《題三義塔》中的詩句“度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說明了海峽兩岸人民一奶同胞、骨肉相連、血濃于水的親情關(guān)系。
《下泉》詩是《詩經(jīng)·曹風(fēng)》中的一篇,表達了作者自己希望有個賢明的君主,能順應(yīng)人民的意志,收復(fù)失地,統(tǒng)一全國,把國家治理好。“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意思是說,我一心夢想著要收復(fù)中原,統(tǒng)一祖國;今天人們?nèi)找古瓮恼悄侨f古傳誦的《下泉》詩中所表現(xiàn)出的思想和愿望。鄭思肖巧妙地借用典故,表達了同樣的感情?!岸缺M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的意思是:經(jīng)歷劫難之后方能顯現(xiàn)出真正的兄弟情誼,兩個人若是有仇怨,見了面笑一笑也就沒有事了。
譯員在翻譯兩句詩的時候,在譯文中采用了第一人稱“We”,使譯文更加親切。譯員對“劫波”一詞的處理更是具有智慧?!敖俨ā笔氰笳Z,印度神話中創(chuàng)造之神大梵天稱一個晝夜為一個劫波,相當(dāng)于人間的四十三億三千二百萬年。如果生硬地譯出該詞顯然是不合適的,譯員選擇了“vicissitudes”一詞,重在凸顯中日兩國之間歷史上的恩恩怨怨,時代變遷,這樣的選詞是十分恰當(dāng)?shù)?。譯員沒有僵硬地將跨文化因素反映在譯文中,而是靈活地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做出了處理。
(5)溫總理:“日中是一衣帶水的鄰邦。中國有一句古話,‘召遠(yuǎn)在修近,避禍在除怨。這是管子的話?!?/p>
譯員翻譯“召遠(yuǎn)在修近,避禍在除怨”:To win distant friends, one needs, first of all, to have good relations with his neighbors. To avoid adversity, one needs to ease animosity.
以上是溫總理在07年人大記者招待會上談及中日關(guān)系時的講話。該句出自《管子·版法》?!俺埂痹谠闹械囊馑际敲癖姷谋г?,而在總理將之運用于中日關(guān)系的表述,意在號召中日兩國人民擯棄前嫌,拋棄仇恨之情,加強交流與理解,所以“除怨”是要去除仇恨。譯員在翻譯之時充分的考慮到了總理借用古詩對中日兩國關(guān)系評論的真正用意,將“除怨”譯為了“ease animosity”。在此譯文處理過程中,譯員既考慮到了所引古詩的文化因素,更加考慮到了具體的語境,使總理的談話更好地為國外受眾理解。
(6)07年溫總理在人大記者會上還談及到海峽兩岸關(guān)系,他引用了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的一句“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p>
譯員翻譯該句:“A thousand sails pass by the wrecked ship; ten thousand saplings shoot up beyond the withered tree.”
原意為翻覆的船只旁仍有千千萬萬的帆船經(jīng)過;枯萎樹木的前面也有萬千林木欣欣向榮。該句運用比喻,借用自然景物的變化暗示社會的發(fā)展,蘊涵哲理-不論碰到什么樣的困難或挫折,我們都應(yīng)該保持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心態(tài)。
譯員準(zhǔn)確地表達了詩文的字面意義,但是卻造成了另外一個問題,即譯入語讀者在沒有得到更多信息的情況下,僅憑此句的字面翻譯很難理解到總理想要表達的用意。筆者認(rèn)為,在直譯的譯文很難表達出原文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的情況下,譯者應(yīng)充分考慮到跨文化因素,適時地加上簡短的英文注釋,將原文的內(nèi)涵表達出來,以達到良好的交際效果。
三.結(jié)語
從以上的例子我們看出,做好口譯不易,做好外事口譯更是不易,做好國際重要場合的外事口譯尤其不易。這需要一個譯員具有諸多方面的綜合素質(zhì),口譯不比筆譯,譯者還有充分的時間對譯作進行修改潤色,而口譯者必須在第一時間做出反應(yīng),理解、整理、判斷、組織、準(zhǔn)確表達是一個連續(xù)并且在極短時間內(nèi)的連鎖過程。只有把握好語言的精確性,更能處理好文化差異并巧妙地進行文化信息轉(zhuǎn)換、移植等,才能實現(xiàn)良好的信息傳達。
注:文中所有例句及翻譯均直接源自溫家寶總理2007-2009年的記者招待會。
參考文獻:
[1]金艷,陳銘.從溫家寶總理2008年的記者招待會看口譯員的跨文化意識.[J]西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社科版).2008,4
[2]賈蘭蘭.論口譯中的跨文化因素.[J]文教資料.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