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可可
現(xiàn)階段的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故事類文本,如童話故事、神話故事、民間傳說、歷史故事(包括經(jīng)典名著中的故事)、外國小說等等。這些故事體裁多樣,因具有表達生動、立意鮮明的共同特點,所以深受小學生的喜愛。那么,這一類的課文究竟應該教什么,怎樣教才能真正發(fā)揮其特點,有效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呢?筆者結合教學實例,做了如下幾點思考:
一、莫糾結于“內容分析”,抓住語文的“根”
故事類文本不僅小學生喜愛,更因其情節(jié)生動、主題鮮明深受公開課執(zhí)教老師的青睞。不久前,聽過一位青年教師的公開課《日月潭的傳說》,上課伊始,教師就把“大尖哥和水社姐是英雄嗎”的問題拋給了學生,孩子們自主探究之后教師帶領他們逐層剝繭文本:大尖哥和水社姐是在什么樣的情況下挺身而出的呢?最終人們商量出來的辦法是什么?如果他們是你的親人,你會擔心些什么呢……不難發(fā)現(xiàn),這位教師一味地抓住故事情節(jié)進行內容分析,完全忽視了語文教學的根本任務,是要引導學生感受、領悟、吸收語言,積累和運用語言。不同文體具有不同的教學功能,需要教師因文而異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和閱讀發(fā)法,切忌“千課一面”的“內容分析式”教學。
仍以《日月潭的傳說》為例,這是三年級下冊的一篇神話故事,筆者認為根據(jù)中段學生的學情特點,應以“聽說”為基本形式,以“講故事”為最終落腳點,分成三個梯度來促進學生習得語言。首先是記憶關鍵詞串,“漆黑一團、一籌莫展、挺身而出、翻山越嶺、披荊斬棘、千辛萬苦、為民造福”等等,引導學生概括故事大致情節(jié)。不必強求生動具體,這是學生理清脈絡,初步內化的起點;第二步,引導學生加入自己的想象講故事,例如:人們商量對策時,會想出哪些辦法?翻山越嶺時,餓了渴了怎么辦?遇上狂風暴雨怎么辦?遇上豺狼虎豹又該怎么辦……學生進入情景中想象,才能將故事講豐滿講生動,這是激活學生思維,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有了前面的鋪墊,此時再加上動作和表情已是水到渠成,第三步是學生內化積累、運用語言的升華,鼓勵學生講出自己的特色。
故事類文本的教學切忌糾纏于故事內容的分析與講解,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孩子們在“講故事”中鍛煉和提升語文素養(yǎng),這才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所在。
二、莫糾結于“思想教育”,留住語文的“言”
教完一篇課文,學生往往只記住了故事情節(jié)、對人物的評價或是蘊含的道理,而課文中的詞語、句式、精彩段落等等,反倒如浮光掠影沒有留下什么印象。筆者在教學《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時,就遭遇了這樣的尷尬。這是一則外國育人故事,教育人們時時處處都要嚴格自律。教學時,我以“小湯姆內心的變化”為主線,通過分角色朗讀、教師引讀、想象朗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入情入境,進入角色之中去感受小湯姆內心的微妙變化。課堂上,學生的朗讀聲情并茂,師生問答精彩紛呈,但除卻記住了故事內容,學生還習得了什么呢?
過于糾結故事的思想教育,缺乏文本意識,忽略對文本教學價值的開發(fā)與利用,已成為教學中的普遍現(xiàn)象。再次教學《你必須把這條魚放掉》一課時,我發(fā)現(xiàn)文本的第二、三段寫湯姆釣魚的部分,用了一連串的動詞,繪聲繪色地描摹了小湯姆釣魚動作的嫻熟連貫,這是言語訓練的極好材料。于是我先讓學生圈出“套、甩、拋、劃破、沉入、泛起”等動詞,引導學生用上這些動詞復述湯姆釣魚時的樣子和表情,讓學生積淀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積累和運用語言。又如“父子對話”這一部分,提示語比較少,留下了許多想象的空間,因此可以引導學生補充留白,在細細揣摩人物心理、動作、神情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和語言都得到了訓練。
我們強調語言的積累與運用,是不是就放棄了思想教育呢?其實,語言是思想內容的載體,抓住言語訓練的同時,學生也接受了思想教育,受到真善美的感染,二者是相輔相成、有機融合的。
三、莫糾結于“教學模式”,守住語文之“本”
同一種文體放在不同的學段,其教學目標是不一樣的。以中外名人故事為例,在中段,多以“講故事”的形式,訓練語感,積累語言,幫助學生提高語文能力。到了高年級,就不能停留在“講故事”這一層面上,還要把品味語言、積累言語范式、領悟文本獨特的表達、習得終生受益的學習語文的習慣和方法等等作為教學的重點。
以五年級下冊《司馬遷發(fā)憤寫<史記>》一課為例,文中“司馬遷發(fā)憤寫作,用了整整18年時間,在他60歲時,終于完成了這部52萬字的輝煌巨著——《史記》”一句中使用了一連串的數(shù)字,學生能夠認識到運用數(shù)字的說明方法。那么枯燥的數(shù)字組合到文本中又有著怎樣深刻的意味呢?教師應該抓住這些具體的數(shù)字引導學生思考:18年中發(fā)生了什么?古人60歲已是高齡,52萬字的巨著要完成談何容易,你的眼前仿佛浮現(xiàn)出怎樣的情景?隨著閱讀的深入,學生的想象中出現(xiàn)了畫面——昏暗的油燈,雜亂的柴草,破舊的衣衫,凌亂的白發(fā),一位花甲老人依然堅定、執(zhí)著地寫著……學生在隨著數(shù)字暢游文本的同時,也體會到文章獨特的寫作方法。此時趁熱打鐵,引導學生嘗試用上例舉數(shù)字的寫法,來簡要介紹一個像司馬遷這樣具有堅定意志的人物事跡。同單元中的《海倫·凱勒》一課就是極好的素材,把其中出現(xiàn)的數(shù)字找出來,接著學生用自己的話概括人物故事,用上這些數(shù)字。在此基礎上,再放手讓學生課外去搜集名人事跡,而后進一步練習這種寫法。不難看出,故事類課文之所以能打動人,源于作者獨特的寫作方法,使每個故事獨具魅力。學完故事后,再學習運用這些方法,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促進其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
故事類課文和其他文本一樣,都承載著語文的使命,需要教師對文本深入研究,對學生了然于心,這樣才能幫助學生積累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積淀語文素養(yǎng)。
(作者單位: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睢城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