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應明
【摘要】目的:探究與分析開泄復方治療急性膽囊炎肝膽濕熱證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60例急性膽囊炎肝膽濕熱證患者為臨床研究對象,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各30例。對照組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試驗組予中醫(yī)開泄復方治療,比較分析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及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結果:試驗組治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兩組發(fā)熱、惡心嘔吐、肋痛消失的時間比較,試驗組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結論:采用開泄復方治療急性膽囊炎肝膽濕熱證的臨床療效明顯由于西藥,臨床癥狀體征緩解時間縮短,不易產生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開泄復方;肝膽濕熱證;急性膽囊炎;脅痛
【中圖分類號】R575.6+1【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4)21-0046-01
急性膽囊炎作為臨床上一種常見疾病,中醫(yī)認為其屬于“脅痛”范疇,發(fā)病主要與肝氣郁結、寒溫失調有關,臨床上常表現為右脅疼痛且向右肩背部放射,對其治療可采用西藥或中藥治療。我院應用開泄復方治療急性膽囊炎肝膽濕熱證臨床療顯著,現總結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肝膽濕熱型急性膽囊炎患者。納入標準:符合急性膽囊炎診斷及中醫(yī)辨證分型[1]的患者,同時簽訂了知情權同意書。排除標準:患有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患有膽結石的患者,對本次研究中所有藥物有過敏史者,患有嚴重肝腎疾病及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與試驗組,每組各30例。對照組男11例,女19例,年齡在35至6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7±2.4)歲,病程在3至11h之間,平均病程為(5.8±1.6)h。試驗組男12例,女18例,年齡在37至6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95±2.8)歲,病程在5至13h之間,平均病程為(6.7±1.8)h。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及病程等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西藥治療,具體為:將4.0g的氨芐青霉素與500ml的生理鹽水混合后為患者行每日2次的靜脈滴注,04g的硫酸阿米卡星行每日2次的靜脈滴注,05g的甲硝唑行每日2次的靜脈滴注,以1周為1個療程。試驗組給予開泄復方治療,組方為:薤白25g,栝蔞25g,黃芩15g,金鈴子15g,茵陳12g,枳實12g,郁金12g,梔子12g,半夏10g,生大黃5g,用水煎服,每日2劑,每次200mg,以4日為1個療程。兩組在治療期間均注意多臥床休息,并給予營養(yǎng)支持、糾正酸堿失衡、糾正水電解質紊亂等治療。
1.3療效評價指標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2]制定,其中將包括發(fā)熱、惡心嘔吐、脅痛等臨床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白細胞計數、間接膽紅素、血清總膽紅素恢復正常評為痊愈;將臨床癥狀與體征消失,實驗室檢查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評為顯效;將臨床癥狀與體征基本消失,實驗室上述檢查各項指標基本恢復正常評為有效;將臨床癥狀與體征未出現好轉甚至惡化,實驗室上述檢查各項指標未改善甚至惡化評為無效。
1.4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8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代表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表1。
2.2兩組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兩組發(fā)熱、惡心嘔吐、脅痛消失的時間比較,試驗組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具體見表2。
3討論
急性膽囊炎作為臨床上一類較為常見的細菌性炎癥性疾病,中醫(yī)認為其屬于“脅痛”范疇,患者主要臨床表現為肋痛宿疾,發(fā)熱,惡心嘔吐,舌苔黃膩等癥狀,且常由于濕熱、氣滯誘發(fā)疾病[3]。以往臨床上所采取的西藥雖可起到一定的臨床療效,但治標不治本,僅針對消除炎癥達到緩解癥狀的目的。而我院為了提搞該病治愈率,將中醫(yī)開泄法應用其中,所謂開泄法為一種具有開宣肺氣、宣通氣滯、化濕泄?jié)岬裙πУ闹委煼椒╗4]。該方劑中所使用的藥具有寬胸降氣、消痰開結之功效的栝蔞,具有通陽散結、苦泄痰濁之功效的薤白,具有散結降逆、祛痰之功效的半夏,具有清熱燥濕之功效的梔子,還具有清熱行氣之功效的金鈴子,具有瀉火解毒、燥濕清熱之功效的黃芩等,諸藥合用,可達到通陽泄?jié)?、行氣解郁、展氣宣痹等功效,在治療急性膽囊炎肝膽濕熱證患者中可取得顯著的臨床療效[5]。
綜上,采用開泄復方治療急性膽囊炎肝膽濕熱證的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傳統(tǒng)西藥,臨床癥狀體征緩解時間縮短,不易產生不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周仲英.中醫(yī)內科學[M].2版.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289-296.
[2]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J].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135-136.
[3]吳彥超.加味大柴胡湯治療急性膽囊炎肝膽濕熱型40例[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1,34(04):44-45.
[4]余彬,廖莎.茵蒿利膽湯加減治療慢性膽囊炎肝膽濕熱證36例臨床觀察[J].醫(yī)學信息,2013,12(21):55-56.
[5]魏道祥.開泄復方治療急性膽囊炎肝膽濕熱證42例[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1,27(04):378-379.
(收稿日期: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