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敬芬
摘 要: 在初中美術課程教學設計中,作者結合從教初中的實際情況,通過實踐教學案例探究適宜性問題,在貼近教材、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審美等方面做了嘗試,以期使教學設計的適宜性問題能夠得到應有的重視。
關鍵詞: 初中美術 教學設計 適宜性
初中美術課程中教學設計要根據(jù)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按照教材的基本要求,結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審美實際,做到貼近教材、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審美,在具體教學設計中把知識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審美的提升作為目標,切忌教學時過多信息、過大跨度、過高要求,超越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基本能力。筆者結合所教初中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實際教學案例中探究教學設計的適宜性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案例:《美麗的書》是一堂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手工課。通過以上兩次單獨的手工制作課,基本了解每個班的制作水平和制作高手。在《美麗的書》這節(jié)課上,書籍設計是一種立體的思考行為,從書籍封面、封底和書脊,再到內(nèi)頁,如果單獨看都是平面的,但隨著人們的翻閱、視覺的流動,這些平面則組合成一本立體的書籍,帶給人美的感受。學生可以通過參與書籍設計,融入到書的豐富多彩的美妙世界之中,形成“形式和內(nèi)容高度統(tǒng)一”的設計思想,提高創(chuàng)意能力和動手能力。根據(jù)學生個體及材料準備,可分層要求完成書籍的創(chuàng)意設計、制作,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現(xiàn)代設計意識,以及耐心細致、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書籍設計不僅是為書裝扮一件漂亮的外衣,而且能在制作過程中讓每一位學生都體驗到制作的樂趣。
圖(一)學生作品展示 圖(二)學生作品展示
以上圖片是學生利用兩節(jié)課時間制作的屬于自己的《美麗的書》。當學生呈現(xiàn)作品,我頓生一種想法,如果我是他們,希望在我交給老師的一瞬間,老師是什么樣的表現(xiàn)呢?其實在我們這樣一個江南小鎮(zhèn)上的農(nóng)村中學,初中學生是由本地的農(nóng)村孩子和來這里務工的外地孩子組成的,相比于城市的孩子多了幾分靦腆和憨厚,又多了一點淘氣。在課堂上老師為了維持課堂秩序,總是刻意收起笑容,我有時有這樣一種想法,我要做一個微笑的美術老師。我也這樣嘗試了,我給每個學生做了作品檔案袋,把他們在課堂上的精彩瞬間用相機記錄下來。我有時和學生開玩笑說,等若干年后,你再來看美術老師,我能翻出你學生時代上美術課的照片,那時你會有什么感受呢?看著學生燦爛的笑容,我心里想孩子們現(xiàn)在可能還不知道什么是成長、不知道什么值得珍惜,可是老師知道在你們學習成長經(jīng)歷中的點點滴滴都是美好的記憶。
圖(三)《美麗的書》學生作品 圖(四)《美麗的書》作品
通過以上案例,我對初中美術教學中教學設計的適宜性有了一些想法,與同仁一起探究。
一、美術教學中教學設計的適宜性應該聯(lián)系學生實際而展開。
如地處江南小鎮(zhèn)的農(nóng)村中學,結合現(xiàn)在的教學條件,制定適合學生的課程是很重要的,如果老師要求過于浮夸,讓學生有種遙不可及的感覺,那么這樣的教學設計注定是失敗的,是沒有響應者的,也會給那些比較調(diào)皮的同學可趁之機,這將是從教的小學老師最頭疼的上課紀律問題。記得這屆初二學生不是我從初一開始帶起的,在初二時才接手,接手時,我就制訂了計劃,第一個星期不急于上新課,我準備把這個星期定為互相熟悉周,讓學生了解我的教學風格,同時通過各種渠道了解每個班的具體情況,尤其重要“軍情”(班中的皮大王),“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你的設計適宜了你的學生嗎?好比你做好了自認為很可口的飯菜,可是客人不喜歡吃,你就是白忙活。記得上課時總會碰到幾個調(diào)皮搗蛋的小家伙。有時我會想他們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其實每個小家伙的動機是不同的,拋開學習成績這件外衣不看,老師真正用心觀察過學生嗎?傳統(tǒng)意義上認為學習不佳的學生的情感往往是最豐富的,大部分人很希望甚至更強烈地期望得到老師的贊許和肯定。在設計教學中千萬不能忽略這些學生的實際操作和學習能力,如果兼顧到這些同學并使他們從學習中得到肯定,你的課堂就已經(jīng)成功了一半。
二、美術教學中教學設計的適宜性應該聯(lián)系環(huán)境而展開。
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該先體會課程的可行性,有時我是這樣想的,把學生想象成孩子,如果我的孩子在上初中美術課,教師要求帶的美術用品是我能夠準備的而且樂于準備的,那么我就會對這樣的美術老師很敬佩,反之,準備了一大堆,又花了很多錢,心里肯定不舒服。我在讀研時,聽錢初熹老師的課,大受啟發(fā),在日本很多美術作品都是用家中不起眼的廢舊用品制作完成的,有一種變廢為寶的神奇魅力。而且能鍛煉學生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這一點我覺得很重要。
三、美術教學中教學設計的適宜性應該充分考慮課程的成效性。
每個人花費了辛苦,都希望得到一定的成果,學生更如此。在教學設計環(huán)節(jié),必須考慮到所有學生在此次教學活動中或多或少得到收獲,在有的老師的教學設計中,最后展示的作品很成功,可是這是少數(shù)人表演的舞臺,看到大部分同學只有欣賞的份,這樣的美術課是不成功的。在美術課的實際教學環(huán)節(jié)中一定要讓學生都參與,讓更多人體會到成功。記得我從教的初二某班有一個男同學,平時上課總是調(diào)皮搗蛋,我早已把他規(guī)劃為重要培養(yǎng)對象,在美術課上尤其活躍。教學《永不凋謝的花朵》課時,他拿了一張黑色的卡紙問我:“老師這怎么做花???”我拿了一朵初二(6)班同學用白色餐巾紙做的玫瑰花,對他說:“你看人家用白色餐巾紙都能做出這么漂亮的花,你黑色的卡紙一定能做出更漂亮的花來,到時和老師這朵比比哦!”他聽完我的話,開心地做了,后來真的做了一朵黑色的花給我,真是不錯。對于學生,往往多了幾分成年人的要求,少了幾分關愛,想想我們年輕時,何嘗不喜歡和老師多說幾句話,調(diào)皮搗蛋呢?我們現(xiàn)在缺少的是一份耐心。如果你有耐心,就會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都有閃光點。故在美術教學設計中,爭取讓每個學生體會成效感是至關重要的。
總而言之,筆者通過實際教學中的案例,嘗試在初中美術教學設計中多關注是否具有適宜性這個問題,至關重要。因為這個問題是關系到美術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多地體會到成功感,在學到美術技藝的同時對自己有全新的認識,使他們更懂得美的意義和價值。當然此次教學研究是基于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展開的,有一定的局限性,筆者認為其中教學共通點很多,希望和各位同仁共同學習,在初中美術教學設計中尋求到更多可行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