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小學高年級“七步作文法”的實踐與思考

2014-11-10 07:54陳智文
關鍵詞:崇拜事例選材

陳智文

一、提出設想

孩子年紀尚小。為了培養(yǎng)他主動與熟人打招呼的好習慣,我和妻子總是不厭其煩地給他示范:“叔叔好”“伯伯好”“老師好”“姐姐好”……每次他都是“鸚鵡學舌”。期待有一天,他不需要我們的提醒,就會主動向熟人問好。這一天,來得越早越好。

日常生活如此,作文指導亦同。

長久以來,不少教師上作文指導課,總是“講”得太多,“放”得太少。這就難免會出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講過的作文題目,學生似乎寫得還不錯;沒講過的題目,相當一部分學生卻不知如何下筆。離開了老師的指導,學生難道就不能獨立作文了嗎?或許,我們更應該思考一個問題:作文教學,如何培養(yǎng)學生“帶得走”的能力?

但凡提及科學管理,往往會扯到一個詞——流程。流程,在《現(xiàn)代漢語詞典》中解釋為“水流的路程”或“工藝流程的簡稱”?!杜=蛟~典》里,流程是指一個或一系列連續(xù)有規(guī)律的行動,這些行動以確定的方式發(fā)生或執(zhí)行,促使特定結(jié)果的實現(xiàn)。顯然,寫作文也需要一套科學的“流程”。有了“作文流程”的輔助,孩子們面對作文將不再茫然,不再手足無措,作文思維得以暢通,作文能力得以內(nèi)化,提高作文教學質(zhì)量也變得不再遙遠。

《語文課程標準》第四學段寫作目標與內(nèi)容中指出:“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提高獨立寫作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形成,絕不可能一蹴而就,應該在小學高年級就開始有意識地進行培養(yǎng)。

正是基于以上的種種思考,小學高年級“七步作文法”應運而生。

所謂的“七步作文法”,即將完成一篇作文分成七個階段:審題——立意——選材——提綱——細節(jié)——行文——修改。

二、操作過程

第一步:審題

審題,即寫文章前仔細了解題目的要求。例如“寫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這個題目。首先要明確這是一篇寫人作文,所寫對象為一個人。這個人,可以是革命前輩、英雄模范,可以是父母、同學、老師,也可以是從書籍或報刊、電視等媒體中了解到的人,等等。還要弄明白“喜歡”和“崇拜”之間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喜歡”主要表現(xiàn)在對某個人有好感,而所“崇拜”的人的身上一定有某種可貴的品質(zhì)或突出的才能)。

第二步:立意

審題完成,緊接著應該考慮“立意”。所謂“立意”,即通過文章告訴讀者什么,回答“為什么寫”的問題。“千古文章立意高”,好的立意,幾乎是一篇文章的靈魂所在。圍繞“寫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這個題目,可以通過作文向別人介紹自己喜歡的人;可以推薦自己所崇拜的人,呼喚更多的人擁有這個人的品質(zhì)或者才能;可以讓讀者分享你內(nèi)心的體會和感動……總之,“文章寫給誰看”,“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應該在下筆之前做到心中有數(shù)。

第三步:選材

選材,就是選擇作文中用到的材料。圍繞作文題,明白喜歡或者崇拜誰,一定有自己的理由,即這個人具有哪些特點品質(zhì)。進而思考:這些特點品質(zhì)可以通過哪些典型而具體的事例反映出來?

例如有個學生寫崇拜雷鋒,他崇拜的理由是雷鋒“樂于助人”。他搜集到的事例有:1.在沈陽火車站照顧一位老太太;2.星期天義務幫助工人推磚蓋學校;3.給忘帶飯的戰(zhàn)友王延堂送飯盒。

同樣是寫崇拜雷鋒,另一個同學崇拜的理由有三個:1.樂于助人;2.勤儉節(jié)約;3.刻苦鉆研。她搜集到的相應事例有:1.中秋節(jié)到撫順市西部醫(yī)院給傷病員送月餅;2.雷鋒有個“節(jié)約箱”;3.雷鋒日記中的“釘子精神”。

以上兩個學生的思路都還不錯。根據(jù)要表達的特點或品質(zhì),選擇典型的材料,然后進行一定的篩選,就能為行文做好充分準備。

第四步:提綱

好的提綱,就像是“作文地圖”,能夠帶領學生暢游文字的世界。借助“思維導圖”來列提綱,直觀而形象,能夠助學生習作一臂之力。以下是根據(jù)“寫自己喜歡或崇拜的人”這個文題而列出的兩份“思維導圖式”提綱:

提綱(一)

提綱(二)

當然,“思維導圖式”提綱中所呈現(xiàn)的“特點或品質(zhì)”也未必要是一個或三個,塑造人物時選用的事例也未必一定是三個,一個、兩個或多個亦可。列提綱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地理清寫作順序而已。

第五步:細節(jié)

細節(jié)描寫是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內(nèi)心世界,表現(xiàn)人物細微復雜的情感,點化人物關系,暗示人物身份、處境等最重要的方法?!皩懽约合矚g或崇拜的人”一文所舉事例中,哪些細節(jié)最能體現(xiàn)人物特點或品質(zhì),是外貌、動作、語言、神態(tài)還是心理?例如“沈陽火車站照顧一位老太太”這個事例可以側(cè)重寫動作和語言,而“釘子精神”這個事例則應該突出心理描寫。

第六步:行文

有了以上的充分準備,完成作文自然水到渠成。學生動筆開始,教師一般不做集中指導,以免擾亂學生寫作思路,但可通過巡視的方式,對部分習作確有困難的學生進行個別指點。寫作文時,我對學生的要求是“三個一”:一聲不吭、一氣呵成、一改再改。一聲不吭,希望孩子能夠真正靜心作文,靜能生慧;一氣呵成,關注孩子的作文自信,好作文是“寫出來”的;一改再改,提醒孩子養(yǎng)成修改的好習慣,不斷追求文字的精彩。

第七步:修改

“好文章是改出來的?!睂W生作文完成后,除了自己修改之外,還可以與同桌交換修改,這樣往往能發(fā)現(xiàn)自己看不出來的問題,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當然,修改也要講究一定的方法,一般有“四招”:讀、刪、增、改。寫完作文后,要像魯迅先生所說的那樣,至少讀兩遍,不少錯誤輕易地就會被“讀”出來。刪,也是一個技術活兒,與主題無關,或看似與主題有關實則損害主題的內(nèi)容,應當刪除;內(nèi)容重復的,哪怕再好,也應刪除;開頭離題太遠或結(jié)尾畫蛇添足的內(nèi)容應當刪除。至于“增”和“改”,也都要在不斷的實踐中積累經(jīng)驗。

三、實踐反思

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復會形成習慣。即同一個動作,重復21天就會變成習慣性的動作;同樣道理,任何一個想法,重復21天,或者重復驗證21次,就會變成習慣性想法。筆者的學生在按照“七步作文法”所設計的流程完成作文,并堅持了一段時間后,基本能夠較為熟練地運用這種方法。此法雖然寫前耗費時間精力較多,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不少學生下筆之后往往文思如泉涌,佳作迭出。

經(jīng)過兩年多的實驗,筆者也總結(jié)出運用小學高年級“七步作文法”要關注的一些問題,以下例舉幾點。

(一)突出重點,一課一得

“七步作文法”是一個較為系統(tǒng)的思維訓練過程,小學生思維能力尚還停留在一定的水平,不能操之過急。剛開始實驗時,一次只需訓練其中的一個流程,或者幾次都集中訓練其中的一個流程均可,切忌一開始就讓七個流程全面運轉(zhuǎn)。

另外,學段不同,學生的基礎不同,具體的要求也應有所調(diào)整。

(二)學案引路,由扶到放

運用這個作文法,動筆行文前的五個流程:審題、立意、選材、提綱、細節(jié),如果只靠學生在腦中構想,初學時有些學生可能會覺得凌亂,畢竟,沒有一定的經(jīng)驗積累,打起“腹稿”可不是件易事?;诖?,教師可以將七步流程設計成學案的方式,白紙黑字,逐項逐步地引導學生去一一操作。審題時對關鍵詞的圈圈畫畫,選材時對素材的推敲增刪,列提綱時的圖文并茂……學案引路,由扶到放,助力學生一路前行。

(三)借助模式,超越模式

毫無疑問,小學高年級“七步作文法”是一種完成作文的模式,它在一定意義上能夠有效幫助學生掌握作文的基本方法,告別“不知如何下筆”,遠離“作文恐懼癥”。但是,擁有模式不等于可以“模式化”。寫作文和做很多事情一樣,往往要經(jīng)歷三個階段:自由——規(guī)則——自由。在將規(guī)則(或者模式)爛熟于心之后,形成某種自然反應,這時候就可以超越規(guī)則,超越模式,取得自由了。而這一切,學識的積累和心智的成熟是必不可少的。

“教是為了不教”。愿小學高年級“七步作文法”,能給您的作文教學帶來改變。而這一切,也將讓學生受益終生。endprint

猜你喜歡
崇拜事例選材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我愛你,妹妹
運用對比解構說理文事例論證的密碼
分析找出題目限制之外的范圍,開拓思維,廣泛選材
“例”后有“析”方可取
偶像面面觀
專題作文寫作中典型事例的選擇和運用
我的爸爸是超人
選材“碰頭”好熱鬧
開放狀態(tài)下的書面表達
牙克石市| 霍邱县| 新竹市| 昌乐县| 嵊州市| 子洲县| 阳东县| 安泽县| 岳阳县| 武乡县| 隆回县| 赤城县| 阳东县| 华蓥市| 合阳县| 赞皇县| 屯留县| 正定县| 阳城县| 北辰区| 晋州市| 策勒县| 横山县| 云龙县| 万盛区| 潮安县| 六安市| 苗栗县| 开江县| 钦州市| 天镇县| 通城县| 房产| 宁明县| 宣武区| 清流县| 宣威市| 哈巴河县| 马边| 麦盖提县| 澎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