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和聲學教學改革中的研究性學習

2014-10-26 02:11:26楊永賢
紹興文理學院學報(教育版) 2014年2期
關鍵詞:聲學研究性音樂

楊永賢

(紹興文理學院 音樂學院,浙江 紹興312000)

論和聲學教學改革中的研究性學習

楊永賢

(紹興文理學院 音樂學院,浙江 紹興312000)

研究性學習由美國近代教育思想家杜威最先提出,是我國教育界在素質教育與創(chuàng)新理念的新的時代背景下所推廣和倡導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當前,研究性學習已經列入新的中小學教育大綱中,并開展得轟轟烈烈。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別是高等音樂教育中研究性學習的推廣與應用也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和聲學被稱為“音樂數學課”,它是說該課程學生難學教師難教且枯燥單調,多數高師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對學習此門課程都有一定的畏懼感,而且對此門課程的內容掌握的不太好。筆者以為,如何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通過合適的學習方法理解并掌握和聲基本知識,并將其靈活自如的運用到音樂實踐中,研究性學習應該是一種有效地的學習和聲課的極佳途徑。

和聲學教學;研究性學習;高等教育

研究性學習是我國教育界在素質教育和創(chuàng)新理念的新的時代背景下,近年來所倡導的一種教學方式。但在國內大學教育中研究性學習的推廣應用尚且滯后,特別是在大學音樂專業(yè)的教學中研究性學習還比較薄弱,從而限制了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在高等教育特別是高等音樂教育中研究性學習的推廣與應用也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

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意義

研究性學習源于美國,1916年,美國著名的近代教育思想家杜威在其所著的《民主主義與教育》一書中從理論的角度闡述了科學研究的必要性,提出了科學探究的五個步驟——“出現不確定的或有疑問的情境→問題的設定與理智化→決定解決問題的方法和假設→推理→以行動檢驗假設”。并以此為基礎創(chuàng)立了“問題教學法”,這就是后來的研究性學習。研究性學習作為一種學習和教學方法,它與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不同,研究性學習提倡學生要自主的探究學習,它追求的是使學生在課程學習過程之中的自我探索和自我發(fā)現以及自我研究的作用。而且特別強調對學生既要重視知識教育,也不能忽視個性發(fā)展。

研究性學習的最大特色在于幫助學生從被動的接受式學習轉向主動地探索性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增強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技能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其終身學習和畢生發(fā)展奠定基礎。研究性學習本質上是追求學生的自主性與獨立性,提倡學生通過個人的研究和探索,進而發(fā)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倡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自主研究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性和獨立性以及學習的積極性,通過這樣的過程,使學生的研究、探索的興趣和需要得到滿足,讓學生學會學習。因此,將研究性學與音樂教學特別是與和聲學教學結合起來也是音樂教育改革的需要。

研究性學習雖然在中小學教育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在大學的教學中同樣可以取得積極地成果,特別是在大學音樂專業(yè)和聲學課程的教學改革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目的就是將其融入和聲學的教與學當中,以研究性學習的優(yōu)點來改善和聲學的學習質量,培養(yǎng)音樂專業(yè)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綜合實踐能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內容,使學生得到充分的發(fā)展。在此類教學中,教師應以問題為載體,想方設法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進行科學研究的情景與途徑,進而引導他們通過自己的思維和親身實踐去獲得知識,在掌握和聲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時,學會研究和聲學的基本方法,培養(yǎng)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和聲學被稱為“音樂數學課”,它是說該課程學生難學教師難教且枯燥單調,多數高師音樂專業(yè)的學生對學習此門課程都有一定的畏懼感,而且對此門課程的內容掌握的不太好。筆者以為,如何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通過合適的學習方法理解并掌握和聲基本知識,并將其靈活自如的運用到音樂實踐中,研究性學習應該是一種有效地的學習和聲課的極佳途徑。

如何開展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的方法之一是提倡探究性學習。在探尋過程中,通過產生疑問,進而引發(fā)思考,然后不斷思索得出答案,因此,探究性學習也稱“發(fā)現探索法”、“問題解決法”等,其教學模式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以“自主、探究、合作”為特征的學習方式,對當前教學內容中的主要知識點進行自主學習、深入探究并進行小組合作交流,從而較好地達到關于認知目標與情感目標要求的一種教學模式。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們不是被動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傳授的知識,而是以敏銳的思維發(fā)現問題,然后積極地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再進一步探求結論。重要的是探究的結論絕對不是通過教師傳授或者從書本里面直接得到,而是學生經過類似于科學研究的方式,通過查資料、做試驗,進行各種假設、求證,以至于最終得出自己的結論。比如,在和聲學關于附屬和弦章節(jié)的教學中,由于出現了許多變化音,一部分學生看到譜例中那么多的變化音,會產生眼花繚亂,不知所迫的感覺,也會因此產生畏難情緒,老師可先讓同學們預習,這樣雖然也讓他們產生了畏難思想,但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心理。老師應該因勢利導,或者讓同學們預習課程內容,首先聆聽他們自己最熟悉的《紡織歌》(愛爾門里奇曲)中段部分,介紹車爾尼849第15條中部以及第28條結束部分以及車爾尼299第4條中部等,讓學生們感受其音響效果。

車爾尼《849》第28條結束部分

車爾尼《299》第4條

《紡織歌》(愛爾門里奇曲)32至41小節(jié),

經過多次仔細聆聽,大家會認為上述幾處的和聲音響效果豐富,色彩斑斕,很有新意,這樣可以激發(fā)起學生探究問題的興趣,俗話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如何讓學習者對和聲產生興趣呢?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們將和聲貼近自己的生活,只有在學習者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會讓他們產生共鳴,才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這時老師向他們提出問題,為什么以上幾處的和聲音響效果絢麗多彩?讓學生以五人為小組分成幾個小組,分別分析以上作品譜例中的和聲進行,然后讓每組選出一位代表,對小組的討論分析結果進行匯報交流,大家都會發(fā)現,以上作品中的和聲音響效果最豐富的地方正是大量的連續(xù)的使用了附屬和弦的結果。而在自己的音樂實踐中,學會自如的運用附屬和弦,會使音樂產生豐富的色彩和感染力。這樣就會激發(fā)和鼓勵學生學習附屬和弦的積極性以及將其自覺地運用到給作品的伴奏中去。

研究性學習的方法之二是實踐性。它是指學生通過自己提出問題和研究問題,自己研究知識的產生以及發(fā)展過程,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實踐性提倡不對學生進行純學術性的書本知識的傳授,而是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在實踐中體驗、在實踐中學會學習、在實踐中獲得所需要的能力。而和聲學特別注重的是實踐性,如何將和聲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是和聲學教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知識可以通過讀書獲得,而一個人的能力只有在實踐“歷練”中養(yǎng)成。和聲學的教學中,大部分學生的學習可能比較被動,一般是老師教什么就學什么,很少自己主動地就學習,但是有一類學生是主動學習和聲的,那就是學習電腦音樂制作的、電聲樂隊的隊員們以及專門彈即興伴奏的學生等,因為對他們來說,無論是電腦音樂制作,還是電聲樂隊的演奏或者是即興伴奏的彈奏,和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他們的音樂表現力,和聲知識掌握的高與低,決定著電腦音樂制作作品的質量,也決定著電聲樂隊演奏水平的高與低以及即興伴奏表現力的好與差。因此他們在實踐中會遇到和聲知識的運用,有問題他們會自覺地去研究和聲理論知識,并將其運用到自己的音樂實踐中。

傳統的和聲學教學是在“純理論”的狀態(tài)下進行,黑板和鋼琴一直是主要的教學手段,由于鋼琴視奏能力的局限,教師在黑板上寫出的譜例學生很難與音響上的聽覺聯想,猶如“看不見、摸不著”的“紙上談兵”,使學生無法形成和聲的思維習慣而失去學習興趣,教學質量很難提高。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重點培養(yǎng)他們鍵盤和聲的運用能力、電腦音樂的制作能力、音樂作品中和聲現象的分析能力等。使學生的和聲學的文化理論素質與音樂作品分析能力、和聲寫作能力以及將此三種能力綜合運用于未來的音樂教育教學及社會音樂活動中的實踐能力有機結合。教師還應該對學生的學習興趣予以把握,不可放任自流。例如有些學生對流行歌曲的編配呈現過高熱情和興趣而忽視了最基礎、最重要的四部和聲寫作的時候,作為教師應及時且自然地引導學生“興趣轉向”——可以將班級學生每四人分成一個小組,即四個聲部,各小組成員分別擔任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的角色進行四部和聲的合唱練習,從中體會和聲的和諧之美,激發(fā)學生新的學習興趣。

研究性學習的方法之三是自主性,它是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去嘗試、探索和追求個體創(chuàng)造潛能的充分發(fā)揮。學生們既有選擇學習方式的權利,他們又自覺的承擔著實現學習目標的義務,這樣也真正全面地確立了學生們學習的主體地位。例如和聲學學習中,和聲的自主性學習也是激勵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嘗試,要想自如地將規(guī)則繁多的和聲寫作掌握熟練,就必須把它們放在音樂作品中進行印證,通過聽覺感受,體會和聲寫作中的不良進行和有關禁忌,這需要除分析大量的相關作品外,還應該在鋼琴等樂器上演奏作業(yè)或作品,真正感受和弦的色彩以及和弦連接的表現力,但是由于鍵盤水平的限制學生們這方面的實踐體驗比較薄弱。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運用打譜軟件如Finale、Overture以及Encore等將和聲習題用以上打譜軟件反映出來,因為以上軟件都有多種樂器的音響,學生就可以通過實際音響檢驗自己的和聲習作的音響色彩和效果,他們在感受自己習作樂趣的同時,也會結合和聲理論知識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完善。

研究性學習的方法之四是合作學習。合作學習就是以小組為單位,大家一起共同完成某一項學習任務的過程。這種學習方法要求學習小組成員之間相互協作、相互啟發(fā),共同面對需要解決的問題,它特別要求小組中每個成員必須具備獨立發(fā)現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學習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合作以及各個成員的獨立學習,使小組成員的協作、互助精神和團隊意識得到加強,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每個小組成員個人發(fā)現和探索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大學音樂專業(yè)和聲學課程教學中,小組之間合作學習也是非常必要的。目前普通的大學音樂專業(yè)一個班級人數大概在40人左右,學生音樂理論基礎及鍵盤和聲技能差異比較大,這對于理論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和聲學這樣的作曲理論課的教學來說,教師上課很難做到讓人人學得懂,弄得明白。但小組合作學習可以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具體做法是教師對學生的和聲學基礎知識及鍵盤和聲基礎進行摸底,按水平高、中、低進行6~8人的分組。這樣,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每個小組中和聲學理論知識掌握比較全面的學生就可以協助教師對其小組的其他成員的和聲寫作進行指導,解決一些和聲理論問題,和聲分析比較好的學生則可以幫助其他同學將和聲知識運用到對音樂作品的分析能力上,而鍵盤和聲運用比較好的學生則可以幫助其他同學學習與掌握鍵盤和聲的運用能力。這樣大家的分工雖然不同,但目標一致,互補互學,各揚自己所需,各取對方所長。而老師則可以引導學生,對一些問題進行補充。通過小組共同學習探討,大大優(yōu)化了學習結構,提高了效率。每個小組在學習過程中相互協作,共同探討,這樣既充分發(fā)揮了個人的特長,又增強了團隊協作精神,極大地提高了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大家相互配合,以音樂為紐帶進行的人際交流,培養(yǎng)了學生共同參與的群體意識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合作性學習不僅加強了同學們對音樂有了更深刻地理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全員參與合作精神。

這種把課堂搬到社會實踐中的做法,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教學空間,既增長了學生的技能才干,又提高了社會服務意識和教學質量。

開展研究性學習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大學音樂專業(yè)的和聲課教學中開展研究式學習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要不斷地加強學習,不斷地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要使自己先成為研究型的大學教師。它要求教師首先應做到:注重教學過程的預習環(huán)節(jié)。教師應認真?zhèn)湔n,還必須指導學生提前自覺預習課程內容,這是教學過程的重要一環(huán)。其次,要引導學生課下提前結合新的授課內容收集相關的背景資料;指導學生將新的授課內容中的重點、難點找出來;提倡和鼓勵學生在預習中嘗試解答新的授課內容中發(fā)現和提出的問題等的準備工作。它要求教師在授課之前先告知學生預習的重點和要求,這樣便于學生著手準備預習。第三,改進課堂教學:在教學中,對課程內容運用“精講多議”的模式,老師要引導和鼓勵學生開展“主題式討論”,就是教師提出課程中的討論主題,然后鼓勵學生各自結合自己預習時準備的相關資料表述自己的觀點。第四,改進課后作業(yè)完成與批改環(huán)節(jié),拓展課后作業(yè)的類型。除過有復習式的如和聲理論的中概念記憶類的作業(yè)外,還應增加課后作業(yè)的層次,鼓勵并允許學生根據自己主修專業(yè)的特點對作業(yè)進行選擇,例如主修聲樂的學生多分析聲樂譜例,主修鍵盤樂器的同學多分析鋼琴譜例,主修器樂的同學多分析管弦樂合奏譜例等;還應豐富完善課后作業(yè)的手段。不僅有四部和聲的書面式作業(yè),還應有和聲聽力式、和聲分析式作業(yè),以及鍵盤和聲的即興伴奏實踐式作業(yè)等。

在大學音樂專業(yè)的和聲學課程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固然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在教學過程中,不能走極端。傳統的授課形式在一定范圍內還是可行的,甚至是最有效的。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對課程與學生的具體實際做到了如指掌,恰當地選擇最佳的學習方式,即“知己知彼”,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地促進我們的教學,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育改革。

[1]吳躍華,馮蘭芳.高師和聲該“教什么”——度杜曉十教授主編的《和聲學》有感[J].人民音樂.2008,(6).

[2]方方.論普通高校音樂教育中的研究性學習[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6,(4).

[3]汪毓和.對中國近百年音樂發(fā)展的一些思考[J].中央音樂學院學報1996,(3).

[4]霍益萍,張人紅.研究性學習的特點和課程定位[J].課程·教材·教法2000,(11).

[5]霜木.美法韓三國的研究性學習[J].江西教育2005,(2A)(管理版).

2014-06-25

楊永賢(1960-),男,陜西寶雞人,紹興文理學院音樂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作曲與作曲技術理論。

G420

A

1008-293X(2014)12-0089-004

(責任編輯周一農)

猜你喜歡
聲學研究性音樂
實踐,讓研究性學習課堂精彩起來
河北畫報(2021年2期)2021-05-25 02:08:18
愛的就是這股Hi-Fi味 Davis Acoustics(戴維斯聲學)Balthus 70
學寫簡單的研究性報告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Diffusion談談聲學處理中的“擴散”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Absorption談談聲學處理中的“吸聲”(二)
Acoustical Treatment Primer:Absorption 談談聲學處理中的“吸聲”
圣誕音樂路
兒童繪本(2017年24期)2018-01-07 15:51:37
音樂
淺談“研究性”閱讀教學
人間(2015年22期)2016-01-04 12:47:30
談高中研究性閱讀教學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6:12
遂昌县| 雅安市| 巢湖市| 贡觉县| 绥德县| 孟州市| 鲁甸县| 九江市| 西城区| 阿克陶县| 华容县| 临西县| 乐陵市| 时尚| 兴城市| 全南县| 彭州市| 九龙坡区| 泸西县| 南雄市| 赣榆县| 新河县| 白朗县| 通山县| 虹口区| 时尚| 琼海市| 砀山县| 甘孜县| 偏关县| 黄冈市| 大埔区| 射阳县| 商水县| 会东县| 大城县| 于都县| 浦东新区| 枣强县| 会泽县| 枣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