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國欽 付育珍 顏小雄
摘 要 貧困大學生是高校的弱勢特殊群體,貧困生資助工作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經(jīng)濟上的資助,而是多方面的綜合資助。本文通過分析貧困生自身以及資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然后提出了相應對策,從而使高校的貧困生資助工作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關鍵詞 高校 貧困生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Countermeasures on the Problem of Subsidizing
the Impoverished College Students
HU Guoqin, FU Yuzhen, YAN Xiaoxiong
(Nanchang Hangkong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63)
Abstract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are vulnerable group in the college, helping them is not merely an economic aid, but combined aid in many aspects. This paper analysis impoverished undergraduates themselves and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existing funding system, then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in order to get better development for subsidy work of the college.
Key words college; poor students;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貧困大學生是高校的弱勢群體,近年來我國普通高校貧困生現(xiàn)象日益突出,并呈逐年上升趨勢。貧困生大多來自貧困的山區(qū)、邊遠地區(qū),或者家庭有重大變故的學生,他們的生活艱難,如果社會、國家和學校不對其進行資助,則無法正常完成學業(yè)。特別是有些高校還接受大量少數(shù)民族預科生,預科生大多數(shù)來自邊遠的少數(shù)名族地區(qū),由于地域差異和歷史原因,使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同沿海及其他地區(qū)存在較大差距。高校對貧困生的資助形式很多,主要有獎學金、助學貸款、勤工助學金、生活補貼等方式;還有校外的各種慈善機構(gòu)、基金會、愛心人士對貧困生的幫助。國家及學校通過助學貸款、貧困補助、勤工助學、國家獎學金、國家勵志獎學金等給予貧困生經(jīng)濟上的幫助,目的就是不讓一個貧困學生因經(jīng)濟原因而輟學。其實,貧困生工作不只是一個單純的經(jīng)濟資助問題,而是多方面的綜合資助工作。
1 當前高校貧困生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幾年隨著高等教育制度和經(jīng)濟體制的不斷改善和深化,貧困生面臨來自多方的壓力,如經(jīng)濟、學習、精神等。但是,貧困生由于家庭貧困,自身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1.1 缺乏感恩之心
高校貧困生的認定標準目前尚無定論,沒有明確的標準。一般來說,高校貧困生,是指在國家招收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中,由于家庭經(jīng)濟困難,無力支付教育費用,或支付教育費用很困難的學生。有很多貧困生都把自己的貧困當做理由,因為他們家境不好,理所當然的認為:學校應該關心他、照顧他,而且應該解決他們的困難。如果學校稍微有做法不能讓他們滿意,覺得自己獲得的關照沒有別人多時,心里就會不痛快,發(fā)牢騷,不滿的情緒由此產(chǎn)生。因此,他們當中許多貧困生缺乏“愛心”和 “感恩之心”。
1.2 人際關系不和諧
貧困生特別容易缺乏自信、產(chǎn)生自卑、焦慮等情緒。特別是因自卑而產(chǎn)生自我鄙視,感到己不如人,缺乏對大學生活的激情和熱情,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采取逃避、退縮的應對方式,不與同學交流溝通,不參加集體活動,常常自慚形穢,郁郁寡歡。貧困生的自尊心一般很強烈,對事物特別敏感,心里很脆弱,他們有渴望融入集體的沖動,但心里又膽怯,具備這種心理的貧困生很難與群體中的其他成員溝通、交往、合作,造成人際關系不和諧。
1.3 心理問題突出
家庭的貧困讓這些貧困學子產(chǎn)生了許多錯誤認識及許多心理問題。如把貧困當成了自己的恥辱,因家庭貧困,則怨天尤人,悲觀失望,甚至對社會產(chǎn)生不滿情緒。對大部分貧困生來說,家庭的貧困不是個人能改變的了的,所以貧困不是自己的錯,也不是父母的錯。但有些貧困生卻認為,貧困對自己來說是無能的表現(xiàn),是恥辱,由此產(chǎn)生了許多心理問題。
2 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然,當前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是多數(shù)高校給予了貧困生經(jīng)濟上的資助,但忽視了其思想上、心里上的教育與關懷。大多數(shù)貧困生自尊心很強,心理比較脆弱,對于別人的看法尤為重視,而大多數(shù)貧困生不愿意參加集體活動,喜歡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所以在給予其經(jīng)濟上的資助之外更應該重視思想和心理上的關懷,避免導致了經(jīng)濟和思想上的雙重貧困。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說明,人除了有基本的生理需要之外,還有“愛和歸屬”的需要,說明精神上的需要甚至比生理需要重要。
二是社會各界對高校貧困生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國家的扶貧資助政策不健全,法律法規(guī)不完善。如國家獎學金、助學金、免學費等優(yōu)惠政策資助比例偏少,覆蓋面小,資助力度偏小,發(fā)展比較緩慢,相關管理體制落后,整個社會創(chuàng)造的高校貧困生資助的環(huán)境欠佳。
3 解決高校貧困生問題的對策
毋庸置疑,貧困生這個群體是一個弱勢群體。解決高校貧困生問題的基本對策,總的來講,是思想政治工作、經(jīng)濟救助與心理救助結(jié)合起來,多管齊下,相輔相成。
3.1 增加高校的貧困資助形式,加強對貧困生的教育
首先,加強貧困生的勵志教育。大多數(shù)貧困生學習認真刻苦,成績優(yōu)秀,他們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對于這個特殊的群體,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高校應該在經(jīng)濟上資助的同時,還應該加強他們的勵志教育,培養(yǎng)其健全的人格,使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不斷提高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其次,給予貧困生思想上和心理上更多的關懷。貧困生的心理貧困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從根本上來講,貧困生生活窘迫很大程度地導致他們的心理貧困。大多數(shù)貧困生因為家庭境況不如他人,難免會產(chǎn)生自卑心理,學校要對此給予重視,要幫助這些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激勵他們勇敢的面對困難,做一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的人。根據(jù)貧困生這一特殊群體的心理狀況加強心理輔導,在心理輔導老師的引導下,開展多種多樣的心理輔導活動,開設內(nèi)容豐富、生動的心理知識講座,使其從自卑、失望等不良情緒中走出,樹立信心,戰(zhàn)勝自我。
第三,結(jié)合本校實際情況,多渠道提供勤工助學崗位。以勤工助學為平臺,結(jié)合學校實際情況,多渠道為貧困生提供勤工助學崗位。貧困生進行勤工助學,可以擴大交際圈,培養(yǎng)人際溝通、團隊協(xié)作、環(huán)境適應等多種能力。鼓勵貧困生參與勤工助學,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克服不勞而獲的思想,并能磨礪自己的意志,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精神,懂得只有付出才有收獲。
3.2 國家應加大對貧困生資助的政策和法律的制定,促進資助工作良好的發(fā)展
我國高校貧困生教育資助工作走過了一段探索之路,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jīng)驗,但還存在著諸多缺陷和不足,最明顯的就是任意性、無序性和權(quán)宜性,缺乏規(guī)范性和有力的法律約束力與保障。國家應建立資助貧困生的法律法規(guī),并且隨著形式的變化不斷對其進行完善。
同時積極完善相關配套措施,加大教育投入;成立專門的貧困生資助服務機構(gòu);積極鼓勵社會愛心人士加入到高校貧困生的資助工作中來。
3.3 貧困生應轉(zhuǎn)變思想觀念,在接受資助時努力學習,做一個獨立自強的大學生
當前許多貧困生對貧困問題認識不當,因家庭經(jīng)濟條件差、家境貧困而自卑;認為貧困狀況無法改變;怨天尤人者、唉聲嘆氣者有之等。貧困生應該認識到,貧困只是暫時的現(xiàn)象,通過自身的努力和奮斗,是可以改變的;貧困生在接受別人幫助的同時存有一個感恩的心,應刻苦學習,發(fā)奮努力,學好本領,做一個獨立自強的大學生,爭取將來回報社會和他人。
綜上所述,高校貧困生資助工作在運行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需要我們從事大學生資助工作的教師不斷探索、積累經(jīng)驗,以便推進學校資助工作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魯曉華.資助與激勵——淺談高校貧困生工作[J].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9:244-246.
[2] 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職業(yè)學校和中等職業(yè)學校家庭經(jīng)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的意見[J].時政文獻輯覽,2008:851-854.
[3] 江澤民.關于教育問題的談話(2000年2月1日)[J].求是,2000.5:3-5.
[4] 渠長根.制定專門法律規(guī)范高校貧困生教育扶助[J].市場經(jīng)濟導報,1997.11:34-35.
[5] 唐國勝,劉國普.高校貧困生“心理貧困”問題探究——以構(gòu)建和諧校園為視角[J].職業(yè)圈,2007.11: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