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華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聽、說、讀、寫、思的能力,必須加強學生的語文實踐活動。因此,語文教學要大力開展“讀一讀、問一問、批一批、講一講、演一演、辯一辯、說一說、背一背、寫一寫”等實踐活動,以促進學生豐富文化底蘊,培育情感態(tài)度,體悟語言規(guī)律,發(fā)展語文能力,提升綜合素養(yǎng)。
關(guān)鍵詞:小學語文;實踐活動;提升;綜合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010X(2014)08-0016-04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把語文課程定位為“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強調(diào)“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yǎng)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因此,有些專家已提出要和“閱讀分析式教學”說再見。我們必須根據(jù)新課程理念、新課標要求與當前語文教學現(xiàn)狀,全力構(gòu)建以“語言運用為中心”的實踐型語文教學,大力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實踐平臺,讓學生在學語文、用語文的實踐活動中,逐漸掌握語文學習規(guī)律,逐步發(fā)展語文能力,從而提升語文素養(yǎng)。我在語文教學實踐中,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落實生本教育理念,探索開展“九個一”的語文實踐活動,促進學生豐富文化底蘊,培育情感態(tài)度,體悟語言規(guī)律,發(fā)展語文能力,提高綜合素養(yǎng)。
一、讀一讀,在讀中練就能力
語文教學必須落實“以讀為本”的教學理念。讀是語文教學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語文實踐活動。離開了讀,語文教學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對于那些文字優(yōu)美、情深意濃的文章,教師可以設計“讀一讀”的實踐活動,通過“讀通—讀懂—讀好—讀開”的教學路徑,培養(yǎng)學生的讀書能力,同時注意與課外閱讀的有機結(jié)合。進行文本教學,第一步要引導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落實讀的保底工程;第二步要引導學生實現(xiàn)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實現(xiàn)讀懂課文;第三步,引導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過朗讀表現(xiàn)出來,達到讀出理解,讀出感情,讀出個性。在這三步的基礎上,教師還要努力落實第四步“讀開”,引導學生或圍繞同一主題的不同體裁、或圍繞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或圍繞同一文本的相關(guān)素材進行拓展閱讀,實現(xiàn)在閱讀實踐中提升認識、發(fā)展思維、升華情感。為了實現(xiàn)在不增加課時、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就能在課堂上有效達成“大量閱讀”的目標,要做到教學目標精準,教學流程簡約,教學重點突出,教學難點突破。為此,我們在低年級的閱讀教學中努力落實以“語言運用為中心”,開展“閱讀、識字、寫作”三者有機結(jié)合的教學實踐。我們把一篇課文分為“識字課”和“閱讀課”兩個課時進行教學,每節(jié)課利用前20分鐘進行達成課標要求的識字寫字和閱讀教學;接著利用10分鐘的時間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6~8篇的課外文章——識字課主要閱讀包含本課生字的短文,實現(xiàn)在閱讀中鞏固識字;閱讀課主要閱讀同一主題的相關(guān)文章,實現(xiàn)在相同主題的閱讀中提升認識、升華情感。最后再利用10分鐘時間,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識字課的寫作主要是把自己創(chuàng)編的字謎、兒歌寫下來,也可以利用新詞進行連詞成句的寫話練習,實現(xiàn)在寫話中鞏固寫字,避免單調(diào)、重復的寫字練習;閱讀課的寫作主要是根據(jù)文本的主題,確定恰當?shù)脑掝},在寫話的過程中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身實際進行行為反思,從而發(fā)展思維、深化情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二、問一問,在問中創(chuàng)新思維
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币虼耍覀儽仨毰囵B(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引導學生從文章“寫了什么、為什么寫、怎么寫”這三個方面來提出問題,還要關(guān)注文章細節(jié),從文章的題目、關(guān)鍵句、主旨、情節(jié)、過渡處、比較處、反復處、矛盾處、言語表達、寫作手法等方面提出問題。如在教學《自己的花是給別人看的》一文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尋找文本的主旨:作者曾經(jīng)兩次到德國,德國的一草一木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此,他從內(nèi)心深處發(fā)出了這樣的贊嘆:多么奇麗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由此主旨引出研讀的主問題:作者是怎樣寫出“景色的奇麗”“民族的奇特”?題目是全文的“旗幟”和“窗口”,抓住題目,常能得其要旨,厘清主線,串起全文。題目中能統(tǒng)領(lǐng)全題的那個關(guān)鍵字詞,一般稱為“題眼”。“題眼”不僅提挈全題,而且往往能揭示課文要義。如《富饒的西沙群島》就可以圍繞“富饒”一詞,引導學生提出探究的主問題:西沙群島的“富饒”體現(xiàn)在哪兒?課文是怎樣寫出西沙群島“富饒”這一特點的?
三、批一批,在批中發(fā)揮自主性
在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有很多教師這樣要求學生:“默讀課文,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下自己的感悟。”每每此時,學生們最多就是畫出自己有點感觸的句子。至于感悟?qū)懯裁?,多?shù)學生真的茫然。究其原因是我們平日里從來沒有教給學生圈點、勾畫、做批注的方法。為了實現(xiàn)“教是為了不教”,我們必須教給學生學會給課文批注的方法,引導學生在用詞準確、寫法巧妙、有所感悟、理解困難、思維困惑或求異創(chuàng)新等詞語、句子甚至段落處進行文字式、符號式、綱要式或補充式的批注。批注的形式要靈活,時間也要靈活,可以在課前自由批注、課中專題批注或課末擴展批注。
四、講一講,在講中內(nèi)化表達
小學語文教材的很多課文都是生動有趣的故事。如神話故事《普羅米修斯》,民間故事《西門豹》,童話故事《巨人的花園》等,對于這些課文的教學,我們完全可以不進行內(nèi)容分析,而放手讓學生進行講故事的實踐活動。學生為了講好故事,要讀熟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化故事。學生在聽故事、講故事的過程中,全身心地沉浸在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上,為主人公的命運或興奮、或悲傷、或激動、或同情,這時的學生思維是非?;钴S的,情感會得到升華,語言會得到發(fā)展。小學生喜愛故事,低中年級正是學生迷戀故事的黃金階段,因此,教師要抓住這一黃金時期,引導學生大量閱讀童話等各種各樣的故事,引導學生由“讀童話”到“講童話”,再到“寫童話”“評童話”,在“讀、講、寫、評”的活動中內(nèi)化文本,習練表達。對于高年級學生,可以開展“主題演講”實踐活動,從而升華思維、提升認識。
五、演一演,在演中激揚情感
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性強、情節(jié)曲折、人物對話較多的優(yōu)美課文,可以通過“演一演”的實踐活動來代替繁瑣的內(nèi)容分析。當學生們?yōu)榱搜莺米约合矚g的角色而主動進行讀、思、議、評、演的實踐活動時,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就會得到最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個性、思維就會在這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得到激發(fā)和張揚。
六、辯一辯,在辯中發(fā)展思維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文本的內(nèi)容富含“矛盾”,特別值得思辨,是引導學生開展辯論的良好契機。如《落花生》一文,在當今時代,到底是提倡做“花生式”的人還是做“蘋果、桃子式”的人,就是一個很好的辯論話題。當學生在深究觀點、準備辯論時,能不深入研讀文本嗎?能不聯(lián)系社會生活實際嗎?當學生們把語文學習與社會生活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時,能不感受到“生活即語文”、“語文即生活”的理念嗎?
七、說一說,在說中習得語言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說明文和寫景狀物的文章。這些文章適合引導學生在熟讀課文和適當感悟?qū)懽鞣椒ǖ幕A上,再通過“說一說”的實踐活動來內(nèi)化語言、積累語言和運用語言。如在教學《頤和園》一文時,在引導學生感悟作家筆下頤和園的特點,知道寫作順序和寫作方法的基礎上,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小導游的身份向游客介紹頤和園。再如教學《太陽》一文,在引導學生感悟太陽的特點及太陽與人類的密切關(guān)系后,就可以引導學生結(jié)合自己搜集到的資料,以《太陽的自述》或《揭密太陽》等為題向他人介紹太陽。在學生準備當“小導游”和“介紹太陽”的過程中,他們既內(nèi)化了文本,又習得了語言,也激活了思維,升華了情感。
八、背一背,在背中積累語言
兒童時期是一個人記憶的黃金時代,我們必須利用好這一時期引導學生學習與積累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語言。在閱讀教學中,我們不但要引導學生注重品詞析句,還要引導學生在理解語言中感受語言的美,從而樂于積累優(yōu)秀語言。要增強學生積累語言的意識,在課內(nèi)外閱讀中養(yǎng)成自覺的習慣。為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背熟課本中要求會背的段落,更要對“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的要求進行有效指導,以免學生出現(xiàn)茫然的現(xiàn)象。另外,對課標中要求學生必學的古詩文,可以“每周一詩”的方式去落實,可以利用每天的“課前一分鐘”進行古詩的背誦。試想,如果每學期以15首古詩的背誦量推進,那么在小學階段的十二個學期中,學生就可背誦180首古詩,這樣不但完成了《課標》要求,還超越了《課標》要求。同樣的方式,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每天一句——名言警句”的背誦??梢娭灰處熒朴谒伎?、敢于探索,完成課標要求的小學生語文背誦任務并不困難。
九、寫一寫。在寫中提升實力
課標提出,每節(jié)語文課要有10分鐘的時間對學生進行有指導性的寫,可見寫的重要性。這里的寫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寫字,二是寫作。
在低年級的寫字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自主觀察、自主思考、自主評價中發(fā)現(xiàn)寫字的規(guī)律和方法,更要培養(yǎng)學生寫字的正確姿勢,并使學生養(yǎng)成提筆即練字的良好習慣。指導學生寫正確、規(guī)范、整潔、美觀的字,完成寫字教學的階段目標。
寫作是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xiàn)。寫作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習得的,寫作能力的提高不能只靠每學期的八次單元習作,必須經(jīng)過長期、多次、得法的寫作實踐才能實現(xiàn)。因此,語文教學必須注重讀寫結(jié)合,努力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機結(jié)合。在閱讀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感悟課文“寫什么”,“為什么寫”,“怎么寫”,從一篇篇文本中深切感受寫法之法;還要尋找文本中適合“讀寫結(jié)合”的訓練點,對文本進行補白、續(xù)寫、仿寫、改寫等練筆實踐,發(fā)展學生的習作能力。
在指導學生寫作時,我們應淡化單純的寫作技巧指導,更多地關(guān)注學生的體驗、情感和思維發(fā)展。因此,要創(chuàng)新作文形式,以新穎、靈活的習作形式激活學生的習作興趣,體驗習作的快樂與成功。1.體驗型作文。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指導學生進行“體驗式”作文的訓練,如通過師生一起做游戲,讓學生感受“掌聲的魔力”,感悟“魔術(shù)的真諦”。又如讓學生寫桔子,就引導學生觀察桔子的外形、顏色、大??;摸摸桔皮、桔籽,嘗嘗桔肉、桔汁、桔皮的味道,學生經(jīng)歷自己多種感官體驗后,寫出的作文不但真實、生動,而且會富有個性化。2.活動型作文。教師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引領(lǐng)學生走進大自然,寫出“我眼中的春夏秋冬”。又如,組織學生參加“拔河比賽”、“趣味運動會”、“科技節(jié)”、“祭掃烈士墓”等活動,指導學生寫下活動過程和自己的感受。教師還要抓住各種節(jié)日,引導學生度過一個個既有意義又異彩紛呈的節(jié)日,積累寫作素材。如“愚人節(jié)”可寫愚弄別人或被別人愚弄的趣事;“母親節(jié)”可寫孝敬母親的事;“教師節(jié)”、“新年”可組織學生給老師、親朋好友寫賀卡等。3.學科整合型作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關(guān)注校園生活,進行學科整合素材的搜集,可通過每周一次的“精彩回眸”讓學生把“有趣的科學實驗”、“難忘的體育游戲”、“最得意的一幅畫”、“最喜愛的一首歌”等親歷的鮮活素材及時積累,并融入習作之中。4.想象型作文。“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這是《語文課程標準》對學生作文提出的新要求。教師要解放思想,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如在以保護家鄉(xiāng)環(huán)境為主題的班會課上,同學們講述了耳聞目睹的破壞環(huán)境現(xiàn)象,認識到破壞環(huán)境的危害。我因勢利導讓學生假設自己是樹木、垃圾桶、河水……以第一人稱的身份講述各自的經(jīng)歷與愿望。學生很快編出了童話故事《小楊樹哭了》、《南河的傾訴》、《塑料袋流浪記》、《垃圾桶的對話》……生動、深刻地揭露并譴責了破壞環(huán)境的不良行為,表達了保護美好家園的愿望。5.創(chuàng)造型作文。創(chuàng)造型作文是引導學生根據(jù)已有知識適當?shù)貙ξ闹腥宋镞M行心理描述,對文中情境進行想象,或者把書中內(nèi)容改編為課本劇并進行表演。如學了《富饒的西沙群島》、《海底世界》后,讓學生寫《漫游海底世界》的習作;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等寫人物為主的課文后,要求學生想象課文中人物的形象、與人物對話,并向同伴說說自己的想法。6.調(diào)研型作文。調(diào)研型作文主要是指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社會調(diào)查,用研究的眼光來分析調(diào)查所得到的材料,進而認識我們周圍的世界,設計出解決生活中實際問題的建議方案。它需要學生靈活地運用所學到的各方面知識。如學了《只有一個地球》后,及時組織學生調(diào)查家鄉(xiāng)的環(huán)境現(xiàn)狀,觀察、分析家鄉(xiāng)的水資源污染情況,查找污染源等調(diào)研活動,以真實的事例、具體的數(shù)據(jù)說明,我們只有一個地球,必須很好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7.模仿型作文。小學生習作大都是從模仿開始的,模仿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和橋梁。在活動中指導學生品讀范文,模仿其寫作的風格,學生往往能寫出出人意外的佳作。如讀了《落花生》,就指導學生仿寫《垂柳》,讀了《苦柚》就指導學生仿寫《西瓜》……久而久之,學生在模仿、借鑒中就學會了寫作的竅門,撥動了情感思維的琴弦,奏出了習作的美妙樂章。8.系列型作文:“我之最”作文系列:或者是《我最開心的一次笑》、《我最傷心的一次哭》、《我最精彩的一個夢》、《我最后悔的一件事》;或者是《我最喜歡的一種花》、《我最愛吃的一種菜》、《我最愛穿的一件衣服》、《我最珍惜的一本書》等。有了自己的親身感悟,學生就能我手寫我口,我手寫我心,不愁沒有內(nèi)容可寫。
實踐出真知、實踐煉能力,一切能力的提高必須靠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它源于課堂又要超越課堂,結(jié)合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我們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語文實踐活動,增強學生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郭思樂.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郭思樂.教育激揚生命——再論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郭思樂.諦聽教育的春天——郭思樂生本教育思想隨筆[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4]秦紅,加強語文實踐活動的策略[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10).
[5]彭麗雅.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語文實踐活動形式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
[6]張曉玲.論語文實踐活動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D].華中師范大學,2007.
【責任編輯 王開貴】
教育實踐與研究·小學版2014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