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化婷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xù),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手段,是學生對所學知識掌握情況的及時真實反饋,因此,巧妙布置作業(yè)特別是課外作業(yè)能夠激發(fā)和提高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積極性?!缎抡n標》提出教育要面對全體學生,對每一個學生負責,使所有的學生都達到大綱和教材中規(guī)定的基本要求。但課后作業(yè)中出現的過重過難、一刀切、缺乏趣味性等傳統(tǒng)問題,則有悖于新課標要求。因為每一個學生由于家庭背景、智力等方面的差異,各有所長,在知識、技能方面的發(fā)展和興趣、特長等都不盡相同。因此,對于以上實際情況,如何巧妙布置課外作業(yè)是關鍵。對于此,筆者多年來一直堅持分層布置作業(yè),以下為相關經驗。
所謂的分層就是把每天的作業(yè)分成“最低要求”、“一般要求”和“較高要求”三個層面。所謂“最低要求”主要是指基礎知識題,“一般要求”指需要一定技能才能解決的題,而“較高要求”則指需要較高能力才能解答的題。它們分別對應班級的三類學生——優(yōu)等生、中等生和后進生,這樣做能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作業(yè)需求,體現了教學中的因材施教原則,符合義務教育階段生物課程的基本出發(fā)點,即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地發(fā)展。由于大多數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yè)時堅持“一刀切”,以中等難度為主,從數量到內容完全一樣,因而嚴重地阻礙了學生對作業(yè)的積極性,即優(yōu)秀生沒有新鮮感,后進生卻又難以完成,以致出現作業(yè)不按時完成、抄寫、代寫等不良現象,阻礙了學生成績的提升。因而在教學中要堅持分層布置作業(yè),這樣既能降低學生的負擔,又能提升學習效率,給學生以鼓勵和信心,消除他們的緊張情緒,使他們輕松地參與生物學習,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作業(yè)布置要具有選擇性,堅持差異化。
在布置作業(yè)時對后進生要區(qū)別對待,按大綱和教材的基本要求保證足夠的基礎題,降低題目的難度。同時要適度減少作業(yè)的量,選題要有針對性、代表性,根據后進生分析問題解答問題的能力,將抽象的知識落實到實際的生活事物中去,化難為易,幫助他們理解記憶。
關于作業(yè)的分層,我主要是通過把練習題分成三組來進行,即對同一個問題,A組側重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掌握,B組與教學大綱的要求保持一致,C組側重于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具體做法是在知識、方法上對學習較差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幫助這部分學生跟上趟,不掉隊;對于B層學生,引導他們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一些實際生活中的問題,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而C層學生,則通過向他們開設專題講座、進行課題研究來幫助他們開闊視野,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訓練題的設計應從各層次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為他們設計“可望又可及”的訓練題。通過這種方式設置作業(yè)既能讓學生感受到生物作業(yè)帶來的學習價值和樂趣,又能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的放矢地選擇。有利于學生通過作業(yè)鞏固所學知識,提升他們的學習效率。
在分層練習中,教師可以在學生中進行巡視,對于學生身上存在的問題,給予適當的點撥,引導學生向高目標努力。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尊重學生的主觀性、主動性。對高層次的學生要多鼓勵他們積極探索、主動創(chuàng)新;對低層次的學生,要注意不流露出“差生”觀念,給他們充分的關愛。
在學生完成分層作業(yè)后,教師應組織學生對當天的知識點、解題方法以及解題時的見解進行梳理,以實現對知識的總結,從而積累方法,優(yōu)化解題策略。同時在這個過程中,我積極鼓勵他們進行創(chuàng)新型嘗試,并對他們的進步給予極大地表揚,讓他們感受到進步的喜悅,進而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他們善于思考的好習慣。
總之,分層練習在課外練習中的作用不可忽視。而要想使各層次學生都能真正從練習中有所收獲、有所遞進,“掌握尺度”這點則是教學設計過程中要牢牢把握的前提。在課外練習中,教師軟件的設計要根據分層教學要求,設計幾個不同層次的形成性練習,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而作業(yè)的容量、難易程度則要按大綱與教學要求,根據學生分層的實際情況 設定??梢栽O置學習的“階梯”,即基本題人人要做,加深題為第三層學生的選答題和第一、二層學生的必答題, 拓展題為第二層學生的選答題,第一層學生的必答題。這樣既降低了學生的負擔,又為學生提供了遞進機會,進而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打下了基礎。
(作者單位:江蘇贛榆縣城頭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