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
當(dāng)年有兩個熟識的朋友做酒的生意,如今,早已是千萬級的富人了。他們先是從一家酒廠批量買來桶裝酒,然后自己定制酒瓶、商標(biāo)、外包裝,通過自己的銷售渠道賣給各級批發(fā)商和飯店。銷售的范圍不大,就在一個地級市里折騰,先后炒起過幾個自創(chuàng)的牌子。
他們買酒的酒廠原來是個國企。酒廠的酒售價在每瓶10元以內(nèi),也算是當(dāng)?shù)乇容^著名的低端產(chǎn)品,可是這酒被我的朋友包裝后的賣價從幾十元到幾百元一瓶不等,他們通過當(dāng)?shù)氐拿襟w制造出一輪又一輪的輿論,加上很有針對性的營銷手段,實實在在賺了不少錢。這是10年前的事兒了。等到后來全國媒體都在鋪天蓋地地炒高檔酒的時候,這兩個朋友已經(jīng)有了很扎實的原始積累,悄悄地退出了市場。
他們用賣酒賺來的錢,在當(dāng)?shù)刈罡邫n的一個寫字樓里買了一套大商鋪,坐在窗邊,可以俯瞰江景,實在是好地段。2009年,我們在那里曾一邊喝茶,一邊坐而論道,茶具精美,房中檀香環(huán)繞,絲毫看不出一點酒販子的氣息。之后的兩年,這兩個人游山玩水,想再做點事情,卻遲遲不敢出手。直到2011年,他們在東北和朝鮮接壤的一個邊境城市開了一家酒莊,經(jīng)營紅酒。開始我很不看好,這個還有點蠻夷的地方,會接受這種洋貨嗎?
酒莊的投入很大,處處彰顯著奢華,讓人覺得,要不是高級的貨色,都對不起這場地。真沒想到,生意越來越好,后來朋友給解釋,這個地方的鮮族人通常都去韓國出勞務(wù),賺了錢回到老家來消費,還是有一定的購買力;周邊幾個城市有煤礦,土豪老板也有一些;加上前些年房地產(chǎn)紅火,富了和房地產(chǎn)相關(guān)的一撥人,還有,就是一些官員。在全民都向往“高、大、上”的年月里,往死里喝白酒顯然是沒有品位的,請客送禮也得與時俱進(jìn)。久而久之,這個酒莊就成了當(dāng)?shù)厣狭魃鐣囊粋€據(jù)點。
這兩個朋友剛開始的時候只知道張口拉菲,閉口木桐,這兩年火速培養(yǎng)了不少紅酒知識,在微信上經(jīng)常發(fā)些關(guān)于紅酒文化的帖子,儼然已成業(yè)內(nèi)專家。如今酒莊里增添了普洱茶、雪茄、沉香。這兩個朋友在慢慢地培養(yǎng)他們的這群富豪消費者:“學(xué)會玩兒這些,你才是真正的富人”。關(guān)于紅酒,我不太熟悉,去國外的時候,超市里比比皆是,價格很親民,在飯店里,點一杯紅酒也很簡單,佐餐而已,和我們吃麻辣小龍蝦的時候來瓶啤酒沒啥區(qū)別。
不管有多少抱怨,日子真的是越過越好了,可我就是不明白,大家怎么越來越在乎包裝了呢?就像那些高檔的酒瓶,可以回收個好價錢,有的時候瓶中物還真的不如瓶值錢呢。也許這道理大家都明白,可還是去追逐。像看魔術(shù)一樣,觀眾在欺騙中得到滿足,酒客在包裝和價格中得到享受。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