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友超
【摘 要】小學生在成長和青春時期,由于社會諸多方面的影響,學容易誤入歧途,在學校教育中,教師特別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讓學生形成健全的性格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筆者就如何更好地開展小學德育教育,結(jié)合教學中案例談了自己的看法。
【關(guān)鍵詞】小學德育;德育教育;情理;引領(lǐng);情感
小學生在成長和青春時期,由于社會諸多方面的影響,容易誤入歧途,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對于學生的整個成長來說,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學校的教育是學生德育形成的重要基礎(chǔ),家長或社會中的人都是學生成長過程的指引者,而學校更是學生德育形成的關(guān)鍵,教師更是學生的引路人。由于思想品德教育過程是受多種因素影響發(fā)展的過程,因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我作為一名班主任,就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結(jié)合的平時德育教育教學實例談自己的看法。
一、對情理教育學生
學校教育,都是要求孩子們樹立嚴格的集體和時間觀念,遵守學校紀律。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年齡小,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經(jīng)過反復訓練,也不一定做到。因此從開學起,我便對他們進行常規(guī)教育,對怎樣上課,怎樣下課,如何回答問題、尊敬師長、團結(jié)同學等等,都做了明確的要求,然后,進行反復訓練,對做得好的同學給予表揚,并讓他示范給大家看。有的同學做錯了,就讓他們重做一次,兩次……不厭其煩,多次反復,直到做好為止,不能因為錯了一次而批評,應(yīng)真誠地鼓勵他們樹立信心去做好。
當今社會,由于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外出工作的人非常多,這樣就導致了留守兒童現(xiàn)象的發(fā)生,對于留守兒童的教育,對于教師,特別是班主任來說,是一個非常頭痛的問題。我班有一位學生,父母都外出工作,爺爺奶奶去世得早,一直跟隨伯父生活,這位學生的性格散漫,經(jīng)常做壞事,在班里成了出名的搗亂分子,久而久之,只要班上有壞事發(fā)生,都會有他的一份,對于他,我是說理教育做了,批評教育也做了,但是毫無成效,我也覺得無可奈何。又一天,我剛走進教室,就見班里亂哄哄的,有位學生在嚎啕大哭,嘴里正說著這位學生的名字,我走進教室,把這學生叫到辦公室,不分青紅皂白地把這位學生狠狠地批評了一頓,這位學生第一次哭了,而且哭得特別傷心,好像特別委屈似的。后來,我一打聽,才知道原來是別人做了壞事賴到了他的頭上,嚴重地傷了他的自尊心,我誤會了他。
我向他誠懇地道了歉,并說有錯就改,知錯能改就還是好的。他居然也破天荒地給我道了歉,說以前是自己不對,請求我的原諒。趁此機會,給他講解了很多道理:讓他知道學校、老師都很關(guān)心他,讓他享受了國家的免費科書,鼓勵他好好學習。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珍惜讀書的機會,將來報答祖國。這位學生感受到了教師的用心良苦,自此以后,學習變得非常努力,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提高。
二、用事跡陶冶學生
小學生的特點是可塑性強,模仿性也很強,生動形象的典型容易感染學生,激發(fā)學生的榜樣學習熱情,也能給學生做了一個很好的示范,讓學生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讓學生明白應(yīng)該如何做。榜樣示范教育有利于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師要選擇有教育意義又切合實際的典型人物、事例、影片對學生進行教育,通過板報、圖畫、書刊,對學生講革命領(lǐng)袖和英雄模范人物。革命領(lǐng)袖和英雄模范人物的生平事跡和光輝業(yè)績是具體而生動的材料,學生學習以后,不僅產(chǎn)生敬愛之情,而且也會受到榜樣的感染照著去做。此外,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有意無意地影響著學生,教師要以自己的言行,思想作風,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給學生作出表率。
三、用愛心感動學生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泉水之恩,一生相報”。其實,人不論年齡大小,都會有著感恩的心理。如果教師能夠?qū)W生投入真感情,真正關(guān)心學生,關(guān)心學生學習,關(guān)心學生生活,關(guān)心學生心理,這樣就會讓學生性格更加健全。問題學生往往都是缺少愛,缺乏安全感,認為社會是冷漠無情的,他們在社會上,是不會受到關(guān)注的,因此就會有強烈的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這樣的學生,需要的不僅是老師學習上的關(guān)心,更需要的是生活上的關(guān)心,心理上的慰藉,感情上的撫慰。我們班有一個學生,自幼喪父,母親又長期不在身邊,就跟著年老的、行動不便的奶奶過,生活上是有了上頓沒下頓。這樣的情況讓學生感到非常不安,覺得沒有安全感,對于生活沒信心,更不要說學習了,更是不感興趣,完全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作為班主任,我了解到了這個情況,便經(jīng)常把這個孩子帶到家中,讓他感受到家的溫暖,同時,也聯(lián)系到孩子的母親,給她講,孩子沒有父母是身邊,是缺乏安全感的,這樣非常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最后,這位母親放棄了外地的工作,回到孩子身邊,從此,這個孩子臉上有了笑容,眼中也充滿了自信,學習也努力了,成績也提高了。
“愛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作為班主任,對于班上調(diào)皮的學生,特別是那些教師眼中的“壞孩子”,不能放棄他們,如果連我們都放棄了,還有誰來管他們。對于這些學生的德育教育,不能是干巴巴的說教,需要用關(guān)愛之心來觸動他的心弦,需“動之于情,曉之于理”需要從情理上進行教育,需要典型事跡的引領(lǐng),還需要才教師生活上的關(guān)心和心理上的慰藉。
參考文獻:
[1]熊翠琴.小學生思想品德教育三途徑[J].甘肅教育,2011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