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姍姍
【摘 要】目的:討靜脈輸液拔針按壓方法與皮下瘀血的相關性。方法:選擇380例門診輸液患者進行自身對照研究,采用直接按壓法(實驗組)和交換按壓法(對照組)進行比較,拔針按壓5min后觀察局部皮下瘀血情況。結果:實驗組99.5%(378/380)無皮下出血或瘀血,顯著高于對照組96.3%(366/380),p<0.01(x2=9.194)。結論:采用直接按壓法明顯降低皮下瘀血發(fā)生率。
【關鍵詞】靜脈輸液;拔針;按壓方法;皮下瘀血
【中圖分類號】R452;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4)05-2737-01
靜脈輸液治療與護理是臨床應用最多的一項重要的護理實踐活動,其拔針按壓是靜脈輸液過程中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1-8]。當一次次成功穿刺靜脈輸液拔針后,經(jīng)常見到穿刺局部發(fā)生皮膚皮下出血和瘀血現(xiàn)象,不僅影響以后的穿刺,而且引起局部疼痛,給患者造成一定的痛苦,還有損美感[1-5]。為減輕這一現(xiàn)象,作者對靜脈輸液拔針按壓方法進行了研究,收到了滿意的效果,現(xiàn)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3年1-6月在本院門診輸液室且連續(xù)靜脈輸液3天以上的患者380例,其中男225例,女155例,年齡14-79歲,年均45歲。全組患者能自理、合作,出凝血時間正常。其中患腦動脈硬化者23例,肺部感染169例,急性胃腸炎145例,盆腔炎29例,其他14例。
1.2 方法 選擇一次穿刺成功的靜脈輸液患者,采用自身前后對照法(即同一受試者采用前后兩種方法按壓),前為實驗組,后為對照組。實驗組采用直接按壓法:靜脈輸液完畢,拔針前將患者未穿刺側手掌的大魚際肌部位平、輕放在蓋有紗布的穿刺點上方,工作人員用一手指重疊放在患者的該手背上,揭輸液膠貼后,在快速平行拔針的同時,向下按壓穿刺部位。對照組采用交換按壓法(傳統(tǒng)按壓法):揭輸液膠貼后拔針時,先由工作人員手持針柄遠端平行拔出針頭,針頭拔出的瞬間,左手持棉簽縱形按壓穿刺點及上方相應部位,再交給患者自己按壓。兩種方法均按壓5min后(均不能揉擦)觀察患者局部皮下出血及瘀血情況。
2 結果
兩種按壓方法結果顯示,實驗組無皮下出血或瘀血378例(99.5%),對照組為366例(96.3%),前后兩次比較p<0.01(x2=9.194),結果見表1。兩組均無穿刺部位局部感染現(xiàn)象。
3 討論
3.1 靜脈輸液拔針后發(fā)生皮下出血或瘀血的原理 靜脈輸液拔針后發(fā)生皮下出血或瘀血是因為穿刺本身對血管壁完整性損傷血液溢至皮下所致[1-3]。
3.2 靜脈輸液拔針止血的機理 靜脈輸液拔針止血,一是生理止血機理,二是壓迫止血機理。生理止血:首先是小血管受傷后刺激局部縮血管及血管內膜損傷激活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漿中凝血系統(tǒng)形成止血栓,堵塞傷口,有效地制止出血[4,5]。壓迫止血:壓迫局部,暫時阻斷局部的血流。由于上述機制,采用交換按壓法,局部血流形成阻斷-恢復-阻斷-凝固過程。在恢復過程中,血液迅速經(jīng)損傷的血管壁溢出至皮下而發(fā)生皮下瘀血。而采用直接按壓法,局部血液形成阻斷-凝固過程,無血流恢復過程,從而有效地避免皮下瘀血。
3.3 健康宣教
3.3.1 拔針按壓時間和力度的宣教 正常人出血時間是1~3min,凝血時間2~8min(玻片法),因此,按壓針眼的時間與發(fā)生針眼出血、皮下瘀血有密切的關系。拔針后按壓時間短易造成局部出血、瘀血,分析認為是血管穿刺處的血細胞凝聚塊尚未形成,在靜脈壓和骨骼肌收縮的擠壓作用下血液易從針眼處外溢,形成出血或皮下瘀血。有效延長按壓時間,有利于局部血細胞凝聚塊形成,從而減少了皮下瘀血的發(fā)生[6]。有關靜脈拔針按壓血管時間的臨床研究顯示:至少3min才能有效地防止出血。不同的按壓時間其皮下出血的比例也不同,1min為5.6%,2min~3min為2.7%。對于老年病人靜脈輸液拔針后按壓時間3min,有17.6%的病人發(fā)生皮下瘀血,按壓時間延長至5min時皮下瘀血發(fā)生率則降至4.3%以下。在臨床實際工作中老年人靜脈輸液拔針后按5min可以有效地減少穿刺部位皮下瘀血的發(fā)生??紤]到正常人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建議靜脈拔針按壓時間以5min為宜。按壓力度應均勻適中,力量過小起不到按壓止血的效果,力量過大又會導致病人疼痛[7]。
3.3.2 按壓方法與面積的宣教 通常靜脈輸液共有兩個“針眼”,一個是穿過皮膚的“針眼”,看得見;另一個是穿過血管壁的“針眼”,看不見。按壓部位的面積大小與針眼出血、皮下出血、皮下瘀血的發(fā)生率有直接關系。其原因是,皮膚表面針眼與血管壁針眼不在同一個點,兩者距離與進針角度和皮下脂肪厚度有關。如果按壓面積較小,只是按壓皮膚的針眼而不按壓血管上的針眼,則血液會從血管壁這個針眼流入皮下形成瘀血。即使按壓血管處針眼也不能消除皮下瘀血的癥狀,因而容易發(fā)生皮膚針眼出血和皮下瘀血。故此,按壓針眼的正確方法是加大按壓面積,使兩個針眼均被壓住,血液就不會滲出血管外。采用手掌的大魚際肌按壓穿刺局部,因其面積大,且力量均勻,不需要嚴格掌握穿刺點的位置,克服了用手指按壓時,指縫間隙無壓力的缺點。靜脈輸液拔針時按壓兩個針眼,能大大降低靜脈穿刺部位的皮下瘀血率。
3.3.3 其他事項的宣教:囑患者在靜脈輸液拔針后局部暫勿用力,如手背靜脈輸液或肘靜脈輸液時,應防止拔針后腕關節(jié)及手臂負重,囑輸液的手勿抓拿重物、緊握拳,防止再出血。拔針后告知患者勿對穿刺處進行邊壓邊揉,揉搓可使已閉合的針眼重新沖開,發(fā)生瘀血。此外,患者在靜脈輸液拔針后,24小時內禁熱敷,防止局部血管擴張,加重皮下出血,導致皮下瘀血[8]。
本組結果表明,靜脈輸液拔針后采用直接按壓法致皮下瘀血比交換按壓法更少(p<0.01),不僅減少了皮下瘀血產(chǎn)生的疼痛,而且也不影響手部的美觀,真正體現(xiàn)了“以病人為中心、以健康為目的”的服務宗旨。
參考文獻:
[1] 洪曉珍.靜脈穿刺針柄左側固定法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029-1030.
[2] 孫雪然.靜脈輸液拔針小技巧[J].護理學,2010,12:122.
[3] 孟維玲,周建芳.靜脈輸液病人拔針時間觀察與無創(chuàng)拔針方法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09,28:1706-1707.
[4] 陳風華,梁鏑敏.靜脈輸液拔針后不同按壓方法及時間的研究[J].中國護理雜志,2009,25:33.
[5] 陳卓.靜脈輸液拔針后不同按壓方法比較[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4(8):451.
[6] 覃俊.靜脈輸液拔針技巧介紹[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07,4(5):93.
[7] 韓翔,楊華華,王建英.靜脈輸液后不同拔針方法的效果觀察與分析[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7(2):38-39.
[8] 左麗宏,李春燕.靜脈輸液護理相關用具合理選擇與臨床應用[J].中國護理管理,2010,1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