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忠
摘要:家長是子女的啟蒙教師,家長自身的行為和教育方式,對子女價值觀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為了給國家培養(yǎng)出德智兼?zhèn)涞挠⒉牛仨殢幕A抓起,對家庭教育進行優(yōu)化改造,提高基層民眾的教育意識。本文,筆者著重分析對改良基層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良措施。
關鍵詞:策略;影響;家庭教育;家長
一、前言
孩子一出生,最初接觸的就是父母,因此,父母個人的道德素質(zhì)和言行舉止,就成了孩子學習和模仿的范本。但當前,由于許多家長沒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不重視采用適當?shù)姆绞綄号M行教育,導致青少年形成了扭曲的價值觀。因此,筆者認為十分有必要當前我國的家庭基礎教育進行改良。
二、對現(xiàn)代家庭教育進行優(yōu)化改良的作用和必要性
1.改良家教可以增加家庭教育對學生的正面效果
當前,由于我國家長缺乏正確的家庭教育意識,致使許多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無法養(yǎng)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最終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了方式,甚至做出違反道德和法律的行為。因此,筆者認為,應該對當前的家庭教育進行改良,讓父母正視自己在教育過程中做出的錯誤行徑,改變自己的教育理念,制定適宜的教育措施,引導青少年楊正確的價值觀。
2.改造家庭教育可以糾正家長對教育的錯誤認識
在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筆者發(fā)現(xiàn)許多家長在教育子女時,只是一味地說教,沒有從改變自身出發(fā),用自己的言行來引導青少年。而一些家長認為,自己做的一切都是為兒女著想,孩子是自己生的,講不聽可以體罰,不用顧慮子女的感受。這些教育行為,在實際生活中只能帶來負面效果[1]。對家教進行改良,可以轉(zhuǎn)變家長的錯誤意識,讓家長主動理解、尊重子女,設身處地地為兒女著想。
三、對現(xiàn)代家庭教育進行優(yōu)化改良的方法和策略
1.家長要從自身出發(fā)給子女樹立的榜樣
人們常說,兒女是父母的翻版,這句話指的不僅是父母子女之間的基因遺傳關系,更是指子女的思想和行為,與其父母有很大的相似性。在對基層家庭教育進行改造時,首先父母要改變自身的教育意識,不要將對子女的教育停留在口頭說教層面,而要從實際行動出發(fā),端正自身的言行和人格素質(zhì),從生活中地點點滴滴來影響青少年。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如果父母謊話連篇,其子女往往從小就十分習慣于撒謊;如果父母愛貪小便宜,其子女也很有可能喜歡占別人的便宜。同樣的,如果父母謙恭守禮、待人和善,那么培養(yǎng)出的兒女也很有可能具備父母的品質(zhì)。因此,父母在教育兒女時,應從教育自身出發(fā),改變自己言行上的陋習,給兒女樹立一個好榜樣。例如,父母在教育孩子要講禮貌時,首先自己要文明守禮,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垃圾,只要父母做好了自身應該做的事,自然就能將子女引導向正確的方向[2]。又如,父母在教育子女要誠實守信時,首先自己必須做到不吹噓、不撒謊,答應孩子的事一定要做到。
2.從生活實踐出發(fā)開展家庭教育工作
采用生活化、實踐性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子女進行教育,可以取得良好的家教效果。具體來說,這種教育方式是將家庭教育與生活實踐相結(jié)合,讓孩子在實踐中自行領悟家長傳遞的信息。例如,家長在教育子女要珍稀食物時,可以帶兒女到鄉(xiāng)下看哪些在田間辛苦耕耘的人,他們了解到,自己所吃的每一粒糧食,都是農(nóng)民付出了大量辛勞和汗水才換來的。又如,家長在教育子女要艱苦樸素,不能驕奢淫逸時,可以帶子女到鄉(xiāng)村看看哪些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窮苦村民是怎樣艱辛度日的。道德教育是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為了提高子女的道德修養(yǎng),家長和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fā),讓學生在生活實踐中自行體會和領悟。
3.家長要平等的對待兒女尊重他們的感受
孩子跟父母一樣是擁有獨立人格和人權(quán)的自然人,因此父母在對子女進行教育時,首先要樹立平等觀念,不能隨意侵犯子女的自尊、傷害子女的感情。當前,許多家長經(jīng)常以“為你好”的名義,來侵犯兒女的權(quán)益。比如,為了了解兒女是否早戀,偷看兒女的日記;在子女犯錯誤時,采用激烈的言語辱罵兒女,甚至體罰子女,這些教育方法往往適得其反,使子女產(chǎn)生逆反心理。在對青少年進行家庭教育時,首先家長應與子女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內(nèi)心想法,并使用溫和的語言來開導兒女,告訴他們正確的做法。當子女主動承認錯誤時,家長應鼓勵子女,并告訴他們改正的方法。
四、結(jié)束語
總之,家長在對子女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多與子女進行溝通交流,設身處地地為他們著想,從他們的角度來看問題,這樣才能采取正確的方式對兒女進行教育。在生活中,家長應平等地和兒女相處,從分尊重他們的意志。同時,父母要將培養(yǎng)子女的人格素質(zhì)和道德修養(yǎng)作為家庭教育的核心工作,并積極與教師配合,全面落實當代青少年的道德素質(zhì)教育。
參考文獻:
[1]嚴學仕,趙麗,程征.家庭教育缺失對大學生的影響及對策研究[J].新西部,2010,(06):67-68.
[2]李文東.社會規(guī)訓與選擇:近代中國女子教育的家庭性[J].蘭臺世界,2011,(19):31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