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元鐘
摘 要 經(jīng)歷多次省市公開課的磨煉,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典型任務的設計過程為課前精心設計典型任務,課堂中帶著學生走向典型任務,課后進行反思并對典型任務的實施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典型任務的設計策略:用系統(tǒng)論的觀點設計典型任務,重視任務中的情境設計,關注學生、關注學法設計。
關鍵詞 初中科學 課堂教學 典型任務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Typical Task Design Strategy in Middle School Science Classroom Teaching
GE Yuanzhong
(Zhejiang Hangzhou Kangqiao Middle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0015)
Abstract Open class after several provinces of training, junior high science classroom design process typical tasks before class designed for typical tasks, the classroom with students to typical tasks for implementation after school to reflect the typical tasks and analyze and typical tasks proposed design strategy: using system theory design typical tasks, attention tasks scenario design, attention to students and concerns learning method design.
Key words junior science; classroom teaching; typical task
《初中科學課程標準》中要求:必須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會一定的科學思維方法,以解決自身學習、生活、工作和社會決策中遇到的問題,為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支撐??墒钦n堂現(xiàn)狀和課程標準要求之間還是有不小的差異,為了縮小教師課堂現(xiàn)狀和課程標準要求的差異,可以嘗試在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典型任務,構建任務型課堂??茖W課堂的典型任務要包含學生必須掌握的核心知識點;典型任務中應該蘊含著學科學習的方法,努力讓學生學會學習;典型任務要設計一些問題情境,用以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達到優(yōu)化學生思維品質(zhì)的目的。如何來設計典型任務呢?
1 典型任務的設計要有系統(tǒng)性
系統(tǒng)論告訴我們:整體大于各個孤立部分的總和,總體功能不是各個要素功能簡單的相加,而是一種特定的功能。在研究課堂教學的同時應該從整體出發(fā),使課堂的各個要素形成完美的結(jié)構,相互協(xié)調(diào),相得益彰。通過研究,設計了基于典型任務的課堂系統(tǒng)圖(圖1):
圖1
從圖1中分析課堂教學的要素有:學生的知識結(jié)構、學習動機、學習方法;教師及教師掌握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課堂的互動中教師還要具有信息處理能力、激勵評價能力。根據(jù)系統(tǒng)論的觀點來分析課堂教學系統(tǒng)中的各要素:在這個系統(tǒng)中教師首先應該具有正確的、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教學理念,教學思想;教師對教學內(nèi)容應該有深刻理解,明確教學目標,明確課堂上學生要在哪方面發(fā)展;最后要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特點及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合適的教學程序和教學方法。
作者在2012年參加杭州拱墅綠蔭杯賽課節(jié),參賽的課題是八上《電路圖》,設計的情境是設計制作一個手電筒。這樣的情境能吸引學生。通過手電筒的制作分析,知道電路的基本組成,電路的三種狀態(tài),并能畫出一個手電簡單電路圖。課堂的第一個任務是利用桌上已給的器材,自己設計并連接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課堂上學生很好地完成了第一個任務,因為小學的時候?qū)W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電學基礎,日常生活中,學生也能接觸到電池、開關、導線、小燈泡等電器元件。所以學生課前認知結(jié)構水平將直接影響到他離教學目標的距離。
課堂的第二個任務是用多種方法熄滅正在發(fā)光的燈泡。這個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分析和歸納能力的作用。學生的方法很多:開關打開,接頭松脫,接觸不良,用電器壞了,導線斷了等等,課堂上生成許多出乎意料的答案。
學生和教師之間要有互動。由于在典型任務的課堂上會有許多生成的東西,大多是沒有預設的,這對教師在課堂上互動能力的要求更高。
2 設計的核心是“以學定教”
“以學定教”要求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個性特點設計和實施教學活動,并依據(jù)學生的學業(yè)水平調(diào)節(jié)自身的教學行為,從而達到有效學習的目的。即教師在設計典型任務時,要關注任務的可行性,從學生已經(jīng)知道的知識出發(fā),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出發(fā),讓典型任務符合學生的現(xiàn)狀。
作者在2012年5月應常山教師進修學校的邀請執(zhí)教八下《家庭用電》,核心知識是要了解家庭電路的組成,知道各種電器元件的安裝。設計的主要情境是:小明家要裝修房子,現(xiàn)正進行裝電路;要為小明家設計合理的、正確的家庭電路。這樣的情境能吸引學生,讓大多學生主動參與,積極動手。這堂課的題目就定為《為小明家裝修房子設計電路》。
依據(jù)日常生活中的裝修過程,設計了以下三個典型任務:(1)購買:裝修房子要先去買電器設備。核心是家庭電路的組成,測電筆的作用。(2)設計:了解家庭電路中的計量、保護、取電等裝置的作用,及安裝次序;設計出家庭電路的示意圖。(3)安裝:根據(jù)小明的家庭電路要求進行安裝,每個房間都安裝一盞電燈,一個開關,一個插座。每個小組了解知識元件的次序,組員動手安裝。
安排給學生的任務都從學生的經(jīng)驗出發(fā), 電能表、開關、燈,插座、斷路器都是日常生活中經(jīng)??吹降募彝ル娐吩@節(jié)課只是將日常的經(jīng)驗上升到理論,進行網(wǎng)絡化系統(tǒng)化講解,最后有親自動手的機會,體驗當電工的快樂。
3 情境要和原有認知結(jié)構關聯(lián)
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要從解決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或發(fā)掘出來的問題入手,也可以從學生生活中反映出來的問題著手,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問題的主體。
在2012年10參加浙派名師大講堂,設計了一堂七下光學復習課,課堂的整體情境設計就是和學生一起欣賞照片,從技術的角度來評價照片的優(yōu)劣,并分析失敗的原因。課題的名字就定為《拍一張好照片的秘訣》。
在《拍一張好照片的秘訣》這堂課里,依據(jù)學生的困惑,設立三個情境及三個典型任務:(1)欣賞二張集體照,分析集體照人物的站位問題,提問為什么照片上的物體會有的清晰,有的模糊;提問為什么照片上的人被要求站成弧形。設計實驗說明。(2)欣賞二張同一對象但明暗差異較大的照片,分析如何調(diào)整照相機上的光圈;同一發(fā)光點照射到凸透鏡上所有光線,經(jīng)過凸透鏡后是會聚在同一點上,用以解釋遮住凸透鏡的部分,只改變像的明暗。設計實驗說明。(3)現(xiàn)場拍一張清晰的老師的照片,看上下、左右有無顛倒,用“光路可逆,成像時不僅上下位置互換,左右也是互換的”來解釋。設計實驗說明。
學生以前欣賞過照片,也知道拍集體照被要求站成弧形,知道底片的上下是顛倒的,這就是學生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教師依據(jù)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來設計教學問題,可以更好地調(diào)動學生的感官參與學習,從而激發(fā)學習興趣,促進思維和認知的發(fā)展。
但是,學生沒有在科學課堂上用科學的眼光看過照片,不知道集體照被要求站成弧形的原因,不知道底片的左右也是顛倒的。因此,問題情境還要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客觀存在中制造一種“不協(xié)調(diào)”,使學生產(chǎn)生認知失調(diào),使學生在高漲的情緒推動下思考。
4 教學法設計要符合教學規(guī)律
教學方法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為實現(xiàn)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要求,在教學活動中所采取的行為方式的總稱。教學方法包括教師教的方法和學生學的方法兩大方面,是教授方法與學習方法的統(tǒng)一(如圖2所示)。典型任務中的教學法設計應該是“科學的”,應該遵循教學規(guī)律,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的。
圖2
2013年11月1日,參加省教育廳“百人千場”初中科學名師赴南潯的送教活動,執(zhí)教九上動能和勢能,課堂的整體情境設計是:一輛寶馬轎車在盤山公路上急馳,下坡時發(fā)現(xiàn)奧迪車,剎車不及發(fā)生追尾事故。課堂上帶領學生分析追尾造成傷害的原因,分析傷害程度與什么因素有關,解釋交通法規(guī)中大貨車、小汽車不能超載、超速的原因。課題取名為《關愛生命 安全出行》。設計了以下三個步驟:(1)在車禍發(fā)生后,交警要判斷是否超速,他是否可以通過汽車造成的損壞程度大小來判斷動能的大小。要求學生設計估測物體動能大小的裝置。(2)第二個任務是研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本環(huán)節(jié)將寶馬車比做實驗中的鋼球,將被撞的奧迪車比做實驗中的小車,們要研究的是動能與什么因素有關,因此可以將小球和寶馬車類比考慮。(3)寶馬車是下坡時撞上奧迪車,對汽車的傷害會不會更大呢?以此為背景來研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本課中使用的主要方法:探究方法中的轉(zhuǎn)換法:汽車動能的大小轉(zhuǎn)換成汽車所造成的損壞程度大小,這樣動能就可以直觀表現(xiàn)出來了。除了用小車被推開的距離來表示小球動能的大小以外,學生在課堂上還用橡皮泥、面粉等的凹陷程度來進行動能大小的轉(zhuǎn)換;
控制變量法:小球的動能與它的質(zhì)量和速度有關,如何逐個進行研究;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等。
小組合作學習:這堂課還強調(diào)合作學習,做實驗時有人設計有人動手有人記錄,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貴在得法就是依據(jù)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的特點、學生實際特點、教師的自身素質(zhì)、教學環(huán)境條件來選擇教法。學生在這節(jié)課中除了學習知識,更重要的是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新課程倡導“主動參與,樂于探究,交流與合作”的學習方式,為教師的學法指導指明了方向。通過完成典型任務,培養(yǎng)學生掌握學習知識的科學方法,把科學知識的傳授和自然科學一般研究方法的訓練很好結(jié)合起來。
公開課后,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關注梅瑞爾的首要教學原理,關注奧蘇貝爾的接受同化學習理論,結(jié)合他們的理論對典型任務的教學設計和實施進行理論思考和現(xiàn)實改進,并提出一些典型任務的設計策略與實施策略。有關策略的思考也許是老生常談,但在近一年的研究中,學生和教師都取得了不少的收獲和進步,希望這些思考能給諸位帶來一定的啟示。
參考文獻
[1] Robert J.Marzano ,Debra J.Pickering.有效課堂[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2003.
[2] 加里.D.鮑里奇.有效教學方法[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