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明禮
摘 要:隨著歷史新課程實施的推進,新理念、新方案在落實,在實施過程中能否真正有效直接關系著新課程目標的實現,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性,就是要積極的探尋更加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從不會到會,從不喜歡到有興趣。本文中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歷史教學有效性的認識。
關鍵詞: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4-045-01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不斷深入和落實,初中歷史教學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改變,當前我們歷史教師也在不斷探索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如何提高初中歷史課堂的有效性,就是要積極的探尋更加優(yōu)秀的教學方法,組織有效的教學活動,使學生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從不會到會,從不喜歡到有興趣。在這里,筆者將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談談對教學有效性的認識。
一、提高教師自身素質
胡總書記在全國優(yōu)秀教師代表座談會上指出:“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推動教育事業(yè)又快又好發(fā)展。培養(yǎng)高素質人才,教師是關鍵。沒有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就沒有高質量的教育。”當前素質教育不斷推進,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正在深化。這就要求我們積極探索,更新觀念、敢于創(chuàng)新、善于改革,在實踐中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展,總結先進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創(chuàng)造性地開發(fā)使用新的教學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當然這一切都要求我們要與時俱進、刻苦鉆研、奮發(fā)進取,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然而由于長期以來歷史學科不被重視,在某些地方,有一些歷史課的教學由其他課目的老師兼任,業(yè)務能力和理論水品差異很大。所以,豐富專業(yè)知識,改變知識結構,提高業(yè)務素質是當前歷史老師的緊迫任務。歷史老師不僅要深化自身的專業(yè)基礎知識,吸收最新的史學成果,使自己的教學實踐富有時代感、歷史感,而且要豐富自身的社會科學文化知識,將歷史教學與各學科結合起來,做到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啟迪學生的求知欲,激發(fā)學生熱愛科學、運用科學的熱情。以前我們說要讓學生有一杯水,老師得有一桶水?,F在恐怕這桶里只有水就不行了,還得有各種各樣的營養(yǎng)成分,要有各種觀點的貫通和理解。老師要把它們調劑在一起,最后還得想想怎么能讓學生更有效地去吸收這些營養(yǎng),能夠反思更多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上說,歷史老師應該努力成為一個雜學家。
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烏申斯基說過:“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愿望?!睔v史教學過程中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因素極為廣泛,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特征和認識規(guī)律,運用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悅耳、悅目、悅心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如見其人、如聞其聲、身臨其境的感受,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如講《抗日戰(zhàn)爭》時可播放有關抗戰(zhàn)的電影片段及人物照片資料,電影《狼牙山五壯士》、《臺兒莊戰(zhàn)役》、《地雷戰(zhàn)》等,使活生生的民族英雄形象再現在學生面前,與歷史脈搏一同跳動,在激昂的氣氛中使心靈深處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強烈感染。又如講《重慶談判》一課時,先播放電影《重慶談判》中有關國共兩黨重慶談判的歷史背景資料影片,進而引導學生思考:抗戰(zhàn)結束后國內的形勢如何?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到重慶談判的目的是什么?中共的對策是什么?學生紛紛展開討論,主動發(fā)言,氣氛活躍。這樣,把以前被動的學習變成了主動、愉快地參與,這就是興趣使然。
三、在課堂中感受歷史價值
歷史知識的過去性特點,使得很多學生感覺歷史“無用”,若教師再不充分發(fā)掘歷史學科知識的價值,把課上得枯燥乏味,就很難使學生產生主動學習的熱情。眾所周知,歷史知識是豐富多彩的,歷史又是與現實緊密聯系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要注重聯系現實生活,聯系社會實際,讓學生認識到學好歷史知識用處很大,就能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學習唐朝歷史時,可以讓學生深入思考“貞觀之治”和“開元之治”帶給我們的啟示,教師在學生暢所欲言的基礎上總結出:一個國家要強盛,必須重視人才建設和制度建設,注意減輕人民負擔,大力發(fā)展社會經濟,重視文化教育事業(yè)。今天,我們的改革開放事業(yè)要推向前進,也需要處理好這幾個方面的問題。這樣一分析,學生就感到學歷史很有用處,從而就對學好這門課程有了積極的認識,學習的興趣也就提高了。
四、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教師,不僅要教學生學會,更重要的是教學生會學。所以我們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教師要自覺地從“主演”變?yōu)椤皩а荨保儭肮噍敗睘椤耙龑А?,在課堂教學中起到“服務”“參與”“引導”“點撥提升”的作用。并給學生質疑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在質疑中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這樣便可以實現教師的“教”與學生的自主學習完全融入到一起。作為歷史教師,更要善于總結一些規(guī)律給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就能掌握相關的知識點,做到當堂達標。如在學習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這課時,很多學生在記憶秦國消滅東方六國的順序時出現了問題,所以我在上課的時候用諧音和趣味的方法教授學生這樣去記憶:“喊趙薇去演戲”即韓趙魏楚燕齊,通過這種方法能讓學生深刻有效地記住這個知識點。
總言而之,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在今后教學過程中,歷史教師要立足教材和新課程標準,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不斷探索,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不斷探索,不斷積累,從而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
參考文獻:
[1] 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實驗稿)[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 聶幼犁,歷史課程與教學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