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正喜
摘要:半成品加工教學法已經(jīng)成為信息技術教學中的主要教學方法,受到信息技術教師的普遍青睞,贏得贊譽一片,但是使用一些不成熟的半成品加工教學模式給信息技術教育帶來的一些負面作用基本上無人問津,筆者從浙江省的一道高考題并結合平時聽課經(jīng)歷,對應用半成品加工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旨在讓我們使用半成品加工教學法更趨完善。
關鍵詞:半成品加工信息技術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2117(2014)02-0135-02
半成品加工教學法顧名思義就是向學生提供一些待完善的作品,課堂的教學圍繞作品的完善來展開的教學方法,由于其高度的知識指向性在信息技術實踐教學中得到廣泛地應用。自山東青州一中的王愛勝老師提出半成品加工的概念以來,半成品加工教學法一呼百應,翻閱關于信息技術的優(yōu)秀案例,大部分都有半成品加工教學法的影子,查閱大量的半成品加工教學法的論文,其觀點都是一邊倒。的確,半成品加工教學法給信息技術實踐教學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它將課堂教學建立在待完善的半成品作品的基礎上,學生課堂訓練有明確的針對性,操作簡單,整個課堂具有系統(tǒng)性,因此能夠高效地實現(xiàn)課堂教學目標,受到信息技術教師的普遍青睞。但是我們在使用半成品加工教學法的時候真的是盡善盡美了嗎?
在一次縣級學生Flash基本功比賽中,要求學生根據(jù)給定的四季變幻的主題完成一個Flash作品,參賽的學生都是各個學?;竟ο鄬Ρ容^扎實的學生。結果很不理想,且不說高質量的作品基本沒有,而且很多學生根本就不能完成一個完整的作品。究其原因,聯(lián)想到自己的一些聽課經(jīng)歷,筆者發(fā)現(xiàn)這很大程度上是不成熟地使用半成品加工教學法惹的禍。半成品加工教學法,是建立在特定材料的基礎之上的,學生的學習難以跳出當前材料和問題的束縛,教師對課堂教學目標的把握也主要是看學生是否完成了任務,甚至將任務的完成等同于課堂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過度使用半成品加工教學法,會讓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受到約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一旦要求他們完成一個完整的作品,就不知所措。仔細分析,教師們使用半成品加工教學法存在著以下的誤區(qū)。
1騎牛覓牛,束縛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
求異思維是創(chuàng)造思維中的最重要的思維方法,但是半成品加工教學課堂中所使用的材料單一,學生難以跳出教師預設的框架而得到創(chuàng)造性的結果。
在一堂VB公開課中,一位教師使用了計算圓的面積作為半成品的教學方法,課前教師設計好了程序界面,要求設計程序,在第一個文本框輸入圓的半徑,單擊按鈕后在第二個文本框輸出圓的面積。教學中教師詳細地分析了計算圓的面積的算法和程序代碼,然后讓學生完成半成品任務。結果當堂課“非常高效”,所有學生全部完成計算圓的面積的VB程序。
課后我產生了幾個疑問:①輸入圓的半徑使用文本框控件,但是輸出圓的面積不一定要用文本框,其實在現(xiàn)實中使用標簽輸出更普遍。②如果將該任務簡單地變換一下,換成已知直角三角形的直角邊長求面積,學生能夠完成嗎?③這個半成品的材料是否必要,離開了教師所給的半成品學生還能夠全部完成這個簡單的計算圓的面積程序嗎?由于半成品材料的束縛,學生除了感性地體驗了程序設計的基本流程,將學生的思維局限于圓的面積計算,細節(jié)方面局限于文本框和按鈕的使用,而運算符、數(shù)據(jù)類型的轉換等能夠滲透的知識卻沒有得到落實,更談不上知識拓展和發(fā)散能力的培養(yǎng)了。
因此在教學中,是否使用半成品教學法也要“審時度勢”,不能一概“拿來主義”,否則適得其反。
2削足適履,僵化學生的知識遷移
現(xiàn)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不僅常用軟件繁多,而且軟件的更新讓人目不暇接。盡管高中信息技術課程中安排了很多軟件的學習,但是我們不可能教會學生使用每一個軟件,即使一個軟件,我們也不可能將它的每一個應用都講解到位。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也提出信息技術教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的信息素養(yǎng)。
浙江省自2008年9月開始信息技術列入高考范圍,每年考試結束,總有老師膽戰(zhàn)心驚,他們總是發(fā)現(xiàn)某些知識點平時訓練是沒有落實到位,聯(lián)想到平時的聽課經(jīng)歷,他們的擔心不無道理。例如Excel圖表這一內容,在高中階段要求能夠建立柱形圖、折線圖和餅圖三種類型的圖表,很多老師上課都采用半成品加工的模式,給出Excel數(shù)據(jù),然后讓學生按照要求建立圖表,完成半成品加工任務,某次高考出現(xiàn)了雷達圖的建立,教師和學生一片驚呼“超綱”。2013年3月一道Excel上機題目中考查了將一部分區(qū)域的單元格格式設置為和某單元格相同的格式,其目的是考查格式刷的應用,由于平時半成品加工教學中沒有涉及到,一些學生就不知所措。其實早在小學階段,Word里面他們就學習過格式刷的應用,完全等同的使用,很多學生卻沒有能實現(xiàn)知識的遷移,不得不引人深思。
半成品加工教學法,由于教師設置的任務都是依照某課的教學目標而定。學生學習的知識和技能都局限于完成當前學習任務,受任務的牽制,禁錮學生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因此學生難以完全掌握問題中包含的正確規(guī)律,無法用已具備的知識去解決問題。長此以往,會扼殺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3越俎代庖,扼殺學生的思考辨析能力
前不久的一次《Flash動畫制作第一課時》公開課中,一位教師采用半成品加工教學法的過程讓我觸目驚心。教學中,教師給出了將籃球架的背景和籃球放在Flash庫中的半成品,要求學生完成創(chuàng)建動畫補間動畫的任務,同時提供了一份操作指南,內容摘抄如下。
3.1在圖層1的第一幀插入關鍵幀
3.2將庫中籃球架的背景素材拖放在舞臺上
3.3新建一個圖層2
3.4在圖層2的第一幀將籃球素材拖放在舞臺的右上角
3.5在第24幀插入關鍵幀
3.6第24幀將籃球素材位置拖放到籃球框下方合適位置
3.7鼠標選中圖層2,選擇屬性面板中的動畫補間動畫
本實例他預設的是實現(xiàn)學生能夠掌握動畫補間動畫制作方法的目標,有了這樣一份操作指南,學生完成任務基本上沒有什么問題,但是對教學目標是否達成我甚感懷疑。這份操作指南如同一份說明書,將學生每一步該干什么都寫得清清楚楚,學生唯一掌握的就是怎樣看說明書,完全不用思考,依照步驟就能完成任務。而對于本節(jié)課要掌握的什么是補間動畫、如何創(chuàng)建補間動畫的目標還相去甚遠。教師錯誤地將半成品任務的完成等同于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為了實現(xiàn)“目標”,絞盡腦汁,越俎代庖,提供了一些不必要的“幫助”。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雖然能夠完成課堂中的半成品任務,但是缺乏思考辨析,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難以從操作中的完成過程中掌握到必要的知識技能。
總之,信息技術課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信息素養(yǎng),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是為教學目標而服務,而不能將教學目標綁架在教學方法上,雖然半成品加工教學方法是一種落實課堂教學目標的高效模式,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在課堂教學中,我們要重視學生發(fā)散思維能力、思考辨析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而這些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僅僅依靠半成品加工教學模式就可以完全實現(xiàn)的,這就要求我們教師教學保持靈活性,合理采用教學方法,順勢利導,積水成淵。
(浙江省象山縣第二中學,浙江象山315731)
參考文獻:
[1]崔海濤.初探“半成品加工”策略在高中動畫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電教,2011, (04).[2]張春宜.運用“半成品”與“零部件”策略構建室內設計教學支架[J].濰坊教育學院學報, 2011,(02).
[3]杭曉峰.半成品加工讓示范性教學重煥生機[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