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云風 婁鵬華 李海春
[摘要] 目的 觀察纈沙坦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治療作用。 方法 將確診為早期糖尿病腎病的62例患者隨機分為纈沙坦組、聯(lián)合治療組。聯(lián)合治療組應用纈沙坦和阿托伐他汀鈣治療;纈沙坦組用纈沙坦治療,均連續(xù)治療12周,比較兩組治療前后及兩組治療后尿微量白蛋白量、胱抑素、C-反應蛋白、血清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指標的變化。結(jié)果 將兩組治療前后及聯(lián)合治療組與纈沙坦組治療后分別比較顯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 纈沙坦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在治療糖尿病早期階段能減少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減輕炎癥反應,改善腎功能,兩藥合用起到了協(xié)同作用。
[關(guān)鍵詞] 糖尿病腎??;纈沙坦;阿托伐他汀鈣;尿微量白蛋白;超敏C反應蛋白;胱抑素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08-0062-03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發(fā)癥之一,也是成人慢性腎功能不全病因中最重要的單一因素;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腎病最早期臨床表現(xiàn),如不加干預,會逐漸進展至臨床蛋白尿期,病情進行性發(fā)展,最終發(fā)生腎功能衰竭,需要透析或腎移植,故對于早期糖尿病腎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我科從2011年9月~2012年11月采用纈沙坦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62例,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xiàn)總結(jié)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62例,均為本院糖尿病??崎T診或住院患者。糖尿病診斷符合WHO(1999)診斷標準,早期糖尿病腎病診斷符合[1]:尿白蛋白排泄量(30~300)mg/24 h,排除因其他慢性腎臟疾患、心力衰竭、糖尿病酮癥、中毒等所致的尿白蛋白;患者隨機分為聯(lián)合治療組31例(纈沙坦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鈣),纈沙坦組31例(單用纈沙坦),于治療前后分別連續(xù)留取24 h尿液,檢測尿白蛋白(應用放免法),晨起抽血檢查血脂、血糖、肝功能、肌酐、尿素、超敏C-反應蛋白、胱抑素等值;各組患者的年齡、病程、體重指數(shù)、血壓情況見表1,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兩組患者血糖控制穩(wěn)定(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2 h血糖11.0 mmol/L)1周后給予以下治療:①治療組給予纈沙坦膠囊(北京諾華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217),80 mg,口服,1次/日,阿托伐他汀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批號:75837005]10 mg,2片/晚,口服;②對照組給予纈沙坦,80 mg,口服,1次/日;兩組所有患者均治療12周。
1.3觀察指標
治療前、治療12周后均檢測兩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胱抑素、超敏C-反應蛋白、血脂、肝功能情況。
1.4統(tǒng)計學處理
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9.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本組治療前后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組間治療后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及兩組治療后尿白蛋白排泄量、胱抑素(Cys)情況
見表2。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及兩組治療后血脂及C反應蛋白情況
見表3。
2.3 副作用
治療過程中各組未出現(xiàn)肌痛癥狀,各組治療前后肝功能、血壓、血糖未見明顯變化;個別患者出現(xiàn)腹部不適、頭痛,癥狀輕微呈一過性,不影響治療。
3討論
糖尿病腎病引發(fā)的終末期腎衰竭比例逐漸上升,也因此受到了臨床廣泛關(guān)注。早期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是腎小球濾過率增加,表現(xiàn)為尿微量白蛋白增加,經(jīng)臨床實踐證明[2],如無有效的藥物治療,大多數(shù)微量蛋白尿患者最終將發(fā)展為糖尿病腎病,早期有效治療可逆轉(zhuǎn)病情,因此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是腎臟早期損傷的重要指標,是反映腎小球受損的敏感指標,可用于評估糖尿病腎病的嚴重程度[3]。血清胱抑素C(CysC)是一種低分子量、堿性非糖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劑,其血中濃度不受年齡、性別、肌肉量、營養(yǎng)狀態(tài)、炎癥狀態(tài)等的影響,是一種理想反映腎小球濾過率變化的同源性標志物,蘇永等[4]研究從不同角度證明在糖尿病患者中,CysC較其他傳統(tǒng)評價腎臟功能的檢測指標更靈敏、更可靠。徐梅華等[5]研究發(fā)現(xiàn)C-反應蛋白水平與2型糖尿病腎病密切相關(guān),隨著2型糖尿病病情進展,其水平呈逐漸上升趨勢,因此C反應蛋白濃度的高低可以作為臨床上判斷2型糖尿病腎病病情嚴重程度的參考指標。本研究選用尿微量白蛋白、胱抑素、超敏C反應蛋白以觀察藥物對早期糖尿病腎損害的療效。
ARB是繼ACEI以后對高血壓、動脈硬化、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和糖尿病腎病等具有良好作用的新一類作用于RAAS系統(tǒng)的重要藥物。與ACEI類相比,ARB對RAAS系統(tǒng)的阻斷更充分、直接、更具有選擇性,且耐受性良好,纈沙坦是一種口服有活性的強力特異性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拮抗劑,其作用機制通過擴張出球小動脈,降低腎小球濾過率而達到保護腎功能、降低蛋白尿作用。近年來研究表明[6],纈沙坦能抑制免疫復合物在腎小球基底膜的沉降并抑制巨噬細胞的浸潤和修復損傷的腎小球基底膜,改善腎小球濾過膜通透性,有效減少蛋白尿。
糖尿病腎病若同時合并高脂血癥可使腎功能損害程度加劇[7],糖尿病合并血脂異常的首要治療目標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他汀類降脂藥顯著降低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可減少冠心病及卒中的危險,為糖尿病合并血脂異常的首選降脂藥。阿托伐他汀鈣是HMG-CoA還原酶的一選擇性、競爭性抑制劑,通過抑制肝臟內(nèi)HMG-CoA還原酶及膽固醇的生物合成從而降低血漿中膽固醇和血清脂蛋白濃度,并通過增加細胞表面的肝臟LDL受體以增強LDL的攝取和代謝。藥效明確,能有效糾正脂質(zhì)代謝紊亂,阻斷高脂對腎小球的損害,降低糖尿病患者的UAER[8]。除降脂帶來的腎臟保護作用以外,他汀類藥物尚有非降脂依賴的腎臟保護作用,細胞因子在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的作用逐漸明確,研究顯示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TGF-β1)參與了糖尿病腎病的發(fā)生發(fā)展,而且是核心因子[9],阿托伐他汀鈣能直接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和腎皮質(zhì)TGF-β1的表達,減少纖維連接蛋白、層粘蛋白的生成,抑制腎組織細胞的增殖、肥大,延緩腎小球硬化的過程,發(fā)揮腎臟保護作用。還有抗炎、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可減輕炎性反應,預防血栓形成、抑制單核細胞活化和轉(zhuǎn)化[10,11]。本研究觀察聯(lián)合應用纈沙坦和阿托伐他汀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療效,發(fā)現(xiàn)在治療12周后,兩組患者尿微量白尿白、胱抑素、超敏C反應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等均有下降,聯(lián)合治療組下降更為明顯,進一步表明纈沙坦聯(lián)合阿托伐他汀可以更好地減輕早期糖尿病腎病腎損害,具有更強的腎臟保護作用,可以從多方面延遲糖尿病腎病的進展。本觀察樣本量較少,結(jié)果的確切有效性仍需大樣本試驗證實。endprint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謝毅,等. 內(nèi)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794-799.
[2] 姜軼. 黃芪聯(lián)合替米沙坦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 西部醫(yī)學,2010,22(7):1248-1250.
[3] Maharjan BR,Bhandary S,Risal P,et al. Microalbuminuria and macroalbuminuria in type 2 diabetes[J]. J Nepal Health Res Counc, 2010,8:110-115.
[4] 蘇永,婁麗芳,王麗敏,等. 糖尿病腎病與血清胱抑素C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20):3455-3456.
[5] 徐梅華,蔡克銀. 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IL-6、TNF-a、hs-CRP檢測的臨床意義[J]. 河北醫(yī)藥,2012,34(22):3401-3402.
[6] BrownL,WallD,Marchcant,et al. Tissu-Specific. Characterization of rat transferming grouch Factor-B type II receptor[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3,191:790-793.
[7] Abdin AA,Hassanien MA,Ibrahim EA,et al. Modulating 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nephropathy[J]. J Diabetes Complication, 2010,24(5):325-333.
[8] 崔家剛. 阿托伐他汀非降脂作用研究進展[J]. 哈爾濱醫(yī)藥,2012,32(5):393-394.
[9] 劉志紅,黎磊石. 糖尿病發(fā)病機理[J]. 中華腎病雜志,1999, 15(2):120-123.
[10] 劉佳美,劉麗秋. 血清胱抑素C與糖尿病腎病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1):107-109.
[11] 董梅,孟祥紅,佟愛華,等. 血清胱抑素C在評價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中的價值[J]. 中國實驗診斷學雜志,2006,10(6):642.
(收稿日期:2013-12-10)endprint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謝毅,等. 內(nèi)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794-799.
[2] 姜軼. 黃芪聯(lián)合替米沙坦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 西部醫(yī)學,2010,22(7):1248-1250.
[3] Maharjan BR,Bhandary S,Risal P,et al. Microalbuminuria and macroalbuminuria in type 2 diabetes[J]. J Nepal Health Res Counc, 2010,8:110-115.
[4] 蘇永,婁麗芳,王麗敏,等. 糖尿病腎病與血清胱抑素C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20):3455-3456.
[5] 徐梅華,蔡克銀. 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IL-6、TNF-a、hs-CRP檢測的臨床意義[J]. 河北醫(yī)藥,2012,34(22):3401-3402.
[6] BrownL,WallD,Marchcant,et al. Tissu-Specific. Characterization of rat transferming grouch Factor-B type II receptor[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3,191:790-793.
[7] Abdin AA,Hassanien MA,Ibrahim EA,et al. Modulating 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nephropathy[J]. J Diabetes Complication, 2010,24(5):325-333.
[8] 崔家剛. 阿托伐他汀非降脂作用研究進展[J]. 哈爾濱醫(yī)藥,2012,32(5):393-394.
[9] 劉志紅,黎磊石. 糖尿病發(fā)病機理[J]. 中華腎病雜志,1999, 15(2):120-123.
[10] 劉佳美,劉麗秋. 血清胱抑素C與糖尿病腎病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1):107-109.
[11] 董梅,孟祥紅,佟愛華,等. 血清胱抑素C在評價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中的價值[J]. 中國實驗診斷學雜志,2006,10(6):642.
(收稿日期:2013-12-10)endprint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陸再英,謝毅,等. 內(nèi)科學[M]. 第6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794-799.
[2] 姜軼. 黃芪聯(lián)合替米沙坦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的臨床觀察[J]. 西部醫(yī)學,2010,22(7):1248-1250.
[3] Maharjan BR,Bhandary S,Risal P,et al. Microalbuminuria and macroalbuminuria in type 2 diabetes[J]. J Nepal Health Res Counc, 2010,8:110-115.
[4] 蘇永,婁麗芳,王麗敏,等. 糖尿病腎病與血清胱抑素C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實用醫(yī)學雜志,2012,28(20):3455-3456.
[5] 徐梅華,蔡克銀. 2型糖尿病腎病患者血IL-6、TNF-a、hs-CRP檢測的臨床意義[J]. 河北醫(yī)藥,2012,34(22):3401-3402.
[6] BrownL,WallD,Marchcant,et al. Tissu-Specific. Characterization of rat transferming grouch Factor-B type II receptor[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1993,191:790-793.
[7] Abdin AA,Hassanien MA,Ibrahim EA,et al. Modulating effect of atorvastatin o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nephropathy[J]. J Diabetes Complication, 2010,24(5):325-333.
[8] 崔家剛. 阿托伐他汀非降脂作用研究進展[J]. 哈爾濱醫(yī)藥,2012,32(5):393-394.
[9] 劉志紅,黎磊石. 糖尿病發(fā)病機理[J]. 中華腎病雜志,1999, 15(2):120-123.
[10] 劉佳美,劉麗秋. 血清胱抑素C與糖尿病腎病的相關(guān)性研究[J]. 中國實驗診斷學,2011,15(1):107-109.
[11] 董梅,孟祥紅,佟愛華,等. 血清胱抑素C在評價糖尿病患者早期腎損傷中的價值[J]. 中國實驗診斷學雜志,2006,10(6):642.
(收稿日期:2013-12-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