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馬蘇菲(著),吳錦華(譯),2
(1.萊頓大學,荷蘭 萊頓2311;2.浙江師范大學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海外傳播研究所,浙江金華321004)
大約10年前,我向一個荷蘭出版社提議翻譯莫言的《檀香刑》。那時這個出版社已經(jīng)出版了四本莫言的作品,但都依賴于英譯本,根據(jù)英文翻譯為荷蘭文。我提議最好能夠按照中文的原本,直接翻譯為荷蘭文。因為翻譯不是簡單地在不同語言間找對應(yīng)詞。一位譯者得好好地考慮每個所要選的詞,如果你基于中介語言(如英文)進行翻譯,那么你實際是在對第一譯者(如英譯者)的語言決定進行翻譯。而且,翻譯一本書需要對兩門語言、兩國文學傳統(tǒng)以及作品的寫作背景有通透的理解。當需要依賴于英譯本(或其他非中文譯本)進行翻譯,一個譯者大概完全不懂中國的歷史、文化、社會或文學,或只是略知一二。
這個出版社最后還是放棄了翻譯莫言作品的計劃,個中原因大概與銷量不高有關(guān)。2010年我試著聯(lián)系另外一個出版社。據(jù)我所知,這個出版社關(guān)注莫言已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那時《蛙》的中文版剛出版不久,我就已經(jīng)開始著手翻譯它。就在我將譯稿交給出版社后的第10天,莫言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蛙》實際上是我翻譯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我以前曾翻譯過一些短篇小說,目前正在與另兩位同行一起翻譯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我的精力更多集中在詩歌的翻譯上,這是我大學時的主要興趣所在。我自1995年始便開始翻譯20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的現(xiàn)代詩歌。而后轉(zhuǎn)向1950年后的臺灣詩歌,并以此為研究對象完成了我的博士論文。之后我絞盡腦汁開始翻譯中國古典山水詩,已在去年出版了翻譯作品集《山水》。翻譯現(xiàn)代長篇小說對我來說是從未嘗試過的新事物。
由于不同語言間的差異,所有的翻譯從一開始就意味著一種改頭換面;詞與詞之間的一一對應(yīng)和轉(zhuǎn)換是不存在的。不管是游走于哪種語言,譯者總是在兩個世界間搭建橋梁,拉近時空的距離,試著用譯入語中的諺語、概念、詞語和文學規(guī)范來傳達譯出語中的諺語、概念、詞語和文學規(guī)范。除了凸顯特色性,譯者需強調(diào)普遍性和一般性,傳遞足夠的熟悉度,否則讀者會因太陌生而感到不適,不愿意繼續(xù)閱讀,去琢磨文意。譯者跟讀者的關(guān)系很微妙,過度的陌生化會把讀者嚇跑,然而譯者又必須用陌生化的效果激起讀者的探索欲望,這會給他們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邏輯上說,若兩種文化因時間或空間或時空的差距而像兩片隔離的島嶼,那么它們離得越遠,翻譯這兩種文化的難度越大。
當我翻譯小說時,我發(fā)現(xiàn),不見得像很多人想的那樣,翻譯小說比翻譯詩歌來得容易。這完全取決于你翻譯怎樣的文本。這段散文化文字里,作者是不是玩了些語言游戲?這詩歌是不是寫得相當直白?譯者總是想把文本的所有特點琢磨透徹,這些特點是從聲音、節(jié)奏、風格、氛圍、情緒等無形的因素中浮現(xiàn)出來。這些無形的因素,在不同的語言里是有所區(qū)別的。一個譯者是對文本琢磨得最為通透的其中一人,他/她首先需要抓住本質(zhì)的元素,隨后將之轉(zhuǎn)移到新的語言中。從這個意義來說,翻譯一篇好的小說和翻譯一首好的詩歌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唯一的區(qū)別在于,當翻譯莫言的篇幅浩繁的長篇小說(如《蛙》)時,譯者需要對幾百頁的文字有宏觀把握,而詩歌的力量則來自于它的簡約和緊湊。我認為,翻譯有著固定格式的詩歌(如古代詩)時最有難度。因為要在翻譯里呈現(xiàn)有固定格式的文本時,譯者會覺得受到很大的限制——相對其他文類來說,翻譯古典詩留給譯者的可發(fā)揮空間比較小。另外,文言文詩歌中語言非常緊湊,而荷蘭文則相對散文化些。產(chǎn)生于幾世紀前的中國古代文學,留給當代荷蘭讀者的不僅僅是地理上的差距感,還有時間上的遙遠感。
我總是能夠順利地翻譯我自主選擇的、個人很喜歡的文本。我喜歡那些敢于實驗創(chuàng)新、能夠讓讀者耳目一新的作者,那些既有幽默感又善用夸張修辭手法,而且能帶來強烈視覺效果的作者,如小說家莫言,詩人夏宇和商禽等。
當古典詩歌以繪畫般的靜止畫面感染讀者時,現(xiàn)代詩歌以電影般的充滿動感的畫面觸動讀者。夏宇的語言突出顯示了現(xiàn)代詩的特點。夏宇的詩《給時間以時間》[1]5-6里有這么一個場景:有人受了槍傷,鮮血像牙膏一樣往外涌。這讓我既震驚又饒有興趣,因為她竟把槍擊這樣大的事情和早上刷牙這樣的平常事做類比。這樣的場景在腦海里活靈活現(xiàn)。她將有強烈反差效果的意象并置而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畫面,這更凸顯了她散文化的語言特點。從句法的角度看,詩中的大部分句子合乎規(guī)則,但情況因作者的分行帶來的模糊性而變得復雜。例如《寫給別人》[2]90-91這首詩,她的句子鎖鏈般一環(huán)緊扣另一環(huán),很難去判斷哪是前一句的結(jié)束,哪是后一句的開始,因此,后一行經(jīng)常給前一行帶來不同的色彩,往往會改變前一行所說的意思。將這樣的語言游戲“移花接木”,用新的語言進行呈現(xiàn),這有時成為相當難的事情。但只要有足夠的耐心,我往往可以用荷蘭語設(shè)計出可以與原文相匹配的文字游戲。
商禽的散文詩,也是我的最愛之一,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例子來說明中文現(xiàn)代詩的散文化風格。商禽的詩歌很人性,也富有同情心,但絲毫沒有傷感的味道。因為他在詩中經(jīng)常驚人地將悲和喜雜糅在一起。他用較長且拗口的句子制造障礙,延長閱讀的過程。以《長頸鹿》[2]為例,幾個句子便描繪出一幅有想象力的畫面,給予讀者精神的盛宴。
除欣賞夏宇和商禽之外,我也欣賞莫言書中的幽默感和古怪感。在《檀香刑》開篇,有一個場景是,媚娘夢到她的父親被砍頭了。接著筆鋒一轉(zhuǎn),場面開始變得滑稽:被砍下的頭(連同腦后的辮子)落地時還活蹦亂跳,還會出于自衛(wèi)的考慮跟緊隨其后的野狗搏斗。這樣離奇的描寫,為整本書奠定了基調(diào)。翻譯這樣的作品時,總會有不少的樂趣,因為你為了確保讀者能明白書中的幽默,往往需要對某些出人意料的細節(jié)進行強調(diào)。
莫言的語言和夏宇、商禽的語言都很不同。兩位詩人試圖將中文推向極致,帶來模糊性,或是延長閱讀過程。而莫言首先是口頭傳統(tǒng)文化中的說書人——在他的所有小說里,技巧和結(jié)構(gòu)都非常多樣化。他的語言偏口語化,有疊詞、夸張和諷刺,并經(jīng)常將四字成語嵌入小說中,引述有名的古典文學文本。他的長處在于講述的方式,動用了全方位的感官,敘述時極其詳細且別具巴洛克風格。在莫言的寫作里,仿佛可以聞到、吃到、聽到、看到和感受到書中所寫的東西。然而必須指出的是,在對人物深層次心理的挖掘這方面,如福樓拜在《包法利夫人》中對人物內(nèi)心進行詳細刻畫的那樣,莫言是欠缺的。莫言任由讀者根據(jù)人物特性和故事情節(jié)去自行揣摩人物的內(nèi)心。
莫言的這些寫作特點,我希望在《蛙》的荷蘭文翻譯中有所體現(xiàn)。然而,為了確保荷蘭譯文的地道性,我依然需要對莫言的寫作風格進行一些調(diào)整。比如說荷蘭文比中文更少地使用疊詞。實際上,語法上說,中文已經(jīng)自然而然地包含了不少的疊詞,荷文則要求能避則避。出于這樣的考慮,我將疊詞的使用減少到一個荷蘭讀者能夠接受的程度,這樣同時還能保留原文的口語化、重復化的特點。
類似的考慮和選擇處處可見,譯者需要時時品味原文“獨具匠心”之處,并琢磨在譯文中如何再現(xiàn)原文中的效果。要想翻譯莫言原文中常見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四字成語以及類似的語言,譯者可以采用相應(yīng)的荷蘭等同物(也許有時也不僅僅限于荷蘭),或者提供字面上的翻譯,或者可以將原文的成語進行“易容手術(shù)”,讓人“忘記”它原本是個成語。需要考慮的一點是,荷蘭語比中文更少地使用成語。除了成語的翻譯這點外,譯者還需要注意“夸張”和“諷刺”特點的翻譯。夸張和諷刺是否成立,這視乎文化的定義。因此將中文中的夸張和諷刺翻譯成荷蘭文時,往往需要多花些筆墨進行適當?shù)膹娬{(diào)或解釋,否則荷蘭讀者很難感受到里面的幽默。
姓名的翻譯有時也會成為譯者需要考慮的問題之一?!锻堋吩诤艽蟪潭壬峡梢钥醋魇菙⑹稣唑蝌綄懡o日本作家朋友的信。蝌蚪是這樣開始講述他的姑姑的故事的:
先生,我們那地方,曾有一個古老的風氣,生下孩子,好以身體部位和人體器官命名。譬如陳鼻、趙眼、吳大腸、孫肩……這風氣因何而生,我沒有研究,大約是那種以為“賤名者長生”的心理使然,抑或是母親認為孩子是自己身上一塊肉的心理演變。這風氣如今已不流行,年輕的父母們,都不愿意以那樣古怪的名字來稱謂自己的孩子。我們那地方的孩子,如今也大都擁有了與香港臺灣、甚至與日本韓國的電視連續(xù)劇中人物一樣優(yōu)雅而別致的名字。那些曾以人體器官或身體部位命名的孩子,也大都改成雅名,當然也有沒改的,譬如陳耳,譬如陳眉。[3]
要想翻譯這段文字沒有很大的問題,但這段究竟要怎么翻譯,會對后面的翻譯產(chǎn)生至關(guān)重要的影響。因為敘述者特別為這些看似荒謬的名字做了解釋,那么我必須翻譯這些名字??墒牵@在中荷文學翻譯中是比較少見的。幾十年前,譯者們會偶爾去翻譯人名,畢竟名字是有含義的。但這往往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笑果”,有時還會激怒讀者(因為荷蘭人沒有這個名字風俗)。在《蛙》里,命名方式與身體部分相聯(lián)系這點讓人發(fā)笑,就像敘述者(筆名蝌蚪,學名萬足,乳名小跑)解釋的那樣。
敘述者的妻子,是文中為數(shù)不多的名字與身體無關(guān)的人。她的名字叫仁美,正義且美麗的意思。我在翻譯時只是寫下她名字的拼音,并沒有把意思翻譯為荷蘭文。但用這種方法來處理她的姓氏時并不奏效,還因此帶來了一個相當好笑的問題——因為她姓王,王字的拼音寫法和荷蘭語中的“臉頰”單詞的寫法一模一樣,這樣她的姓就和身體相關(guān)了!出于這樣的考慮,在荷蘭文譯本中,她的姓氏被去掉了……
《蛙》的主人公是個婦科醫(yī)生,在山東高密鄉(xiāng)工作。這位女主人公,在文中被稱為“姑姑”,是一個接受過職業(yè)教育的醫(yī)生。她的主要工作原是幫助孕婦接生,而后她必須面對新實施的獨生子女政策。作為一個忠誠的中共黨員,姑姑忠實地執(zhí)行黨的政策,并想盡辦法將之落到實處。她越來越頻繁地要對已經(jīng)有一個孩子的男人實施節(jié)育手術(shù),對懷了第二胎的婦女實施墮胎手術(shù)。在從醫(yī)早期,姑姑曾被作為英雄,因為她拯救了好幾個在傳統(tǒng)接生婆和傳統(tǒng)接生方法下瀕臨死亡邊緣的母親和嬰兒。但是,(因為執(zhí)行獨生子女政策的緣故,)她最終被視為村里的惡魔。雖然幾經(jīng)磨難,姑姑還是給大家留下了不屈不撓的、有正義感的印象。她是一個復雜的人物:一個沒有自己孩子的女人,一個掌握著許多嬰兒命運的人,一個在晚年有著巨大罪惡感的人。
莫言的許多作品都以20世紀的中國為背景,展現(xiàn)這個世紀的風云變幻。他幾乎所有的作品都體現(xiàn)了自己對社會民生的關(guān)注,但這并不意味著莫言是位熱心政治的作家。他顯然不是一個政治活動家,《蛙》也不是一部政治性的作品。通過描繪婦科醫(yī)生人生的跌宕起伏,通過講述她的親人和村民的故事,可以讓我們了解中國近代歷史,了解大饑荒中饑餓的孩童吃木炭的悲戚,了解“文化大革命”時期紅衛(wèi)兵的殘忍。但國家歷史始終作為一個背景,真正產(chǎn)生意義的,是這些作品如何描繪人物及他們的行為。他們不是扁平的紙板小人,而是好壞并存、面對人生兩難抉擇的人。
對一些主要人物來說,一件事或一個行為原來是會決定他們的余生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莫言試圖通過小說《蛙》,去探討“每個人都需為他自己的生活及行為負責”這樣的話題。這和薩特如出一轍。書中的敘述者,以蝌蚪為筆名,在開篇就表達了他對薩特戲劇如《蒼蠅》和《臟手》的欣賞之情,并流露出了想仿效著給姑姑寫個戲劇的欲望。給姑姑寫的戲劇,成了書中的結(jié)尾部分。
莫言的小說主要是提出問題,但并沒有給出答案。姑姑當時能拒絕執(zhí)行當局下達的任務(wù)嗎?當妻子遭到強制墮胎時,為什么蝌蚪不去反抗?為什么他會認為事業(yè)比孩兒更重要?為什么他的妻子要冒著生命危險違法懷孕?總的來說,小說《蛙》以負罪感和責任感為主題。這兩個主題足以超越中國的語境。
這就是一年半來翻譯《蛙》時我的一些隨想。這本書仿佛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它出版后,我每天都看報紙,希望能得到一些肯定的評價。而外界的反應(yīng)冷熱兼有:佛蘭芒語區(qū)(比利時北部)的大部分報紙反響很是熱烈,而荷蘭的報紙則較為中立,沒有特別追捧,也沒有強烈批評。至于讀者,大部分似乎都挺欣賞這本小說,銷量相當不錯。上述莫言小說的特點,加上莫言的諾貝爾獎榮譽,定會吸引荷蘭公眾接著去閱讀更多莫言的作品。即使不是莫言的每一部作品都由我來翻譯,至少我已開始著手莫言的另一部巨著《檀香刑》的翻譯工作,預計兩年內(nèi)即可與讀者見面。
[1]夏 宇.夏宇詩集:Salsa[M].中國臺北:唐山出版社,1999.
[2]商 禽.夢或者黎明及其他[M].中國臺北:書林出版社,1988:33.
[3]莫 言.蛙[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