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志慧
摘 要:自主型人才是當今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如何培養(yǎng)自主型的人才是廣大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的問題。本文認為,把知識之門的鑰匙交給學生,在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培養(yǎng)學生課堂下自主探究能力是實現(xiàn)自主型人才培養(yǎng)的關鍵。
關鍵詞: 自主型,人才培養(yǎng);英語教學
為適應改革開放需要,學校應培養(yǎng)出有自主學習性的學生。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學科,需要在日常經(jīng)常使用,更應該得到學生的重視和進行自主性學習,也就是說英語學習應建立在學生自主學習上。在傳統(tǒng)教育之下,許多學生只是擅長跟著老師走,若將其放到獨立學習的環(huán)境,往往會陷入一片迷茫。為此,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把知識之門鑰匙交給學生,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從而達到自主型人才培養(yǎng)的目的。
一、課堂上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課堂作為教學的主要戰(zhàn)地,想要培養(yǎng)出自主學習型的學生,課堂是必需的突破口。筆者把課堂上的一些戰(zhàn)術主要分成以下兩方面。
1.情景教學對學生自主學習起重要作用
一般地,教師上英語課都是把課本上的課文讀一遍,然后講單詞和短語、講搭配和詞組、再講句式和行文,這樣一堂課便結束了。這樣的課堂在一些人看來,有利于完成教學任務。認為這在考試中是高效得分的,然而,其枯燥無味性會影響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
筆者認為在課文教育中,可以采用情景教學的方法。所謂情景教學,即創(chuàng)造一種與課文相應的情景來達到教學的目的。比如在《最新商業(yè)英語口語教程》中有一課“can I help you ?”是講購物的。教師不妨讓學生分批扮演賣家和買家,讓他們模仿一下買賣場景。學生在扮演時必然要用到一些課文中要求掌握的單詞、詞組、句型,這樣他們就不知不覺地掌握了知識。英語教材中有一課“the road to destruction ”是講汽車的危害的,教師可以讓學生發(fā)表一下自己對車的英文見解,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也可以習得英語知識。當然,教師最后要小結一下,總結課堂收獲,畫上點睛之筆。情景教學相對教師直接講解知識而言,無疑突出了學生在獲取知識路上的自主性和趣味性,筆者相信這樣獲得的知識在腦海中刻停留更長,也更利于學生在日常中使用。
2.通過自主講題來突出練習中學生的自主地位
練習在英語學習中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練習中犯錯誤也是不可避免的。一般地,教師通常需要帶學生先練習過一遍。筆者認為,練習是學生做的,重點難點學生自知。不妨放手讓學生作為主體,讓他們自己提出問題所在,自己剖析思路,再互相討論。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如果確實還有不懂的,教師再來解答。比如閱讀理解中,把文章主旨弄混是比較難糾正的。畢竟由于年齡、經(jīng)驗不同,教師的解答有時難以讓學生信服。而學生間存在諸多共同性,教師可以讓做對的學生來進行講解,這樣無疑有利于學生理解得更深。
二、培養(yǎng)學生課堂下自主探究能力
課堂只有短短的幾十分鐘,英語作為語言學科,短時間的學習顯然不夠。這就需要培養(yǎng)學生課堂下自主探究能力了。語言學習關鍵是要多練、多用。教師不妨向?qū)W生推薦一些英文名著,提高學生的英語素養(yǎng)。比如說柯南道爾的《福爾摩斯》,典型的英文思維。其中曲折的案情、巧妙的推理都會深深地吸引學生讀下去。那么書中地道的英文表達也會或多或少地輸入到學生的腦海中,那么,學生英文的語感、理解力也會大大提升。同時,幾個小伙伴一起看,也會一起討論,對口語等方面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一些詩集如《艾米麗·迪金森詩選》中有句“l(fā)ove require, cautious”這句話中“cautious”不僅是謹慎的意思,也是她丈夫的名字。這樣巧妙的雙關,定讓學生嘆為觀止,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對英文的學習興趣。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把這些當做一項作業(yè)布置下去,到時候?qū)W生可以課堂上發(fā)表自己的講解,一起賞析英語文學,這樣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職教方略·自主型人才培養(yǎng)方法探析
三、教師在學生學習中的角色
在看了上述觀點后,也許有人覺得既然已創(chuàng)造出學生自主學習的模式,那還要教師干什么?其實,教師還是很重要的。只不過,教師是從掌舵者的地位變成了一位導游,讓位學生去掌舵。教師的作用就是引導學生獲取知識,在學生遇到盲區(qū)時要出手相助,把漏洞補上。比如他們在情景教學中肯定不能把所有知識點都獲得,這時就需要教師的點睛之筆了。同時,學生在許多方面考慮問題不夠全面的,只能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和分析問題。因此,他們在學術方面還是需要教師的指導,幫助學生學會學習,讓學生得到知識之門的鑰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當學生學習的主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fā)揮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因此,教師應把鑰匙交給學生,讓他們學會自己獲取知識,學會自己分析解決問題,學會自己探索英語文學。這樣,他們才能在英語這片廣闊天地之間占有優(yōu)勢,他們才能成為自主學習型人才,他們才能在更開放、更多競爭的社會中更有立足之本。
參考文獻:
[1]王俊菊.師生關系情境中的教師學習—基于敘事日志的個案研究[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8(4).
[2]教育部.關于深化教學改革培養(yǎng)適應二十一世紀需要的高質(zhì)量人才的意見[Z].1998(2).
[3]丁周德泗,褚金麗.最新商業(yè)英語口語教程[M].北京: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2003.
[4]周建新 譯.艾米莉·狄金森詩選[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2011.
[5](英)柯南·道爾.福爾摩斯探案全集[M].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2010.
責任編輯 何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