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士杰
(大連外國語大學 日本語學院,遼寧 大連 116044)
探究《論語》的源流,是治《論語》文獻研究的一個大難題。歷來學者多認為今本《論語》源自一個祖本,故多用功于推定最終結集時間和編纂者(楊伯峻,1980;羅安憲,2008)。也有學者對《論語》源頭的唯一性提出質疑,如郭沂(1990)撰文認為《論語》的原始形態(tài)不是一本書,而是許多種不同的筆記本子,或者說是許多種不同的書。還有學者心存疑慮,如朱維錚(1986)就比較審慎地認為應兩存其說。
《論語》是否經(jīng)過原始結集?《論語》到底是發(fā)自一源,亦或是源出多端?孰是孰非,莫衷一是。若是源出多端,那又是哪般情況?這些疑問懸而未決,卻又無法回避。實際上,疑問的焦點就在于《論語》的原初形態(tài)。因此,我們只有探尋并弄清《論語》的原初形態(tài)到底是何種模樣,才能掌握破解這些疑問的密鑰。
就《論語》原初形態(tài)的考察而言,日本學者武內義雄的研究頗具代表性。武內在其所著《論語之研究》①一書中,進行了精密的“原典批判”,考校各篇,詳辨其間的內在邏輯關系,試圖探察《論語》的源流。武內的研究立論大膽,考證翔實,受到中日學界的關注與肯定。日本學者和辻哲郎(1988:146)在《孔子》一書中明言自己以《論語》本文批評為手段進行孔子傳記研究是受了武內研究的啟發(fā),并且稱其《論語之研究》“于《論語》研究劃一時期,而將來之研究必啟發(fā)于此?!苯鸸戎危?999:6)稱贊《論語之研究》與津田左右吉《論語與孔子的思想》“二書實是現(xiàn)代《論語》研究的翹楚”。我國學者嚴紹璗(1991:415)評價武內的“原典批判”是“極為精密的,可以說是創(chuàng)造了此種學問的典型”。
武內的《論語》研究并非突兀生成,而是對我國清代學者崔述、日本江戶時代大儒伊藤仁齋以及近代史學家市村瓚次郎等人研究的繼承與發(fā)展。當然,武內的研究中也不乏武斷之處。對其研究的源自、特征、水平及是非得失進行客觀而科學的考察,于認識日本學者的《論語》研究狀況大有裨益,或許也可以為國內學界獻一外部參考,或許有助于我們廓清《論語》的原初形態(tài),追蹤早期儒家思想的軌跡。此外,其研究思路、方法及成就也應該引起重視。
鑒于此,本文擬對武內義雄《論語》研究的源自、特征及其是非得失做一學術觀照和科學的分析、客觀的評騭,并借助其研究成果對我國《論語》源流研究中的幾個疑點做一推測。
武內義雄,中國哲學研究家,致力于建立科學性的思想史學,以實證主義研究思想和方法,積多年沉思鉆研完成《論語之研究》。關于《論語》的結構,武內義雄對伊藤仁齋(1909)的上下二論說甚為推重,同時也提出疑問。武內認為,上論、下論未必各成完整的一體,似有仔細分析的必要,應該詳加考究。《論語之研究》一書是其沉思十年的結晶,其中有對《論語》源流的深入剖析和細密考論。
武內(1978:74)對“至武帝發(fā)取孔子壁中古文得二十一篇齊魯二河間九篇三十篇”(《論衡·正說篇》)一段文字十分在意,并加以??焙涂加喓笳J為:“齊魯二河間九篇三十篇”是“齊魯二篇、河間七篇三十篇”之誤,原文中“二”字下脫一“篇”字,“九”字為“七”字之訛誤,如此,古論二十一篇、齊魯二篇、河間七篇(即原文“河間九篇”之更正)合計正合三十篇之數(shù)。武內(1978)相信在古論被發(fā)現(xiàn)以前確曾存在齊魯二篇本及河間七篇本,并以此為切入點,仔細追索《論語》源流的細微證據(jù)。鑒于考察的必要,此處將武內的考證過程及結論概要如下:
第一,“學而”、“鄉(xiāng)黨”二篇為齊魯二篇本。據(jù)王充的《論衡》所言,武內義雄相信有齊魯二篇本的存在。武內(1978:77)又據(jù)皇侃《義疏》所謂“古論分堯曰下章子張問更為一篇,合二十一篇,篇次以鄉(xiāng)黨為第二篇,雍也為第三篇,篇內倒錯,不可具說”,武內將“學而”、“鄉(xiāng)黨”二篇綜觀通覽,從內容和字詞兩個角度加以分析。從內容來看,這兩篇里仿佛有著非常明確的編修意識,似乎可以構成一部完整的孔子言行錄。從字詞來看,此二篇往往間雜齊地方言,可以證明此二篇曾經(jīng)齊人之手。
武內義雄還對此二篇的成書時期做了分析。“學而”篇中未必全是孔子語言的如實記錄,往往有將不同時期的語言合成一章的痕跡。如“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于父之道,可謂孝矣”一章中前二句和后二句分別見于鄭本“衛(wèi)靈公”和“里仁”篇,等等。“鄉(xiāng)黨”篇中對孔子的稱謂或為“孔子”,或為“君子”?!翱鬃印睉窃賯?、三傳弟子的稱呼,“君子”則見于《孟子》、《禮記》“檀弓”、“禮運”、《論語》“微子”篇末章等較晚的文獻。由此可知,“學而”、“鄉(xiāng)黨”二篇或可認為是齊魯二篇本,且是孟子游齊之后齊魯兩學派折中而成。
第二,自“為政”至“泰伯”為河間七篇本。上論十篇除去“學而”、“鄉(xiāng)黨”之外的八篇中“子罕”晚出,“為政”至“泰伯”七篇似可獨立成為一部。“述而”篇“文莫吾猶人也”章中“文莫”或為“侔莫”,意為黽勉,是燕北方言,可知此七篇曾流傳于燕地,或許也曾流傳至毗鄰于燕的趙地,即河間。由此,武內(1978:83-86)認為此七篇或是河間七篇本。
此七篇內容可引為曾子、子思、孟子的系統(tǒng),可能是思孟學派所傳。
第三,下論中七篇為齊人所傳論語。據(jù)崔述(1937)考證,“季氏”、“陽貨”、“微子”三篇晚出。綜觀“先進”至“堯曰”七篇,雖然輯錄孔門諸子語言,但子貢的地位頗高。與前述河間七篇似以曾子為中心不同,“先進”以下七篇則似以子貢為中心。而且,這兩個部分在一些問題上的看法和解釋也有不同。如對于孔子的“吾道一以貫之”,“里仁”篇中曾子釋為“忠恕而已”,“衛(wèi)靈公”篇中子貢釋為“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如對于管仲的評價,“里仁”篇中貶抑之意顯見,而齊人子貢則在“憲問”篇中則持贊頌態(tài)度。另外,“先進”以下七篇間雜齊地方言。由此,武內推測“先進”至“堯曰”七篇或是齊人所傳,且成于子貢門下的可能性較大。
武內(1978:90)的范圍:今本《論語》成書以前已經(jīng)存在多種孔子語錄本子,即古《論語》當由三種不同的孔子語錄集合而成。具體而言,“學而”、“鄉(xiāng)黨”兩篇為一種,是齊魯二篇本;“為政”至“泰伯”七篇為一種,是為河間七篇本;“先進”至“衛(wèi)靈公”并“子張”、“堯曰”為一種,是齊人傳本。其中,河間七篇本以曾子為中心,為曾子孟子學派所傳,恐為古《論語》中最早的本子;齊論語七篇以子貢為中心,恐為齊人所傳;齊魯二篇本的內容及字詞顯示其可能是經(jīng)由齊、魯儒學亦即曾子學派和子貢學派折中而成的,而其成書當在孟子游齊之后。另外,“子罕”篇是后人附加于河間七篇本上的,“季氏”、“陽貨”、“微子”三篇及古論中“子張問第二十一”恐為后人附加在齊人論語上的。概言之,今本《論語》由河間七篇本、齊人論語七篇、齊魯二篇本及后人竄入篇目這四個部分構成的。這些孔子語錄集成一部,即是古論二十一篇。今本《論語》即根源于此,但稍有變化。
以上是武內《論語》源流研究的大要,也是其治學路數(shù)的如實體現(xiàn)。關于武內的研究思路與方法,和辻哲郎(1988:147)評價到,“不惟學術的文本??保M一步對《論語》原典做了高等批判”。所謂“原典的高等批判”即武內所治“原典批判”。武內(1978:43)認為,“凡治古典者必要有兩種基礎性研究:其一,以??睂W獲得正確的文本;其二,以嚴密的原典批判解明書籍的來歷”。武內不為經(jīng)典的神圣外衣所束縛,對《論語》予以大膽而自由的文獻批評。
向量評估BBO算法保證了單個目標中高HSI的棲息地信息共享的能力,同時為多項HSI優(yōu)于平均水平的棲息地提供了合理共享信息的概率。向量評估BBO算法在優(yōu)化過程的初始階段探索能力強,收斂速度快,但易陷入局部極小值。
《論語之研究》就是武內“原典批判”的代表作,而“原典批判”也正是武內治《論語》研究的利器。
所謂“原典批判”,是日本學者對德文“Textkritik”的譯名,也稱“本文批判”、“本文批評”,是文獻學的一支,著意于考校諸本以追求原典真貌。實證主義作為一種哲學思潮,產(chǎn)生于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法國、英國,其主要創(chuàng)始人物是孔德(Auguste Comte)。實證主義主張以科學方法建立經(jīng)驗性的知識,即運用觀察、分類以及分類性的資料探求事物之間的關系。日本的中國學研究者狩野直喜較早將實證主義觀念引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研究之中,武內承紹其師狩野的實證主義學風,充分運用“原典批判”,對中國典籍進行精密的考察,同時他又拋開其師對于清考據(jù)學的崇信,大膽立論,著重把握思想變遷中的內在邏輯關系(嚴紹璗,1991)。在《論語之研究》一書中,武內義雄對《論語》進行細密的“原典批判”,試圖追溯《論語》源流,復原古《論語》的原初形態(tài),并在此基礎之上推察早期儒家思想的變遷軌跡。
當然,如前文所述,武內義雄研究仍有可以推敲的余地。此外,還有三處似乎值得思考。
第一,武內義雄立論所依據(jù)的王充《論衡·正說》中的那一節(jié)本身就錯訛繁多,其文獻價值和可信度自然也就打了折扣。實際上,日本史學家宮崎市定(1974)已經(jīng)就此提出質疑,認為該段中有錯簡,“齊魯二河間九篇三十篇”是“齊論又多問王篇治道篇”之誤。宮崎的校訂稍有牽強之嫌,結論也未必可靠,但武內的立論依據(jù)也的確是命懸一線,殊為危險的。
第二,若齊魯二篇本是齊魯學派折中的產(chǎn)物,則必定有兩個邏輯上的必然:其一,齊魯二篇中所有章句應當都能在那兩個母本中找到對應的重復章句;其二,折中本的篇幅應當不小于兩個“母本”中任何一個且不大于兩個母本篇幅之和。然而,比照《論語》本文,這兩個必然就成了兩處牴牾:其一,“學而”、“鄉(xiāng)黨”二篇中雖有與其他篇章重復之處,但也有很多章句為此二篇獨出;其二,“學而”、“鄉(xiāng)黨”二篇的篇幅遠遠小于兩個“母本”中的任何一個。即便是折中之后有大幅刪削的可能,也無法解釋獨出于此二篇語錄的來歷。
第三,將“為政”至“泰伯”七篇比附為河間七篇本的論證稍嫌牽強。武內推定此七篇為趙地“河間論語”的依據(jù),是其中可能存在燕北方言。但是,一、二例證頗顯孤單,而且武內也未能確定那個例子的確是燕北方言。顯然,其論據(jù)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關于《論語》源流的問題,爭訟歷久。武內義雄的研究或許可為我們解決一些學界公案提示新的思路。
第一,關于《論語》的結集時間和編纂者。關于成書時間,學者多用功于推定最終結集時間,結論大概傾向于春秋末至戰(zhàn)國初的幾十年里(楊伯峻,1980;夏傳才,2007;羅安憲,2008)。關于編纂者的爭論很多,且歷久不息。爭論的焦點大概在于,《論語》是由孔子弟子,還是再傳弟子或三傳弟子編成,是由眾多弟子共同編纂,還是由個別弟子起主要作用,亦或是由個別弟子的門人編成(錢穆,1925;蔣伯潛,1983)。晚近學人總結前賢遺說,多傾向于認為《論語》成書是一個過程,曾經(jīng)多人之手(王鐵,1989;唐明貴,2005;羅安憲,2008)。楊伯峻(1980)的看法比較具有代表性和綜合性,他認為:“論語一書有孔子弟子的筆墨,也有孔子再傳弟子的筆墨”,而“編定者或者就是這班曾參的學生”。
這些觀點都有確鑿證據(jù)的支持,是經(jīng)得起推敲的。因此,彼此之間應該是可以互證互補的。然而,綜覽以上幾種觀點,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其間的矛盾。從邏輯上講,這些觀點或許都觸及了事實的一點或一面,但也都僅僅是一點或一面而已,沒有說破真相。之所以沒能看破真相,竊以為其根由在于學者執(zhí)意于追索最終結集時間和最終編定者,即以先入之見認定祖本的唯一性。假若我們拋開這個先入之見,轉而推察《論語》的原初形態(tài),就可能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參照武內的研究,我們可以知道今本《論語》是由多種不同的語錄本子集合而成,即河間七篇本、齊人論語七篇以及齊魯二篇本。河間七篇本、齊人論語分別由曾子學派、子貢學派傳述并由各自門人整理、編定,此二派論語本子折衷撮要而成齊魯二篇本,另有若干篇章為后世摻入。若論語錄的材料,則其中有孔子弟子記錄的孔子語錄,也有再傳弟子記錄的其師語錄,以及后來竄入的較新材料。假定武內的結論成立,上述觀點各有其據(jù)而又彼此不通的現(xiàn)象就不難理解,《論語》的原初形態(tài)及其形成與流傳的情況也就水落石出了。
第二,關于材料真?zhèn)渭拔墨I價值?!墩撜Z》作為儒家經(jīng)典,地位崇高而不可置疑。崔述曾對末五篇的真實性提出質疑。日本明治時期學者山路愛山(1905)曾針對幾種典籍進行嚴密的文獻批評,認為《論語》于孔子研究“稍可信”,表明《論語》材料中既有可靠部分,也有值得懷疑的部分。武內(1978)贊同崔述對于“季氏”、“陽貨”、“微子”三篇晚出的推斷,還認為“子罕”篇也似頗多后世材料,而且每一篇的末尾幾章也不可輕信。
筆者認為,在古《論語》的流傳以及今本《論語》的定型過程中極可能有人摻入新的材料,因此對于《論語》材料真實性的懷疑是合理的,但需要懷疑的應是部分材料,而非是《論語》全部。若能剔除值得懷疑的篇章,則《論語》在孔子及早期儒家研究方面具有極高的史料和文獻價值。崔述的研究、武內義雄的考察都為我們對《論語》的去偽存真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思路和依據(jù)。
第三,關于篇目次第。據(jù)《漢書·匡張孔馬傳第五十一》載,“始魯扶卿及夏侯勝、王陽、蕭望之、韋玄成皆說論語,篇第或異”③,可知古論語的篇章順序未必與今本相同。問題的關鍵就在于“鄉(xiāng)黨”的位置。伊藤仁齋(1909)認為從內容來看,“鄉(xiāng)黨”篇更像是最后一篇,于是將其看作上論十篇的結尾。另據(jù)皇侃義疏,則“鄉(xiāng)黨”篇次第二。武內義雄索性將其與“學而”篇并置,認為此二篇可以獨立,即是齊魯二篇本。
筆者認為,伊藤仁齋及武內義雄對“鄉(xiāng)黨”篇次的質疑是合理的。這個疑問產(chǎn)生的根源就在原始本子合成今本的過程中。從整體上來看,《論語》的篇章次第未必有什么道理(楊伯峻,1980),但若從微觀上看卻又不一樣了。例如,諸橋轍次(1976)曾指出:“學而”篇首末存在相互照應式的聯(lián)系,而章與章之間,尤其是篇首幾章之間有著緊密的內在和邏輯關系。再思及伊藤仁齋將“鄉(xiāng)黨”篇看作上論十篇結尾的觀點,我們不難看出至少“學而”與“鄉(xiāng)黨”兩篇中有著顯著的編纂意圖。如此,我們幾乎可以斷定原始的孔子語錄本子或者說至少其中一種本子是經(jīng)過有意編纂的。只不過,在原始本子合成今本《論語》時,這種編纂意圖被湮沒于其間了。
第四,關于章節(jié)重復。《論語》中章節(jié)重復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楊伯峻(1980)曾在《論語譯注》“導言”中列出幾類。武內義雄(1978:79)也對這一現(xiàn)象做了研判,認為在厘清幾種原始語錄本子之后,則各種本子內部就不存在這種重復現(xiàn)象了。如果依據(jù)武內義雄對原始語錄本子的劃定方法將重復的章句加以比較的話,這些重復的疑問就幾乎可以迎刃而解了。我們也因此可以認定武內義雄的推論幾近準確。不過,有的章句重復問題還是難以得到合理的解決。例如,“里仁”篇中“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與“憲問”篇中“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及“衛(wèi)靈公”篇中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三處幾乎重復,若依武內義雄研究,“里仁”篇屬河間七篇本,“憲問”、“衛(wèi)靈公”同屬齊人所傳論語,則后二者的重復就難以解釋了??梢姡鋬攘x雄的推論中有可以商榷的余地。雖然如此,武內的這種恢復《論語》古貌的研究和推論,仍然為我們解決章句重復的疑問提供了非??少F的參考。
綜合以上四點,我們可以就篇首提出的疑問做一個推論。今本《論語》定型之前很可能存在多種孔子語錄本子,各種本子分別經(jīng)由不同的孔門宗派輯錄、流傳。語錄本子的原始材料應當是由孔子弟子以及再傳弟子記錄、傳述,再由孔子弟子之門人輯錄的。而且,語錄本子在流傳過程中頗有較新材料摻入。
注釋:
① 武內義雄《論語之研究》一書于1939年由日本巖波書店出版發(fā)行,后由日本角川書店收入《武內義雄全集》刊行。據(jù)全集編撰說明可知二本內容無異,本文所引頁碼依據(jù)角川書店全集本。
② 崔述《洙泗考信錄》一書于1810年完成,后由王灝收入《畿輔叢書》。王云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由上海商務印書館于1937年出版,其中收入《畿輔叢書》所收《洙泗考信錄》的影印本。本文引用內容頁碼依據(jù)王云五主編《叢書集成(初編)》。
③ 記張禹整理三論之事,文見(漢)班固著,(唐)顏師古注.1997.漢書(二十四史縮印本)[M].北京:中華書局.第3352頁。
[1] 伊藤仁斎.1909.論語古義[M].東京:六盟館.
[2] 金谷治譯注.1999.論語[M].東京:巖波書店.
[3] 武內義雄.1978.武內義雄全集(第一巻論語篇)[M].東京:角川書店.
[4] 宮崎市定.1974.論語の新研究[M].東京:巖波書店.
[5] 山路愛山.1905.孔子論[M].東京:民友社.
[6] 諸橋轍次.1976.論語の講義(諸橋轍次著作集第五卷) [M].東京:大修館書店.
[7] 和辻哲郎.1988.孔子[M].東京:巖波書店.
[8] 郭沂.1990.《論語》源流再考察[J].孔子研究,(4):32-40.
[9] 蔣伯潛.1983.十三經(jīng)概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0] 羅安憲.2008.中國孔學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
[11] 錢穆.1925.論語要略[M].上海:商務印書館.
[12] 唐明貴.2005.《論語》學的形成.發(fā)展與中衰——漢魏六朝隋唐《論語》學研究[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3] 王鐵.1989.試論《論語》的結集與版本變遷諸問題[J].孔子研究,(3):58-65.
[14] 夏傳才.2007論語講座[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15] 嚴紹璗.1991.日本中國學史[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16] 楊伯峻.1980.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
[17] 朱維錚.1986.《論語》結集銼說[J].孔子研究,(1):4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