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冬
摘要:布魯姆理論特質及其身份歸屬問題在學界較有爭議。在多維觀照中審視其批評理論,有助于更好地探索其理論特質。通過比較布魯姆與其他相關批評流派,指出:盡管布氏批評理論是復雜多樣的,但其核心觀念是審美,是一種“新審美”批評。
關鍵詞:布魯姆;理論特質;“新審美”批評
一、對布魯姆理論特質及其身份歸屬研究的評析
王瑾認為,布魯姆以“互文性”確立自己的文本觀,是解構批評一員。[1]《影響的焦慮》與《誤讀圖示》譯者也認為,盡管布魯姆自稱是一種實用批評,但實際上布魯姆還是沒有跳脫出解構批評的范疇。金元浦指出,“布魯姆雖然是耶魯四人集團的重要理論家,……但嚴格說他不是正宗的解構主義者?!盵2]曾洪偉認為,既不能盲從于英美學界,也不能根據(jù)布魯姆自己的言說判斷力,認定布魯姆是解構主義者或布魯姆不是解構主義者。對布魯姆理論身份歸屬較為嚴謹做法應該是“身份懸置”,在相關結論出來之前,不對布魯姆進行理論身份認定。[3]
除此以外,學界還從其他角度對此進行了探討。金元浦指出,布魯姆在讀者反應批評中以研究文學影響與誤讀馳名于世。[2]張龍海則明確反對將布魯姆劃入讀者反應批評,認為讀者反應批評強調文本價值與意義是讀者與文本相互作用產生的;布魯姆則是強力詩人為了創(chuàng)造出自己的新詩而通過比喻或防御對前輩詩人作品所作的有意誤讀。[4]王先霈將布魯姆詩學體系放置在精神分析批評的理論框架與模式中,對其理論關鍵詞進行闡釋。王寧認為,布魯姆則強調“人”在文學活動中的主體性與建構性。因此,布魯姆屬于人文主義傳統(tǒng)。[5]
學界之所以在布魯姆理論身份歸屬問題上得出不同的結論,主要在于布魯姆文學理論自身的獨特性、豐富性、復雜性及其理論發(fā)展的動態(tài)演進性。然而,反思學界在布魯姆理論特質及其身份歸屬方面的研究成果,某些問題值得反思。由于布魯姆批評理論中某些觀點與其他批評流派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部分學者依據(jù)這一點或那一點,簡單地將其歸為解構批評、讀者反應批評或精神分析批評,沒有對布魯姆批評理論中的“審美”品質深入發(fā)掘。布魯姆首先是以浪漫主義詩歌批評引起西方學界關注,他的浪漫主義詩歌批評對其中后期理論建構有什么影響?有什么關系?布魯姆推崇的審美價值、審美獨立性,與唯美主義詩學有什么聯(lián)系?這些問題雖然有學者討論,但關注的還不夠深入。從這一個角度進行研究,會獲得一些新的啟示。
二、對布魯姆與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關系的辨析
雖然曾洪偉、張克軍、鄭曉韻均認為,布魯姆批評理論的建構與其對浪漫主義詩歌的研究具有密切關系,但并沒有對兩者的關系進行系統(tǒng)、詳盡的闡釋,也沒有從布氏的浪漫主義詩歌批評與“誤讀”理論及其經典論的關聯(lián)性角度進行深入剖析[6];艾潔對布魯姆浪漫主義詩歌批評進行了較為細致的研究,認為布氏早期浪漫主義詩歌研究中蘊含著“誤讀”理論的萌芽,但卻忽視了布魯姆文學經典論與其浪漫主義詩歌批評的關聯(lián)性[7];江寧康認為,雖然以布魯姆的唯美主義傾向為闡發(fā)點,但是對布氏與唯美主義詩學的關系,及其對唯美主義詩學的吸納卻沒有深入研究,只是圍繞布魯姆批評理論中的審美因素進行評介。[8]這些學者還沒有從對這一問題的探討過渡到對其理論特質的剖析。
關于布魯姆與浪漫主義詩學的關系,筆者曾在文章中辨析過,認為布魯姆批評理論的深層內涵與浪漫主義詩學內涵是同質的,是對浪漫主義的框架性繼承與發(fā)展。[9]這里,筆者將關注焦點轉向對其與唯美主義詩學關系的探索。
布魯姆在《西方正典》中說,“回避或者壓抑審美在所謂的高等教育機構中是普遍的風氣。莎士比亞至高無上的美學地位四個世紀以來舉世公認,……其真正原因在于莎氏怪異的美學力量不見容于任何意識形態(tài)說教?!盵10]因此,他想要做的,就是要采取反抗姿態(tài),捍衛(wèi)審美的獨立性、維系審美的連續(xù)性?!昂葱l(wèi)審美的獨立性”和“維系審美的連續(xù)性”意味著,布魯姆在延續(xù)著美學傳統(tǒng),捍衛(wèi)的是唯美主義詩學。在最新專著《影響的解剖》中,布魯姆承認,他對“審美”的信念是來自于佩特和王爾德開啟的傳統(tǒng),而這一點是他之前沒有意識到的。[11]即便是在非文學批評著作中,布魯姆也對這一美學傳統(tǒng)進行捍衛(wèi)。在《美國本土宗教》中,他說“美學價值,……,超越了社會和政治關懷,因為這種關懷是由‘壞的藝術來實現(xiàn)”[12](P21),在文學批評中,布魯姆認為,研究對象的美學因素是批評主體最需關注的對象。而不僅如此,布魯姆曾在其他著作中,堅持審美獨立性、純粹性,捍衛(wèi)美學傳統(tǒng)。在《如何讀?為什么讀?》中,布魯姆認為,當今大學里的閱讀已經剝離了任何具有深刻美學意義的樂趣[13](P7);在《影響的焦慮》中,布魯姆認為高雅的文學是美學的成就,與國家宣傳等外在因素無關。[14](P8)
眾所周知,唯美主義詩學倡導“為藝術而藝術”,主張文學藝術的自律性、與現(xiàn)實世界的異在性,強調人的主體性,在批評實踐中注重感悟式批評或印象式批評。[15]在唯美主義詩學那里,藝術美是脫離現(xiàn)實的、孤立的,而批評家的錯誤在于將美與時代聯(lián)系起來。美是主觀的,批評家應該有自己的個性。布魯姆在理論著述和批評實踐中對審美獨立性、純粹性的重視與堅持,這一點是學界公認的,也可以看出布魯姆對唯美主義詩學的繼承。但對他批評實踐的方式,學界卻少有關注。布魯姆聲稱,作為文學批評家,他遵循的是佩特開啟的“鑒賞”式批評傳統(tǒng),并用王爾德關于書沒有道德與否,只有寫的好與不好的說法來證明他的闡釋策略。文學批評,在他看來,是關于個人的,充滿激情,與社會其他因素無關。這一點,與唯美主義詩學也是較為吻合的。
三、布魯姆文學批評理論特質的探析
綜觀布魯姆的理論著述和批評實踐,“審美”被他視為文學的核心價值。任何不以“審美”為標準的批評,都被他稱為“憎恨學派”,這也是學界公認的。因此,“審美性”可以說是布魯姆文學批評理論的特質之一。那么,除了“審美性”以外,他的批評理論是否還具有其他特性?
在“誤讀”理論中,布魯姆突出后輩詩人與前輩詩人、文本與文本之間的對抗,強調詩歌語義就是在“對抗”過程中產生于文本之間。有學者認為,布魯姆其在學術生涯的第二階段中,提出了“對抗式”的詩學影響理論,是其理論生涯中。[4]然而,布魯姆批評理論中對“對抗”的強調,不僅是出現(xiàn)在其“誤讀”理論中,在文學經典論和經典譜系中可以看到“對抗”的痕跡。在《西方正典》和《影響的焦慮·再版前言》中,布魯姆表達了這樣的觀點:莎士比亞處于西方經典譜系的中心,是所有后輩焦慮的源泉,也是后輩詩人對抗的中心。也就是說,后輩詩人若想躋身經典行列,就必須與莎士比亞進行對抗。經典在布魯姆看來,不僅產生于對抗,經典本身就是一種對抗??梢哉f布魯姆的經典譜系和文學經典論,不僅具有“審美性”,也具有“對抗性”。布魯姆不僅在經典批評中強調“對抗”,在其宗教批評中也帶有明顯的“對抗”色彩。布魯姆認為,“卡巴拉”在猶太教的形成與發(fā)展歷史,可以視為與諾斯替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的對抗史。在其核心觀念中,是要與諾斯替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相抗。盡管“卡巴拉”偏離了猶太人宗教信仰的主流,卻在與諾斯替主義和新柏拉圖主義的對抗中幸存下來。[16](P20)而且,在其早期浪漫主義詩歌批評中,在布魯姆對“追尋羅曼司”的研究中,“對抗”就已經存在。他認為,處于普羅米修斯階段的詩人,追尋與力比度聯(lián)合起來與壓迫進行對抗。此時,自然是詩人的盟友,盡管它本身傷痕累累,已經退縮。到了“真正的人,想象力”階段,最終的反抗對象是自我。[17](P11)由此可見,“對抗”存在于布魯姆批評理論建構的過程中,從早期浪漫主義詩歌批評,到宗教批評再到經典批評,都可以發(fā)現(xiàn)他對“對抗”的強調與重視。據(jù)此可以說,布魯姆批評理論的第二特質是“對抗性”。
綜上所述,布魯姆批評理論的特質是“審美性”與“對抗性”。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他與唯美主義詩學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唯美主義重視文學審美的獨立性,這是布魯姆所堅持的;不同的是,他堅守“審美”的同時,增添了“對抗”這一特性。雖然布魯姆說,他只屬于他自己,但其批評理論的兩個特質,也許可以將其批評理論稱為“新審美”批評。(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南昌師范學院外文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