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國內(nèi)學者研究馬克思“博士論文”成果綜述

2014-03-26 23:12:21
關(guān)鍵詞:博士論文黑格爾馬克思

裴 植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1)

國內(nèi)學者研究馬克思“博士論文”成果綜述

裴 植

(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北京 100871)

長期以來,與對馬克思其他經(jīng)典著作的研究相比,有關(guān)他的博士論文的研究是微不足道的,這種情況直到最近幾年才得到一定程度的改觀。當前學術(shù)界圍繞博士論文的探討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馬克思寫作博士論文時期的思想傾向;第二,有關(guān)博士論文對伊壁鳩魯哲學和德謨克利特哲學的探討;第三,博士論文中體現(xiàn)的自我意識哲學;第四,博士論文中的政治學思想;第五,關(guān)于宗教批判;第六,博士論文關(guān)于人的問題的討論;第七,博士論文初現(xiàn)的辯證法思想;第八,本體論解讀。這些學術(shù)成果豐富了有關(guān)馬克思思想的認知,填補了部分學術(shù)空白,但也存在著偏重微觀研究、宏觀考察欠缺等不足。

馬克思;博士論文;成果綜述

1839年到1840年,馬克思致力于研究希臘晚期的伊壁鳩魯主義、斯多葛主義和懷疑論哲學,并于1841年3月寫出了以《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差別》為題的博士論文(以下簡稱“博士論文”)。恩格斯曾這樣評價馬克思:“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lǐng)域,甚至在數(shù)學領(lǐng)域,都有獨到的發(fā)現(xiàn),這樣的領(lǐng)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lǐng)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盵1](P776-777)毫無疑問,在馬克思撰寫博士論文階段,他也是配得上這段贊譽的。然而,與對馬克思其他經(jīng)典著作的研究相比,新世紀到來之前,國內(nèi)學術(shù)界對博士論文的關(guān)注是明顯不夠的,只是到了最近的十幾年,關(guān)于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研究成果才相對較多地發(fā)表出來。據(jù)筆者統(tǒng)計, 2000年以來以馬克思博士論文為對象的研究論文已發(fā)表了近百篇,筆者擬就此加以梳理和概述。

一、關(guān)于馬克思寫作博士論文期間思想傾向的研究

關(guān)于馬克思寫作博士論文期間的思想傾向,早在幾乎整整一百年之前的1914年,列寧就曾作出了此時的馬克思還是一個黑格爾主義者的判斷,他在《卡爾·馬克思》一文中指出:“1841年大學畢業(yè)時提交了一篇論伊壁鳩魯哲學的學位論文。馬克思就其當時的觀點來說,還是一個黑格爾唯心主義者?!盵2](P414)與列寧處于同一時代的俄國思想家普列漢諾夫也認為:“馬克思在青年時代是黑格爾哲學的絕對的崇拜者?!恼撘帘邙F魯?shù)膶W位論文就是屬于這個時期的?!盵3](P25)德國學者梅林同樣認為:“在這部著作中,馬克思還完全站在黑格爾哲學的唯心主義立場上。”[4](P42)英國人麥克萊倫則稱:“馬克思的博士論文表明,他那時不過是對鮑威爾的某些思想深有同感的-個普通的青年黑格爾分子罷了”,“那里并沒有任何馬克思特有的思想”[5](P75)??梢?寫作博士論文期間的馬克思是一位黑格爾主義者,是過去的一個世紀當中關(guān)于青年馬克思思想傾向的一種最為普遍的認識,幾乎可以稱為共識。當然,我們用幾乎這個詞語表述,就意味著在新世紀到來之前并非所有的學者都持與上述觀點完全一致的看法。事實上,日本學者城塚登的看法就與眾不同,在他看來,貫穿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那根紅線是法國啟蒙思想,“這樣的法國啟蒙思想的基本立場正是馬克思在這篇論文中所采取的立場?!盵6](P34)

歷史進入了新千年之后,堪稱共識的傳統(tǒng)觀點繼續(xù)得到一些學者的執(zhí)持,如侯小豐曾撰文指出:“馬克思的博士論文《德謨克里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差別》是其追隨青年黑格爾派的第一個理論成果。”[7]不過,更多的學者則認為,寫作博士論文期間的馬克思已經(jīng)超越了任何一種單一的思想,且在消化吸收各派思想的基礎(chǔ)上開始向辯證唯物主義邁進。孫熙國在《是地道的唯心主義哲學還是唯物史觀的秘密誕生地:馬克思〈博士論文〉與唯物史觀的創(chuàng)立》一文中認為,“在《博士論文》中,……初步展露出了正確認識人與自然界的關(guān)系、擺脫自然的奴役和壓迫、‘成為自然界的主人’,正確認識人與社會的關(guān)系、擺脫社會的奴役和壓迫、‘成為自己的社會結(jié)合的主人’,正確認識人與自身的關(guān)系、擺脫自己對自己的束縛和壓迫、‘成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的思想雛形,初步形成了‘三個解放’、‘三個主人’的思想萌芽,表達出了歷史唯物主義的一些重要觀點?!盵8]魯克儉認為,“樸素的唯物主義其實一直是青年馬克思思想的底色基調(diào)”,“因此,馬克思《博士論文》并沒有從鮑威爾的唯心主義自我意識哲學退回到黑格爾的客觀唯心主義,而是前進到唯物主義自我意識哲學?!盵9]吳猛認為與其說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給了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題目和靈感,不如說這篇論文是馬克思直面生活特別是政治生活的產(chǎn)物。他指出:“博士論文正是青年馬克思直面生活的產(chǎn)物,其意義并不體現(xiàn)在為日后的歷史唯物主義提供多少‘理論材料’或‘哲學觀點’,而體現(xiàn)在為馬克思一生的運思開啟了怎樣的宏大視野。”[10]繆昌武等則具體分析道,青年馬克思的知識背景由四方面構(gòu)成:文學浪漫主義、法的形上體系的烏托邦建構(gòu)、黑格爾歷史辯證法和青年黑格爾派自我意識情結(jié)。從這個意義上說,馬克思不僅沒有照搬照抄他們的學說,而且已經(jīng)有了屬于自己的思想萌芽[11]。

二、關(guān)于博士論文中對伊壁鳩魯哲學和德謨克利特哲學的研究

自古希臘羅馬時代以降,不少哲學家和自然科學家對伊壁鳩魯?shù)恼軐W觀點便采取了一種比較粗暴的態(tài)度,將他看成是德謨克利特的剽竊者和敗壞者。德國科學家萊布尼茨認為:“關(guān)于這個偉大人物(德謨克利特),我們所知道的東西,幾乎只是伊壁鳩魯從他那里抄襲來的,而伊壁鳩魯又往往不能在他那里抄襲到最好的東西?!盵12](P20)美國哲學史家梯利也認為,歷史上或許沒有一個哲學家比伊壁鳩魯受到更多的誹謗和誤解了,他的名字已經(jīng)成為一個作譴責用的詞[13]。對于這些斷語,馬克思是了解的??墒?他以《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和伊壁鳩魯自然哲學的差別》作為自己博士論文的題目,在文章的思想內(nèi)容上采取了相對提高伊壁鳩魯哲學的地位從而相對降低德謨克利特哲學重要性的嘗試。這一主動打破傳統(tǒng)認知的做法引起了當今學界的關(guān)注。還在上個世紀80年代,周義澄即撰文指出:“馬克思是很推祟伊壁鳩魯?shù)?原因似乎在于伊壁鳩魯具有能動的革命原則?!盵13]進入新千年之后,更多的學者就此給出自己的解讀。賀淑珍、黃秋生認為,馬克思的博士論文決不僅僅在于闡述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與伊壁鳩魯?shù)脑诱摰牟顒e,其真正意圖在于解決“一個在希臘哲學史上至今尚未解決的問題”——揭示伊壁鳩魯哲學的本質(zhì)[14]。陳曉斌、劉同舫從另外一個方面看待這個問題。他們認為,馬克思選擇伊壁鳩魯作為其博士論文的主要研究對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伊壁鳩魯哲學提供了一條哲學救贖的道路”,而這條道路救贖的對象正是人的自由[15]。與陳、劉二人看法相近的是侯小豐,她認為馬克思選擇伊壁鳩魯?shù)脑蚴且驗槠湔軐W的現(xiàn)實指向與馬克思追求現(xiàn)實自由的哲學立場相吻合[7]。可以肯定的是,對現(xiàn)實的追求是當時馬克思的目標之一,他在寫給父親的信中這樣說道:“帷幕降下來了,我最神圣的東西已經(jīng)毀了,必須把新的神安置進去。”“我從理想主義——順便提一提,我曾拿它同康德和費希特的理想主義比較,并從其中吸取營養(yǎng),——轉(zhuǎn)而向現(xiàn)實本身去尋求思想。如果說神先前是超脫塵世的,那么現(xiàn)在它們已經(jīng)成為塵世的中心?!盵16](P14-15)馬克思的這封信寫于1837年11月,而《關(guān)于伊壁鳩魯哲學的筆記》寫于1839年,博士論文寫于1840年下半年至1841年3月,因此,“馬克思選擇伊壁鳩魯哲學的初衷在于其哲學的現(xiàn)實指向”[7]這一觀點是有現(xiàn)實依據(jù)的。

在博士論文中,德謨克利特的自然哲學與伊壁鳩魯?shù)淖匀徽軐W究竟有什么差別呢?當代學者對此作了頗為細致的研究。上世紀90年代初,阿根廷學者奧戴德·巴拉班認為,馬克思最后實際得出了這樣的結(jié)論:相信真實性的伊壁鳩魯對真實性全然不感興趣,他輕視實證科學,而且是堅定的獨斷論者;對德謨克利特來說,這位不相信真理性的懷疑論者是真正的經(jīng)驗論者。所以,作者指出,上述兩種理論各自做了對方想要做的事情,而都沒做出自己想要做的事情[17]。孫熙國從兩個方面指出了伊壁鳩魯哲學的優(yōu)點和德謨克利特哲學的不足。在自我意識方面,“馬克思認為伊壁鳩魯哲學值得推崇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是把抽象個別的自我意識而是把感性個別的自我意識當作最高原則。”[8]在理解人的主體性和能動性方面,作者指出,馬克思認為德謨克利特的唯物主義決定論哲學犯了“從前的一切唯物主義的主要缺點”,即缺乏能動的原則。黃浩以西方哲學的路向為判斷標準,他認為德謨克利特哲學和伊壁鳩魯哲學代表了西方哲學的兩種不同的路向。德謨克利特代表的是自然哲學或科學主義的哲學路向,體現(xiàn)的是對象性的科學思維方式,而伊壁鳩魯代表的是人文主義的哲學路向,體現(xiàn)的是反思性的哲學思維方式[18]。

三、關(guān)于博士論文自我意識哲學的研究

有關(guān)自我意識哲學的討論是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一個熱點話題,學者們對此有較多的研究。魯克儉認為,“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所強調(diào)的自我意識,是個體的自我意識,在這一點上馬克思更接近鮑威爾。”[9]吳猛認為,“雖然馬克思在寫作博士論文時,從題目選擇到內(nèi)容安排都明顯受到布魯諾·鮑威爾的影響,但‘自我意識’這一關(guān)鍵性概念的基本內(nèi)涵卻悄然發(fā)生了變化。”[10]這一變化在馬克思討論德謨克利特和伊壁鳩魯?shù)脑舆\動學說的差異時體現(xiàn)了出來。王利軍認為馬克思把自我意識從黑格爾絕對精神的束縛中解放了出來,他說:“伊壁鳩魯?shù)脑悠闭f賦予了原子以偶然性和能動性,……擺脫了德謨克利特從外部無法解釋運動的最終來源的困境,這也為馬克思把自我意識從黑格爾絕對精神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提供了道路。”[19]

炎冰從政治學的角度考察自我意識的內(nèi)涵,他認為,自我意識作為社會中一分子的個體所具有的一種主觀精神,不僅表明了個體存在的自在自為性,而且它以其特立、自由和超越的自然品質(zhì)肩負著雙重責任:對外(現(xiàn)實)同一切有悖于自由精神和理想人性的專制制度和強權(quán)政治進行抗爭;對內(nèi)(理論)同一切有悖于個性張揚和理性原則的蒙昧主義與庸人哲學進行決裂[20]。與炎冰的認識相近,趙凱榮、邢學軍認為,當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提出哲學的世界化和世界的哲學化時,他已經(jīng)從根本上改變了傳統(tǒng)的自我意識結(jié)構(gòu)。他們指出,馬克思將思想與存在的自我意識結(jié)構(gòu)轉(zhuǎn)換為理論與實踐的結(jié)構(gòu),其核心在于不僅要理解真理從而使自我意識滿足,更重要的是也要改變自我意識,實現(xiàn)哲學的世界化。同時,改變世界,實現(xiàn)世界的哲學化,使之成為世界歷史的行動,實現(xiàn)自然的人化(徹底的自然主義)和人化的自然(徹底的人道主義)[21]。

林進平將自我意識哲學與正義思想結(jié)合起來加以考察,認為人的自我意識是正義的基礎(chǔ)。他指出“正如原子的排斥依賴于原子的偏斜運動一樣,正義也依賴于人的抽象的自我意識”,認為“正義并不是外在于人的東西,而是人的自我意識的一種運用,是人為自身而訂立的契約,不過并不是人所訂立的契約都能稱之為正義,只有訂立的契約對人無害且具有普遍性時,才能稱之為正義,稱之為法?!盵22]

四、關(guān)于博士論文政治學思想的研究

馬克思博士論文中蘊含的政治學思想是近幾年學術(shù)界關(guān)注的另一個熱點,緣起于馬克思1857年寫給拉薩爾的一封信。在信中馬克思這樣說道:“在古代的哲學家中,……[較晚的]哲學家——伊壁鳩魯(尤其是他)、斯多葛派和懷疑論者,[我]曾專門研究過,但與其說出于哲學的興趣,不如說出于[政治的]興趣?!盵23](P527)繆昌武、炎冰撰文認為,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附錄《評普盧塔克對伊壁鳩魯神學的論戰(zhàn)》,說明了未來哲學的發(fā)展方向和它應(yīng)有的社會功能,進而揭示了哲學家應(yīng)有的社會責任與社會良知,更凸顯了博士論文寫作的真正意圖——以哲學的“自我意識”抨擊專制政體,弘揚主體自由[11]。

李淑梅從四個方面考察了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旨趣。首先,在“原子偏離直線的個體自由”方面,作者認為馬克思從原子偏斜說看出了與民主政治相吻合的每個人自由的精神;其次,在“原子概念在現(xiàn)象世界的外化和實現(xiàn)”方面,作者指出,它的政治意蘊在于不能滿足于經(jīng)驗的個體消極回避不合理的現(xiàn)存政治統(tǒng)治,而要將個體的經(jīng)驗上升為普遍的理性觀念,通過觀念的外化建立合乎普遍理性的政治制度,實現(xiàn)每個人的自由;再次,在“反對天體崇拜的虛假觀念”方面,作者認為馬克思追索、探究了宗教存在的社會政治原因,指出神的存在是由非理性的專制制度造成的,這樣就把對宗教的批判引向了對專制制度的批判和改造;最后,在“實踐哲學的特點”方面,作者指出,在馬克思看來,哲學應(yīng)該是人民要求克服現(xiàn)實矛盾的自由精神的反映,是衡量和批判現(xiàn)象世界的尺度,是訴諸現(xiàn)實的實踐哲學[24]。

五、關(guān)于博士論文有關(guān)宗教批判的研究

馬克思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導言》開篇就宣告:“就德國來說,對宗教的批判基本上已經(jīng)結(jié)束;而對宗教的批判是其他一切批判的前提?!盵25]可見,對宗教的批判是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體系中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當今學者重點關(guān)注的內(nèi)容。陳學明考察了美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J.B.福斯特對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研究成果指出,J.B.福斯特認為馬克思的唯物主義早在青年時期就已形成,而且馬克思主要是通過批判宗教目的論而走上唯物主義道路的,在這一過程中,伊壁鳩魯?shù)奈ㄎ镏髁x對馬克思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J.B.福斯特認為,馬克思對伊壁鳩魯反對宗教目的論最感興趣,其博士論文緣于伊壁鳩魯?shù)挠绊?第一次提出了對宗教的批判,“呼吁把一切超自然的、目的論的原則從自然中趕走”。陳學明指出,J.B.福斯特要想說明的是,馬克思在贊賞伊壁鳩魯反對宗教目的論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唯物主義,伊壁鳩魯把神趕出自然界這一點深深地影響了馬克思,這成為馬克思的自然觀的基石[26]。

羅曉穎認為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提出了一個貫穿論文始終的問題,即哲學與宗教之爭。她猜想,“從原子的偏斜到人自我意識的自由,正是哲學為人獨立的自我意識奠定基礎(chǔ)的過程,而具有獨立自我意識的人才可能掙脫宗教或神力的束縛,這或許就是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題旨。”[27]

劉同舫、陳曉斌認為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所高揚的哲學對宗教的批判和哲學的拯救行動是其社會批判理論甚至是整個理論大廈的原始起點。作者指出,“馬克思借助伊壁鳩魯‘救贖方式的哲學’獲得了一種超出宗教之外的批判視野,希冀通過哲學對宗教的批判以及哲學的意志拯救行動來實現(xiàn)真正解放的政治旨趣。馬克思在哲學拯救與宗教批判的對立意義上,充分彰顯出哲學的救贖功能?!盵28]

六、關(guān)于博士論文對人的問題的討論

人的問題也是馬克思博士論文的重要內(nèi)容。近年來,隨著國內(nèi)馬克思主義人學研究的升溫,學者們也將關(guān)注的目光投向博士論文等馬克思早期著作之中,希冀挖掘出馬克思主義人學理論的根源。

何建津認為“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將伊壁鳩魯哲學與德謨克利特哲學作對比,其深層原因是突出伊壁鳩魯哲學的歷史重要性,并借此表達自己的哲學觀:哲學根源于人的現(xiàn)實生活,而不是人的生活之外的玄想;哲學的功能在于喚醒人的自我意識,并使人在自我意識中獲得人之為人的主體性和自由;哲學的特征在于從懷疑和批判中學會思考,樹立自我意識。”[29]陳琳則將人與命運結(jié)合起來考察,認為原子的偏斜運動使得人們對人、對世界的認識產(chǎn)生根本性的轉(zhuǎn)變。作者指出,博士論文通過對伊壁鳩魯原子運動的偏斜說的闡釋,為人的感性存在和感性世界的存在贏得了自由,這是博士論文對人學思想的一個重要的理論貢獻[30]。

孫強從人權(quán)的角度對博士論文展開考察,認為博士論文是馬克思第一次較為系統(tǒng)地論述人的權(quán)利問題的著作,也是馬克思整個人權(quán)思想的起點。作者分析馬克思論文中的“一個人,只有當他與之發(fā)生關(guān)系的他物不是一個不同于他的存在,相反,這個他物本身即使還不是精神,也是一個個別的人時,這個人才不再是自然的產(chǎn)物?!盵12](P37)這句話得出結(jié)論說,人要成為社會的產(chǎn)物,就必須把與之發(fā)生關(guān)系的他人當作人,當作與自己有同等價值的個體,這是實現(xiàn)人權(quán)的首要前提。而為了實現(xiàn)把人作為人相互對待的理想,則必須要打破“欲望的力量和純粹自然的力量”對主體的支配[31]。由此,作者認為馬克思對人的權(quán)利的實現(xiàn)不僅設(shè)定了平等的前提,而且加入了自律的內(nèi)涵,使人權(quán)的實現(xiàn)更加具有了現(xiàn)實意義。

七、關(guān)于博士論文辯證法思想的研究

馬克思在寫作博士論文期間,其思想體系受到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比較深的影響,這時馬克思的辯證法思想還遠未達到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的層次和高度。但不可否認的是,通過對伊壁鳩魯哲學的考察以及對黑格爾學說的運用,馬克思在論文中彰顯了他青年時期的辯證法思想和觀念。

孫夢雨于上世紀80年代撰文指出,馬克思在關(guān)于伊壁鳩魯哲學的研究中,具體地應(yīng)用和發(fā)揮了黑格爾的辯證法,取得了杰出的成果。作者認為,馬克思從黑格爾出發(fā),但既不同于黑格爾,又不同于青年黑格爾派,走的是一條獨立自主的哲學道路,處處顯示出他探索和尋求真理的精神[32]。

周嘉昕、張一兵認為,在博士論文中,馬克思的辯證法思想是在關(guān)于哲學與現(xiàn)實關(guān)系的考量中隱性出場的。面對自我意識哲學的出路問題即革命性的哲學能否及怎樣與現(xiàn)實結(jié)合的問題,雖然當時馬克思并不能提出徹底的解決方案,但是他力圖通過辯證法來彌補自我意識哲學的先天不足,而這個辯證法是從黑格爾哲學體系中批判性繼承過來的[33]。與他們的觀點相近,姜喜詠指出“從理論上講,促使馬克思站在黑格爾基地上實現(xiàn)理論上創(chuàng)新的,正是馬克思晚年反復談到的黑格爾神秘的唯心主義辯證法”,作者認為,“在區(qū)別伊壁鳩魯原子論哲學和德謨克利特原子論哲學時,馬克思抓住了黑格爾辯證法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環(huán)節(jié),既看到了伊壁鳩魯原子論哲學與德謨克利特原子論哲學原則上的差別,又仔細地分析了二者細節(jié)上的差別?!盵34]

八、關(guān)于博士論文本體論思想的研究

本體論作為一種哲學形態(tài),它誕生于古希臘哲學的早期階段,曾經(jīng)占據(jù)西方哲學的核心地位長達兩千年之久。馬克思在寫作博士論文時,西方傳統(tǒng)的思維方式對正在求學的青年馬克思自然有著深刻的影響。鑒于此,國內(nèi)一些學者從本體論的角度對博士論文作了學術(shù)上的考察。

馬超認為,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存在著一種對哲學本體論的關(guān)注,這種關(guān)注實質(zhì)上體現(xiàn)的是對現(xiàn)實市民社會或者說是對現(xiàn)代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guān)系的本體論詮釋。當然,博士論文中并沒有“市民社會”的字眼,對此,作者指出,這是一種隱喻,即通過“自我意識”、“個性自由”等折射出了市民社會的本體存在[35]。何萍的見解更加豐富,認為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已經(jīng)超出了黑格爾的本體論學說,建構(gòu)了實踐哲學的本體論范式,具體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馬克思通過崇尚偶然性,把人的感性生活世界作為本體論的研究對象;其次,通過分析伊壁鳩魯可能性范疇的深層內(nèi)涵,闡發(fā)了絕對歷史主義的本體論原則;再次,通過強調(diào)矛盾的客觀性和不可消除性,走向?qū)ψ诮毯同F(xiàn)存社會的徹底批判;最后,通過強調(diào)個體的形成是歷史發(fā)展的標志,從而把人的發(fā)展看作一個生生不息的創(chuàng)造過程[36]。

綜上所述,截至目前,學術(shù)界對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研究已經(jīng)頗具規(guī)模,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對于我們了解早期馬克思的思想無疑有著極大的裨益。但我們同時也應(yīng)當看到,關(guān)于博士論文的研究還遠未到達可以說了無遺憾的地步。考察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一個比較普遍的傾向是微觀層面上的研究較為豐富,而從宏觀層面展開的考察比較匱乏。因此,筆者認為,新的研究應(yīng)該更多地從歷史性方面考察博士論文,將博士論文置于馬克思總體著作中展開研究。具體來說可以從兩方面有所突破:第一,博士論文在馬克思的早期著作中有什么樣的地位和意義?不少學者探討了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對黑格爾和青年黑格爾派的超越,那么,馬克思是否也完成了對自己之前著述的超越?筆者認為,答案是肯定的。同樣,博士論文對之后馬克思撰寫文章、表達觀點產(chǎn)生了什么樣的思想影響?這些都是可以研究的。第二,博士論文在思想層面與馬克思成熟時期的著作以及晚年馬克思的著作有什么樣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有關(guān)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已經(jīng)開始出現(xiàn),但還不夠豐富完整,因此也是可以研究的。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對馬克思在博士論文中表達的各種思想進行一定的鑒別。畢竟,此時馬克思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馬克思主義的。以人學問題為例,黃枬森先生曾指出,對馬克思的早期人學思想要有一個鑒別問題。因為有些觀點雖然是馬克思所說,比如自由是人的本質(zhì),但這些觀點是啟蒙思想家的觀點,不符合唯物主義歷史觀。如果說他們確實是馬克思的思想,那也是在馬克思創(chuàng)立馬克思主義以前的思想,不一定是馬克思主義的[37]??傊?有關(guān)博士論文的研究已經(jīng)越來越成為馬克思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相信隨著對文本更加深入的解讀和對博士論文意義的更加重視,將來會有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面世。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列寧選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蘇]巴庫拉杰.論馬克思哲學觀點的形成問題[M].于文,譯.北京:科學出版社,1960.

[4][德]弗·梅林.馬克思傳(上)[M].樊集,譯.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

[5][英]戴維·麥克萊倫.青年黑格爾派與馬克思[M].夏威儀,陳啟偉,金海民,譯.北京:商務(wù)印書館,1982.

[6][日]城塚登.青年馬克思的思想——社會主義思想的創(chuàng)立[M].肖晶晶,等,譯.北京:求實出版社,1988.

[7]侯小豐.伊壁鳩魯哲學的現(xiàn)實指向與馬克思自由觀的奠基[J].東岳論叢.2012(12):53-59.

[8]孫熙國.是地道的唯心主義哲學還是唯物史觀的秘密誕生地:馬克思《博士論文》與唯物史觀的創(chuàng)立[J].學術(shù)月刊.2013(5):33 -38.

[9]魯克儉.馬克思《博士論文》與恩格斯《謝林和啟示》之比較[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0(5):11-17.

[10]吳猛.“自我意識”的意義論內(nèi)蘊: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視野[J].復旦學報.2010(2):50-56.

[11]繆昌武,炎冰.原子與自由——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學解讀[J].南京社會科學.2010(11):28-34.

[12]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周義澄.馬克思對古希臘原子理論的研究[J].復旦學報.1983 (4):69-73.

[14]賀淑珍,黃秋生.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伊壁鳩魯哲學[J].南華大學學報.2012(1):41-44.

[15]陳曉斌,劉同舫.哲學作為一種救贖方式——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哲學思想解讀[J].哲學動態(tài).2009(3):16-20.

[16]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

[17][阿根廷]奧戴德·巴拉班.青年馬克思的解釋學——根據(jù)馬克思關(guān)于德謨克利特的哲學和伊壁鳩魯?shù)恼軐W的研究[J].肖俊明,譯.第歐根尼.1992(1):23-33,131.

[18]黃浩.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觀探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2):87-90.

[19]王利軍.自我意識:從封閉走向開放——論馬克思博士論文對黑格爾思維方式的批判[J].遼寧大學學報.2011(3):6-10.

[20]炎冰.論“自我意識”的政治學況味——馬克思《博士論文》續(xù)探[J].南京社會科學.2012(6):39-46.

[21]趙凱榮,邢學軍.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獨特理論貢獻——對黑格爾的超越及自我意識哲學的新突破[J].武漢大學學報.2012 (3):43-49.

[22]林進平.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正義思想探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2007(2):3-7.

[23]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4]李淑梅.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政治旨趣[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 2009(3):39-43.

[2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

[26]陳學明.應(yīng)當重視馬克思對宗教目的論的批判——評J.B.福斯特對馬克思“博士論文”的研究[J].科學與無神論.2010(6): 18-22.

[27]羅曉穎.從伊壁鳩魯?shù)膽嵟狡樟_米修斯的誓言——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宗教批判背景分析》[J].現(xiàn)代哲學.2007(3):11 -18.

[28]劉同舫,陳曉斌.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哲學拯救與宗教批判[J].社會科學研究.2012(5):148-151,169.

[29]何建津.青年馬克思的人學思考之變遷——從《博士論文》到《德法年鑒》時期的文本解讀[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05 (4):40-43,68.

[30]陳琳.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人學思想解讀[J].江漢論壇.2007 (4):64-68.

[31]孫強.馬克思人權(quán)思想的起點——《博士論文》所蘊含的人權(quán)思想研究[J].理論導刊.2010(4):36-38,44.

[32]孫夢雨.馬克思《博士論文》辯證法思想初探[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1984(3):35-42.

[33]周嘉昕,張一兵.自我意識旗幟背后的辯證法光輝——重讀馬克思博士論文[J].理論探討.2005(4):49-51.

[34]姜喜詠.黑格爾辯證法在馬克思博士論文理論建構(gòu)中的地位和作用論析[J].湖北社會科學.2006(2):3-7.

[35]馬超.市民社會:馬克思博士論文的哲學本體論詮釋[J].山西師大學報.2011(5):14-17.

[36]何萍.馬克思博士論文中的本體論問題[J].學術(shù)月刊.2002 (9):29-34,66.

[37]黃枬森.關(guān)于馬克思主義人學的討論[A].新中國人學理路——第十一屆全國人學研討會論文集[C].北京:中國商業(yè)出版社,2009.

[責任編輯 陳浩凱]

Review of the Domestic Achievements on the Study of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PEI Zhi
(School of Marxism,Beijing University,Beijing 100871,China)

For a long time,in comparison with the studies of Marx’s other classical works,researches concerning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ve been very rare.It is not until the recent few years has this condition been changed to some extent.The present researches on Marx’s doctoral dissertation have been focused on the studies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First,Marx’s mindset during the time of his doctoral thesis writing;Second,his discussions on the philosophies of Epicurus and Democritus;Third,the philosophy of selfawareness in the dissertation;Fourth,Marx’s political ideas in the dissertation;Fifth,criticism of religion;Sixth,his discussions on the issue of man;Seventh,the initial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of dialectics;Eighth,ontological interpretations.Such academic achievements enrich the cognition of Marx’s thoughts,filling up part of the gap in the academia,but also show the weak points in the partial stress on the microscopic studies without being macroscopic in the inspections.

Marx;doctoral dissertation;review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B0-0

A

1672-934X(2014)01-0056-06

2013-11-03

裴 植(1987-),男,山東濟南人,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猜你喜歡
博士論文黑格爾馬克思
論馬克思對“治理的貧困”的批判與超越
馬克思像
寶藏(2022年1期)2022-08-01 02:12:28
絕對者何以作為實存者?——從后期謝林對黑格爾哲學的批判來看
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讀馬克思的博士論文
論馬克思《黑格爾法哲學批判》的三大層次
叔本華與黑格爾的情理之爭及現(xiàn)代啟示
馬克思的“知本”積累與發(fā)現(xiàn)
湖湘論壇(2015年4期)2015-12-01 09:29:51
簡述黑格爾的哲學史觀與方法論
人間(2015年21期)2015-03-11 15:23:41
博士論文寫鹵雞肉不??茖W
第三屆“上銀優(yōu)秀機械博士論文獎”獲獎名單
静安区| 格尔木市| 东山县| 栖霞市| 瑞昌市| 饶阳县| 旌德县| 中阳县| 大新县| 班玛县| 化德县| 芦溪县| 合川市| 东乡族自治县| 沅江市| 璧山县| 剑河县| 达尔| 汽车| 阳城县| 望奎县| 界首市| 延庆县| 云南省| 扬中市| 山丹县| 鹤峰县| 依兰县| 江达县| 阳新县| 兴城市| 府谷县| 望城县| 永昌县| 沂源县| 眉山市| 行唐县| 满洲里市| 胶南市| 宣城市| 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