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漢江
摘 要 本文強調(diào)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突出體育教學以 “快樂”為基調(diào),通過教學設計、教技教法、教學評價等幾個方面結合教學案例的系統(tǒng)闡述,意在尋找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
關鍵詞 快樂體育 個性培養(yǎng) 成功體驗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5-0122-02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自由活動時間較多,對學習知識和技能沒興趣,對體育課的認知亦相對缺乏,認為體育課就是“放羊課”。究其原因主要是內(nèi)容重復,形式單調(diào)沒有吸引力。如何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輕松學得相關知識技能,體驗體育課堂與眾不同的樂趣,從而也達到提高教與學的效果呢?在此,談談本人的一些想法。
一、精心設計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好的開始乃是成功的一半”,在設計一堂課的時候,要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學生的心理、生理,課前精心設計好教學情境,使學生一到場地馬上就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熱情,使學生不由自主地產(chǎn)生運動的欲望,為學生的積極參與練習提供了前提條件。
1.情境游戲化,提高學習體育積極性
我們的學生對于耐久跑這個項目,一句話概括:既枯燥,又累人。每次上耐久跑內(nèi)容,最常見的問題是“老師,今天跑幾圈,少跑幾圈哦”。有一天我這樣回答學生:“今天不跑圈,做游戲?!?/p>
那堂課我把大多數(shù)學生較熟悉的游戲“貪吃蛇”引入到耐久跑的練習中。游戲使學生在練習中克服了對長跑的恐懼心理,同時,我在游戲中應引入了競賽,這一方式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還增加了學生的好勝心理,同時也使耐久跑練習不再是枯燥無味的機械重復。學生在這種快樂游戲的氛圍中不知不覺地完成了耐久跑的任務。這節(jié)課使學生充分體驗到運動的樂趣,不僅輕松完成學習目標,還鍛煉了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
2.情境生活化,注重學生個性培養(yǎng)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渴望獲得知識與深入認識世界的積極傾向。只有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才能產(chǎn)生學習、探究的欲望,學生在課堂上才能感到快樂,這就需要體育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發(fā)展需要,在課堂上選擇安排一些新穎的、有科學價值的、學生感興趣的活動項目,來滿足學生的活動要求,使學生從中得到快樂,并能持久地保持對體育運動的興趣。例如,在擲標槍的教學中,由于投擲項目比較枯燥,擲標槍具有一定危險性,于是用羽毛球代替標槍,采用一些投準、投遠項目分組比賽。男生投得遠喜歡冒險,刺激性的是“圓形靶”為一組;女生性格細膩,投得準是“九宮格”為一組。這兩大組又分為幾個小組,并標出每個區(qū)域的得分,利用羽毛球作“炮彈”,累計各組的得分,計算勝負,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練習興趣。訓練結束比“戰(zhàn)績”。學生在這種“戰(zhàn)斗”情境中,始終保持高昂的情緒,既寓教于樂,也發(fā)展了投擲能力。
二、運用游戲練習法,避免練習過程過于枯燥
投擲項目技術動作單一性的特點導致了學生練習積極性不高。對此,我們可以將其游戲化,采用游戲練習法,以下是投擲實心球教學設計。
1.游戲名稱:“正負對抗”
2.場地布置與器材
①在場地上劃一條長20米的縱軸線,并沿縱軸線劃定一定區(qū)域為投擲區(qū)。
②長20米的卷尺一個,有一個銳角為20度的直角三角形一個,實心球若干。
3.做法
如上圖所示,將隊伍分為人數(shù)相等的甲乙兩隊。進行比賽時,甲隊第一名隊員進入投擲區(qū)由原點開始向正方向投擲后,乙隊第一名隊員由甲隊第一名隊員投球落點處(即投擲前點,相當于鉛球的底腳板)向負方向投擲,再由甲隊第二名隊員由乙隊第一名隊員的投球落點處向正方向投擲……以此類推至最后一名隊員投球結束。每隊派出3名裁判。在時間允許的范圍內(nèi)進行多次練習。
4.游戲規(guī)則
①根據(jù)游戲比賽規(guī)則,每名隊員投擲后,應該立即丈量出投擲的距離,并將其按實際距離對應在縱軸線上,由裁判確定出投擲前點。
②若落點偏出洛地區(qū)(縱軸兩側(cè)各20度)和出手后身體任何部位超出前點均為犯規(guī),成績無效,罰退后0.5米,再進行一次投擲。
③確定好原點后,確定甲乙隊方向分別為正負方向。最后成績顯示為零時,兩隊戰(zhàn)平,在正方向時為甲隊獲勝,反之為乙隊獲勝??蓪嵭腥謨蓜僦啤?/p>
④所有隊員均應沿縱軸線進行投擲。
5.評析
①引進對抗和比賽,激發(fā)學生練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拼搏精神和集體主義精神。
②熟悉比賽規(guī)則并參與,享受快樂,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三、教師及時評價,以鼓勵表揚為主
1.賞識教育
賞識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進步與成功予以重視和贊揚的教育。示范法是體育教學常規(guī)的教法之一,記得七年級一次教授原地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教學過程中,我讓一名男生上來示范正面雙手投擲實心球,讓大家觀察,發(fā)現(xiàn)用力順序不正確,投的也比較近,同學們發(fā)出唏噓的笑聲,我觀察到此時這位男生面無表情,恨不得趕緊回到隊伍當中去,我發(fā)現(xiàn)這一問題后,面帶微笑的對他說:“沒關系,再試一下,老師對你有信心!”同時再次提出用力順序:兩腿用力蹬地,送髖展胸,兩臂用力擲球。結果明顯比第一次遠,我及時的肯定并表揚了這位男生:“進步得真快,老師佩服你,要不要再試一下?”“好”男生爽快的應著。最后男生面帶笑容小跑回到隊伍當中,在接下去的練習當中表現(xiàn)的很積極、更努力。
初中的孩子都有一顆敏感的心,老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每一點細微進步,對孩子的表現(xiàn)和進步給予肯定和鼓勵,讓孩子產(chǎn)生成就感和自豪感,這樣他的學習積極性就不知覺地提高了。
2.對待特殊學生的體育活動的策略
第一,要分層次教學。適當降低難度,給予不同層次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提高積極性,以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
第二,要學會暗示。有的學生由于協(xié)調(diào)性較差,在學習中會遇到各種困難,對此,教師應不斷地予以暗示、鼓勵。
第三,要學會放松。有的時候,教學不應該死板與嚴肅。從組織形式上可散點站立,可以采取如同“拉家常一樣的方式將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以及需要解決的問題通俗地、隨意地傳遞出來,這樣知識技能就有有效地內(nèi)化成學生的動力與認知結構,學生也會積極參與。對待在學習上缺乏自信的學生,一旦他們有所進步或者有好的表現(xiàn),教師就要及時給與鼓勵,他們也就由此成為體育課堂的積極分子。
四、學生人人參與,得到成功體驗
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意學生的體能發(fā)展,更要重視學生的需要、情感、心理,使每個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和成功的樂趣,讓學生喜歡體育課,主動參與體育活動。
我在練習100米快速跑的時候,剛開始按照四列縱隊的順序每四人聽口令向前跑,在練習幾次后,學生剛開始的興奮感沒有了,因為贏的總是贏,輸?shù)目偸禽敚切┡茉诤竺娴耐瑢W因為比不過別人,便故意放慢腳步,甚至在后面走起來,完全達不到快速跑要求。但是我并沒有因此責備學生,而是尊重學生,即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法,重新調(diào)整隊形,把跑的快的調(diào)在了一組,把身體素質(zhì)差的放在一組,有不平衡的組,我讓跑得慢的同學向前走5米,這樣重新開始,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diào)動起來了,他們躍躍欲試,恨不得馬上比試。在接下來的第二次課中,我又根據(jù)他們的實力狀況再次分組,進行了讓跑賽跑和接力比賽,比賽空前激烈,學生的潛能被“挖掘”出來了。
五、讓學生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
我們的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平時在學校里進行緊張的文化學習,同學間缺乏交流、團隊合作意識缺乏的情況越加突出。拓展訓練作為拓展學生的心智、提高團隊合作意識、激發(fā)團隊潛能的項目,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我們應該抓住中學生的心理狀況,把拓展運動“四化”后引入體育教學中。拓展教學活動不是教師示范、學生模仿,而是教師組織,學生通過團隊合作完成,教育不是有外向內(nèi)的灌輸,而是學生自我體會、自我教育的過程。這一過程中,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加強自己的領導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團隊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團隊凝聚力。平時在學校不善言談的學生在這里都會積極發(fā)言,勇于把自己的好點子奉獻給團隊。在這里學生更多的是自主學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真正發(fā)揮了主人翁地位。
要創(chuàng)設快樂的體育課堂,使學生愛運動,真快樂,體育教師要不斷地吸收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運動興趣,在課堂中體驗運動的樂趣,認識到體育的意義,也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使每一位學生感受到體育運動帶來的成功與快樂。
(責任編輯 劉凌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