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學科本身就是以自然界中豐富多彩的事物作為研究對象,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實踐能力。初中階段的科學課程:以學生熟悉的事物為研究對象,引導學生融入科學的探究當中,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遇到的諸多問題。在初中科學的教學過程中,如何幫助學生更為直觀、生動地感受科學,提升學生的科學應用能力,已經成為初中科學教師的重要教學任務。
【關鍵詞】初中;科學課;生活化
一、初中科學生活化教學的有關概念
科學課程的生活化教學主要是指在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將“生活”滲透到教學過程當中。注重對學生熟悉的生活資源進行挖掘,提取學生熟知的生活素材作為教學的“切入口”,使得學生清楚地認識到科學知識與生活實踐之間的密切聯系,從而為科學課程的學習提供更為清晰的認知結構,以便更好地進行科學課程的學習,提升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科學課生活化的意義
《全日制義務教育科學課程標準(7~9年級)(實驗稿)》指出:“科學教材的呈現方式應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規(guī)律,應注意用生動形象的事物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動機,注意從學生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出發(fā),再回到科學在生活和社會的應用中去?!庇纱丝梢钥闯觯茖W課“生活化”是科學課行之有效的一種教學手段。初中科學課實質上是讓學生對日常生活內容的科學了解與認識,而科學探索是科學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農村學校周圍有很多農田,一年四季,農作物更替種植;學生家里附近又有山,這又為生活化實驗提供了生物資源的保障。只要我們仔細研究一下初中科學實驗,發(fā)現有許多實驗可以通過自制教具或身邊物品來替代。例如,一個空礦泉水瓶就可以做有關液體壓強、大氣壓強以及浮力的實驗。乒乓球、雞蛋或二張紙都可以做一系列實驗。生活化實驗有利于貼近生活,有利于學生關注身邊的科學現象,激發(fā)學生探索大自然的興趣,以更好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課程改革在重視知識的同時,更多地關注學生的自主活動以及在活動中的體驗和感受,倡導通過觀察、比較、調查、探究等方式實現學生的自主建構,讓學生學會從生活中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將生活和知識融會貫通,在實踐探索中體會成功的樂趣。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生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下(一定的情境),借助教師和同學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學習情境能對教學過程起引導、定向和調節(jié)的作用。因此,在課堂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模擬生活,使課堂教學更貼近現實生活,使學生如身臨其境,“走進”科學大課堂,是科學課教學生活化的基本途徑。
三、對生活化教材進行整理
教學內容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傳統(tǒng)的教學是以教材為中心,而教材中的很多內容并沒有充分地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融,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適當地進行“刪減”和“補充”,將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教學素材融入教學工作中去。這樣,不僅能夠活躍課堂教學氣氛,還能夠有效地提升教學質量,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例如,在進行物質燃燒試驗教學過程中,學生從小就知道火柴通過摩擦可以點燃,教師可以很好地借助這一生活素材引入新課。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敘述平時點燃火柴時的情境,如,出現了什么現象,如何點燃的等等。然后,給學生提出一些探索性問題。比如:火柴一定會燃燒完嗎等等。帶著這些問題,和學生一起來驗證猜測。通過將生活中挖掘的素材引入到實驗教學中,不僅吸引了學生,激發(fā)學生興趣,也豐富了實驗教學內容,使得課堂充滿生活的氣息。
四、增加開放性探究教學比重
要讓學生真正愛科學、懂科學、用科學。一方面要讓學生認為科學實用有趣,另一方面還要讓學生認識到問題會經常存在,必須用科學的方法解決問題。科學探究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用科學,科學學科教師要隨時隨地引導學生探究生活中的疑問、現象,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拓展思維,得出科學合理的答案。
可以選擇在課堂上完成探究任務,如,怎樣通過實驗證明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發(fā)生了化學反應。也可以課堂布置讓學生課下完成,如,怎樣在沒有密度計的情況下,測量一杯飲料的密度?有些學生采用的方法會在教師的意料之外。
初中科學課程的教學工作,從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尋找教學素材,幫助學生了解所處的生活環(huán)境,并用科學的眼光去看待世界,運用所學知識去創(chuàng)造世界、改造世界,這正是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工作所需要的。結合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教學,不僅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更好地提升教學效率,進而達到理想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應偉增.提高初中科學課堂有效教學的策略[J].現代閱讀,2011(10)
[2]李文剛.淺談生活事例與初中科學的關系[J].現代閱讀,2012
作者簡介:
溫高峰,性別:男 ,籍貫:浙江瑞安,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科學教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