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經濟轉型期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思考

2014-02-12 22:41:39尹明遠
天津商務職業(yè)學院學報 2014年2期
關鍵詞:權益勞動力勞動者

尹明遠

天津商務職業(yè)學院,天津 300221

經濟轉型期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思考

尹明遠

天津商務職業(yè)學院,天津 300221

我國進入經濟轉型期,同時也是社會矛盾凸顯期。期間將面臨就業(yè)方式多樣化、經濟全球化、城鎮(zhèn)化以及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的環(huán)境變化,乃至于急劇變化。勞動關系作為基本的社會關系,其和諧穩(wěn)定問題日益顯示其重要性,應該從建設和諧社會的高度予以關注。本研究從分析當前的勞動關系狀況特點以及面臨的挑戰(zhàn)入手,以尋求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戰(zhàn)略對策。

和諧;勞動關系;政府干預;權益保障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盡管勞動關系總體上保持基本穩(wěn)定的局面,但在一些方面問題還比較突出,有些甚至以相當激烈的方式表現出來。

1.企業(yè)用人不規(guī)范,勞動合同簽訂率低,勞動合同期短。企業(yè)用人和勞動合同不規(guī)范是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勞動合同簡單化,法定條款缺失,僅規(guī)定勞動者的義務,有的甚至規(guī)定“生老病死都與企業(yè)無關”等違法條款的現象大量存在;有些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不與勞動者協商,甚至讓勞動者在空白合同上簽字;有的用人單位濫用勞動合同試用期,長期、大量以實習生的名義用工,以規(guī)避勞動法義務。

勞動合同簽訂率低。根據全國人大2012年勞動法執(zhí)法檢查報告披露,中小型非公有制企業(yè)勞動合同簽訂率不到20%,個體經濟組織的簽訂率更低。近年,勞動保障監(jiān)察工作中,責令補簽勞動合同的數量達到千萬份。根據勞動科學研究所2012年3月至5月對佛山市、重慶市、無錫市、沈陽四城市4000多勞動者的抽樣入戶調查,在所有被調查者中,簽過勞動合同占40.76%。

勞動合同短期化問題嚴重。根據上述勞科所的調查,在所有簽訂勞動合同的勞動者中,合同期以1-5 年為主,占 46.29%,沒有固定期限的占 31.49%,還有14.51%并不知道自己所簽合同的期限。勞動者普遍面臨就業(yè)不穩(wěn)定的威脅。

2.侵權案件頻發(fā),勞動者權益保障問題突出。反映用人單位侵權違法情況的勞動保障監(jiān)察立案數量持續(xù)增加,2012年達到38萬件,近年平均每年以3-5萬件的速度增長。

拖欠工資現象長期存在。根據全國總工會的統(tǒng)計數據,全國累計拖欠工資額達到1000億元。一些企業(yè)勞動者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根據全國人大2005年勞動法執(zhí)法檢查報告披露,2005年4月的一項抽樣調查顯示,12.7%的職工工資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大量非公有制企業(yè)和個體經濟組織的勞動者沒有參保,大多數進城務工人員也難以按現行制度參保。

一些企業(yè)勞動條件差,勞動者職業(yè)傷害問題突出,超時加班現象普遍。我國勞動密集型企業(yè)集中,一些企業(yè)設備陳舊、作業(yè)環(huán)境差,勞動者直接受粉塵、噪音、高溫甚至有毒有害氣體的危害,工傷事故經常發(fā)生,職業(yè)病危害嚴重。相當一部分企業(yè)違反勞動法規(guī)定,要求勞動者超時加班,并且不付加班工資,特別是一些季節(jié)生產性強、突擊任務多的企業(yè),勞動者每日工作長達十幾個小時。一些企業(yè)不執(zhí)行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勞動保護的法律規(guī)定,不少女職工在孕、產、哺乳期被企業(yè)解雇或者不發(fā)工資。

3.勞動爭議案件持續(xù)增加,集體案件增加,案件復雜化。以近5年全國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立案受理案件數量為例,2008年共立案受理13.52萬件,2012 年上升到 31.4 萬件,增長 1.3 倍,年均增長26%。

人數較多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快速上升。全國各級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受理3人以上的集體勞動爭議案件占受理案件總數的比例,從2010年4%,上升到到2012年的7.3%。

勞動爭議案情內容日趨復雜,處理難度加大,處理時間拉長。在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處理的案件中,調解結案的比例逐漸下降,從2010年以前的70%以上,下降到2012年的32%;當事人不服仲裁裁決向法院起訴的案件快速增加,連續(xù)多年保持年增2萬件的速度。

4.國有企業(yè)改制過程中,侵犯職工合法權益與過度的利益要求同時并存。在國有企業(yè)改制過程中,政府通過建立再就業(yè)服務中心、確保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用經濟補償的辦法解決下崗職工的勞動關系、實行職工身份的置換,實施一整套就業(yè)援助政策,加大對城鎮(zhèn)生活困難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力度,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下崗職工的“并軌”工作等多種措施和辦法,妥善處理職工的勞動關系。從總體上講,基本上渡過了國企改革和轉制過程中的下崗失業(yè)高峰,基本上實現了國有企業(yè)改革中勞動關系的平穩(wěn)過渡和轉變,保證了國企改革的順利進行和社會的基本穩(wěn)定,這是一項歷史性的成就。但此過程中,在處理職工關系問題上也出現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問題一是職工的權益沒有得到有效的維護,二是在一些行業(yè)和企業(yè)存在利益要求過度的問題。

二、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我國勞動關系領域面臨的重大問題

(一)農民工群體的權益保障問題是一項長期任務

中國的社會經濟狀況決定,農村將長期發(fā)揮勞動力資源的蓄水池和就業(yè)調節(jié)器的作用,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要持續(xù)相當長的時間,農民工群體將長期存在。作為一個群體,農民工有其特殊性,其特殊性使農民工的勞動權益容易受到侵害。第一、勞動關系的不對等更加明顯。勞動關系本身不對等,而農民工相對其他勞動者群體更加不對等。由于大量進城農民工普遍缺乏工業(yè)勞動技能,由于他們還沒有融入城市以及知識、法律意識薄弱等多方面的原因,決定其處于弱勢、被動的地位。他們大多數或是相當一部分人不能與用人單位作為對等的利益主體,以勞動合同的形式確立勞動關系,甚至有一些私人企業(yè)、私人礦主締結毫無法律效力的“生死合同”,一旦發(fā)生勞動爭議,很難給予強有力的法律保護。第二、農民工大都處于次級勞動力市場,面臨許多不公正待遇。按照勞動經濟的基本原理,報酬低廉且不穩(wěn)定的工作崗位稱為次級勞動力市場。由于勞動力市場分化和就業(yè)競爭,形成農民工多處于勞動密集型行業(yè)的崗位,相當部分企業(yè)勞動條件差,用工管理不規(guī)范,執(zhí)行勞動基準難,農民工權益易受侵害。第三、農民工特點決定將農民工組織到工會中來難度較大,缺乏維權渠道。一是農民工工作流動性和臨時性的特點,難以將他們組織到工會中來,即使加入了工會也缺乏穩(wěn)定性;二是農民工對入不入工會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三是農民工的社會關系特點,形成其特殊的團體意識,如尋求同鄉(xiāng)會等替代渠道,如果掌握不好容易形成其他社會問題??傊r民工是弱勢之弱勢群體,其勞動關系協調和維權應是長期的重點,特別要關注其基本權益的保障。

(二)勞動力市場大變化對勞動關系帶來影響

勞動力市場將經歷市場的總量和結構變化過程。從前兩年開始,珠江三角洲出現“民工荒”,逐步蔓延到長江三角洲和沿海各地,甚至勞務輸出地。盡管對其原因還有爭論,是供給原因還是需求原因,或綜合原因,但是,各種數據表明,“民工荒”確實大規(guī)模凸現,并且出現了一些工廠向周邊國家轉移的趨勢。這是總量上的變化。還有結構性的變化,勞動力供給的結構已經和還將發(fā)生變化。近年來,由于大學擴招,大中專畢業(yè)生逐年增加,2006年達到400多萬,已經接近新增勞動力的一半,今年各類大中專學校招生600多萬。大中專畢業(yè)生很大一部分將進入工人隊伍,引致工人隊伍的知識化發(fā)展。這種變化將對社會經濟和勞動關系產生深刻影響。企業(yè)將更加重視勞動者隊伍的穩(wěn)定,提高勞動者的收入、福利待遇,改善勞動關系,但也存在很大風險。

以韓國為例,60年代,韓國實施出口導向的工業(yè)化戰(zhàn)略,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業(yè)集中發(fā)展,農村勞動力快速轉移,并且在30年內基本完成了農村勞動力向城市的轉移。70年代中后期出現技工短缺,80年代出現勞動力的普遍短缺。與此同時,70年代以后,韓國出現持續(xù)的獨立工會和工運的發(fā)展,成為亞洲乃至世界范圍內勞工運動一支獨秀的局面。在此過程中,一度出現嚴重的社會暴力沖突以及某種程度上的社會失控。工運發(fā)展是與勞動力市場變化密切相關的,勞動力短缺直接導致勞動者談判地位的提高,有利于其組織起來爭取權益,這是外部原因。直接原因是韓國在工業(yè)化過程中長期積累的勞動關系問題的爆發(fā)。當然我國的社會政治環(huán)境與韓國不同,韓國的工運因為與學運、民運結合構成了社會政治運動。在我國并不存在這種情況和趨向,但是,在勞動力市場變化情況下,也同樣存在風險,也同樣存在一些勞動關系矛盾的長期積累,有些問題更嚴重,如克扣、拖欠工資。為此,要防范風險,就要利用勞動力市場變化的有利條件,積極推動改善勞動者權益保障狀況。

(三)勞動關系領域政府能力長期嚴重不足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對勞動力市場的強有力干預,投入足夠的執(zhí)法力量是保證勞動關系和諧和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條件,這也是現代市場經濟國家通行的做法。在我國現階段,面臨經濟規(guī)模急劇擴大,勞動關系矛盾集中和復雜化情況下,由于基礎調整手段的缺失,更要依靠行政提供強有力的手段和力量保障法律執(zhí)行,但我國長期存在的問題是行政干預能力不足,明顯不能滿足勞動關系調整和維護勞動者權益的需要。勞動保障監(jiān)察和勞動爭議仲裁都長期處于力量薄弱、疲于應對的狀況。按照協調勞動關系的實際需要,按照建立服務型政府的要求,勞動保障監(jiān)察不僅是“社會警察”,勞動爭議仲裁不僅是解決糾紛,還應該主動開展對企業(yè)的咨詢、指導,以推動企業(yè)加強和規(guī)范化管理,從基礎上協調勞動關系,發(fā)揮其積極的干預、服務企業(yè)的功能。由于監(jiān)察和仲裁力量薄弱,當前根本談不上開展這些工作。急待勞動保障部門的相關力量,加快能力建設步伐。

(四)經濟全球化深入發(fā)展中勞工問題國際化

經濟全球化是世界經濟社會發(fā)展不可逆轉的趨勢。我國經濟已經越來越深地融入到全球經濟之中。世界500強跨國公司中已有400多家進入我國。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工廠”,成為歐美國家的主要貿易伙伴和跨國公司最主要的生產、采購中心。

經濟全球化的深化,引發(fā)了勞動問題的國際化。全球化下競爭加劇,產業(yè)轉移,引起發(fā)達國家產業(yè)“空心化”問題,盡管他們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由于在全球化過程中受競爭加劇和產業(yè)結構調整的影響,一些國家出現失業(yè)率居高不下的問題,發(fā)達國家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壓力加重,設置各種貿易壁壘,其中包括勞工標準在內的社會壁壘。一些西方國家一直堅持貿易與勞動標準掛鉤,此起彼伏的反傾銷爭議,以及企業(yè)社會責任運動,無一不涉及勞動標準問題。國際勞工組織也推動勞工公約從“軟法”到“硬法”的轉化。國際社會對中國勞工問題的攻擊也是此起彼伏。不僅僅是發(fā)達國家,發(fā)展中國家對中國的壓力也在加大。原因就在于經濟全球化深化,意味著全球范圍內就業(yè)崗位競爭加劇。因此,勞工問題將是國際社會不可回避的領域,應當積極應對。

三、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建議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在當前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工作具備更多有利條件。一是隨著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深入貫徹,更加重視社會經濟的協調發(fā)展,原先僅僅重視招商引資和GDP的偏向在逐步改變。二是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fā)展的勞動關系調整體系框架基本建立起來,這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基礎。三是勞動力市場的變化,促使企業(yè)更加重視職工的穩(wěn)定,改善勞動關系狀況。因此,要利用當前的有利條件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上邁出大步伐。

(一)基本目標

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是我國建設和諧社會的戰(zhàn)略任務,其基本目標是通過創(chuàng)造環(huán)境,完善立法,培育機制,實現誠信互動、協商合作、持續(xù)穩(wěn)定的勞動關系局面。在當前勞動關系調整體系框架已經基本建立起來的情況下,應該尋求在一些重點方面的大突破,在環(huán)境、立法、體制和機制上逐步完善。

(二)完善立法

1.積極推動當前已經啟動的若干法律制定工作,在相關法律中要擴大保護范圍,解決靈活就業(yè)人員、特殊勞動關系人員的勞動保障問題,最大程度上實現各類勞動者的基本權益納入勞動法的保護。

2.《勞動合同法》、《就業(yè)促進法》等法律要確立適度的立法目標,對企業(yè)不應限制過嚴,以便保持企業(yè)用人的適度彈性,保持勞動力市場的活力,實現用人的靈活性與就業(yè)的安全性相協調的目標。

(三)長期關注農民工基本權益保障

農民工是產業(yè)工人的主體,農民工的權益保障狀況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勞動者的權益保障狀況,農民工的權益保障是重點,需要長期關注。對農民工群體而言,當前主要的還是基本權益保障問題。如直接涉及基本生活和人身權益的問題以及農民工迫切需要的工傷保險、醫(yī)療保險等方面實施工作。由于農民工群體的相當長時間的存在和群體弱勢位置,他們的基本權益保障必須得到政府的長期重視。

(四)加強政府干預能力,開展對企業(yè)的服務指導

勞動保障部門面臨主要由被動的事后管理向事前主動服務和事后管理結合的管理方式上的轉變。這種轉變是國際的趨勢,也是建設服務型政府的要求。要實現這種轉變,在體制上、力量配備上和措施上都必須進行調整。

1.從體制上保證政府干預能力的加強。一方面要增加力量,調整人員結構和改善素質,同時更重要的是在體制上保證。如勞動保障監(jiān)察隊伍在省級以下的垂直管理,保障行政執(zhí)法的力度;再如勞動爭議處理體制改革中,明確調解和對企業(yè)開展咨詢指導服務工作的地位,配備一支相對獨立的專業(yè)化的隊伍。通過體制上調整,保證行政執(zhí)法的力度、法律救濟渠道的暢通和開展對企業(yè)的服務。

2.在短期內機構不能改變的情況下,勞動保障部門要整合力量,重心下移。將政策咨詢、監(jiān)察、仲裁以及就業(yè)服務、社會保險經辦等力量整合起來,以及利用工會、企協的力量,在基層的街道、鎮(zhèn)和社區(qū)提供綜合管理服務工作。日本在火車站等處設立勞動綜合服務所的經驗值得借鑒。我國一些地方已有信訪、監(jiān)察和仲裁設立一個對外窗口的經驗,也有在基層或外來勞動力市場設立調解中心或仲裁庭的經驗,這些都值得總結。

3.指導企業(yè)建立三個機制。勞動保障監(jiān)察和勞動爭議處理機構應加強服務工作,更要通過咨詢、指導,幫助企業(yè)建立貫徹勞動法和自律的機制、內部勞動關系溝通協調機制,企業(yè)內部不滿申述處理機制,從源頭上協調好勞動關系,實現勞動關系穩(wěn)定、和諧的目標。

4.將普法與執(zhí)法更有效結合起來,推動企業(yè)貫徹實施勞動法。普法的重點是用人單位領導,應借鑒抓交通違規(guī)的經驗,抓用人單位領導的普法。凡違反勞動法案件多、勞動爭議案件多的單位,強制單位領導參加勞動法培訓。同時,新成立單位和新單位領導必須參加勞動法的培訓。通過這些措施廣泛普法,推動勞動法的實施。

5.加強相關的研究工作。跟蹤研究勞動關系的動態(tài)情況;研究和開發(fā)適用于加強執(zhí)法和完善服務的技術,用于相關隊伍的能力建設和對企業(yè)的指導、服務。

(五)積極應對國際勞工斗爭,主動參與相關標準規(guī)則制定

1.積極開展對外宣傳。更多參與各類國際會議,介紹中國情況;及時公布我國勞動法、勞動基準實施情況,查處違法案件、勞動爭議處理以及其他勞動保障方面的數據,客觀反映我國在勞動關系協調和維護職工權益方面的情況和發(fā)展,樹立良好形象,爭取國際勞工斗爭中的主動。

2.積極參與國際勞工公約以及其他相關標準、規(guī)則、準規(guī)則的制定,下力量開展相關研究,根據國情充分發(fā)表意見,爭取更有利的局面。

[1]孟令軍.以人為本是市場化勞動關系的核心價值取向[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6,(4).

[2]李培志.我國勞動關系理論和實務的再思考[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08,(2).

[3]冀延卿.進一步規(guī)范勞動行為和諧企業(yè)勞動關系[J].河南社會科學,2012,(4).

[4]馬天信.構建和諧企業(yè)需要良好的勞動關系[J].經濟師,2010,(9).

[5]王穎.淺析我國企業(yè)勞動關系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科學咨詢,2006,(4).

[6]董保華.從裁員潮看勞動合同法的立法思路設計與調整[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2007,(12).

[7]雷紅.轉型期的中國勞動關系特點及意義[J].中南民族學院學報,2007,(2).

[8]周博文,杜山澤.低碳經濟視角下的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N].光明日報,2013-1-6,(7).

Reflections on Build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in the Period of Chines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YIN Ming-yuan

(Tianji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Tianjin 300221)

China has entered a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s well as a period of prominent social contradictions.We are faced with environmental changes, even dramatic, in employment diversificati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urbanization and economic restructuring.As basic social relations, labor relations can reflect the increasing importance of harmony and stability.Therefore,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should be highly valued.The research starts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tatu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bor relations and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order to seek strategies in establishing harmonious labor relations.

harmony; labor relations;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guarantee of rights and interests

F246

A

2095-5537(2014)02-00042-04

2014-02-20

天津市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形勢下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研究”(批準號20122153)的階段性成果。

尹明遠(1966—),男,漢族,天津市人,天津商務職業(yè)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企業(yè)管理。

責任編輯:王 遠 陳 巖

猜你喜歡
權益勞動力勞動者
意外傷害與權益保護
公民與法治(2022年3期)2022-07-29 00:57:28
勞動者
2020年河南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yè)45.81萬人
廣東:實現貧困勞動力未就業(yè)動態(tài)清零
勞動者的尊嚴不應被“扔”在地上
漫話權益
廣場舞“健身權益”與“休息權益”保障研究
體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09
你的權益被什么保證?
家用汽車(2016年4期)2016-02-28 02:23:29
相對剝奪對農村勞動力遷移的影響
在云端
人力資源(2015年7期)2015-08-06 10:45:13
满城县| 花垣县| 金堂县| 宁武县| 西青区| 万宁市| 兴国县| 沽源县| 辰溪县| 微博| 穆棱市| 马尔康县| 江源县| 革吉县| 镇赉县| 长兴县| 杨浦区| 瑞安市| 临沭县| 夏津县| 扎赉特旗| 环江| 河间市| 嘉善县| 平湖市| 保定市| 个旧市| 东明县| 靖州| 东莞市| 江城| 连州市| 广西| 永泰县| 岑巩县| 濉溪县| 水富县| 灵台县| 八宿县| 府谷县| 普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