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亞君
(安徽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安徽蕪湖241003)
《論語》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作品,其中蘊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思想和深刻內(nèi)涵。隨著中國國力的日益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越來越多的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論語》文約義豐,富于暗示,且篇章零散。要想讀懂《論語》,要旨其一在通,須一以貫之,不可以絲毫割裂;其二在透,不可以有一絲含糊。只有將《論語》讀通、讀透,才能真正理解孔子,理解儒家思想。但中西方思維方式上存在著巨大差異,且文本本身是古體語言,語言簡練,話語不成體系,更重要的是,由于年代久遠,沒有上下文語境,章節(jié)內(nèi)容不連貫,有些內(nèi)容令人費解(Durrant,1981:98)。要讀懂《論語》,中國人尚屬不易,更不要說與中國人分屬兩個不同語言文化領域的西方受眾。這種古與今、中與外在認知上的差異使得《論語》明顯不適合西方普通大眾閱讀和欣賞(Spence,1997:149)。中西方思想文化要想順利溝通,歷程勢必艱辛。隨著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深入,如何將我國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順利傳播到西方,讓西方人了解孔子,接受儒家思想,實現(xiàn)中西方哲學思想深層次交流的目的,已成為我們在當今中西文化交流過程中面臨的一個難題。
認知失調(diào)理論由利昂·費斯廷格在20世紀50年代后期提出。認知是人對外部世界和自我的種種認識,包括觀念、信仰、價值觀、態(tài)度等許多方面。所謂兩個認知因素相互失調(diào)是指這兩個因素之間不一致,一個人的行為認知與自己先前一貫對自我的認知產(chǎn)生分歧甚至沖突(費斯廷格,2010:11)。這種心理狀態(tài)促使個體作出努力減少失調(diào),從而引發(fā)要獲得一種心理一致的行為。在任何一個認知元素群組中,完全沒有失調(diào)的情況是罕見的。對于個體來說,這些元素越重要,或越具有價值,元素之間的失調(diào)程度就越大。只要在某個認知領域中有兩個或更多已有的信念或價值觀處于不一致狀態(tài),就會發(fā)生嚴重失調(diào)(同上:14)。認知上的不和諧必然導致心理上的不和諧,而人們具有一種一致或平衡的傾向(同上:11),往往有意識或無意識地保持已存在的觀點,對于不一致且會導致心理上不舒服或不和諧的內(nèi)容選擇被動地遺忘失調(diào)或主動地壓抑失調(diào),即采取回避態(tài)度。在無法回避的情況下,個體有使不協(xié)調(diào)狀態(tài)降至最低程度并恢復穩(wěn)定狀態(tài)的動機,這種動機促使他采取另一種方法,簡單地改變處于失調(diào)關系中兩個認知中的一個。如果無法改變認知,為了自己內(nèi)心的平靜與和諧,人們還可能采用對情境進行重新構建的方法,轉變材料形式,進行重組編碼,將材料轉化成受眾易于接受的形式,使對于自身和世界的認識達到某種程度上的一致,從而達到內(nèi)心的協(xié)調(diào)狀態(tài)。費斯廷格認為,認知系統(tǒng)中的整個失調(diào)可由增加新的與認知相協(xié)調(diào)的認知元素而減少。增加新的認知元素,在某種意義上調(diào)和了處于失調(diào)關系的兩個元素。通過增加越來越多的與原有認知相協(xié)調(diào)的認知元素,把整個失調(diào)程度保持在低水平上。
古與今、中與西在時間、歷史、語言文字及思維方式上的層層差異使得西方人的思想意識與《論語》文本兩個認知群組之間處于失調(diào)狀態(tài)的元素數(shù)量眾多,失調(diào)程度較大。這兩種認知群組的結合勢必會在西方普通受眾心里產(chǎn)生強烈的沖突和許多誤解,導致他們難以改變固有認識,在思想上對儒家文化采取抵制、回避的態(tài)度。如果我們無法使西方人的認知和《論語》中的文化概念達到和諧狀態(tài)的話,出于本能,西方普通讀者會主動地回避《論語》文本中可能增加失調(diào)的情境和信息,運用防衛(wèi)機制來完全抵制這一認知,致使儒家思想永遠游離于西方人的思想意識之外。即使閱讀也只是將中國哲學作為他者了解,無法從心理上真正接受(凱澤林,2001:304),從而使儒學西傳的進程受到阻礙。因此,在《論語》文本的英譯過程中,如果我們不對某些容易引起強烈認知不和諧的信息運用恰當?shù)姆g策略進行重組編碼,消除西方受眾對于自身和儒家思想認識上的不一致,達到他們內(nèi)心的協(xié)調(diào)狀態(tài)的話,我們的儒學西傳工作就無法收到較為滿意的傳播效果。
斯林哲蘭德通過熟讀中國典籍,從朱熹、張載、王弼等古代解經(jīng)者的著作中找到了有助于完整理解《論語》中孔子語言及形象的材料,增加了與已有認知相協(xié)調(diào)的新元素,減少了西方人由于沒有上下文語境及不成體系的古體語言而引起的失調(diào),使很多以前不和諧的認知都達到和諧狀態(tài),幫助西方人重新構建認知,深入了解孔子。他的譯文內(nèi)容豐富,注釋充分,使西方人對孔子的認識更加真切和全面。他的《論語》譯本不單單是翻譯成果,也是一種學術研究成果,在西方漢學史上有著較為重要的學術意義。
《論語》中的古體語言言簡意賅,且沒有上下文語境,中國人自己尚且難以理解透徹,更不要說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之甚少的西方普通讀者了。斯林哲蘭德意識到了這一點,他通過閱讀大量中國古代相關典籍,收集到大量相關信息,并將之消化理解,融會貫通,融入到譯本中,為西方普通讀者全面、合理地理解孔子言行打下了基礎。例如:
(1)子曰:“由之瑟奚為于丘之門?”門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p>
今譯:孔子道:“仲由彈瑟,為什么在我這里來彈呢?”因此孔子的學生們瞧不起子路??鬃拥溃骸坝擅矗瑢W問已經(jīng)不錯了,只是還不夠精深罷了?!保畈g注,下同)
斯譯:The Master was heard to remark, “What is Zilu doing in my school, playing the zither the way he does?”
After this, the disciples began treating Zilu in a disrespectful manner. The Master reproved them,saying, “Although Zilu has not yet entered the inner chamber, he has at least ascended to the reception hall.”
孔子是講究禮樂制度的,他對音樂也很癡迷,曾經(jīng)“三月不知肉味”,而當仲由彈奏音樂時,他為什么要加以阻攔呢?弟子們因為老師的批評而看不起仲由,孔子為什么又說仲由已經(jīng)進了大廳了,只是還沒有進入內(nèi)室?如果沒有斯林哲蘭德下面的注釋,勢必會引起西方人心理上的不適,產(chǎn)生困惑,無法體會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內(nèi)涵。斯林哲蘭德通過閱讀中國典籍,在注釋中加入了大量相關信息加以解釋,使孔子的話語和形象得到了生動地再現(xiàn)。當時的音樂可分為北方音樂和南方音樂,前者粗獷且具有攻擊性,而后者則溫婉細膩。仲由對習武有偏好,性格強悍不屈,喜歡彈奏北方的音樂,而孔子崇尚的是圣人舜所提倡的南方禮樂。在他看來,仲由彈奏北方音樂說明他的禮儀文化造詣還不夠高,還需要繼續(xù)學習。孔子曾經(jīng)說過“由也,不得其死然”(仲由好武,以后必定不得好死),他的責備可以理解為對仲由的一種督促與約束,以提高他的文化造詣,完善他的性格,從而改變他“不得其死然”的悲劇命運。孔子的責備可能是為了刺激仲由放棄北方音樂,去學習南方音樂。而其他弟子把這種責備看成是一種完全的排斥,對仲由有了不敬之意。孔子出于維護學生的目的,不得已緩和了前面責備的口吻??鬃佑米约旱膶嶋H言行告訴我們不要因為一個小小的錯誤就不尊重別人(Slingerland,2003:116)。注釋說明彌補了西方人對譯文與孔子原意之間的認知差異,實現(xiàn)了認知和諧,為西方人理解并接受《論語》鋪平了道路。
儒學西傳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西方受眾接觸儒家思想的過程中,《論語》中所涉及到的傳統(tǒng)文化知識勢必會使對之知之甚少的西方受眾心產(chǎn)生不和諧的心理,無法從心理上真正接受中國古典哲學。斯林哲蘭德意識到了這一點,在透徹理解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基礎上,在譯文中征召或引用了許多與 《論語》中中國傳統(tǒng)文化語境相似的西方特有的文化知識來說明問題,實現(xiàn)西方人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知識的認同,使他們從心理上接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例如:
(2)子所雅言,《詩》、《書》、執(zhí)禮,皆雅言也。
今譯:孔子有用普通話的時候,讀《詩》,讀《書》,行禮,都用普通話。
斯譯:The Master used the classical pronunciation when reciting the Odes and the History, and when conducting ritual. In all of these cases, he used the classical pronunciation.
考慮到西方人認知領域上的局限,斯林哲蘭德用注釋告訴西方讀者中國的漢字發(fā)音和羅馬字母不同,同一個漢字在說不同方言的人口里有著不同的發(fā)音。在孔子的時代,人們明顯意識到各地方言和古典發(fā)音(劉寶楠認為,一定是西周都城所采用的方言)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據(jù)推測,由于經(jīng)常在正式的禮節(jié)場合中使用,這些古典發(fā)音知識在當時仍然存在,至少是在當時的魯國。這句話表明孔子時代的人已經(jīng)開始忽視傳統(tǒng),避免使用難以理解的古典發(fā)音,而多傾向于使用地方方言。但孔子作為周禮的堅定擁護者,仍然堅持使用“雅言”。斯林哲蘭德基于對西方文化的深刻了解,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雅言”和西方拉丁語相比較,用西方基督徒舍棄拉丁語而采用地方方言來說明孔子堅持用“雅言”的復古情結,讓西方人真正理解了“雅言”以及孔子的復古思想。
(3)子曰:“唯女子與小人難養(yǎng)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p>
今譯:孔子道:“只有女子和小人是難得同他們共處的,親近了,他會無理;疏遠了,他會怨恨?!?/p>
斯譯:The Master said, “Women and servants are particularly hard to manage: if you are too familiar with them, they grow insolent, but if you are too distant they grow resentful.”
斯林哲蘭德借用歐洲維多利亞時代男子對女子和仆人的態(tài)度來說明孔子對女子與小人的看法。由于居家女子(妻妾)和仆人一樣存在著潛在的、危險的性能力,而且自控能力較差,要使他們保持順從,不僭越各自的角色,必須對他們進行嚴格的管理,當然敬意還是必須的(Slingerland,2003:212)。這樣的注釋使得西方人的認知領域和《論語》中孔子言論的認知領域達到了和諧狀態(tài),使西方人對孔子的話產(chǎn)生情感上的認同,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孔子的言論及儒家思想。
借喻是《論語》中常用的一種手法,孔子常常借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事物比喻對君子之道或政治理想的追求,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如“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把求學之道比喻成打磨玉石、象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把仁義、禮樂的學習比喻成在白色的底子上畫花);“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履一簣,進,吾往也”(把學習的過程比喻成積土成山)等。這些比喻往往沒有主體,看上去也都是身邊尋常之物,孔子信手拈來,借以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生動的說理方式可以讓弟子們在輕松、隨意的環(huán)境中理解老師的教導,同時也告訴弟子“道不遠人”。如果采用直譯的方法,勢必使西方讀者感覺到孔子只是注重身邊小事,無法真切地了解孔子的偉大之處以及 “近取諸譬”的說理方式,只會使他們產(chǎn)生理解上的困惑,并由此引起心理上的失衡。斯林哲蘭德引用朱熹、王陽明等中國古代學者的解釋,對孔子的這些借喻作了詳盡細致的分析,幫助西方讀者理解孔子話語的真實含義,消除了他們由于這些日常小事與孔子偉大的思想家形象之間巨大的認知差異而引起的心理失調(diào),收到了較好的傳播效果。例如:
(4)子曰:“吾猶及史之闕文也。有馬者借人乘之,今亡矣夫?”
今譯:孔子說:“我還能夠看到史書存疑的地方。有馬的人(自己不會訓練),先給別人使用,這種精神,今天也沒有了吧!”
斯譯:The Master said, “I once knew a time when scribes(who did not know how to write a word)would leave the text blank, and those who owned horses(that they could not tame themselves)would lend them to others. Nowadays, there is no one like this.”
以往的譯者往往只照搬原句,將字面意思翻譯出來,如安樂哲(2003)的譯文:The Master said, “I still encounter places where scribes have given us problematic text. Today you never see someone who has a horse lending it to someone else to ride.” 恐怕連中國讀者都不會明白寫書和借馬有什么關系,認知上的不和諧會使西方讀者產(chǎn)生心理上的不適,最終必然導致他們采取回避或者漠然的態(tài)度。斯林哲蘭德通過以括號補充協(xié)調(diào)信息的方法化解了西方讀者內(nèi)心的不和諧感。當一位優(yōu)秀的文人不知道如何寫一個詞時,會將詞空在那里,直到他和別人討論出結果。而有馬卻不知如何用恰當?shù)姆绞接柧汃R的人不會齒于承認自己沒有能力,而會把馬匹借給別人駕馭或訓練。在孔子的時代,許多人不夠謙虛,不承認自己的缺點,不愿向別人尋求幫助,卻往往粉飾過錯??鬃咏栌眠@句話質疑了那些自己沒搞清楚問題就隨便提出存有疑點的解釋的同時代的人??鬃右苍u子路:“君子與其所不知,蓋闕如也?!保ň訉τ谒欢膽扇”A魬B(tài)度)斯林哲蘭德在注釋中將這些內(nèi)容都揉合在一起,展現(xiàn)出孔子嚴謹?shù)闹螌W方法和“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求真務實的求學態(tài)度。這樣的譯文消除了西方人認知和心理上的不和諧,使他們真正理解了孔子,讀懂了《論語》。
自18世紀以來,歷代都有中西學者用譯筆為儒學西傳工作作出努力,譯者筆下的孔子形態(tài)各異。理雅各譯文中的孔子是嚴謹威嚴的夫子(The Master)和至圣先師,龐德筆下的孔子是平易近人的當代智者和學生們的老板(boss),而辜鴻銘所譯的孔子是一位以英國人特有的說教方式教育民眾的英國紳士。各譯文中的孔子都與真實的孔子有距離,都有譯者的形象投射其中。斯林哲蘭德在熟讀中國歷代治經(jīng)學者著作,通曉中國儒家文化的基礎上,對《論語》中西方人難以理解的句義進行了詳盡的闡釋說明,增加了認知新元素,將認知語境補充完整,減少了西方人閱讀《論語》時引起的失調(diào),幫助他們重新構建認知,以完整、全面、深入地了解孔子的真實形象。作為一部翻譯著作,他的《論語》譯本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對儒學西傳工作的深入開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翻譯方法值得借鑒。
[1]Durrant, S. W. On Translating Lun yu[J].Chinese Literature: Essays, Articles, Reviews, 1981, (3): 98-104.
[2]Slingerland, E. Confucius Analects with Selections from Traditional Commentaries[M]. Cambridge: Hackett Publishing Company,2003.
[3]Spence, J. D. What Confucius Said [J].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997, (6): 149-160.
[4]安樂哲,羅思文.《論語》的哲學詮釋[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5]赫爾曼·凱澤琳.中國人的理想范式[A].何兆武,柳卸林.中國印象:世界名人論中國文化(上冊)[C].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6]利昂·費斯廷格.認知失調(diào)理論[M].江蘇:浙江教育出版社,2010.
[7]楊伯峻. Confucius: The Analects[M].劉殿爵譯.北京:中華書局,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