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
當前中小學推進素質教育仍顯步履艱難:應試傾向依然過強,課業(yè)負擔依然過重,升學壓力依然過大。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和招生考試兩項制度,牢牢束縛了人們改革的手腳。在我國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基本普及的背景下,加快促進內涵發(fā)展、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成為基礎教育發(fā)展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盡管政府、社會、學校和家長無不發(fā)自內心地擔憂,也無不真心實意地希望能有所改變,但每一項改革舉措和規(guī)范政策的出臺,卻又總會遭遇來自各個層面的阻力。最近教育部擬定的《小學生減負十條規(guī)定(征求意見稿)》所引發(fā)的爭議,就是一個例證。其中,既有社會大環(huán)境的問題,也有人們思想觀念的問題,更有現行教育制度自身的問題。基礎教育內涵發(fā)展的瓶頸在哪里?很顯然,兩項制度牢牢束縛了人們的手腳:一項是教育質量評價制度,一項是招生考試制度。如果這兩項制度的改革不能深入推進,就不能有效轉變政府的教育政績觀、學校的教育質量觀和家長的成才觀,基礎教育的內涵發(fā)展便可能成為一句空話。當下的問題是———
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績觀為考試分數和升學率所左右。在現有的教育質量評價制度和招生考試制度下,由于缺乏其他可供監(jiān)測的指標,考試分數和升學率無疑成為地方政府教育政績的最重要、最直觀的標志。在每年的考試招生季節(jié),地方政府最為關心的是本地的升學率情況,是政府下達的升學率指標是否如愿兌現。前些年,因為高考成績大面積下滑,教育局長和校長被撤職的消息時有出現,這樣的教育政績觀怎么能真正推動教育的內涵發(fā)展呢?改變這種教育政績觀,必須從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度改革和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入手。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指標應更加科學多元,招生考試制度應更加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如能實現,地方政府就不會一味地給教育主管部門和學校下達升學率的硬性指標,或者一味地把高升學率作為政府政績而大肆渲染了。唯其如此,才能真正為地方基礎教育的健康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
學校的教育質量觀為考試分數和升學率所左右。當前的中小學校并不否認實施素質教育的必要性,也不否認除了學業(yè)成績之外還應當綜合考查學生的發(fā)展情況。然而在現實中,教育主管部門衡量學校質量的標準依然比較單一,學校也習慣于把考試分數和升學率當作展示辦學水平的“利器”,有的甚至不惜采取一些違背教育規(guī)律的做法,如,搞題海戰(zhàn)術、疲勞戰(zhàn)術等。這里的改變,必須從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度改革入手。要真正建立綠色評價體系,除了傳統的學業(yè)發(fā)展水平指標之外,還應當包括學生的品德發(fā)展水平、身心發(fā)展水平、興趣特長養(yǎng)成和學業(yè)負擔狀況等內容,而且每一項指標都應該具有可測量的、細化的具體指標。如果學校的高升學率是通過非正常手段、通過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換取的,那絕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高質量,因而不值得提倡和鼓勵。
家長的成才觀為考試分數和升學所左右。在現行制度下,評價孩子的主要指標是考試成績,招生錄取的主要依據是分數。因此在大部分家長的心目中,孩子成才的標準就是能夠考出高分,能夠在升學的競爭中占據優(yōu)勢。評價和考試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左右著多數家長對孩子教育的選擇方向。畢竟,在如今大部分獨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的成功便是百分之百的成功。孩子能夠考高分、能夠升入一所好學校,似乎就意味著孩子向成功靠近了一步。家長的這種迫切心情完全可以理解。改變家長的這種成才觀,也必須從中小學評價制度改革和招生考試制度改革入手。改革需要給家長傳遞這樣的信息:光是學業(yè)成績好并不代表真正優(yōu)秀,讓孩子全面而有個性地發(fā)展才是每個家長所應期待和追求的目標。可以想見,在今后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中,各種考試和變相考試被嚴令禁止,家長還會為了給孩子升學增加籌碼而忙于參加各種補習、參加各種藝術特長考級嗎?同樣,在未來的高中和高校的招生錄取中,一旦綜合素質評價成為招生錄取的“硬指標”,家長的目光可能就不會只盯在孩子的考試分數上,也不會僅僅為了獲得一個高分而不斷給孩子加壓,不停地穿梭于各種課外補習班而忽視對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度和招生考試制度,是當前基礎教育內涵發(fā)展的主要瓶頸。要破除這一瓶頸,必須從深化改革入手。教育質量評價制度改革亟須新思路,招生考試制度改革也亟待新突破。
(作者單位: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基礎教育研究室)
(摘自《中國教育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