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狀
關注小學作文教學,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如何?學生作文水平又是怎樣的?客觀地說,現(xiàn)在小學生的好作文并不多。在1978年,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曾撰文指出:“10年的時間,2700多課時,用來學本國語言,卻是大多數不過關,豈非咄咄怪事?”這是為什么?思來想去,我認為這跟我們的課堂教學不無關系,現(xiàn)在的作文教學或多或少存在著以下問題。
一、習作指導虎頭蛇尾
習作指導,既包括作前指導,也包括過程指導,后者更為重要。但在實際教學中,不少教師只關注作前指導,讓學生明確習作的內容和要求,教給學生作文的方法,很少關注學生的寫作過程。學生到底寫得怎樣,主要存在什么問題,學生自己不知道,教師也缺乏了解,原因就是教師對學生寫作的過程缺乏指導。學生在課堂上沒有經歷交流與評價的過程,也就逐漸失去了斟字酌句的意識和能力,作文質量可想而知。作前指導固然重要,但學生的寫作過程才是真正的語文實踐過程,才是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更應關注學生的作文實踐,重視學生寫作過程的指導,注重學生習作的交流和評價,而不應虎頭蛇尾。
二、作后講評——馬后炮
在批閱學生的作文時,教師對學生的作文總是這樣評價:錯別字連篇,語句顛三倒四,作文內容空洞枯燥。有些教師很敬業(yè),對學生的習作進行面批,指出這樣或那樣的毛病,還在評講課上來一場“集體批斗”。小學生駕馭語言文字的能力還不高,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教師更應該從自身尋找原因,與其放馬后炮,還不如靜下心來認真思考一下我們的當務之急是什么。
反思
小學作文教學的現(xiàn)狀告訴我們,現(xiàn)在的小學作文教學是低效的,課堂教學如蜻蜓點水,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因缺乏有效指導而質量不高。雖然我們常說對小學生的作文不能要求太高,但學會用詞、學會造句、學會表情達意是小學生作文的一些基本能力,是小學生語文能力的集中體現(xiàn)。我們應關注習作全程的指導,切實提升學生的作文水平,培養(yǎng)學生作文的基本能力,為學生將來更好地駕馭語言文字夯實基礎。
對策
一、循序漸進,注重過程的指導
要想提升小學作文課堂教學的實效性,切實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教師就要在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習作實踐的過程的指導,在課堂上給學生互相交流、互相評價、互相學習的時間和機會,從而提高學生遣詞造句和表情達意的能力,真正實現(xiàn)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目標。在具體教學時,我們應該抓住交流互改、示范引評、自由點評這幾個環(huán)節(jié),做細做實,逐層推進,不斷深入,讓學生掌握方法,形成能力。
1.同桌合作,交流互改
習作課上,學生完成初稿后,教師可讓他們同桌合作,交換互改,改掉一些錯別字和比較明顯的病句。教師要深入地了解學生,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憑借已有的認知水平,大多數學生能幫助同學找出習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合理的建議。通過初次交流,學生培養(yǎng)了合作的精神,增強了修改習作的意識和能力。
2.選取個例,示范引評
在學生初改的基礎上,教師要發(fā)揮主導作用,選取個別學生的典型習作,引導學生進行評點,教給學生評改的方法,讓學生在交流中有所感悟,在評價中得到提升。
(1)字斟句酌。寫正字、用好詞是小學生作文的基本能力,也是對小學生習作的基本要求。課堂上,教師可選取學生的習作個例,或展示,或朗讀,引導學生關注作者的用詞是否準確,語句是否通順,表達是否清楚。在教師的引領下,通過一次次交流和討論,學生加深了對字詞的理解,學會了運用,在實踐中提升了遣詞造句的能力。
(2)布局謀篇。在中高年級,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關注文章的結構、敘述的層次和表達的順序,教會學生圍繞中心選材,抓住重點,具體描寫,感悟生活,抒發(fā)情感。以習作《拔河》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分小組舉行一場拔河比賽,活動前向學生提出明確的作文要求。課堂上,老師通過行間巡視就會發(fā)現(xiàn)學生的習作內容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xiàn)在文章的結構層次和細節(jié)上,如比賽的過程不夠詳細、人物的表現(xiàn)不夠具體等。針對這些問題,在“示范引評”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以選取典型習作,引領學生一起探討這些問題,一起討論如何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習作。通過教師的示范點評,學生逐漸明白寫作不僅要注意遣詞造句,還應學會謀篇布局,這樣習作才能條理清楚,結構完整,內容豐富,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3.自由點評,提升能力
有了教師的示范引導,學生產生了親身實踐的需要。此時,教師可以讓能力不同的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要求其他學生仔細傾聽,然后運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自由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大膽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在必要的時候,教師再給予點撥和指導,讓學生對他人的習作內容進行評價,形成更為妥當的修改意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從不同的角度,運用不同的方法,采取多樣的形式,抓住片斷,評價字詞的運用;審視篇章,評價結構層次;突出重點,評價細節(jié)描寫。通過這樣的親身實踐,學生在互相學習中共同提高,形成一定的寫作能力。
二、“陽光評價”,好鋼用在刀刃上
“教學六認真”常規(guī)檢查,要求教師對習作做到精批細改。然而,精批細改存在諸多不利因素:會減弱學生的責任心,會扼殺學生的個性,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向守萬《這樣批改不可取》)。在習作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習作做到精批細改不僅是學校提出的要求,也是教師對習作教學工作認真負責的具體體現(xiàn)。但是,如果教師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花在精批細改上,不但達不到教學目標,反而會傷害學生,不利于學生的發(fā)展。
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學生語文表達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語文教師的一項重要工作,包括作前準備、習作指導、習作交流和習作批改等環(huán)節(jié)。我們在習作教學中,應變“精心批改”為“精心指導”,打破習作教學事倍功半的堅冰壁壘,實現(xiàn)事半功倍的愿景。
1.精心指導,師生共成長
檢查僅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對習作教學工作的檢查也不應把教師的習作批改當做衡量習作教學的唯一標準。學校應該發(fā)揮檢查的杠桿作用,檢查的目的應該是指引教師把工夫真正花在習作指導上,應關注和提高教師的習作指導水平和學生的寫作能力。這樣,教師就會關注習作教學的全過程,精心準備,精心設計,變“精批細改”為“精心指導”。寫作過程本是教與學的過程,精批細改應充分體現(xiàn)在師生作文的過程中,共同成長。
2.“陽光評價”,師生平等對話
習作批改,要落實在習作講評之中。習作講評是習作教學不可或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多鼓勵,多發(fā)現(xiàn)學生習作的閃光點、生長點,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講評要對學生在習作過程中付出的努力進行肯定,給予真誠的贊美。我們要尊重學生,索性下放評價權,讓他們成為“兒童評論家”,開展“陽光評價”。這樣的評價往往比老師的精批細改更實在,更有用。
三、預習先行,引來源頭活水
預習工作已成為教學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作文預習同課文預習一樣重要,它會為作文教學改革引來源頭活水,注入新的活力。認真做好作文預習,養(yǎng)成良好的作文預習習慣,才可能實現(xiàn)從“要我寫”到“我要寫”的華麗轉身。
1.閱讀習作要求,明確作文方法
明確習作要求是寫好作文的關鍵。作文預習時,教師可指導學生閱讀習作提示和習作要求,落實寫人與記事、抒情與寫景以及遣詞造句與層次結構等方面的要求。同時,在閱讀例文的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用心揣摩例文的寫作方法,想一想例文是怎樣布局謀篇的,看一看習作要求在例文中是怎樣落實的。如預習五年級上冊的習作《請您原諒我》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情況下可以把心里話寫下來與別人進行書面交流?怎樣在文中真切地反映自己的內心活動?有了這些習作預習的思考,學生對寫作方法就有了清楚的認識。
2.學習生活語文,積累習作素材
語文即生活,生活即語文。預習時,在指導學生明白習作要求的基礎上,教師應調動學生的生活,讓學生把自己親身經歷的事從記憶庫中調出來,從眾多的事例中選擇符合要求的素材。如在寫景習作中,教師可讓學生回憶自己游覽過的地方,留下深刻印象的景點,再現(xiàn)游覽經過;在記事習作中,可讓學生回憶難忘的、有意義的事,讓學生重溫所見所聞、所思所感。將生活引進習作,打開了學生記憶的閘門,引來了源頭活水。有了豐富的生活素材,作文不再是“無米之炊”。
3.創(chuàng)造語文生活,豐富習作情感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在作文預習時,學生可以根據習作要求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在生活情境中捕捉習作素材,從而豐富習作情感。比如在預習五年級上冊的習作《秋天的樹葉》時,教師可指導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到野外去,到公園去,到洪澤湖邊,留心觀察植物葉子的顏色與形狀。在活動中,學生還可以收集各種植物的落葉,把它們帶回學校與大家一同觀察、交流。在預習的過程中創(chuàng)造語文生活,寫作時學生才能寫真話,寫實話,寫精彩。
(責編 莫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