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做班主任工作已經(jīng)有幾年了,在這幾年里,經(jīng)歷了思想上的徹底蛻變?,F(xiàn)在將班級管理中的心得與大家分享,希望對各位教師有所啟發(fā)。
關鍵詞:和諧班級;班主任;班級文化
一、“立木為信”——建立簡單的班級文化
我任教的是五、六年級,學生思想不像低年級學生那么簡單,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正是獨立意識逐漸形成的時期,每接一個新的班級,我都要重復我的管理班級的理念:“我們是一家人,要友愛互助,我希望把我的理念根植于每一個學生的心中。”開始的時候,學生往往不理解。針對他們的具體行為,我都拿這一條去考量,逐漸引導他們達成共識,逐步擴大這一理念的影響力。
二、慎行賞罰——使學生明確獎勵與處罰的真正意義
在班級管理中,受經(jīng)驗主義的影響,對學生的評價往往有很濃重的“馬太效應”,即得到正面評價的學生總是得到正面評價,得到負面評價的學生總是得到負面評價。表揚聽得多了,學生自然就產(chǎn)生驕傲自滿的心理;批評聽得多了,學生就容易產(chǎn)生自棄自卑的心理。我的做法是不與其他學生做比較,不外延,每次表揚和批評都是學生自己和以前的自己在做比較,就事論事,表揚、批評之后一定要有激勵性的語言,使學生在心理真正接受,促使其做得更好。
三、關注學生——學生也是渴望被關注和被尊重的鮮活的人
有個故事,說每年冬天,美國的各小學仍堅持讓學生到校上課,當一位中國學者問起原由時,學校的校長說這樣做的目的是不讓貧困學生在家里挨凍,學者接著問:“為什么要求所有的孩子都來上學,而不是僅僅要求貧困學生到校?”校長的回答的是:“給予別人東西,也要考慮接受者的尊嚴?!边@是多好的故事呀,我們應堅持用平等、尊重的心態(tài)看待自己的學生,即使再憤怒,也要保持禮貌。有一次看電影,我們班的一個學生在電影散場后,在拾地上的飲料瓶子,他的爸爸和媽媽離婚了,被寄養(yǎng)在大伯家,平時手中的零花錢沒有其他的孩子多,他想靠拾飲料瓶給自己多加些零花錢。
如果我們能夠對班級管理方面的問題應對自如,你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不僅能給他們思想,還能教給他們必要的東西。
參考文獻:
徐明月.反“馬太效應”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大眾心理學,2004(07).
(作者單位 吉林省柳河縣長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