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毋庸置疑,教學質量的落實關鍵在課堂。那么,教師不僅要大膽對自己的課堂教學方式進行改革,還要關注學生的學,優(yōu)化學習過程,教給學生自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習慣,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觀點,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主動、主動變自動,還要關注課堂師生共同成長的互動性,最終實現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與教學成績。
關鍵詞:教學方式;改變;實現;有效教學
有效教學是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guī)律,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好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指定的教學目標。教學效益不同于生產效益,它不是取決于教師教多少內容,教得認真不認真,而是指學生學沒學到知識或學得好不好?;谝陨险J識,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如何構建語文有效課堂教學模式談幾點個人的思考。
一、轉變角色,構建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
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有效課堂教學的前提,教師善意的批評、提醒能被學生接受和理解,甚至感激,如果師生關系不和諧,即使善意的批評、提醒也不會被學生接受和理解,相反還可能導致師生沖突,影響課堂教學。當然,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首先,教師的角色一定要有所轉變,不能自居、高高在上,應以朋友的身份和學生“親密”接觸,或聊天或活動,同時在和學生接觸過程中不忘適當地建議和引導,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學生接納了教師,才會把注意力放在課堂上,課堂教學才可能產生效益。
二、教師的人格魅力與效率
人格即指人的氣質、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質的體現。馮友蘭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說:“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碑斀裆鐣刑幵谧匀痪辰?、功利境界的人最多,進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進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覺得合格的教師至少應該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試想一下,一個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計較,在上級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權勢的家長面前唯唯諾諾,在出身低微的家長面前頤指氣使,能不引起學生的反感嗎?教師沒有事業(yè)心,不注意尊重學生,即使他的業(yè)務水平再高,學生也會對他產生一種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語文課。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效率從何談起?正如美國教育家林格倫在《課堂教育心理學》中所說:“當他的老師對待所教的學科馬虎了事,毫無熱情并且沒有生氣,那么他的學生也很少會積極熱情地學習這門學科?!毕喾?,如果一個教師在邪惡面前不怯懦,在困難面前不低頭,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關心上進者,永遠擁有一顆火熱、誠摯的童心,永遠有一雙公正、誠實的眼睛,永遠操有心口如一的語言,永遠想著帶給學生新鮮圣潔的思想。那么,學生就會對你產生信賴感、親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學生就會對你所教的語文感興趣。我國古代有“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之說,用人格力量征服學生,我們稱之為“人格效應”。有了“人格效應”,教學效率肯定會提高。
教師的人格美還表現在教師的服飾穿戴、一舉一動上,因為教師的服飾也是他的生活觀、審美能力人格化的體現。不修邊幅、拖沓粗俗,或擺闊顯富、珠光寶氣,都不能讓學生賞心悅目,自然影響教學效率。
三、鼓勵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教師廣泛采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
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yōu)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熱熱鬧鬧,實際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不管在公開課還是平時教學,動輒就安排四人小組討論,不管內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有些甚至一節(jié)課討論到底。也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完成一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吹饺缦聢雒妫?.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fā)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匯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2.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3.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fā)言,但沒有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是流于形式,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
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語文課“心動”比“行動”更為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協(xié)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一要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教給學生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三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全面實現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周衛(wèi)勇.怎樣上好課[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09.
[2]艾斯奎斯.第56號教室的奇跡[M].中國城市出版社,2009-08.
[3]張仁賢.有效教學聚焦課堂[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8-05.
[4]吳增強,沈之菲,馮永熙.學校心理輔導通論:原理方法實務[M].上??萍冀逃霭嫔?,2004-10.
(作者單位 江蘇省徐州大屯礦區(qū)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