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口語交際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讓他們有話可說,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表達的自信心,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學生感興趣而又貼近生活實際的話題,讓學生能說、有話說、想說。
關鍵詞:口語交際;找話說;借話說;想話說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要利用語文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能力?!痹谌穗H交往中,口語交際是最重要的方式和手段,這就要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依據小學生的認知特點,利用教材優(yōu)勢,抓住課堂這一陣地,面向全體學生設計多種形式的訓練方法。對于剛上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抽象思維尚未形成,讓他們完整地口述一件事或把自己想說的話表達出來,是一件困難的事情。為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口頭表達能力,讓他們有話可說,教師應積極培養(yǎng)學生表達的自信心,創(chuàng)設情境,設計學生感興趣而又貼近生活實際的話題,讓學生能說、有話說、想說。為提高口語交際能力,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在生活中找話說
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學期第一單元的口語交際設計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文明禮貌的好習慣。在放學的路上,要是遇見了老師、同學應該怎么說?去親戚家該怎么說?家里來了客人該怎么做?針對這些內容,我在課堂上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個小組,每個小組分別表演《上學》《放學》《去叔叔家》和《家中來客》四個生活情景劇。每一個小組表演完后,其他三個小組的學生議論紛紛、嘰嘰喳喳,都忍不住說了出來,不僅說出了怎樣做才有禮貌,就連在表演中哪些是沒有禮貌的行為也能評價得八九不離十,甚至連幾個平時比較膽小的學生,在老師的鼓勵下也爭先恐后,躍躍欲說。這樣貼近生活的口語交際,不僅使表達、表演能力強的學生鍛煉了表達能力、表演能力,也讓平時表達有困難的學生在情與景的配合下,產生了說話的欲望,有話想說。貼近生活的例子課本上有一些,如果教師善加引用,學生就能做到有話可說。
二、在閱讀教學中借話說
學生口語交際的訓練還可以在閱讀教學中借話說。在閱讀教學《借生日》后,我要求每個同學把自己過生日時父母對自己說過的話再模仿一遍,有些剛過生日的同學說得特別好。再問問學生,你過生日時,媽媽送給你禮物,你應該怎么做?應該對她說些什么?學生大部分都能回答:“我很高興,感謝媽媽?!弊詈髥枺骸叭绻闶窃圃?,你會把自己的生日借給媽媽嗎?你又會對媽媽說些什么呢?”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說得很好。有的說:“媽媽,您辛苦了!”有的說:“媽媽,我把生日借給您,祝您生日快樂!”有的說:“我以后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取得好成績。”甚至有個別學生說出感謝您這么多年來對我的關心和照顧的話。在閱讀教學中,我常常在指導學生閱讀的同時讓學生進行口語交際,以小組的形式展開討論和合作,讓學生在寬松的閱讀教學情境中暢所欲言、想說就說、發(fā)表自己稚嫩的看法,同時又讓部分學生當主持人,對其他學生說話的內容進行評價。在這種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口語交際,培養(yǎng)了學生準確、簡練、有條理地說話的能力。
三、在自信中想話說
有些同學,在班里自己的座位上能說話自如,但當別的老師或領導來聽課時,或是在講臺上說話時就有些結結巴巴、語無倫次、面紅耳赤。究其原因是膽量不夠、信心不足。自信心是培養(yǎng)表達能力的重要因素,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在眾人面前說話的自信心。每一節(jié)課,我都會安排兩名學生上講臺介紹自己,說幾句話,哪怕只是簡單地說說自己的姓名,只要聲音響亮、清楚,就給予表揚。一個學期下來,全班同學都能介紹自己,特別是來了陌生人的時候,也不會膽怯。對于一些特別膽小的學生,在課堂上多讓他們回答問題,先是在座位上回答,然后請到講臺上回答,并及時給予肯定,增強他們表達的自信心,就這樣堅持上一段時間,以后就基本能夠表達自如了。
一年級的小學生表述不夠準確,表達不夠完整,但是模仿能力比較強。因此,在學生說話前,教師可以先說幾句,做個示范,讓學生照著樣子說一說,讓每個學生能在每次機會中得到鍛煉、得到提高。培養(yǎng)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需要教師耐心細致地引導和積極地創(chuàng)造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有話可說。
參考文獻:
[1]楊猛.說話訓練之我見[J].小學教學設計,2002(10).
[2]劉本武.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1.
[3]江平.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8.
(作者單位 浙江省臺州市椒江區(qū)云健小學靈濟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