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中最難的就是作文教學,如何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至關(guān)重要。從寫日記、說話寫話、課外閱讀等三方面簡述啟蒙作文的教學過程。
關(guān)鍵詞:啟蒙作文;說話寫話;課外閱讀
一、寫圖畫日記和貼圖日記
我是從一年級下學期開始教學生寫圖畫日記的。我發(fā)現(xiàn)一年級的小學生特別愛畫畫,我便引導他們觀察周圍很多事物,他們除了用簡練的口頭語言表達出來,就只能靠畫圖來表現(xiàn)對周圍事物的喜愛之情了。一年級下學期已經(jīng)學完了拼音,還認識了幾百個字,我讓學生在自己的圖畫下面用拼音寫幾句話來描述自己畫面的內(nèi)容,然后讓他們讀給教師或?qū)W生聽,他們對這種做法很感興
趣。這樣既復習鞏固了漢語拼音,又能練習應用漢字。過了一段時間,學生就能寫一大段話了。其實,這就是日記的雛形了。整個學期我都在鼓勵學生寫圖畫日記,他們的思路越來越開闊,畫面的內(nèi)容也更廣泛了,語言表達能力也有所提高。這為以后的學寫日記打下了良好的基礎(chǔ)。
小學生年齡小,總是對新鮮的事物感興趣,寫了一段畫圖日記,我又發(fā)現(xiàn)他們手里有許多漂亮的貼畫,他們喜歡貼在本子上、書角上,或者用來做各種游戲,我何不把這些利用起來呢?于是,我改畫圖日記為貼圖日記,這樣既節(jié)省了時間,又滿足了學生的樂趣。他們學會了認真觀察圖畫,寫出了許多篇觀察日記。這樣,培養(yǎng)了他們的觀察能力,也豐富了他們的語言。我還定期在班里舉辦圖片展和貼圖日記展,讓學生自己當解說員向大家介紹自己的圖片,講里面的故事。這便是培養(yǎng)他們觀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達能力的說話課。
二、說話寫話與課外閱讀同步進行
語文教學中的聽、說、讀、寫能力是密不可分的,練寫日記必須結(jié)合課堂教學,要特別注重學生口語交際的訓練和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我上口語交際課,也不用傳統(tǒng)的那種教師引導學生一個一個地說,一問一答式的生硬死板的方法,我和學生稱它為“聊天課”。在聊天課上,學生暢所欲言,我更是海闊天空,但我不是亂侃,學生的話題牽著我走,小到我們的吃穿住行、衛(wèi)生常識、健康知識,大到自然界的山川河流、花鳥魚蟲、雞鴨貓狗等等。我讓學生懂得人與自然、與動物之間的生存關(guān)系,使他們懂得欣賞美,向往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懂得愛護小動物,珍惜幼小生命。有時,也講英雄人物、名人軼事。聊天課溝通了師生感情,陶冶了學生的情操。
在聊天課上,我為學生推薦了許多好書。同時又引導他們認真閱讀課外書,每周教他們一首古詩,學生便有了背古詩的興趣。教他們背《三字經(jīng)》,他們便自己到書店買《三字經(jīng)》來讀。為了方便學生閱讀,將他們手頭的各種注音童話故事收集起來辦了一個圖書角,每周抽出一兩節(jié)課讓學生讀書。為鼓勵學生堅持每天讀書,我開展了課前五分鐘閱讀、課前五分鐘講故事等活動。
三、脫離圖畫寫完整的日記
當學生升入二年級以后,隨著識字量的增多,也學會了查字典,積累了很多詞語,并有一定的自學能力,知識面也比較廣泛了。我便開始要求他們脫離圖畫寫自己想寫的事,說自己想說的話,正式寫完整的日記。
文章應該是有話想說時才寫的,是心聲的表露,只有當有真情可表、真感而發(fā)時,作文才會寫得好。這時候,如何引導學生對日記感興趣,使他們既愿意寫又不感到枯燥呢?我的準則是:(1)要少寫,一星期寫二至三篇就可以了,不要頻繁布置。(2)不要求過高,長短都行,有話則長,無話則短。(3)讓學生在寫中享受愉快的精神生活。下工夫了解研究學生的情緒,根據(jù)他們的情緒特點,撥動他們的情感之弦。我就是這樣做的:以情育情,以情激情,課堂上始終以熱情的言行將自己的真摯情感傳導給學生,春風化雨一般使他們產(chǎn)生愉快的情緒體驗。抓住課文這個活題材,展開話題,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就這樣,學生把寫作當成了一種習慣,不知不覺中就愛上了寫作,每一篇日記和小短文加上題目就是一篇作文,等到三年級開始寫作文便水到渠成了。
(作者單位 河北省石家莊市趙縣趙州鎮(zhèn)中心學校)